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神经内分泌癌17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蒋艳霞 于文娟 +7 位作者 张伟 李玉军 鲁青 刘燕 李宏 侯峰 李敬敬 庄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6-741,共6页
目的:探讨膀胱神经内分泌癌( 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17例膀胱NEC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并随访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48~86岁(平均61岁),60岁以上者14例。首发症状... 目的:探讨膀胱神经内分泌癌( 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17例膀胱NEC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并随访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48~86岁(平均61岁),60岁以上者14例。首发症状大多表现为全程或间歇性肉眼血尿,肉眼主要呈息肉状、分叶状、蕈伞状和溃疡状。组织学上,参照肺神经内分泌肿瘤WHO分类的标准,诊断为小细胞癌13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例和不典型类癌1例。其中6例伴有尿路上皮癌成分,2例伴有腺癌成分。9例瘤组织浸润至肌层,5例浸润至外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7例膀胱NEC对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CD56、突触素和嗜铬粒素 A ( CgA )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16/17、16/17和12/17,同时表达上皮性标志物角蛋白(CK)7和广谱角蛋白(CKpan),分别为12/17和15/17。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的表达比例为11/17。14例获得随访,其中9例术后1~34个月死亡,平均存活11个月,5例术后1~12个月仍健在。结论膀胱NEC是一种罕见的膀胱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CD56、突触素、CgA、CKpan等免疫标志物阳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上,膀胱NEC是一种极具侵袭性和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本肿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神经内分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碳酸酐酶Ⅸ、PAX2和PAX8在肾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伟 于文娟 +4 位作者 夏岩 刘燕 刘小玲 庄洁 李玉军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Ⅸ(CAIX)、PAX2及PAX8在不同类型肾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155例不同类型肾肿瘤及4例远处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癌进行CAIX、PAX2及PAX8的表达检测。选取96例癌旁肾组织、...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Ⅸ(CAIX)、PAX2及PAX8在不同类型肾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155例不同类型肾肿瘤及4例远处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癌进行CAIX、PAX2及PAX8的表达检测。选取96例癌旁肾组织、8例透明细胞性肝癌和2例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作对照。结果(1)CAⅨ在94.0%(63/67)的透明细胞性肾癌中表达,77.8%(49/63)呈弥漫强阳性,在乳头状肾细胞癌、集合管癌和肾盂尿路上皮癌有不同程度表达,均呈灶状阳性,而在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和癌旁肾组织均不表达。4例远处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癌均为弥漫性强表达,CAIX在透明细胞性肾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等无关(均P〉0.05)。透明细胞性肝癌和透明细胞汗腺瘤呈灶状阳性。(2)PAX2在各种肾上皮性肿瘤以及透明细胞性肝癌和透明细胞汗腺瘤均有表达。(3)PAX8在各种肾上皮性肿瘤均高表达,肾盂尿路上皮癌低表达(4/10),而8例透明细胞性肝癌和2例透明细胞汗腺瘤均不表达。(4)CAIX对透明细胞性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AX2对肾源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差;PAX8对肾源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CAIX是透明细胞性。肾癌高度敏感和特异的免疫标志物,可用于透明细胞性肾癌与其他类型肾上皮性肿瘤以及其他非肾源性透明细胞肿瘤的鉴别。PAX2对肾肿瘤的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PAX8对肾源性上皮性肿瘤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应用上述3种指标对。肾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碳酸酐酶类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肾嫌色细胞癌42例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伟 于文娟 +4 位作者 蒋艳霞 李玉军 韩芳 刘燕 韩增磊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至2011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四○一医院及青岛市立医院共42例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Hale胶体铁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至2011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四○一医院及青岛市立医院共42例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Hale胶体铁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相关免疫标志物.同时与4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10例嗜酸细胞瘤作对照.结果 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39 ~ 78岁(平均57岁).肿瘤大小为2~ 19 cm(平均7.3 cm).镜下观察:瘤组织主要呈实性片状排列,由胞质空亮、细网状排列的嫌色细胞或胞质嗜酸、具核周空晕的嗜酸细胞构成.瘤细胞大小不一,核不规则,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较少见.所有肿瘤对Hale胶体铁染色均为阳性.