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峰 张雪娜 +3 位作者 陈茂振 钱婷 马爱英 尹化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作用。方法对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101例次TACE治疗。术前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4例介入术后应用头孢呋辛(2.25 g,2次/d)3 d,B组45例介入术后不用抗生素。术后观察体温、外...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作用。方法对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101例次TACE治疗。术前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4例介入术后应用头孢呋辛(2.25 g,2次/d)3 d,B组45例介入术后不用抗生素。术后观察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体征1个月。对疑似感染病例行血培养检查。参照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认定有无感染。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率。结果 A组1例诊断为败血症,感染率1.8%(1/54)。B组1例诊断为败血症,感染率为2.2%(1/45)。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无感染高危因素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无需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化疗栓塞 预防性 抗生素
下载PDF
携带AFP基因慢病毒载体制备并感染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明峰 侯静 +2 位作者 熊伟民 邸立军 任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1-793,共3页
目的:制备携带AFP基因的慢病毒,并体外感染树突状细胞(DC),制备AFP-DC疫苗。方法:以人HepG2肝癌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AFP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入慢病毒载体,构建成Lenti-AFP慢病毒载体。其后,用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 目的:制备携带AFP基因的慢病毒,并体外感染树突状细胞(DC),制备AFP-DC疫苗。方法:以人HepG2肝癌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AFP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入慢病毒载体,构建成Lenti-AFP慢病毒载体。其后,用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表达载体。通过酶切、PCR对Lenti-AFP慢病毒载体进行鉴定。包装好的慢病毒体外感染DC,制备AFP-DC疫苗,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率,免疫荧光、RT-PCR法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表达。结果:酶切、PCR鉴定证实,慢病毒载体插入片段为AFP基因。包装的慢病毒具有良好的感染性,可以在293T细胞中形成病毒颗粒,携带A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DC,经免疫荧光、RT-PCR法及电化学发光法证实DC能够表达转染基因AFP,并且不会影响DC表型,感染率高达78.91%。结论:成功构建携带A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树突状细胞后表达AFP,为DC疫苗在肝癌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慢病毒 基因转染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晚期肝癌 被引量:6
3
作者 马爱英 沈杰 +2 位作者 王海洁 刘秋如 王亚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B超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5 cm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肝肿瘤>5 cm的患者进行TACE+PMCT治疗。随访CT、B超及肿瘤相关化验检查。结果68例中肿瘤达到完全消融3例(4.4%),肿瘤消融范围>50%或瘤灶缩小...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B超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5 cm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肝肿瘤>5 cm的患者进行TACE+PMCT治疗。随访CT、B超及肿瘤相关化验检查。结果68例中肿瘤达到完全消融3例(4.4%),肿瘤消融范围>50%或瘤灶缩小30%以上59例(86.8%),消融范围<50%,肿瘤缩小不足30%6例(8.8%)。AFP增高45例,术后下降>50%者42例(93.3%),CEA增高37例,下降>50%者28例(75.7%),CA19-9增高29例,下降>50%者23例, (93.1%)。生存期4~6个月3例,>6个月31例,>12个月34例,其中2例已终止治疗24个月,随访至今无复发。无相关性死亡发生。结论TACE+PMCT治疗肝肿瘤>5 cm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 微波治疗
下载PDF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和甲胎蛋白共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肝癌免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侯静 李明峰 +3 位作者 熊伟民 何新颖 邸立军 任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2-507,共6页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发现的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倍受瞩目。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其高效和良好的靶向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本实验拟...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发现的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倍受瞩目。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其高效和良好的靶向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本实验拟制备携带人AFP和SLC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于体外感染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诱导DC产生特异性抗肝癌细胞免疫作用,观察其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化疗和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肝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分离机采集CD34+造血干细胞,IL-4、GM-CSF联合TNF-α刺激CD34+细胞分化为DC。并检测经Lenti-AFP/Lenti-SLC转染致敏后的DC对CTL增殖的影响,并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结果:经细胞因子刺激诱导培养的DC具有典型的分枝状突起,高表达CD1a、CD11c、CD80和CD86。MTT法检测Lenti-AFP/Lenti-SLC抗原冲击的DC能明显诱导CTL增殖。此CTL对表达AFP的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率显著性高于未转染DC组和无DC组(P<0.05和P<0.01),效靶比为50:1时杀伤效应达到最高峰(P<0.01)。结论:Lenti-AFP/Lenti-SLC抗原转染的DC在体外可诱导同种CTL产生和增殖,后者对AFP阳性肝癌细胞株具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该方法为肝癌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甲胎蛋白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肝癌
下载PDF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双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成刚 沈杰 +3 位作者 龚高全 邱伟利 陈越 王良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9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24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后,采用置放胆道支架(总计31枚)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总计51次)的治疗方法。分别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手术并...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24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后,采用置放胆道支架(总计31枚)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总计51次)的治疗方法。分别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手术并发症,并随访患者生存期和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结果24例患者PTCD成功率100%,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201.8±154.7)μmol/L降至(120.8±106.7)μmol/L。引流通畅中位时间6.1个月,全组生存中位时间6.2个月。结论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下载PDF
