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显示系统检测免疫印迹中的目的蛋白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楠 陈南春 +1 位作者 程司堃 张延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前蛋白免疫印迹显示系统有显色法和化学发光法,因化学发光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特点而倍受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但一般商品化的化学发光试剂盒价格颇为昂贵,为此,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将Tris-CI的pH值从7.5提高到11... 目前蛋白免疫印迹显示系统有显色法和化学发光法,因化学发光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特点而倍受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但一般商品化的化学发光试剂盒价格颇为昂贵,为此,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将Tris-CI的pH值从7.5提高到11.0,同时提高了对碘苯酚的浓度(从1mmol/L提高到2mmol/L),得到了自制的化学发光试剂。首先用其检测了大肠杆茵中表达的2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gam,13kDa;bet,30kDa),发现当蛋白上样量为2~20ng时,各蛋白条带均清晰显示。随后的斑点免疫印迹实验表明:自制及进口化学发光试剂在检测酶标二抗效价方面有着同样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 辣根过氧化物酶 WESTERN BLOT gam蛋白 bet蛋白
下载PDF
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可能配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鉴定
2
作者 许晓光 王春艳 +3 位作者 石炳毅 蔡明 韩永 金伯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0期7865-7869,共5页
背景:通过筛选小鼠反转录病毒cDNA文库和质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出一种跨膜的胶原XVII是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的配体之一,然而,二者的其他配体尚未得到鉴定。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法鉴定白细胞相关免疫... 背景:通过筛选小鼠反转录病毒cDNA文库和质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出一种跨膜的胶原XVII是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的配体之一,然而,二者的其他配体尚未得到鉴定。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法鉴定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CD305/306)的候选配体分子。设计、时间及地点:生物信息学预测及生物学方法验证,于2006-03/2007-09在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完成。材料:人WISH和Hela细胞系由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冻存。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搜索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序列同源分子,并通过文献检索初步推测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的配体候选分子。最后应用候选分子基因转染K562细胞,并应用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Fc/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Fc融合蛋白进行活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候选分子是否与融合蛋白结合。同时,合成两对候选分子的引物,提取高表达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配体分子的细胞系WISH的cDNA,进行巢式PCR,检测WISH中候选分子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应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对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分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分子是否与可能配体基因转染细胞结合,巢式PCR分析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配体高表达细胞是否表达可能配体基因。结果: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文献检索初步推测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的配体候选分子为人类白细胞抗原G分子。经流式细胞术鉴定,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Fc/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Fc融合蛋白对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转染的K562细胞的荧光染色结果为阴性;经巢式PCR鉴定,高表达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配体分子的WISH细胞系中未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结论:人类白细胞抗原G不是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的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 CD305 CD306 配体
下载PDF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CD306)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3
作者 王春艳 康振华 +2 位作者 谢鑫 李妍 金伯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0期9928-9932,共5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eukocyte-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 like-receptor,LAIR)家族中LAIR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已较清晰,而关于LAIR-2分子在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尚缺乏相关报道。目的:为进一步研究LAIR-2的体内...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eukocyte-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 like-receptor,LAIR)家族中LAIR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已较清晰,而关于LAIR-2分子在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尚缺乏相关报道。目的:为进一步研究LAIR-2的体内生物学功能,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纯化并鉴定蛋白。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7-06/2008-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完成。