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聋病基因研究新策略——基因敲除鼠听功能和内耳形态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仕明 杨伟炎 +2 位作者 韩东一 翟所强 杨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虽然对听功能进行的研究已有进展,但目前对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治仍是一大难题。聋病基因的发现使得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揭示听觉功能的分子奥秘。但是,从功能基因组学角度看,仅仅发现和克隆聋病基因还远不是我们想达到的目标,需要进一步... 虽然对听功能进行的研究已有进展,但目前对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治仍是一大难题。聋病基因的发现使得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揭示听觉功能的分子奥秘。但是,从功能基因组学角度看,仅仅发现和克隆聋病基因还远不是我们想达到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因的功能。基因敲除是近年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项生物学新技术。通过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基因组水平的同源重组,造成目的基因的缺失突变,可以了解基因失活后对发育、生长、衰老以及器官、组织或细胞结构功能的影响,从而既可确切地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功能,又可建立疾病的动物模型。通过对内耳形态和听功能的系统研究,体现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向,并且可以建立基因缺陷致聋的动物模型。我们对SMAD4、SMAD5基因剔除小鼠进行了大量的听功能和内耳形态研究,发现基因缺陷导致小鼠严重听力障碍,并且内耳听觉器官包括毛细胞、支持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可以认为,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基因缺陷导致聋病的动物模型。作为听功能基因研究新的平台,它将对听觉基因功能和聋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以此作为聋病基因研究的新策略,从而为最终的聋病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上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SMAD 基因敲除
下载PDF
Smad4基因缺陷小鼠耳形态学改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吟燕 杨仕明 +5 位作者 卢云 孙建和 孙彦询 杨晓 韩东一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研究Smad4基因缺陷小鼠中耳及内耳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Smad4基因对中耳及内耳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建立的Smad4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模型,通过火棉胶包埋HE染色观察Smad4(+/+)与Smad4(+/-)小鼠的情况;通过耳蜗基底膜铺片琥珀酸脱氢... 目的研究Smad4基因缺陷小鼠中耳及内耳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Smad4基因对中耳及内耳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建立的Smad4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模型,通过火棉胶包埋HE染色观察Smad4(+/+)与Smad4(+/-)小鼠的情况;通过耳蜗基底膜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观察Smad4(+/+)与Smad4(+/-)小鼠的耳蜗内、外毛细胞数量;应用扫描电镜观察Smad4(+/+)与Smad4(+/-)小鼠的内耳超微结构。结果火棉胶包埋HE染色显示:Smad4(+/+)与Smad4(+/-)小鼠耳蜗大小、耳蜗转数均未见异常,中耳鼓膜正常,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及关节结构正常,骨细胞排列紧密,Smad4(+/+)与Smad4(+/-)之间没有差异。Smad4(+/+)小鼠耳蜗Corti器结构完整,未见异常,血管纹厚薄均匀,血管腔腔径大小均匀。内、外毛细胞及内外柱细胞、支持细胞无异常,螺旋神经节细胞未见缺失;Smad4(+/-)小鼠耳蜗钩端至一回外毛细胞轮廓不清,呈均质化,细胞核消失,Deiter细胞核下沉或消失,相应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大量缺失。耳蜗基底膜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显示:Smad4(+/-)和Smad4(+/+)小鼠均有明显的局限于Corti’s器底回的外毛细胞缺失,其中Smad4(+/-)小鼠外毛细胞的缺失,比Smad4(+/+)小鼠更明显(P<0.01),两个基因型小鼠的内毛细胞均未见缺失。扫描电镜显示:Smad4(+/+)小鼠未见明显病理变化,Smad4(+/-)小鼠耳蜗钩端外毛细胞静纤毛广泛散在性缺失,外毛细胞的表皮板穿孔、自溶,其周边与指状突小皮板断离。两个基因型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纤毛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Smad4基因敲除后内耳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表明Smad4基因缺陷导致小鼠内耳细胞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4 基因敲除 形态