H_2O_2诱导的HT-29结肠癌细胞凋亡中microRNA-23表达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熊伟民 李明峰 +3 位作者 宋佳鸿 岳海燕 席素娟 李朝燕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T-29结肠癌细胞凋亡中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的HT-29结肠癌细胞,给予500 nM H2O2处理48 h,构建HT-29细胞凋亡模型;常规RNA抽提后,利用miRNA颈环结构引物进行反...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T-29结肠癌细胞凋亡中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的HT-29结肠癌细胞,给予500 nM H2O2处理48 h,构建HT-29细胞凋亡模型;常规RNA抽提后,利用miRNA颈环结构引物进行反转录反应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iRNAs的表达水平。构建miR-23的Psuper过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HT-29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Psuper-miR-23在HT-29细胞中的过表达效率。在H2O2诱导的HT-29细胞中过表达miR-23,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T-29细胞的凋亡情况,并通过定量PCR检测细胞中Caspase 3的表达。结果在H2O2诱导的HT-29结肠癌细胞凋亡模型中,miR-22、miR-24、miR-26、miR-30、miR-181和miR-214的表达水平在对照组与H2O2组之间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而miR-23在处理组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super-miR-23过表达质粒转染培养的HT-29细胞能够明显提高miR-23的表达水平。在H2O2诱导的HT-29细胞过表达miR-23,能够促进HT-29细胞的凋亡。结论 miR-23在H2O2诱导的HT-29细胞凋亡模型中表达升高,将其过表达能够促进H2O2诱导的HT-29细胞凋亡作用,表明miR-23可能参与了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ICRORNA 细胞凋亡 miR-23 过氧化氢
下载PDF
肝脓肿误诊为肝癌11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亚进 马爱英 沈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4292-4292,共1页
关键词 肝脓肿/诊断 肝肿瘤/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肿节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侯静 李明峰 《上海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肿节风联合胃复春、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大组:给予对照组胃复春、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肿节风。两大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96例,痊... 目的:观察肿节风联合胃复春、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大组:给予对照组胃复春、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肿节风。两大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96例,痊愈17例,显效29例,有效2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1.87%;对照组80例,痊愈9例,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58.75%,两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节风联合胃复春、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先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结肠癌输尿管转移1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剑锋 李明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3913-3913,共1页
关键词 结肠肿瘤/病理学 输尿管肿瘤/继发性
下载PDF
胃异位胰腺并胃癌1例分析
10
作者 顾剑锋 李明峰 +1 位作者 赵建华 于声芝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4280-4281,共2页
关键词 胃疾病/病理学 迷芽瘤/并发症 胰腺 胃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IL-17F、IL-17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11
作者 熊伟民 李明峰 席素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9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探讨IL-17F、IL-17A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不同病理因素中,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目的探讨IL-17F、IL-17A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不同病理因素中,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阳性表达率高,二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大肠癌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病情 IL-17F IL-17A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分析
12
作者 顾剑锋 李明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肝疾病/病理学 肝/病理学 增生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榄香烯口服乳治疗中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威 李明峰 +2 位作者 顾剑锋 席素娟 李朝燕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榄香烯口服乳对进展期胃癌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进展期的中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榄香烯口服乳联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榄香烯口服乳对进展期胃癌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进展期的中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榄香烯口服乳联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榄香烯口服乳的方案进行治疗,并比较其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进展期胃癌的中老年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榄香烯口服乳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治疗的总有效率,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奥沙利铂 榄香烯口服乳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30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兆远 李明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3884-3884,共1页
关键词 腹水/中药疗法 鸦胆子/治疗应用 肿瘤/并发症 输注 胃肠外
下载PDF