材料:载体pIg/3c由英国牛津大学徐小宁博士惠赠。载体pcDNA3.1由荷兰Meyaard博士惠赠。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冻存。方法:构建pIg/3c-LAIR-2及pcDNA3.1-LAIR-2两个真核表达载体,电转染法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表达LAIR-2-Fc融合蛋白及LAIR-2全长蛋白分子的细胞株,通过Westernblot、细胞免疫化学、流式细胞术分析实验鉴定真核表达LAIR-2蛋白分子与抗原核表达LAIR-2mAbs的结合活性。主要观察指标: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及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和鉴定。LAIR-2蛋白与相应单克隆抗体的结合活性。结果: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分泌LAIR-2-Fc融合蛋白的转染细胞系及稳定分泌LAIR-2蛋白的转染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HO/LAIR-2-Fc以及CHO/LAIR-2。Westernblot实验表明真核表达的LAIR-2全长蛋白分子均可与三株抗LAIR-2mAb1A7、3H12及4A9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抗原核细胞表达蛋白的三株LAIR-2单克隆抗体中,1A7不能结合pcDNA3.1-LAIR-2转染的CHO细胞内的LAIR-2,面3H12和4A9均可以很好结合细胞内的LAIR-2。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pIg/3c-LAIR-2及pcDNA3.1-LAIR-2两个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染CHO细胞并建立稳定表达LAIR-2-Fc融合蛋白及LAIR-2全长蛋白分子的细胞株。真核表达的LAIR-2蛋白分子与抗原核表达的LAIR-2mAbs有良好的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R-2 CD306 真核表达 蛋白 鉴定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mIL-2R,sIL-2R,IL-6,IL-8,TNF-α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九平 李新红 +4 位作者 朱勇 王爱莲 连建奇 贾战生 谢玉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 T 细胞亚群,mIL-2R,sIL-2R,IL-6,IL-8,TNF-α与乙肝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 APAAP 技术和 ELISA 法检测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T 细胞亚群,mlL-2R 和血清 sIL-2R,IL-6,IL-8,TNF-α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 T 细胞亚群,mIL-2R,sIL-2R,IL-6,IL-8,TNF-α与乙肝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 APAAP 技术和 ELISA 法检测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T 细胞亚群,mlL-2R 和血清 sIL-2R,IL-6,IL-8,TNF-α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CD_4^+细胞数较正常低(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乙肝轻度、慢性乙肝中重度、肝炎后肝硬变、重症肝炎)的 CD_4^+数值分别为:(45.6±3.6)%,(39.7±10.2)%,(40.6±11.0)%,(39.0±6.5)%,(31.2±8.9)%.CD_8^+细胞数显著上升(P<0.05或 P<0.01),对照组和实验各组依次为:(28.7±3.2)%,(35.4±9.5)%,(38.7±7.6)%,(42.2±9.4)%,以致 CD_4^+/CD_8^+比值下降;mIL-2R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 PHA 激活后与正常接近,但均较PHA 激活前显著增高(P<0.01);PHA 激活前的 mIL-2R 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15.69±4.32)%,(3.98±5.36)%,(9.37±5.48)%,(9.77±5.76)%,(9.58±5.45)%.PHA 激活后mIL-2R 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69.82±5.36)%,(67.98±3.69)%,(69.11±2.19)%,(63.93±1.32)%,(66.32±5.26)%.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 sIL-2R,IL-6,IL-8,TNF-α分别为:(798.9±69.0)ng/L,(2806.2±211.7)ng/L,(480.6±32.4)ng/L.正常对照组<100 ng/L,且在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与稳定期之间、重型肝炎的肝坏死与恢复期之间,血清IL-6,IL-8,FNF-α三项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性,均 P<0.001.结论乙肝患者存在免疫调节紊乱,而免疫异常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细胞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亚群 IL-2 IL-6 IL-8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全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IFN—γ与其表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传书 金伯泉 +2 位作者 汪美先 周永兴 李恩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1-203,共3页
本文应用APAAP技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BMC及用Percoll纯化后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各种表型和IFN—γ表达进行了研究。并用ABC和APAAP双标技术研究了IFN—γ表达细胞在PBMC群及亚群中的分布和IFN—γ与HFRSV抗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文应用APAAP技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BMC及用Percoll纯化后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各种表型和IFN—γ表达进行了研究。并用ABC和APAAP双标技术研究了IFN—γ表达细胞在PBMC群及亚群中的分布和IFN—γ与HFRSV抗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急性期PBMC中T细胞比例下降,B细胞比例增加;急性期各种活化抗原表达明显高于恢复期。(2)急性期IFN—γ表达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恢复期,rHuIFN—γ阻断试验及正常人PBMC替代实验表明IFN—γMcAb为特异性识别;IFN—γ表达细胞主要包括T_4、T_8和NK细胞。急性期和恢复期IFN—γ表达的细胞分布未见明显变化。IFN—γ表达是细胞受抗原活化所致,而非病毒感染所诱生。(3)异型淋巴细胞除T、B细胞外,还有NK细胞,且T_8大于T_4。异型淋巴细胞活化抗原表达明显高于PBMC。除去母细胞后的小细胞各种分化抗原表达基本接近正常人,但活化抗原高于正常人。(4)在病程中HLA—ABC、β2m未见明显变化。此结果对于阐明HFRS淋巴细胞群及亚群紊乱的本质及机理、异型淋巴细胞的本质和作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S 淋巴细胞亚群 IFN-Γ
下载PDF
