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AVF-V600E突变型实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MRI分析
1
作者 钟文静 黄聪 +1 位作者 王芳 王宇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BRAVF-V600E突变型实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为PXA、分子检测为BRAVF-600突变及MRI表现为实性肿块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其MRI表现。结果:8例... 目的:探讨BRAVF-V600E突变型实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为PXA、分子检测为BRAVF-600突变及MRI表现为实性肿块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其MRI表现。结果:8例均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1±14.2)岁。8例均为幕上单发病灶,额叶4例,左侧顶叶2例,左侧枕叶1例,右侧枕叶1例,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2例病灶以宽基底与大脑镰相连,5例病灶边缘见小囊变。瘤体T_(1)WI呈等/低信号,T_(2)WI及T_(2)FLAIR以稍高/高信号为主,DWI呈高/稍高信号,ADC图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1例局部斑片状强化,余7例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6例强化瘤体白质侧部分边界模糊,边缘见条状或尖角样明显或磨玻璃样强化区;5例累及邻近脑膜;7例瘤周重度水肿。3例1 H-MRS检查示病灶NAA峰降低,Cho峰升高,2例出现Lac峰。结论:BRAVF-V600E突变型实性PXA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中年患者脑皮层或皮层下实性肿块伴瘤周重度水肿,增强明显强化,注意识别强化瘤体周围的磨玻璃样强化区有助于其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幕下非中线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党进军 卞冰阳 +3 位作者 黄聪 张鑫馨 江桂华 王宇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 探讨幕下非中线髓母细胞瘤(MB)的MRI特点,分析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幕下非中线MB的临床及MRI资料... 目的 探讨幕下非中线髓母细胞瘤(MB)的MRI特点,分析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幕下非中线MB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其MRI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9例患者年龄19~36岁,平均(26.3±5.8)岁,男6例,女3例。9例均为幕下单发病灶,2例位于桥小脑角区,7例位于小脑半球表面,呈半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病灶内部均见囊状、条状小囊变区。瘤体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T2 FLAIR以等信号为主,DWI呈高或稍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呈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为(0.594±0.011)×10^(-3)mm^(2)/s,增强呈轻中度或不均匀明显强化;9例瘤周见水肿带。9例术前均误诊,其中4例误诊为脑膜瘤,1例误诊为神经鞘瘤,3例误诊为淋巴瘤,1例误诊为星形细胞瘤。结论 幕下非中线MB多发生于青年,MRI表现与典型MB不同,认识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和MRI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桥小脑角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误诊
下载PDF
幕上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郑长宝 黄聪 +2 位作者 黄波涛 王宇军 邓明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幕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的MR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为幕上PA的临床及MR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9例均为单发病灶,实性型2例,囊实性型1例,囊结节型5例,囊性型1例。... 目的:探讨幕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的MR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为幕上PA的临床及MR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9例均为单发病灶,实性型2例,囊实性型1例,囊结节型5例,囊性型1例。结节或实性瘤体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 FLAIR以高信号为主,信号可混杂不等,DWI呈等或低信号。增强强化方式多样,4例表现为Ⅰ型,2例表现为Ⅱ型,1例表现Ⅲ型,1例表现为Ⅳ型,1例为Ⅴ型。9例术前均误诊,2例误诊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1例误诊为室管膜下瘤,1例误诊为血管母细胞瘤,1例误诊为节细胞胶质瘤,1例误诊为脑膜瘤,1例误诊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例误诊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误诊为少突胶质细胞瘤。结论:幕上PA少见,MR表现有其自身的影像特点,表现不典型时,完善检查序列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幕下节细胞胶质瘤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聪 张恒胜 +3 位作者 江桂华 赵邦 周兴顺 罗军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62-465,共4页
目的:分析幕下节细胞胶质瘤(GG)的MR表现,提高认识、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为幕下GG的临床、病理及MR资料。结果:病灶均位于幕下脑实质,多累及桥臂及邻近脑干、小脑半球。病灶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主要... 目的:分析幕下节细胞胶质瘤(GG)的MR表现,提高认识、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为幕下GG的临床、病理及MR资料。结果:病灶均位于幕下脑实质,多累及桥臂及邻近脑干、小脑半球。病灶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主要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及T2 FLAIR呈稍高或高信号,DWI以等或稍低信号为主,间变性GG DWI可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呈条状或条片状不均匀强化,瘤周均有不同程度水肿带,同侧小脑半球均伴有脑皮层萎缩。1例接受1 H-MRS检查,瘤体主要代谢物NAA峰降低、Cho峰升高、Cr峰轻度下降,Cho/Cr升高,Cho/NAA升高。