富含脯氨酸蛋白11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宗昌 唐家宏 +5 位作者 于学涛 申品颖 王海涛 朱璐 郭春亮 郭长升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PRR11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患者胃癌组织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评估了132位胃癌患者标本中PRR11的表达状况。结果 13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8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PRR11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患者胃癌组织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评估了132位胃癌患者标本中PRR11的表达状况。结果 13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81(61.4%)例PRR11表达阳性,51(38.6%)例PRR11表达阴性。PRR11过表达和多个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如浸润深度、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RR11表达阴性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PRR11表达阳性的患者;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RR11表达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RR11在部分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多个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是胃癌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RR11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COX风险回归模型 生存分析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进展
16
作者 于学涛 沈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发生在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和肝总管上段的恶性肿瘤。由于最先由Klatskin[1]在1965年报道,故又称为Klatskin瘤。最初的治疗仅停留在通过引流梗阻性胆管来缓解症状...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发生在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和肝总管上段的恶性肿瘤。由于最先由Klatskin[1]在1965年报道,故又称为Klatskin瘤。最初的治疗仅停留在通过引流梗阻性胆管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上,如今由于多学科治疗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KLATSKIN瘤 治疗
下载PDF
双介入法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大肝癌的护理
17
作者 沈潇 兰红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4期99-100,共2页
总结了25例双介入法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大肝癌的护理经验及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治疗前的准备及评估、治疗后的护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认为在双介入法联合恩度治疗大肝癌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全面的护理... 总结了25例双介入法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大肝癌的护理经验及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治疗前的准备及评估、治疗后的护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认为在双介入法联合恩度治疗大肝癌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全面的护理,能保障治疗顺利的进行,减少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凝固术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兆雪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8年第6期56-57,共2页
总结27例接受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认为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是确保患者安全、顺利接受治疗的重... 总结27例接受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认为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是确保患者安全、顺利接受治疗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 肝穿刺 微波 护理
下载PDF
Sirt1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伟民 李明峰 +3 位作者 宋佳鸿 岳海燕 席素娟 李朝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9期1751-1754,共4页
目的:探讨Sirt1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进一步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调控。方法:收集30例肝癌手术患者的病变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Real time-PCR检测Sirt1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对其中6例组织通过western blot验证... 目的:探讨Sirt1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进一步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调控。方法:收集30例肝癌手术患者的病变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Real time-PCR检测Sirt1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对其中6例组织通过western blot验证。在转染Sirt1基因或干扰掉该基因后,采用MTT的方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Transwell小室的方法检测HepG2细胞的侵袭活性。结果:Real time-PCR检测发现Sirt1 mRNA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同样,Western blot检测也发现Sirt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较低。过表达Sirt1导致HepG2细胞过度增殖,侵袭能力增加;相反,敲除该基因,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被抑制。结论:Sirt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介导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该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过量表达有助于肝癌的临床诊断,同时Sirt1在肝癌的恶性肿瘤生物活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Sirt1是一个潜在的治疗肝癌的药物作用靶点,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肝癌 HEPG2细胞 增殖 侵袭
原文传递
NAAGS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峰 刘信龙 +2 位作者 顾剑锋 熊伟民 徐正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1期6031-6035,共5页
目的:探讨移植NAAG合酶(NAAG synthetase,NAAGS)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能否促进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利用电穿孔转染大鼠NSCs,通过脑立体定向仪分别将PBS(模型组)、NSCs(NSCs组)、转基因NSCs... 目的:探讨移植NAAG合酶(NAAG synthetase,NAAGS)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能否促进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利用电穿孔转染大鼠NSCs,通过脑立体定向仪分别将PBS(模型组)、NSCs(NSCs组)、转基因NSCs(NAAGS+NSCs组)移植到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局部损伤灶边缘,通过NSS评分评价移植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用TUNEL法检测NSCs的凋亡情况,并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脑组织中促炎因子水平。结果:NSS评分结果显示NAAGS+NSCs组和NSCs组在第7、14、21天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NAAGS+NSCs组在第14和21天神经功能评分低于NSCs组(P<0.05);在各时间点细胞移植组比模型组的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转基因NSCs移植能明显降低TBI脑组织中促炎因子水平。结论:转基因NSCs移植后可以合成NAAGS促进TBI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G合酶 神经干细胞 创伤性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