流式细胞分选术和Rho123在分离MHCC97肿瘤干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曹云新 千年松 +1 位作者 杨安钢 胡金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6期9272-9275,共4页
目的:肝癌组织中可能存在具有表型和功能特殊的肝癌细胞,分离和鉴定这群细胞是否具有干细胞特征对阐明肝癌发病机制、揭示肝癌复发和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寻求分离MHCC97肿瘤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探讨角蛋白(CK-19)在不同肝癌细胞亚群中的... 目的:肝癌组织中可能存在具有表型和功能特殊的肝癌细胞,分离和鉴定这群细胞是否具有干细胞特征对阐明肝癌发病机制、揭示肝癌复发和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寻求分离MHCC97肿瘤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探讨角蛋白(CK-19)在不同肝癌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实验室和肝胆外科实验室完成。细胞来源:MHCC97肝癌细胞(人高转移肝癌细胞系)由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提供。实验方法:MHCC97细胞常规消化,HBSS洗涤,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1×109L-1。每份取1×106个细胞,参考Rho123对线粒体膜电位测定的0.1mg/L质量浓度,分别做0.1mg/L和0.05mg/L两个质量浓度细胞梯度染色,对照组加入维拉帕米(终浓度50mmol/L),以未加Rho123作为阴性对照。实验评估: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细胞角蛋白19在0.05mg/LRho123细胞及0.1mg/LRho123两组中的表达和含量。结果:单纯加入Rho123组有一低荧光拖尾,而维拉帕米拮抗组无此区域,即0.05mg/LRho123细胞占总数的2.1%,其余为0.1mg/LRho123组细胞。两组细胞内均有细胞角蛋白19阳性表达,阳性反应为显示位于细胞质的棕黄色颗粒,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胞角蛋白19在肝癌细胞亚群中表达有差异,强阳性多数分布在0.05mg/LRho123组中,Rho123结合流式细胞分选术可以有效地分选出癌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分选术 罗丹明123 肿瘤干细胞 CK-19
下载PDF
胸部爆炸伤后肝脏应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黑颖睿 侯晓彬 +5 位作者 谭红梅 易定华 段维勋 张金洲 李琦 刘维永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胸部爆炸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在应激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中国家兔 48只 ,分为对照组和爆炸伤组 ,每组 2 4只动物 ,观察伤后 6、1 2、2 4、48h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肝组织丙二醛 (MDA)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 目的 探讨胸部爆炸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在应激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中国家兔 48只 ,分为对照组和爆炸伤组 ,每组 2 4只动物 ,观察伤后 6、1 2、2 4、48h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肝组织丙二醛 (MDA)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变化。结果 爆炸伤组各时相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后肝组织ATP含量与内毒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而MDA与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胸部爆炸伤后存在应激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爆炸伤 肝脏应激性损伤 实验研究 内毒素
下载PDF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江逊 崔鹏程 +1 位作者 曹云新 陈文弦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6-237,T003,共3页
目的:为软骨组织工程寻求一种新的种子细胞来源,对从人骨髓中所分离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进行鉴定。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所分离培养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14,CD34,CD45)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细胞... 目的:为软骨组织工程寻求一种新的种子细胞来源,对从人骨髓中所分离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进行鉴定。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所分离培养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14,CD34,CD45)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细胞表面抗原抗CD29,CD44抗体为阳性,抗CD14,CD34,CD45抗体为阴性。结论: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人MSCs鉴定结果可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获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软骨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MSCS 流式细胞仪 FACS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实时监测细胞内Ca^(2+)浓度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曹云新 李豫容 杨安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81-4483,共3页
背景: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可影响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因而对细胞内钙离子变化的检测,有助于了解细胞功能的启动、加强或抑制。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实时监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健康人新鲜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淋... 背景: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可影响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因而对细胞内钙离子变化的检测,有助于了解细胞功能的启动、加强或抑制。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实时监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健康人新鲜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淋巴细胞,使用Ca2+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淋巴细胞,加入CD3单克隆抗体和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淋巴细胞活化,以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活化淋巴细胞内Ca2+的浓度变化。结果与结论:T淋巴细胞在静息状态时,钙离子的荧光值平稳,显示为基线;加入抗CD3单克隆抗体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后,T淋巴细胞被活化,钙离子的浓度迅速升高,持续大约两三分钟后下降,逐渐趋向平缓。结果提示采用钙离子指示剂Fluo-3负载细胞与流式细胞术分析可以跟踪细胞内钙离子的动态变化,成为钙离子动态变化监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CA2+ 浓度 流式细胞仪 实时监测 淋巴细胞
