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寓“过程教育”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教学及点评 |
王玲娟
邬云德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4 |
2
|
|
2
|
寓“过程教育”于“二元一次方程”教学探索及点评 |
王伟
邬云德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4 |
3
|
|
3
|
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之我见 |
吴珊霞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2 |
16
|
|
4
|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
邬云德
|
《中学数学教学》
|
2005 |
2
|
|
5
|
把握教学“生长点”,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从初中物理教学谈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
夏雪萍
|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基于“过程教育”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探索 |
王伟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1
|
|
7
|
基于过程教育的课例分析——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为例 |
周林祥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1
|
|
8
|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1课时)”课例分析 |
周林祥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6 |
2
|
|
9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再拓广 |
周林祥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2 |
2
|
|
10
|
巧用善用课堂观察,提升语文课堂实效性 |
刘春莲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10 |
1
|
|
11
|
基于过程教育的“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课例分析 |
周孝辉
邬云德
|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
|
2015 |
0 |
|
12
|
缩、展、提、联: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历史与社会“汇入了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为例 |
王葵红
|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一道错题的剖析与再变 |
周林祥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0 |
|
14
|
理知识 钻错题 巧变式——“章整理”的三大步 |
王伟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4 |
0 |
|
15
|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教学探索 |
周林祥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0 |
|
16
|
解一题 通一片 |
吴伟
任丹丹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0 |
|
17
|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的有效性 |
史灵岳
|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
2018 |
0 |
|
18
|
如何在初中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
金波
|
《文理导航》
|
2012 |
0 |
|
19
|
数学教学观:数学教学设计的灵魂——不同理念下的“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学设计反思录 |
邬云德
|
《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
|
2005 |
0 |
|
20
|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实录——骑单车看市场 |
冯昕
|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