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酶A2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静怡 段肖翠 +4 位作者 范艳平 刘立立 李静 王健飞 史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疾病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关系。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1组、模型2组。健康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1组连续4 d腹腔注射维生素D320万U/(kg·d)... 目的探讨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疾病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关系。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1组、模型2组。健康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1组连续4 d腹腔注射维生素D320万U/(kg·d),并使用高脂饲料喂养7周;模型2组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80万U/kg,喂养方式、时间同模型1组。模型1组和模型2组分别在造模成功后使用阿托伐他汀灌胃4周;健康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测量各组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PA)、血管管腔面积(LA),计算校正斑块面积(PA/LA);检测各组大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模型1、2组大鼠喂养2、3周体质量增加(P<0.05)。模型1、2组大鼠造模后及治疗后血管LA低于健康组(P<0.05)。与造模后比较,模型1、2组治疗后血管LA增加,主动脉粥样硬化PA及PA/LA降低,但模型2组治疗后血管LA低于模型1组,主动脉粥样硬化PA及PA/LA高于模型1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治疗后模型1、2组大鼠TG、TC、LDL-C、hs-CRP含量及Lp-PLA2活性均显著升高,且模型2组TG、TC、LDL-C、Lp-PLA2活性高于模型1组,但hs-CRP含量低于模型1组(P<0.05);与造模后比较,模型1、2组大鼠治疗后TG、TC、LDL-C、hs-CRP含量及Lp-PLA2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严重程度和稳定性,且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和不稳定性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磷脂酶A2 脂蛋白类 LDL 三酰甘油 C反应蛋白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联合前列地尔对无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静怡 范艳平 +2 位作者 史平 李宇钊 王健飞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6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前列地尔对无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T2DM)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8年9月诊治的100例无微血管病变的T2DM,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丹参酮ⅡA及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前列地尔对无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T2DM)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8年9月诊治的100例无微血管病变的T2DM,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丹参酮ⅡA及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丹参酮ⅡA、前列地尔及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检测治疗前与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及血管活性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肱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O、VEGF、FMD、NMD水平升高,ET-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O、VEGF、FMD、NMD水平升高,FBG、2 h PBG、ET-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无微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时,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延缓疾病进展,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丹参酮 前列地尔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空腹血糖
下载PDF
高龄患者结肠微小息肉的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阳 麻继臣 +2 位作者 张岩岩 刘博 胡金霞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2779-2782,共4页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与普通患者的结肠微小息肉的内镜下形态、发生部位等特点以及病理特征,来探讨高龄患者微小息肉切除的必要性。方法分析通过电子结肠镜确诊并行内镜下切除微小息肉(≤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与普通患者的结肠微小息肉的内镜下形态、发生部位等特点以及病理特征,来探讨高龄患者微小息肉切除的必要性。方法分析通过电子结肠镜确诊并行内镜下切除微小息肉(≤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普通组(<75岁),分别对2组患者在年龄、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特点、病理特征等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组切除结肠息肉、结肠微小息肉人均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微小息肉内镜下大水、形态、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结肠微小息肉病理类型中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增生性/炎性息肉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术式所卢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9~12个月,平均(10.3±1.6)个月,高龄组2例因不良事件死亡。结论高龄患者结肠微小息肉内镜及病理特点与普通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仍存在微小息肉合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因此在患者一般情况允许下仍建议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但需要考虑患者身体的综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结肠微小息肉 内镜表现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