下载PDF
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云新 刘朝晖 +1 位作者 陈景藻 金伯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7期1274-1275,共2页
目的:探讨8Hz,9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6个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1,7,14,21,28d组,每组8只。采用急性细胞分离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凋亡状况。结果:频率8Hz,声压级90dB... 目的:探讨8Hz,9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6个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1,7,14,21,28d组,每组8只。采用急性细胞分离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凋亡状况。结果:频率8Hz,声压级90dB次声分别作用2h/d后,次声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1d组未见海马细胞凋亡增高(P>0.05),7d组可见海马细胞凋亡增高(F=42.18,P<0.01),14d组明显升高(F=42.18,P<0.01),21d组凋亡细胞较14d组明显减少(F=42.18,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F=42.18,P<0.05),至28d组与对照组已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次声8Hz,90dB作用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海马细胞凋亡数量有不同程度增高;随作用时间延长,海马细胞对次声作用产生适应性。8Hz,9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作用 大鼠 海马细胞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 测定
下载PDF
汉滩病毒核蛋白HLA-A*02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及实验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美亮 朱勇 +1 位作者 王九平 金伯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5期100-103,共4页
目的: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在线软件BIMAS和SYFPEITHI共同预测汉滩病毒核蛋白HLA-A)02限制的CTL表位,并对CTL表位进行实验鉴定。方法:①选取2004-11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住院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例,汉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为... 目的: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在线软件BIMAS和SYFPEITHI共同预测汉滩病毒核蛋白HLA-A)02限制的CTL表位,并对CTL表位进行实验鉴定。方法:①选取2004-11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住院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例,汉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为阳性。无菌抽取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液氮冻存备用。②采用JavaNNS软件模拟神经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的9肽包括584种HLA-A)02结合肽和130种HLA-A)02非结合肽,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部分:80%为训练肽(用来训练模型,使其学习其中隐含的规律),10%为确认肽(防止训练过度,使训练在适当的时候终止),10%为试验肽(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初步的评价)。无、低、中、高亲和力9肽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出值分别为0.1,0.4,0.6,0.8。因此,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默认阈值为0.4。此外,还应用在线软件BIMAS和SYFPEITHI,共同预测汉滩病毒核蛋白的CTL表位。③采用ELISPOT鉴定汉滩病毒核蛋白特异的HLA-A)02限制的CTL表位。结果:①人工神经网络、BIMAS和SYFPEITHI预测的准确度:3种方法预测的灵敏度分别达到0.89,0.78,0.97,特异性分别为0.90,0.87,0.20。三者共同预测到23个汉滩病毒核蛋白特异的CTL表位。②HLA-A)02限制的CTL表位的实验鉴定:在可刺激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阳性反应的3条15肽中,预测到了4个HLA-A)02限制的CTL表位。经ELISPOT实验证实,其中的2种9肽可刺激HLA-A)02阳性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γ干扰素。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中存在着汉滩病毒特异的CTL应答。汉滩病毒核蛋白CTL表位的有效预测,大幅度减少了合成候选9肽的数量,降低了成本。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以及多肽疫苗的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表位/分析 HLA—A抗原
下载PDF
亲和层析-质谱法鉴定细胞膜保守分子
12
作者 许晓光 宋朝君 +3 位作者 石炳毅 蔡明 李州利 金伯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6期9100-9104,共5页
背景: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抗原往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也是不同种属动物执行相同或相似生物学功能的需要。然而细胞膜保守蛋白质分子的分离与鉴定仍然是蛋白组学的一个瓶颈。目的:探索鉴定细胞膜表面保守蛋白质分子的方法。设计... 背景: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抗原往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也是不同种属动物执行相同或相似生物学功能的需要。然而细胞膜保守蛋白质分子的分离与鉴定仍然是蛋白组学的一个瓶颈。目的:探索鉴定细胞膜表面保守蛋白质分子的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9/2007-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完成。材料:BALB/c小鼠。Hela、293T、ECV304、Raji、Colo205、PLA801、7901、Jurkat、L929、SP2/0和CHO等细胞均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冻存。