下载PDF
SMAD5基因在中国耳聋患者中的突变筛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秋菊 李庆忠 +9 位作者 纵亮 郭维 兰兰 袁虎 赵亚丽 刘穹 饶绍奇 韩东一 杨伟炎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SMAD5基因与中国耳聋人群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听力诊断中心143名耳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取听力正常的对照组149人。应用Primer3在线引物设计软件在SMAD5基因的编码区及其毗邻的内含子区域设计6对引物进行PCR(Pol... 目的探讨SMAD5基因与中国耳聋人群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听力诊断中心143名耳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取听力正常的对照组149人。应用Primer3在线引物设计软件在SMAD5基因的编码区及其毗邻的内含子区域设计6对引物进行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扩增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统计处理应用STATA8.0软件。结果143名耳聋患者中含有8种听力损失表型,其中感音神经性聋及先天性聋患者达到32名。PCR扩增SMAD5基因,在内含子中发现5种SNP,进行基于群体资料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这5种SNP与致病基因不存在显著关联。结论在本研究选择的各种耳聋表型患者中未发现SMAD5基因与其关联,说明SMAD5在本组研究中尚未显示其与耳聋相关的直接证据,但不能完全排除其在人类听觉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作用(如与耳聋疾病位点处在连锁平衡状态或不与耳聋疾病位点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5基因 耳聋 突变检测 单核苷酸多态 候选基因
下载PDF
Smad4基因在野生型和基因缺陷小鼠耳蜗内的定位和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侯昭晖 杨仕明 +7 位作者 胡吟燕 郭维 孙建和 于宁 张继帅 杨晓 韩东一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检测Smad4基因在成年小鼠耳蜗中是否有表达及表达部位的分布情况,以进一步研究Smad4基因在内耳发育以及听功能调控上的作用。方法动物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发育和疾病遗传学研究室杨晓研究员提供,动物获取是在C57BL/6J和Blackswiss两种... 目的检测Smad4基因在成年小鼠耳蜗中是否有表达及表达部位的分布情况,以进一步研究Smad4基因在内耳发育以及听功能调控上的作用。方法动物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发育和疾病遗传学研究室杨晓研究员提供,动物获取是在C57BL/6J和Blackswiss两种遗传背景的小鼠应用Cre-LoxP系统进行条件基因打靶,于小鼠胚胎早期在软骨细胞内将Smad4基因剔除。并生成同窝三种基因型小鼠—野生型Smad4+/+,杂合子Smad4+/-,纯合子Smad4-/-用于本研究。对同窝三种不同基因型小鼠的耳蜗冰冻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阴性对照为野生型小鼠耳蜗的冰冻切片并用PBS代替一抗,阳性对照为小鼠肾脏组织冰冻切片。结果Smad4在三种基因型小鼠耳蜗均有广泛表达,表达部位主要集中于血管纹、螺旋韧带、基底膜、盖膜、毛细胞、支持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等处,其中血管纹和基底膜表达最为明显。Smad4在野生型和杂合型小鼠的耳蜗内表达情况基本一致,但纯合子小鼠耳蜗内表达与前两者相比为较低的水平,但未完全消失。结论Smad4在正常小鼠的耳蜗广泛存在,该基因是耳蜗中广泛表达的蛋白中的一种。作为Bmp4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因子,它可能在骨性耳蜗的形成、内耳感觉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4 基因缺陷 耳蜗 基因表达
下载PDF
Smad5基因在小鼠耳蜗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宇雅苹 杨仕明 +5 位作者 胡吟燕 郭维 孙建和 于宁 韩东一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检测Smad5基因在小鼠耳蜗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耳廓反应灵敏、健康的C57BL/6小鼠作为种鼠交配,用观察阴栓方法获得胚胎9天到20天的胎鼠,≤17天取胚胎头,≥18天在显微镜下取耳蜗,胚胎头水平冰冻切片,耳蜗平行于蜗轴冰冻切片,H... 目的检测Smad5基因在小鼠耳蜗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耳廓反应灵敏、健康的C57BL/6小鼠作为种鼠交配,用观察阴栓方法获得胚胎9天到20天的胎鼠,≤17天取胚胎头,≥18天在显微镜下取耳蜗,胚胎头水平冰冻切片,耳蜗平行于蜗轴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观察小鼠内耳发育形态演变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ad5蛋白在小鼠胚胎10~20天的表达情况。结果胚胎10天,听泡发育,胚胎12天听泡下部有蜗管始基形成并开始发育。胚胎18天,蜗管发育了2圈,形成了可以辨认的内、外毛细胞,血管纹开始分化。Smad5在小鼠内耳胚胎发育全程均有阳性表达,且表达比较广泛,尤其早期在整个听囊均有表达。在胚胎15~17天,主要集中在即将发育成基底膜听觉感受器的部分。