结论:幕下GG的MR表现与幕上不同,有其特征性的表现,当发现伴有同侧小脑皮层萎缩时,要考虑到此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幕下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影像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恒胜 罗军德 +3 位作者 黄聪 张鑫馨 王宇军 江桂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肿瘤(HPEComa)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收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PECom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3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1例同时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总结其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3例均为女性,25~57岁...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肿瘤(HPEComa)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收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PECom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3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1例同时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总结其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3例均为女性,25~57岁,平均年龄43.6岁。2例为偶然发现,1例表现为右上腹疼痛。2例为肝内单发肿块,1例为肝内多发肿块,伴肾脏及腹腔多发肿块。CT主要表现为肝内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可含有脂肪,较大病灶合并囊变坏死,增强强化方式多样,以动脉期明显强化伴快速消退最为多见。1例MRI表现为类圆形肿块,呈长T_(1)长T_(2)信号,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肝特异性对比剂病灶未见吸收。2例病理证实为良性HPEComa,1例病理结合影像表现诊断为恶性PEComa。结论HPEComa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充分认识其表现有利于术前诊断,确诊需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动脉瘤的CTA和MRA及DSA对照分析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夏文强 孙树珂 黄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比较CTA、MRA、DSA三种方法诊断动脉瘤的优缺点,探讨非侵入性CTA和MRA取代DSA的可行性。方法:对收治的25例怀疑动脉瘤惠者同时作CTA、DS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对收治的22例怀疑动脉瘤惠者同时作MRA、DS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 目的:比较CTA、MRA、DSA三种方法诊断动脉瘤的优缺点,探讨非侵入性CTA和MRA取代DSA的可行性。方法:对收治的25例怀疑动脉瘤惠者同时作CTA、DS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对收治的22例怀疑动脉瘤惠者同时作MRA、DS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CTA基本上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动脉瘤。为后续的手术或者栓塞提供足够的影像学信息;MRA对较小动脉瘤(直径≤10mm)的诊断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容易漏诊。结论:CTA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可疑动脉瘤患者的初选检查方法,必要时再行DSA进行确诊。随着更多三雏重建技术的推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会更加提高,在不久的将来CTA可能会成为动脉瘤术前检查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脑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脑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7
作者 周兴顺 张巧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291-1291,1296,共2页
患者 女,65岁。已婚,因“糖尿病13年余,视力下降2月”入院;近期出现四肢肢端麻木,伴乏力。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CA199 :7.63U/ml,CA125:6.59U/ml,甲胎蛋白:7.39ng/ml,癌胚抗原:2.18 ng/ml。
关键词 脾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退行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8
作者 宋奎龙 黄聪 +1 位作者 李建业 王宇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0期18-21,25,共5页
目的总结退行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MRI表现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对2016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1例退行性PA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进性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4例(36.4%)位于幕下,7例(63.... 目的总结退行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MRI表现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对2016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1例退行性PA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进性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4例(36.4%)位于幕下,7例(63.6%)位于幕上。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1例反复发呆,1例体检发现颅内肿块。MRI主要表现为囊实性、实性或囊性肿块,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检查肿块周围或内部可见条状或环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多样。11例术前均误诊,6例误诊为室管膜瘤,2例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2例误诊为节细胞胶质瘤,1例误诊为间变型星形细胞瘤。1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PA,肿瘤组织中可见明显退行性变,表现为明显血管透明变性、扩张、血管瘤样变,出现陈旧性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其中3例伴有钙化。11例术后无特殊情况后出院,9例随访9~17个月未见复发,2例失访。结论退行性PA多发生于中青年患者,MRI表现与典型PA不同,认识其发病年龄、发病位置和MRI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误诊 室管膜瘤 海绵状血管瘤 节细胞胶质瘤 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下载PDF
Maffuci综合症1例报告
9
作者 杨艳强 黄聪 +1 位作者 罗军德 姜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7期1353-1354,共2页