方法:将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免疫BALB/c小鼠,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应用Hela、人结肠癌细胞系Colo205、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3T3和中国仓鼠卵母细胞系CHO等细胞进行花环形成系统筛选共阳性杂交瘤,并应用Colo205、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人肺癌细胞系PLA801、人胃癌细胞系7901、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等肿瘤细胞系、胚胎细胞系人胚肾上皮细胞系293T、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小鼠细胞系L929、SP2/0、中国仓鼠细胞系CHO等对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活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鉴定。超速离心法提取Hela、Raji和小鼠Sp2/0细胞膜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保守蛋白,SDS电泳后切下的目的蛋白带,应用质谱仪(LC-ESI-MS/MS)对酶解的肽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红细胞花环形成筛选方法的建立。②筛选保守抗原单克隆抗体。③单克隆抗体对细胞膜蛋白的免疫沉淀。④质谱分析。结果:制备了1株可同时识别人肿瘤和胚胎细胞系、小鼠和仓鼠细胞系保守抗原的单克隆抗体C1,并应用该抗体通过亲和层析和质谱分析发现了1个保守蛋白候选分子,是一个目前尚未命名的、含1个V样结构域和3个C样结构域的IgSF成员。结论:亲和层析-质谱法是一种鉴定细胞膜保守分子可行性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层析 质谱 细胞膜 组织构建
下载PDF
构建体外联合培养条件下抗原诱导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模型
13
作者 魏福岭 胡军 +3 位作者 谢鑫 常祺 祝岩 张仁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20-122,F003,共4页
目的:观察在体外混合培养条件下,抗原能否诱导外周淋巴细胞反应抑制,建立体外淋巴细胞反应抑制模型。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健康自愿者新鲜血液用于分离外周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在体外混合培养条件下,抗原能否诱导外周淋巴细胞反应抑制,建立体外淋巴细胞反应抑制模型。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健康自愿者新鲜血液用于分离外周淋巴细胞。在体外条件下,以同种异体外周淋巴细胞分作供体和受体进行混合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电镜、姬姆萨-瑞氏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D组:首次混合培养淋巴细胞(PMLC),即受体淋巴细胞(R)+用丝裂霉素处理过的供体淋巴细胞(DBm)混合培养72h所得,A组(PMLC+DBm)、B组(PMLC+白细胞介素2中和单抗)、C组(PMLC+DBm+白细胞介素2中和单抗)等4组淋巴细胞的活性变化、活性变化的原因及其数量的变化。结果:①4组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在电镜、显微镜下变化:均可见细胞质染色浓集、核固缩裂解、凋亡小体形成。②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4组细胞活性即刺激指数:B组和C组比A、D组明显减弱(3.152±0.322,1.802±0.115,4.293±0.269,3.709±0.278,P<0.05);C组细胞活性比B组也明显减弱(P<0.05)。③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的T淋巴细胞的凋亡率Bf组和Cf组高于Df对照组和Af组(11.25±0.78)%,(31.65±1.33)%,(5.95±0.24)%,(2.15±0.04)%,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反应 抑制模型 培养条件 抗原诱导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仪检测 外周淋巴细胞凋亡 培养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2 淋巴细胞凋亡率 第四军医大学 混合培养 活性变化 健康自愿者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可溶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体外抑制肿瘤作用的调节
14
作者 李妍 曹云新 +2 位作者 张赟 黄海燕 金伯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对可溶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介导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调节的机制,以发现一种能体现患者生存期内良好机体表现的治疗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完成。分别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对可溶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介导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调节的机制,以发现一种能体现患者生存期内良好机体表现的治疗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完成。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干扰素-α刺激不同时间细胞可溶型TRAIL及DR4和DR5表达的变化;用MTT实验检测可溶型TRAIL介导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及IFN-α的调节作用。结果:IFN-α刺激12h后,Daudi细胞可溶型TRAIL分泌增加,48h达峰值(1218ng/L);干扰素-α刺激Raji细胞24h,膜型DR4和DR5的表达上调,60h达到峰值(33.9%和79.5%)。当上清稀释度为3/4时未刺激靶细胞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4.25%,阻断抗体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3.7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照抗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3.54%,与未刺激靶细胞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扰素-α刺激靶细胞组生长抑制率为75.44%,显著高于未刺激靶细胞组(P<0.05),对可溶型TRAIL更敏感。结论:干扰素-α上调可溶型TRAIL及膜型DR4,DR5的表达,提高了肿瘤细胞对可溶型TRAIL介导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细胞 培养的 生长抑制物
下载PDF
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
15
作者 刘朝晖 曹云新 陈景藻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7期1276-1277,共2页