在胚胎发育中后期在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支持细胞、血管纹、基底膜、前庭膜等也有表达。结论Smad5参与小鼠耳蜗胚胎发育全过程,它可能为听觉的发生所必需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5基因 内耳 发育 耳蜗 C57小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小鼠耳蜗胚胎发育过程中Smad4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宇雅苹 杨仕明 +5 位作者 胡吟燕 郭维 孙建和 于宁 韩东一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内耳胚胎发育演变过程,检测Smad4基因在小鼠耳蜗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用耳廓反应灵敏、健康的C57BL/6小鼠作为种鼠交配,用观察阴栓方法获得适龄胎鼠,≤17天取胚胎头,≥18天在显微镜下取耳蜗,胚胎头水平冰冻切片,耳蜗平行于... 目的探讨小鼠内耳胚胎发育演变过程,检测Smad4基因在小鼠耳蜗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用耳廓反应灵敏、健康的C57BL/6小鼠作为种鼠交配,用观察阴栓方法获得适龄胎鼠,≤17天取胚胎头,≥18天在显微镜下取耳蜗,胚胎头水平冰冻切片,耳蜗平行于蜗轴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观察小鼠耳蜗发育形态演变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ad4蛋白在小鼠胚胎10~20天耳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胚胎10天,听泡发育,胚胎12天听泡下部有蜗管始基形成并开始发育。胚胎18天,蜗管发育2圈,形成了可以辨认的内、外毛细胞,血管纹开始分化。Smad4从胚胎15天才开始表达,最初表达部位为耳蜗底转将发育成蜗轴以及柱状上皮分化为感觉细胞及支持细胞的区域,但在胚胎早期表达较弱,后期在耳蜗内广泛表达,在螺旋器、血管纹、前庭膜均有表达,且表达逐渐增强,而在蜗轴部位的表达逐渐减弱。结论Smad4在小鼠内耳分化期有阳性表达,且表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说明其参与内耳听觉器官的发育过程并且可能在耳蜗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发育 耳蜗 小鼠 SMAD4
下载PDF
第九届瑞典国际耳鸣大会简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洪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21-522,共2页
关键词 耳鸣 国际 瑞典 中国大陆 发达国家 新加坡
下载PDF
2008瑞典第九届国际耳鸣大会侧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洪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314-314,共1页
受韩东—主任的委派,笔者于2008年6月15日~18日在瑞典哥德堡参加了第九届国际耳鸣大会(IXth international tinnitus seminars)。本次大会共有583位注册代表参加,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仅有笔者1人,亚太地区共有13人,分... 受韩东—主任的委派,笔者于2008年6月15日~18日在瑞典哥德堡参加了第九届国际耳鸣大会(IXth international tinnitus seminars)。本次大会共有583位注册代表参加,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仅有笔者1人,亚太地区共有13人,分别为台湾5人,日本6人,泰国1人,新加坡1人,大部分代表来自美、英、法、德、意、澳等发达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国际 瑞典 中国大陆 亚太地区 发达国家 新加坡
下载PDF
2008瑞典第九届国际耳鸣大会侧记(续)
9
作者 王洪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330-330,共1页
讨论,并达成了某些共识。在耳鸣基础研究方面,仍然是动物模型的研究较多。Salvi的惊跳反射模型仍是较新的模型。耳鸣的临床研究文章较多,也比较深入。利用PET、fMRI进行的耳鸣研究有新的进展。利用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取得满意效果,... 讨论,并达成了某些共识。在耳鸣基础研究方面,仍然是动物模型的研究较多。Salvi的惊跳反射模型仍是较新的模型。耳鸣的临床研究文章较多,也比较深入。利用PET、fMRI进行的耳鸣研究有新的进展。利用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取得满意效果,严重耳鸣可以用人工耳蜗植入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国际 瑞典 动物模型 人工耳蜗植入 刺激治疗 临床研究 FMRI
下载PDF
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听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昭晖 杨仕明 +7 位作者 郭维 胡吟燕 孙建和 于宁 张继帅 杨晓 韩东一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对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三种不同基因型小鼠野生型+/+、杂合子+/-、纯合子-/-进行听功能检查,初步确定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小鼠的听力学表型特征。方法对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同窝出生的三种不同基因型小鼠野生型+/+、杂合子+/-、纯合... 