免疫表型:嫌色细胞癌高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 EMA,100.0%,42/42)、CK7( 95.2%,40/42)、肾脏特异性钙黏素( Ksp-cad,92.9%,39/42)、CK18(88.1%,37/42)和CD117(61.9%,26/42),CD10和PAX2阳性率为31.0% (13/42)和28.6%(12/42).波形蛋白较少表达,而CAⅨ和TFE3均不表达.3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 ~ 77个月(平均29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3、8及13个月死于肿瘤转移,28例健在.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好发于中老年人,预后较好.植物细胞样排列、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嫌色细胞和具核周空晕的嗜酸细胞是本瘤重要的形态特征.Hale胶体铁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MA、CK7、Ksp-cad和CD117阳性对肾嫌色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16例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伟 蒋艳霞 +3 位作者 刘燕 于文娟 赵辉 李玉军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16例膀胱PUC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染色观察,并进行随访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男15例,女1例;年龄40—85岁(平均64岁),60岁以上者11例。... 目的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16例膀胱PUC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染色观察,并进行随访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男15例,女1例;年龄40—85岁(平均64岁),60岁以上者11例。首发症状大多数表现为肉眼血尿(15例)。组织学上,瘤细胞黏附性差,多弥漫排列,也可呈条索状、乳头状、巢团状或腺泡状,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偏位、深染,呈显著的浆细胞样,核分裂象易见。多数瘤组织侵及固有膜或肌层。12例伴有尿路上皮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16例患者组织中AEl/AE3、上皮细胞膜抗原(EMA)、CK7、CKl8均为弥漫强阳性,CK20和uroplakinⅢ各9例阳性,p63和E—cadherin分别有11例和10例表达,癌胚抗原阳性12例,p53阳性13例,CDl38阳性15例,Ki-67阳性指数5%-70%(平均30%)。而波形蛋白、白细胞共同抗原(LCA)、κ、λ、S-100蛋白、HMB45、MelanA、平滑肌肌动蛋白及结蛋白均阴性。1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0年,3例分别于术后3、27个月和5年死亡;2例复发,其中1例带瘤存活25个月,1例术后无瘤生存43个月;余8例术后7个月至10年健在。结论PUC是尿路上皮癌的一种罕见亚型。免疫组织化学CK7、CK20、p63和uroplakinⅢ阳性,波形蛋白和LCA阴性有助于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伟 李玉军 +6 位作者 鲁青 庄洁 王强 赵辉 于文娟 康恩豪 冯增文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23-727,共5页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MC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其他肾囊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9例MCRC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诊断的其他肾囊性疾病46例(包括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伴广泛囊性变12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管状...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MC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其他肾囊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9例MCRC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诊断的其他肾囊性疾病46例(包括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伴广泛囊性变12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管状囊性癌2例、单纯性囊肿22例、囊性肾瘤1例和多囊肾3例)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比较。结果19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岁。临床上多因体检发现,偶有血尿或腰痛等症状。17例获随访,时间6~170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病理检查:肿瘤直径1.5~7.0 cm,边界大多清楚,切面均呈多房囊性或蜂窝状,囊内含清亮液体、血液或浑浊液体,内壁光滑,不见实性区域或大体可见的壁结节。镜下观察:囊腔衬覆单层胞质透明、核小、无核仁、Fuhrman核分级Ⅰ级瘤细胞,少数(5例)为Ⅱ级,部分囊壁上皮增生为多层,个别囊内有小乳头形成。大多数病例纤维间隔内出现与囊腔衬覆细胞相似的透明细胞团,14例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囊腔内衬上皮及间隔内透明细胞团对上皮性标志物广谱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和CK7均高表达,阳性比例分别为19/19、16/19和15/19;碳酸酐酶Ⅸ( CAⅨ)和PAX8分别在17/19和15/19的病例表达;CD10、肾细胞癌标志物( RCC )和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较少表达,阳性比例分别为7/19、6/19和2/19;所有病例对34βE12、CD117和CD68均阴性。结论多房性、纤维间隔内核分级低的透明细胞团并肌纤维母细胞及囊壁上皮下微血管增生是MCRCC的重要形态学特征;CAⅨ、CK7阳性,CD10、RCC多阴性是MCRCC的重要免疫表型,CAⅨ有助于肾脏各种良恶性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MCRCC是一种预后极好的低度恶性囊性肾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肾疾病 囊性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预后
原文传递
脾脏黏液性囊腺癌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葛现才 郭恒 +4 位作者 徐宪辉 张伟 刘伟静 程桂颖 张勤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78,共2页
患者,女,64岁,因“查体发现腹腔内占位3d”入院。患者于入院3d前单位查体时发现“脾胃之间囊性占位”,追诉患者既往曾因车祸伤及左上腹,但当时查体无异常,未特殊治疗,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可载。
关键词 黏液性囊腺癌 脾脏 囊性占位 腹腔内 查体 左上腹 车祸伤 既往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