目的:探讨8Hz,13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个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1,7,14,21,28d组,每组8只。采用急性细胞分离技术、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凋亡率。结果:频率8Hz,声压级130d... 目的:探讨8Hz,13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个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1,7,14,21,28d组,每组8只。采用急性细胞分离技术、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凋亡率。结果:频率8Hz,声压级130dB次声分别作用2h/d后,次声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1d组和7d组未见海马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14d组海马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F=423.05,P<0.01),21d组凋亡细胞稍有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F=423.05,P<0.01),至28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8Hz,130dB次声作用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海马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高;8Hz,13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具有损伤效应。随作用时间延长,海马细胞对次声作用产生一定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作用 大鼠 海马细胞 细胞凋亡 急性细胞分离技术 荧光染色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胃癌下调新基因CA11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杜建军 窦科峰 +3 位作者 曹云新 王中华 王为忠 高志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25-529,共5页
目的:胃癌下调新基因CAll的细胞定位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方法:地高辛标记CAll原位正常胃黏膜组织mRNA杂交。将CAll构建至pcDNA3.1/Myc-His(-)A载体,将其及空载pcDNA3.1/Myc-His(-)A载体稳定转染胃癌7901细胞系,Western blot证实CAl... 目的:胃癌下调新基因CAll的细胞定位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方法:地高辛标记CAll原位正常胃黏膜组织mRNA杂交。将CAll构建至pcDNA3.1/Myc-His(-)A载体,将其及空载pcDNA3.1/Myc-His(-)A载体稳定转染胃癌7901细胞系,Western blot证实CAll转染细胞CAll融合蛋白表达,行生长曲线及MTT检测,形态学分析结果。 结果:NBT/BCIP显色表明,CAll位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胞内,CAll稳定转染胃癌7901细胞系表达CAll融合蛋白,生长曲线及MTT检测均表明,CAll显著抑制胃癌7901细胞的生长(72h,0.379±0.019A us 0.467±0.021 A,P<0.01)。较对照组空载转染7901细胞,CAll稳定转染胃癌7901细胞系形态不规则,核糖体、胞膜纤毛明显减少。 结论:CAll位于正常胃黏膜细胞,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可能为一功能强大的候选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A11 功能 研究 病理
下载PDF
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昌庆 石炳毅 +7 位作者 蔡明 赵豫波 金伯泉 王春艳 韩永 肖漓 周文强 李州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30-735,共6页
背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新近发现的共刺激分子,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研究较多,在肾移植领域缺少研究。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纳入肾移植患者50例,根据移植后肾功能分为2组... 背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新近发现的共刺激分子,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研究较多,在肾移植领域缺少研究。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纳入肾移植患者50例,根据移植后肾功能分为2组,急性排斥组20例,移植肾功能稳定组30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对象血清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水平。结果与结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组、肾功能稳定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0.008 1,P=0.000 0)。肾功能稳定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 0),急性排斥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 0),急性排斥组显著低于肾功能稳定组(P=0.000 0)。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组、肾功能稳定组及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865 6,P=0.161 7)。提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肾移植患者发生排斥反应时血清中表达减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了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肾移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急性排斥反应 尿毒症 共刺激分子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不同牙科合金材料对龈沟液中某些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惠明 武红艳 +2 位作者 张春宝 贾卫 王忠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牙科合金对局部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8在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在实验犬的口腔中制作全冠(钴铬合金、镍铬合金、金合金、纯钛),在修复后第1个月和第6个月,用W... 目的:探讨不同牙科合金对局部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8在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在实验犬的口腔中制作全冠(钴铬合金、镍铬合金、金合金、纯钛),在修复后第1个月和第6个月,用WhatmanI号滤纸采集龈沟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结果:4种全冠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在修复后第1,6个月时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纯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5);而金合金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仅镍铬合金对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的影响在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钴铬合金、镍铬合金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金合金比较显著增加(P<0.05);纯钛材料与其余4种材料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4种全冠都没有引起白细胞介素6分泌量的显著增加(P>0.05)。结论:不同的牙科合金材料对龈沟液中某些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龈缝液 牙科合金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