目的对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三种不同基因型小鼠野生型+/+、杂合子+/-、纯合子-/-进行听功能检查,初步确定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小鼠的听力学表型特征。方法对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同窝出生的三种不同基因型小鼠野生型+/+、杂合子+/-、纯合子-/-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的检查,判断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三种基因型小鼠是否有听力的改变;如果听力有所改变,再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以综合判断听力改变可能的病理部位。结果各个月龄的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的纯合子小鼠各频率的ABR阈值均在100dBSPL以上,有的甚至在最大给声刺激都无法引出可识别的波形。野生型和杂合子小鼠都可以诱发出可辨别、可重复的ABR波形。听神经动作电位的结果与脑干诱发电位结果相似,纯合型小鼠各个频率均未引出动作电位波形,另外两种基因型小鼠可以引出稳定的CAP波形。结论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小鼠由于基因的缺陷而出现了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纯合子小鼠出现全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4 条件基因敲除 听性脑干反应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听力
下载PDF
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前庭终器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安春 杨仕明 +6 位作者 孙建和 胡吟燕 候昭晖 张继帅 杨晓 黄德亮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81-185,共5页
目的研究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前庭终器形态改变,探讨Smad4基因对于前庭发育的作用。方法利用建立的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通过光镜观察Smad4(+/+)、Smad4(+/-)与Smad4(-/-)三种基因型小鼠(0.5、1.5月龄)的球囊及囊斑、椭圆囊及... 目的研究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前庭终器形态改变,探讨Smad4基因对于前庭发育的作用。方法利用建立的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通过光镜观察Smad4(+/+)、Smad4(+/-)与Smad4(-/-)三种基因型小鼠(0.5、1.5月龄)的球囊及囊斑、椭圆囊及囊斑、半规管及壶腹嵴、前庭神经节、内淋巴管与囊的形态结构、毛细胞的形态及排列缺失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的形态结构、毛细胞及纤毛的排列缺失情况。结果Smad4(-/-)小鼠个体及内耳明显小于Smad4(+/+)和Smad4(+/-),而后面二者区别不大。所有小鼠的球囊及囊斑、椭圆囊及囊斑、半规管、前庭神经节、内淋巴管与囊的大小和结构正常,淋巴囊腔饱满,囊斑处的感觉上皮、耳石、毛细胞及纤毛排列整齐,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变,三个基因型间没有差异。Smad4(-/-)小鼠壶腹嵴囊性变多且严重、后半规管壶腹嵴出现明显的副嵴、偶尔可见壶腹嵴感觉上皮空泡样变。壶腹嵴的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无明显改变,未见缺失。扫描电镜示球囊斑、椭圆囊斑、后、外、上半规管壶腹嵴正常,三个基因型之间没有差异。结论Smad4(-/-)小鼠的前庭终器有轻微病理改变,Smad4(+/+)与Smad4(+/-)小鼠的前庭终器形态结构基本正常,表明Smad4对于前庭终器的发育影响可能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4 条件基因敲除 前庭 形态学
下载PDF
Smad5基因敲除对小鼠前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晓杰 杨仕明 +3 位作者 孙彦洵 杨晓 韩东一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观察Smad5基因敲除对小鼠前庭功能的影响,探讨Smad5基因是否为前庭功能相关基因。方法参照Petrosini报告的动物失衡行为评分方法,观察28只实验小鼠的平衡状态。对头偏,躯干卷曲,肢体外展,强迫环形运动,头震等五项前庭失衡症状进行... 目的观察Smad5基因敲除对小鼠前庭功能的影响,探讨Smad5基因是否为前庭功能相关基因。方法参照Petrosini报告的动物失衡行为评分方法,观察28只实验小鼠的平衡状态。对头偏,躯干卷曲,肢体外展,强迫环形运动,头震等五项前庭失衡症状进行综合评分。20只Smad5基因缺陷小鼠(+/-)和15只野生鼠(+/+)进行颈髓硬膜表面短声诱发电位检测前庭功能。结果动物失衡行为评分方法进行综合评分,两组实验小鼠得分均为0分,表明两组动物在平衡功能粗测上无明显异常。颈髓硬膜表面短声诱发电位(CDM-CEP)检测Smad5(+/-)小鼠峰值潜伏期在85dBSPL、95dBSPL和105dBSPL分别为6.85±0.23ms、6.78±0.20ms和6.70±0.43ms。Smad5(+/+)小鼠峰值潜伏期在85dBSPL、95dBSPL和105dBSPL分别为6.15±0.23ms、6.12±0.20ms和6.37±0.43ms。结论Smad5基因敲除导致CDM-CEP的潜伏期延长,表明Smad5基因敲除对小鼠的前庭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5 基因敲除 小鼠 前庭 平衡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