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斌 张月兰 刘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9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4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n=46)则仅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以及左心功能指标变化...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4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n=46)则仅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以及左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9%,高于对照组的82.6%(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肯定,可显著提升患者心功能等级,并改善患者左心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 左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爱军 刘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9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9, P=0.002<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但能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减轻心理负担,更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期心理状态
下载PDF
酒精性心肌病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柏松 陈用贵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5期412-413,共2页
酒精性心肌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心肌变性受损的一种特异性心肌病,现对22例酒精性心肌病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2000年2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22例,均为男性,年龄36~72岁,平均(48.3±7.2)岁,... 酒精性心肌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心肌变性受损的一种特异性心肌病,现对22例酒精性心肌病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2000年2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22例,均为男性,年龄36~72岁,平均(48.3±7.2)岁,病程4个月至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酒精性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氯吡格雷预防PCI术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韩崇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6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评价氯吡格雷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180例经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术前,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低分子肝素0.4 m... 目的探讨评价氯吡格雷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180例经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术前,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低分子肝素0.4 ml等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d,疗程为6个月;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d,疗程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前6个月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术后前6个月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后6个月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患者术后后6个月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能够有效的预防PCI术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其为临床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再发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功能不全程度与LVEF指数、NT-proBNP的相关性
5
作者 韩崇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5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功能不全程度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相关性。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心功能不全情况分为心功能不全组(53例)和心功能正常组(47例),心功能不全等级为...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功能不全程度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相关性。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心功能不全情况分为心功能不全组(53例)和心功能正常组(47例),心功能不全等级为Ⅱ、Ⅲ、Ⅳ级的患者为心功能不全组,心功能不全等级为Ⅰ级的患者为心功能正常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床旁超声监测联合NT-pro BNP检验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平均LVEF指数与平均NT-pro BNP水平。结果心功能正常组平均LVEF指数为(66.0±5.0)%,平均血浆NT-pro BNP水平为(716.4±341.2)pg/ml,心功能不全组的平均LVEF指数为(54.0±6.0)%,平均血浆NT-pro BNP水平为(3354.3±825.8)pg/m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程度与LVEF指数呈负相关(r=-0.936,P<0.05)与NT-pro BNP呈正相关(r=0.845,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程度与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指数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变化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
下载PDF
1例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颖 高飞 +1 位作者 闫虹 吕东文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99-100,共2页
目的选取1例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方法依次给予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不仅提高了手术后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同时也帮助患者达到了理想的血压,... 目的选取1例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方法依次给予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不仅提高了手术后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同时也帮助患者达到了理想的血压,也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交感神经去除术 射频消融 难治性高血压 护理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多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韩雅玲 陈韵岱 +17 位作者 姜铁民 葛均波 程晓曙 李金龙 陈玉国 马依彤 谢强 马礼坤 郑晓群 杨柏松 陈绍良 王耿 赵昕 刘海伟 梁振洋 刘美丽 王贺阳 李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 观察比伐芦定在中国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间在国内88家中心接受PCI且在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连续病例共3 271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30 d内的净... 目的 观察比伐芦定在中国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间在国内88家中心接受PCI且在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连续病例共3 271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30 d内的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全部出血),其他观察指标为30 d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全部出血以及支架内血栓.结果 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5.12±12.44)岁,女性占27.4%(889/3 244).稳定性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分别占5.0%(162/3 248),44.6%(1 450/3 248)和50.4%(1 636/3 248).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比例89.5% (2 879/3 271),围术期接受替格瑞洛和替罗非班治疗的比例分别为9.7% (316/3 271)和34.1%(1 115/3 271).69.3%(2 266/3 271)的患者接受术后比伐芦定持续静滴,其中46.3%(1 050/2 266)接受高剂量维持静滴,中位数时间为2.5(1.0,4.0)h.30 d随访时,NACE、MACCE、死亡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45%(103/2 988),2.17% (65/2 994),1.03% (31/3 017)和1.37% (41/2 996).共4例(0.13%)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中有3例(0.09%)为急性支架内血栓.结论 在当前中国PCI围术期治疗实践中,比伐芦定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不同PCI适应证的冠心病患者,在发挥良好抗凝疗效的同时,可将出血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治疗结果 比伐芦定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48例临床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吴海云 赵玉生 +4 位作者 郑军 杨柏松 曲乐天 姜胜刚 李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剂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合并症 贫血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斌 张月兰 刘颖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心率(HR)、收缩压(SBP)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P〈0.01)。结论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美托洛尔 老年心力衰竭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关绍义 韩雅玲 +7 位作者 李毅 郭亮 杨柏松 王守力 荆全民 王效增 马颖艳 刘晓东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 探讨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PR)的影响.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在3家医院连续入选3316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840例(25.3%)患者诊断为HPR.HP... 目的 探讨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PR)的影响.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在3家医院连续入选3316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840例(25.3%)患者诊断为HPR.HPR定义为氯吡格雷30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治疗24h后,20 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55%.HPR患者按1:2的比例随机接受标准抗血小板治疗(标准组,n=280)及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强化组,n=560).标准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强化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150 mg/d),3d后如 HPR 未改善则加用西洛他唑(50~100 mg,每天2次).观察患者的HPR改善率及发生的临床事件.结果 强化组患者治疗3d后HRP改善率为54.3%(304/560);256例HRP未改善的患者接受西洛他唑治疗3d后,强化组的HRP改善率为81.1%(454/560).术后30 d,强化组HPR改善率显著高于标准组(69.9%比55.7%,P=0.00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及卒中事件.强化组发生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1例(0.2%),标准组未发生支架血栓形成事件(P =1.000).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和主要及次要出血事件,轻度出血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化组为4.3%,标准组为2.1%,P=0.166).结论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HPR,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其临床获益还需更长时间随访研究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原文传递
二尖瓣狭窄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及糖皮质激素吸入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海云 林育红 +1 位作者 韩丽华 杨满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45-547,共3页
目的 了解气道反应性增高和二尖瓣狭窄患者咳嗽及气短症状间的关系 ,以及糖皮质激素吸入的治疗作用。方法 测定 2 3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的气道反应性 ,对 15例 (6 5 % )气道反应性增高者 ,随机分为丙酸倍氯米松治疗组 (8例 )和安慰剂组 (... 目的 了解气道反应性增高和二尖瓣狭窄患者咳嗽及气短症状间的关系 ,以及糖皮质激素吸入的治疗作用。方法 测定 2 3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的气道反应性 ,对 15例 (6 5 % )气道反应性增高者 ,随机分为丙酸倍氯米松治疗组 (8例 )和安慰剂组 (7例 ) ,治疗 6周后复查。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咳嗽及气短症状评分。对 8名气道反应性正常者亦吸入丙酸倍氯米松作为对照组。结果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组治疗 6周后 ,其气道反应性显著降低 (P <0 0 5 ) ;其症状评分亦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安慰剂组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在有临床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中 ,常见气道反应性增高。对这类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气道反应性 糖皮质激素 吸入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