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穿膜肽PFV修饰紫杉醇/青蒿琥酯共载靶向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为 李学涛 +3 位作者 孔亮 姜爽 罗一夫 王晓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592-2597,共6页
目的:制备细胞穿膜肽PFV修饰紫杉醇(PTX)/青蒿琥酯(ART)共载靶向胶束,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按前期优化的工艺,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PFV修饰PTX/ART共载靶向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以空白胶束作为空白对照,采用磺基罗丹明B法评价PT... 目的:制备细胞穿膜肽PFV修饰紫杉醇(PTX)/青蒿琥酯(ART)共载靶向胶束,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按前期优化的工艺,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PFV修饰PTX/ART共载靶向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以空白胶束作为空白对照,采用磺基罗丹明B法评价PTX胶束、ART胶束、PTX/ART胶束以及PFV修饰PTX/ART共载靶向胶束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毒性;以香豆素作为荧光探针取代PTX,制成相应的不同胶束,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测定和观察BGC-823细胞对各胶束的摄取情况和靶向性;并通过Transwell小室法考察PTX胶束、ART胶束、PTX/ART胶束以及PFV修饰PTX/ART共载靶向胶束对BGC-823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PFV修饰PTX/ART共载靶向胶束的平均粒径为(51.30±3.95)nm,分散系数为0.19±0.01,Zeta电位为(0.21±0.02)mV,PTX、ART的包封率均高于90%,形态呈圆球形。空白胶束对BGC-823细胞无明显毒性,PTX胶束、PTX/ART胶束以及PFV修饰PTX/ART共载靶向胶束对BGC-82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3.09±0.22)、(1.93±0.24)、(1.11±0.15)μmol/L;不同胶束在BGC-823细胞核中的分布数量排序依次为PFV修饰香豆素/ART胶束>香豆素/ART胶束>香豆素胶束>空白对照,抑制细胞侵袭作用的大小依次为PFV修饰PTX/ART共载靶向胶束>PTX/ART胶束>ART胶束>PTX胶束>空白对照。结论:制备的PFV修饰PTX/ART共载靶向胶束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其对BGC-823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可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细胞对药物的摄取能力,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膜肽 紫杉醇 青蒿琥酯 胶束 人胃癌BGC-823细胞 靶向作用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基于髓样分化蛋白-2靶点探讨熊果酸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桂荣 刘畅 +1 位作者 张明波 王晓波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6-481,共6页
目的以髓样分化蛋白-2(MD-2)为研究载体,探讨熊果酸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生物膜干涉技术测定熊果酸与MD-2的亲和力,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测定熊果酸与MD-2的键合方式。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 目的以髓样分化蛋白-2(MD-2)为研究载体,探讨熊果酸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生物膜干涉技术测定熊果酸与MD-2的亲和力,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测定熊果酸与MD-2的键合方式。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进行传代培养,取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8、40和100 mg/L熊果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将细胞分为空白组、内毒素组(LPS 100μg/L)和熊果酸组(加入8、40或100 mg/L熊果酸后给予100μg/L LPS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价熊果酸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等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评价熊果酸对TNF-α、IL-6、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熊果酸对内毒素-Toll样受体4/MD-2-核转录因子-κB(LPS-TLR4/MD-2-NF-κB)通路中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熊果酸可能进入MD-2的疏水性空腔,通过疏水键与MD-2的氨基酸残基结合表现出与蛋白的较高亲和力〔解离常数(KD)=1.43×10^(-4)〕。随着熊果酸浓度升高,细胞活性略有降低,8、40和100 mg/L熊果酸处理的细胞活性分别为96.01%、94.32%和92.12%,与空白组(1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LPS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而8、40和100 mg/L熊果酸处理可使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且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100 mg/L熊果酸与LPS组比较:IL-1β(μmol/L):38.018±0.675比111.324±1.262,IL-6(μmol/L):35.052±1.664比115.255±5.392,TNF-α(μmol/L):39.078±2.741比119.035±4.269,NO(μmol/L):40.885±2.372比123.405±1.291,均P<0.01〕。与空白组比较,LPS组TNF-α、IL-6、IL-1β、iNOS、COX-2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LPS-TLR4/MD-2-NF-κB通路中MD-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和iNOS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LPS组比较,100 mg/L熊果酸与MD-2蛋白作用,可使TNF-α、IL-6、IL-1β、iNOS、COX-2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TNF-α(2^(-ΔΔCt)):4.659±0.821比8.652±0.787,IL-6(2^(-ΔΔCt)):4.296±0.802比11.132±1.615,IL-1β(2^(-ΔΔCt)):4.482±1.224比11.758±1.324,iNOS(2^(-ΔΔCt)):1.785±0.529比4.249±0.811,COX-2(2^(-ΔΔCt)):5.591±1.586比16.953±1.651,均P<0.01〕,并显著下调LPS-TLR4/MD-2-NF-κB通路中MD-2、MyD88、p-NF-κB p65和iNOS的蛋白表达(MD-2/β-actin:0.191±0.038比0.704±0.049,MyD88/β-actin:0.470±0.042比0.875±0.058,p-NF-κB p65/β-actin:0.178±0.012比0.571±0.012,iNOS/β-actin:0.247±0.035比0.549±0.033,均P<0.01)。但3组间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熊果酸抑制细胞因子和介质的释放及表达,通过阻断MD-2蛋白调控LPS-TLR4/MD-2-NF-κB信号通路,从而起到抗脓毒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髓样分化蛋白-2 脓毒症 内毒素-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2-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