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军留学生军事汉语教学刍议——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实践为例 |
汪景民
|
《国际汉语学报》
|
2016 |
0 |
|
2
|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 |
池杨琴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28
|
|
3
|
再论汉字笔画——对外汉字教学初探之一 |
黄健秦
冯平
|
《海外华文教育》
|
2004 |
2
|
|
4
|
论《论语》中“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
张璐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3 |
2
|
|
5
|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融合型教学模式 |
孟艳丽
池杨琴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3 |
0 |
|
6
|
归因论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张璐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6 |
0 |
|
7
|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的难点分析 |
薄文静
|
《西部素质教育》
|
2016 |
0 |
|
8
|
面向外军留学生的军事汉语教学研究初探 |
郭望皓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6 |
1
|
|
9
|
作为语言文化阐释学的语言文化学 |
彭文钊
刘玲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0
|
“要不”的语法化——语用机制及相关的形式变化 |
史金生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31
|
|
11
|
试析表示身体状态改变的词语的特殊功能 |
李宗江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2
|
“有”的语法意义及其成因 |
孟艳丽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3
|
谈“S+T+没(有)+V+(O)+了”句式 |
孟艳丽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4
|
二维语用框架下的称呼语序列——“表敬准则”与“示近准则”的竞争和互动 |
黄健秦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5
|
近代汉语的话题标记及其演变 |
李宗江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6
|
连词“何况”和“岂况”是怎样形成的? |
李宗江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7
|
汉语动源后置词语法化的类型和机制 |
史金生
胡晓萍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8
|
“就这样”类指代词语的篇章连接功能 |
李宗江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9
|
近代汉语“推论”类语用标记及其演变 |
李宗江
|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
2016 |
2
|
|
20
|
汉语和俄语中的问候语对比 |
汪景民
|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