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丹 张巧玲 +1 位作者 朱志勇 闫菲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异、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许昌医院收治的108例HFpEF患者作为研...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异、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许昌医院收治的108例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利尿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的血分数(LVEF)、左心室的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变异性指标[24 h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RNN50)]、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8]、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ET-1)]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的再住院率。结果 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者的LVEF、RNN50、SDNN分别为(61.11±5.03)%、(12.01±2.24)%、(112.20±12.23) 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85±4.72)%、(10.31±1.89)%、(103.34±10.18) ms,而LVESD、LVEDD分别为(40.37±4.12) mm、(47.71±4.55) 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7±4.38) mm、(50.52±4.67)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8、ET-1水平分别为(9.94±1.25) ng/L、(53.53±5.04) ng/L、(82.26±7.05)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6±2.21) ng/L、(76.67±7.11) ng/L、(88.18±8.24) ng/L,血清NO水平为(89.65±7.5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2±6.6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96%,略高于对照组的9.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联合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常规对症治疗HFpEF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变异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性状态,降低再住院率,其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心功能 心率变异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perilipin-5、RBP-4、FGF-23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2
作者 刘金金 郝亚杰 付振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滴蛋白-5(perilipin-5)、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两院收治的142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另选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滴蛋白-5(perilipin-5)、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两院收治的142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erilipin-5、RBP-4、FGF-23水平,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患者血清perilipin-5、RBP-4、FGF-23水平,分析血清perilipin-5、RBP-4、FGF-23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及对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RBP-4、FGF-23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erilipin-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perilipin-5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RBP-4、FGF-23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患者血清perilipin-5水平高于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血清RBP-4、FGF-23水平低于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患者血清perilipin-5水平高于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血清RBP-4、FGF-23水平低于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perilipin-5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BP-4、FGF-23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erilipin-5、RBP-4、FGF-23联合诊断冠心病狭窄程度的AUC为0.819,优于各单一指标诊断(P<0.05)。【结论】血清perilipin-5、RBP-4、FGF-23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病情显著相关,三者联合诊断有助于实现疾病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脂蛋白类/血液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血液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液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佩佩 付振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许昌医院收治的83例PCI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许昌医院收治的83例PCI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在PCI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每博量(SV)、心博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重构[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质量指数(LVMI)]、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清醛固酮(ALD)、B型脑钠肽(BNP)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V、CO、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PWT、IVST、LVMI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D、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为17.07%(7/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4,P=0.147)。【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改善PCI术治疗的AMI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心室重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外科学 急性病 雷公藤/化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室重构
下载PDF
PCT、CRP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栋 许德贵 田志广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6期795-796,共2页
目的探讨PCT、CRP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均进行PCT、CRP以及心功能指标检测,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PCT、CRP、LVEF、LVSV水平,分析PCR、CRP... 目的探讨PCT、CRP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均进行PCT、CRP以及心功能指标检测,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PCT、CRP、LVEF、LVSV水平,分析PCR、CRP与LVEF、LVSV、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评估PCT、CRP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PCT、CRP、LVEF、LV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与LVEF呈负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PCT、CRP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AUC=0.847、0.811,P<0.05)。结论PCT、CRP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 CRP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血清RDW、ET、NT-proBNP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房颤患者MACE风险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佩佩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3期53-55,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RDW、ET、NT-proBNP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房颤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27例AMI后并发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3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 目的:探讨血清RDW、ET、NT-proBNP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房颤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27例AMI后并发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3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39例)和非MACE组(88例)。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RDW、ET、NT-proBNP水平,分析治疗1个月后RDW、ET、NT-proBNP水平与MACE风险相关性、联合检测对AMI后并发房颤患者MACE风险的预测价值以及不同水平患者发生MACE危险度。结果:MACE组治疗1个月后RDW、ET、NT-proBNP水平较非MACE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AMI后并发房颤患者治疗后RDW、ET、NT-proBNP水平与发生MACE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RDW、ET、NT-proBNP水平联合诊断的AUC为0.876,敏感度84.62%,特异度93.18%;RDW、ET、NT-proBNP高水平患者发生MACE危险度较高(P<0.05)。结论:AMI后并发房颤患者RDW、ET、NT-proBNP水平呈高表达状况,动态监测指标变化可有助于预测房颤发生,便于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房颤 MACE RDW ET NT-PROBNP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心绞痛
6
作者 侯立仁 刘华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73-,共1页
关键词 心绞痛 冠心病 胸段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注药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TnⅠ、MMP-9、sST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书贤 田志广 许德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3期2373-2376,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Ⅰ(hsTnⅠ)、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许昌市立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Ⅰ(hsTnⅠ)、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许昌市立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当天检测血清hsTnⅠ、MMP-9、sST2水平,观察不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血清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平均脉动压(MA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相关性,对比不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68例非事件组、36例事件组)CHF患者血清hsTnⅠ、MMP-9、sST2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对C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CHF患者血清hsTnⅠ、MMP-9、sST2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参数HR、LVEF、LVEDV、MAP、LVED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TnⅠ与HR、LVEDV、MAP、LVEDD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血清MMP-9与HR、LVEDV、MAP、LVEDD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血清sST2与HR、LVEDV、MAP、LVEDD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血清hsTnⅠ(95%CI:0.714~0.958)、MMP-9(95%CI:0.842~0.980)、sST2(95%CI:0.668~0.836)水平预测CHF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CHF患者血清hsTnⅠ、MMP-9、sST2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及出院后心血管事件有关,检测血清hsTnⅠ、MMP-9、sST2水平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于评估病情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高敏肌钙蛋白Ⅰ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相关性
下载PDF
探究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晓波 吴田田 《药品评价》 CAS 2019年第5期31-33,43,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ADH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米力农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ADH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米力农治疗,观察组使用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周身水肿、呼吸困难、肺部啰音评分相较无较大的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好;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患者的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及心功能,对纠正心衰症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左西孟坦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任书贤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1年第2期80-81,95,共3页
目的分析左西孟坦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予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类药物、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 目的分析左西孟坦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予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类药物、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和研究组(常规抗心衰治疗联合左西孟坦静脉滴注治疗),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E峰/A峰、SV、CO、CL值显著上升,且研究组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E峰/A峰、SV、CO、CL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坦治疗可显著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坦 心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肥胖与NT-proBNP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任书贤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9期1436-1437,共2页
目的探究肥胖与N-未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二者给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中40例肥胖患者归入观察组,将其余40例非肥胖患者... 目的探究肥胖与N-未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二者给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中40例肥胖患者归入观察组,将其余40例非肥胖患者归入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NT-proBNP检测,观察其预后状况,分析肥胖、NT-proBNP与急性心肌梗塞预后之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较高,为2394±4023pg/ml,高于对照组1009±1126pg/ml的测定结果;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7.5%(13/40),低于对照组37.5%(15/40)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的NT-proBNP更高,而NT-proBNP可用于评判肥胖群体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NT-PROBNP 相互关系 急性心肌梗塞 预后 影响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水亭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成瘾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书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7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斑块厚度、IMT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可延缓病变血管进展,改善血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硬化斑块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