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哮喘豚鼠肺内MAPK的磷酸化及神经可塑性变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楚东岭 宋俊峰 +2 位作者 饶志仁 邱建勇 金发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9期1378-1379,T001,共3页
目的探讨豚鼠哮喘后肺内神经可塑性变化及其发生部位。方法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观察小鼠肺内ERK1/2和E1K的磷酸化变化。结果哮喘组肺内ERK1/2和E1K发生了显著的磷酸化改变,从肺内支气管到终末细... 目的探讨豚鼠哮喘后肺内神经可塑性变化及其发生部位。方法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观察小鼠肺内ERK1/2和E1K的磷酸化变化。结果哮喘组肺内ERK1/2和E1K发生了显著的磷酸化改变,从肺内支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均有较密集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以平滑肌外层和黏膜下层为主。此外,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哮喘发病与肺内ERK1/2和E1K的磷酸化改变密切相关,并可能是导致哮喘持续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豚鼠 MAPK 磷酸化 神经可塑性交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癫痫发作1h后延髓内脏带区域内反应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单位的分布特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英文)
2
作者 杨志军 徐如祥 +7 位作者 饶志仁 魏玲 王颖 段丽 陈良为 姜晓丹 蔡颖谦 杜谋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235-237,共3页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癫痫是大脑不同区域内神经元出现异常兴奋引起的复杂神经行为紊乱现象。而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目的:研究戊四氮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延髓内脏带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设计:随机对...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癫痫是大脑不同区域内神经元出现异常兴奋引起的复杂神经行为紊乱现象。而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目的:研究戊四氮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延髓内脏带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成年健康SD大鼠14只,体质量180~220g,清洁级,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用抗Fos蛋白、抗酪氨酸羟化酶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三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显示癫痫发作1h后延髓内脏带内反应性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主要观察指标:对延髓内脏带内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抗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的分布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延髓内脏带内的Fos阳性神经元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三重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反应性神经元(Fos阳性)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关系密切,发现3种不同标记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即抗酪氨酸羟化酶+/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三标记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延髓 显微镜检查 星形细胞 大鼠
下载PDF
中枢神经功能变化对哮喘豚鼠行为学改变及呼吸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楚东岭 宋俊峰 +2 位作者 饶志仁 金发光 邱建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2期1760-1761,共2页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哮喘发作时症状与功能的影响,探讨中枢神经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16只豚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S)、激动剂组(Aurintricarboxylic-acid,ATA)与抑制剂组(PD98059)等4组,每组4只,采用侧脑室注射生...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哮喘发作时症状与功能的影响,探讨中枢神经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16只豚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S)、激动剂组(Aurintricarboxylic-acid,ATA)与抑制剂组(PD98059)等4组,每组4只,采用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侧脑室注射MEK抑制剂(PD98059)与激动剂(ATA)方法,利用“U”型测压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对哮喘豚鼠行为学改变、呼吸阻力和气道渗出的影响。结果PD98059组哮喘发生时行为学改变及呼吸阻力变化(41.2±2.9)Pa·s/L幅度较小,ATA组行为学改变及呼吸阻力变化(142.2±16.7)Pa·s/L幅度较大,与NS组(72.6±10.8)Pa·s/L比较有显著差异(t=13.858,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对哮喘发生有一定作用,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功能变化 哮喘 豚鼠 行为学改变 呼吸阻力 测定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半影区Fos蛋白表达与地西泮的脑保护作用
4
作者 张西京 王曦 +2 位作者 刘少峰 王百忍 鞠躬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17-119,i003,共4页