Maffuci综合征一列报告,患者,女,5岁,3年余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双手拇指见数枚包块,包块逐渐增大,并逐渐蔓延至全身各部位,时有破裂出血,家属予以按压后能止血。1年前,包块较前明显增大、数量增多。此病例因定期复查X线,具有病变进展导致... Maffuci综合征一列报告,患者,女,5岁,3年余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双手拇指见数枚包块,包块逐渐增大,并逐渐蔓延至全身各部位,时有破裂出血,家属予以按压后能止血。1年前,包块较前明显增大、数量增多。此病例因定期复查X线,具有病变进展导致骨骼发育畸形的直观影像动态改变,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拇指 定期复查 破裂出血 病例报告 病变进展 综合症 按压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2例
10
作者 黄波涛 黄聪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78-480,共3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GFAP-A)是一种新型自身免疫性星形细胞病,临床少见,常被误诊。该文分析了2例GFAP-A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断能力。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星形细胞病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抗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MRI多模态分析
11
作者 贺鹏 刘晨 +7 位作者 周兴顺 成丽娜 邓利华 文凤 邓达标 汪文胜 王健 黄聪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89-395,共7页
目的 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XA)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多模态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3年2月多中心收治的35例经病理证实为PX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MRI多模态表现。结果 35例患者中,33例(94.3%)发生于幕上,2例(5.7%... 目的 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XA)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多模态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3年2月多中心收治的35例经病理证实为PX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MRI多模态表现。结果 35例患者中,33例(94.3%)发生于幕上,2例(5.7%)发生于幕下,34例(97.1%)为单发病灶,1例(2.9%)为多发病灶。囊性型4例(11.4%),囊结节性9例(25.7%),囊实性型8例(22.9%),实性型14例(40%)。MRI多表现为规则或不规则肿块,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增强扫描以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为主,10例出现脑膜强化;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0.79±0.39)×10^(-3) mm^(2)/s;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呈等/稍高灌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检查(MRS)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示肿瘤可合并出血及钙化。7例无瘤周水肿,8例轻度水肿,9例中度水肿,11例重度水肿。Ⅱ级组与Ⅲ级组在年龄和肿瘤分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瘤体最大径、形态、边界、瘤周水肿、脑膜强化、强化程度及强化方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XA较为少见,其MRI表现复杂,认识其MRI多模态表现,有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多模态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俞祯妮 马雯慧 +1 位作者 段志玲 黄聪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1179-1184,共6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是一种罕见病,可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是导致颅内动脉狭窄及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该疾病的预后和结局至关重要。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血管壁和管腔结构的改变具有独特的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是一种罕见病,可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是导致颅内动脉狭窄及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该疾病的预后和结局至关重要。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血管壁和管腔结构的改变具有独特的显示效果,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病因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临床实践中对颅内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需求增加,作为放射科医师应了解成像参数对图像质量、临床适应证、评估结果的影响,探究破除图像局限性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诊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决策的重要意义。本文就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成像方法、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 血管壁成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下载PDF
脑室内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军德 黄聪 +3 位作者 黄波涛 张恒胜 周兴顺 李美晶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MRI表现。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例脑室内PXA患者,2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总结其临床、MRI表现及病理资料。结果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20岁和26岁,1例位于第三脑室、1例位于右侧脑室后角。... 目的探讨脑室内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MRI表现。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例脑室内PXA患者,2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总结其临床、MRI表现及病理资料。结果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20岁和26岁,1例位于第三脑室、1例位于右侧脑室后角。2例均表现为头晕、头痛,1例伴有间断性眼部疼痛。大小分别为0.8 cm×0.8 cm×1.0 cm和5.7 cm×7.1 cm×8.2 cm。