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五”我国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勇勇 《中国数字医学》 2011年第1期11-11,共1页
卫生部“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3521工程”,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将在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协助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关键词 卫生信息标准化 十二 卫生信息化建设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建设工程 专业委员会 卫生部 领导小组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分型、胃排空功能、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
作者 唐红卫 黄裕新 +6 位作者 徐海峰 高巍 周润锁 尚磊 王庆莉 高峰 安晓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通过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测及血中胃肠激素检测,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症状分型、胃排空和胃肠激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以 FD 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罗马Ⅱ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三个... 目的:通过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测及血中胃肠激素检测,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症状分型、胃排空和胃肠激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以 FD 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罗马Ⅱ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三个临床亚型,每型患者随机取10人为一组,并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步观察胃排空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变化.胃排空检测后,再将30例 FD 患者分为2组,胃排空正常组和胃排空延迟组.通过^(99m)Tc 标记的固体餐检测胃排空,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中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P物质(substance P,SP)的含量.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外周血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结果:溃疡样型组40%胃排空延缓,胃半排空时间(GET_(1/2))及各时间段胃排空率(GE%)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动力障碍样型组、非特异性型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 SS 升高(P<0.05),MTL,SP,NO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力障碍样型组70%胃排空延缓,GET_(1/2)延长(P<0.05),GE%15min,30min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45min 及45min 以后各时间段减低(45min,P<0.05;60min,P<0.05;90min,P<0.01;120min,P<0.01);外周血 SS 升高(P<0.05),MTL、SP、NO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特异性型组70%胃排空延缓,GET_(1/2)延长(P<0.05),GE%15min、30min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45min 及45min 以后各时间段减低(45min,P<0.05;60min,P<0.05;90min,P<0.01;120min,P<0.01);外周血 SS升高(P<0.05),MTL,SP,NO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FD 胃排空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SS 升高(P<0.05),MTL,SP,NO 无显著性差异(P>0.05),FD 胃排空延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 SS,NO 升高(P<0.05),MTL 降低(P<0.05),SP 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D 患者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以动力障碍样型和非特异型为明显,各亚型间存在不同发病机制,症状分型有利于经验性治疗,对 FD 患者进一步行胃排空检测,有利于明确胃排空情况,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外周血 MTL 降低、NO 含量升高与 FD 患者胃排空延迟有关.SS,SP 与 FD 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症状 临床分型 胃排空功能 胃肠激素 相关性 放射免疫法 硝酸还原酶法 外周血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高糖状态下黏附分子表达及粒细胞黏附的性能:α-亚麻酸干预与影响
3
作者 张薇 贾国良 +3 位作者 王四旺 韩淑芳 布伦 王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7130-7133,共4页
目的:观察α-亚麻酸对高糖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中性粒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探讨α-亚麻酸在糖尿病血管合并症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解... 目的:观察α-亚麻酸对高糖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中性粒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探讨α-亚麻酸在糖尿病血管合并症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α-亚麻酸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自花椒籽中提成,含量>91.6%;婴儿脐带(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提供,家属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过程及分组:采用体外培养的第2~4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及高糖组+α-亚麻酸(α-亚麻酸浓度分别为10,50,100和200μmol/L)组。各组细胞于不同培养环境中培养48h后收集标本。③实验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计数法观察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率。结果:高糖组内皮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量和粒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经较低浓度(10,50,100μmol/L)α-亚麻酸预处理18h后,细胞上清夜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及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率较高糖组降低(P<0.05),尤以50μmol/L时为显著;以高浓度(200μmol/L)α-亚麻酸预处理,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和粒细胞黏附率较高糖组进一步增多。结论:高糖环境下,低浓度α-亚麻酸可抑制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而高浓度的α-亚麻酸进一步加剧炎性反应,加重高糖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内皮 血管/细胞学 脐静脉/细胞学 胞间粘附分子 细胞粘附分子 组织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