目的:探讨地西泮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半影区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12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SD雄性大鼠36只,使用光化学法制作脑梗死模型。术后动物随机分为2组:地西泮组和对照组。地西泮组脑梗死... 目的:探讨地西泮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半影区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12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SD雄性大鼠36只,使用光化学法制作脑梗死模型。术后动物随机分为2组:地西泮组和对照组。地西泮组脑梗死前24h开始腹腔注射地西泮注射液10mg/kg,每8小时1次,直至动物处死;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动物术后按照存活时间6,12,24h分为地西泮及对照组6,12,24h6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依不同时间灌流取材。在内氏染色的切片上计算最大脑梗死面积,用免疫组化法标记并计数各组大鼠最大脑梗死截面半影区内Fos阳性细胞数。结果: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无缺失值。①梗死灶最大平均截面积:地西泮组6,12和24h组分别为(2.1±0.6),(2.8±0.8)和(3.1±0.5)mm2,对照组分别为(4.1±0.7),(5.1±0.6)和(5.5±1.0)mm2,地西泮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②单位面积内Fos阳性细胞数:地西泮6,12和24h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56±21),(85±32),(36±18);(112±31),(167±36),(75±28),P<0.01]。③形态学观察:内氏染色在梗死区与周围正常脑组织间可见明显的有一定宽度的分界线,即为半影区,梗死中心内几乎未见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地西泮组和对照组梗死中心内无Fos蛋白阳性细胞,但在半影区出现大量形态多样的Fos细胞,表现为大部分细胞胞核染色,染色的胞核大小不一;少量细胞胞浆亦着色。正常脑区内仅见很少量的Fos细胞,而在半影区内可见密集成团的Fos细胞。结论: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修复防御系统完全被抑制时,地西泮抑制了脑缺血损伤后Fos蛋白的表达,抑制了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安定 原癌基因蛋白质Fos 大鼠
下载PDF
鞘内吗啡对大鼠足底皮下蜜蜂毒诱致伤害性反应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孙焱芫 陈军 +2 位作者 李震 尚刚伟 李开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9,共3页
目的:在脊髓水平了解经典的镇痛剂吗啡对新型组织病理性痛模型—蜜蜂毒试验的多种痛行为学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1/10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疼痛研究中心行为学实验室进行。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鞘内生... 目的:在脊髓水平了解经典的镇痛剂吗啡对新型组织病理性痛模型—蜜蜂毒试验的多种痛行为学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1/10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疼痛研究中心行为学实验室进行。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鞘内生理盐水对照组(n=7)和鞘内吗啡给药组(n=18),鞘内吗啡给药组根据吗啡剂量又分为0.33nmol组(n=7)、3.3nmol组(n=6)、33nmol组(n=5)。给大鼠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吗啡,观察对大鼠足底皮下注入蜜蜂毒诱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反应、热和机械性痛敏的抑制效果。结果:①鞘内预先注射三个剂量的吗啡对大鼠皮下给予每50μL0.2mg蜜蜂毒诱致的同侧后肢自发缩足反射次数产生了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容积均为10μL的0.33,3.3和33nmol吗啡给药组,1h内大鼠每5min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分别是(29.48±2.84),(19.90±2.35)和(5.81±1.04)次,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犤每5min(43.28±3.28)次犦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抑制率分别为(32±7)%,(54±5)%和(86±2)%。②大鼠皮下注射蜜蜂毒还诱致原发性热和机械性痛敏和继发性热痛敏,表现为注射部位和对侧对称部位热刺激潜伏期缩短,注射部位机械刺激阈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鞘内吗啡能显著延长同侧和对侧的热刺激潜伏期缩短,减少机械刺激阈值下降(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疼痛测定 大鼠
下载PDF
实验性高血糖大鼠血糖水平与基础痛阈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宇 焦凯 +1 位作者 姜瑾 陈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9期1696-1698,共3页
目的:研究链脲霉素所致实验性高血糖大鼠血糖变化与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关系。 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链脲霉素组(streptozotocin, STZ,n=10)和生理盐水组(n=10)两组,STZ组腹腔注射链脲霉素(50μg/kg),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 目的:研究链脲霉素所致实验性高血糖大鼠血糖变化与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关系。 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链脲霉素组(streptozotocin, STZ,n=10)和生理盐水组(n=10)两组,STZ组腹腔注射链脲霉素(50μg/kg),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6 mL)。先对大鼠的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进行行为学测试,随后采血测血糖。 