第三脑室病灶MRI表现为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和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呈高信号,内部见结节状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周围见水肿带。右侧脑室后角病灶MRI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信号混杂,内见多发条状、条片状稍高信号及囊状高信号,T2WI FLAIR实性部分呈高信号,增强后分隔及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周围见轻度水肿带。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呈卵圆形或胖梭形,体积大,胞浆丰富,可见多形、怪异及多核瘤细胞,细胞异型性无或明显,免疫组织化学GFAP、S-100、P53均为阳性。结论脑室内PXA的MRI表现缺乏特征性,青年患者脑室内肿瘤,要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最终确诊需要根据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侧脑室 第三脑室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二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波涛 区俊兴 +1 位作者 韩淑珍 黄聪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72-1573,共2页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kidney, MESTK)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生殖道肿瘤。1998年由Michal和Syrucek首先提出,其病理特点是同时含有间质实体区和上皮成分[1]。目前文献报道多集中于MESTK的病理学特征...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kidney, MESTK)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生殖道肿瘤。1998年由Michal和Syrucek首先提出,其病理特点是同时含有间质实体区和上皮成分[1]。目前文献报道多集中于MESTK的病理学特征,而影像报道鲜见,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MESTK的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合文献,探讨影像检查在MESTK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 影像检查 上皮成分 病理学特征 文献报道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幕下脉络丛乳头状瘤MR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淦登卫 秦转丽 +3 位作者 黄聪 罗军德 邓亚 赵梓霖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幕下脉络丛乳头状瘤(CPP)的MR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放射科与许昌市立医院放射科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幕下CPP的19例患者的MR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病灶... 目的探讨幕下脉络丛乳头状瘤(CPP)的MR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放射科与许昌市立医院放射科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幕下CPP的19例患者的MR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病灶位置、形态、大小、信号及病理。结果17例(89.5%)瘤体主要位于四脑室,2例(10.5%)瘤体主要位于右侧孔区,瘤体可沿枕骨大孔或侧孔铸形生长,信号相对均匀,仔细观察其内可见颗粒状混杂信号,与病理结构相符,DWI呈低或稍低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瘤体内可见桑椹状、细小颗粒状不均匀强化区。14例(73.7%)合并钙化,5例(26.3%)合并小囊变,16例(84.2%)合并脑积水。结论幕下CPP的MR表现有一定特征,充分认识其MR表现,可提高术前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下脉络丛乳头状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不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16
作者 黄聪 淦登卫 +3 位作者 罗军德 张恒胜 周兴顺 赵梓霖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其不典型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MRI表现不典型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右侧脑室3例,左侧脑室7... 目的探讨不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其不典型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MRI表现不典型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右侧脑室3例,左侧脑室7例,双侧脑室1例;其中2例近Monro孔,1例累及侧脑室壁,1例累及第三脑室。瘤体实性成分与正常脑灰质相比,囊性成分与脑脊液信号相比,实性型7例,T1WI以低或等信号为主,部分病灶内点状、条状高信号,T2WI及T2FLAIR以稍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为主,增强6例不均匀强化,1例花环状强化。囊实性型4例,囊性部分T1WI及T2WI与脑脊液类似,T2FLAIR部分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实性成分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及T2FLAIR以稍高信号为主,增强实性部分及囊壁呈不均匀强化。3例合并出血,6例合并钙化。9例术前误诊,3例误诊为星形细胞瘤,3误诊为室管膜瘤,1例误诊为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误诊为胶质母细胞瘤,1例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不典型MRI表现与胶质瘤、室管膜瘤、胶质母细胞瘤等影像表现相似,术前易误诊,充分认识其MR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提高术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 中枢神经细胞瘤 误诊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骨原发性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一例影像及病理分析
17
作者 周兴顺 过哲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27-629,共3页
骨原发性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是一种罕见的骨的中间型血管源性肿瘤,报道较少,且多以病理报道为主。现报告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PHE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以扩大该病的影像... 骨原发性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是一种罕见的骨的中间型血管源性肿瘤,报道较少,且多以病理报道为主。现报告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PHE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以扩大该病的影像学资料库,助力对该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股骨肿瘤 骨肿瘤 骨原发性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