结果:链脲霉素所致高血糖大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3.43±0.10)mmol/L和(9.03±0.46)mmol/L,P<0.001】,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降低[(12.98±2.19)g和(7.21±1.26)g,P<0.01],而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未发生明显变化[(13.63±1.65)s和(15.31±0.95)s,P>0.05]。生理盐水组血糖、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均未发生明显变化[(4.01±0.25)mmol/L和(3.86±0.22)mmol/L,P>0.05;(13.54±1.08)s和(13.08±0.05)s,P>0.05;(20.06±2.77)g和(19.75±3.18)g,P>0.05]。以上数据均以左足为例。 结论:①中剂量链脲霉素(50μg/kg)腹腔注射,可以成功的诱导出SD雄性大鼠的实验性高血糖(7.0~16.7mmol/L),并且持续12d左右。②链脲霉素所致高血糖大鼠模型血糖水平升高过程中可产生机械痛敏,热痛敏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高血糖 大鼠 血糖水平 热痛阈 机械痛阈 糖尿病
下载PDF
β-内啡肽与μ-阿片受体在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与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程飚 刘宏伟 +3 位作者 李勤 付小兵 盛志勇 曹荣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观察β-内啡肽和μ-阿片受体(MOR)在人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取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和10例痛痒症状明显的增殖期增生性瘢痕患者病变处皮肤与非病变处正常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所取标本进行β-内啡... 目的观察β-内啡肽和μ-阿片受体(MOR)在人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取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和10例痛痒症状明显的增殖期增生性瘢痕患者病变处皮肤与非病变处正常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所取标本进行β-内啡肽和MOR荧光染色,并应用RT-PCR方法检测皮肤组织中MO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所有被检测的皮肤组织标本中,真表皮内均发现β-内啡肽和MOR的阳性表达。其中正常人皮肤与瘢痕患者非病变处来源组织真皮与表皮内的β-内啡肽和MO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生性瘢痕患处组织真皮与表皮内β-内啡肽和MOR的表达明显强于其他两组(P〈0.01)。同时,PCR的结果显示,瘢痕组织中MORmRNA的含量也远远高于正常皮肤。结论β-内啡肽和MOR在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分布存在差异,这可能是造成瘢痕愈合后感觉异常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Β-内啡肽 阿片受体 感觉异常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深Ⅱ度烧伤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光辉 刘宏伟 +3 位作者 程飚 李升红 邱建勇 曹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5-417,F0003,F0004,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Ang)Ⅱ 1型(AT1)和2型(AT2)受体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在大鼠深Ⅱ度烧伤后即刻、3、7、14和21d取创面皮肤标本,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T1和AT2的表达;采用...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Ang)Ⅱ 1型(AT1)和2型(AT2)受体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在大鼠深Ⅱ度烧伤后即刻、3、7、14和21d取创面皮肤标本,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T1和AT2的表达;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在正常皮肤,AT1和AT2表达强度较弱。但伤后第7天表达达高峰,14d降低,AT1的表达下调更明显。烧伤后7dPCNA阳性细胞数最多,14d后降低。烧伤后7~14dTUNEL阳性细胞数维持在较高水平,随后下降。结论烧伤愈合过程中AT1和AT2的表达具时空特性,这种变化与创面修复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创面愈合 增殖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慢性痛的挑战
9
作者 张旭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96年第2期90-93,共4页
虽然痛被用来描述所有真正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用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但实际上痛有两种:第一种是伤害性痛,这种痛是生理性的,与伤害性刺激有关;第二种是临床痛,它有急性与慢性之别。急性痛源于软组织损伤和炎症,具有生物... 虽然痛被用来描述所有真正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用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但实际上痛有两种:第一种是伤害性痛,这种痛是生理性的,与伤害性刺激有关;第二种是临床痛,它有急性与慢性之别。急性痛源于软组织损伤和炎症,具有生物学意义;慢性痛是由神经病理改变所引起的持续性感觉异常,难于治疗。很多分子可能在伤害性痛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如经典神经递质、神经肽、质子和三磷酸腺苷等。然而新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初级感觉神经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酶、神经肽及其受体的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初级感觉神经细胞的新的细胞表现型可能与周围神经损伤后常发生慢性痛的起因有关。这些结果有力地提示,慢性痛具有有别于伤害性痛和急性痛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慢性痛研究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我们对痛机制有新认识,而且将为治疗慢性痛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创伤外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