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霉素通过IGPD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周永辉
王爽
+3 位作者
崔文强
屈谦伟
罗佳
杨奕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3,18,F0002,共7页
为探究红霉素通过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IGPD)干预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本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红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染色和扫描电镜试验检测红霉素对木糖葡...
为探究红霉素通过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IGPD)干预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本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红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染色和扫描电镜试验检测红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利用Real-time PCR、酶活性测定、组氨酸含量测定等试验检测红霉素对IGPD的调控作用;采用分子对接和等离子共振试验验证红霉素与IGPD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红霉素MIC为1.6μg/mL,1/2 MIC(0.8μg/mL)的红霉素可以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极显著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P<0.01);1/2 MIC(0.8μg/mL)的红霉素可以极显著抑制IGPD基因(hisB)的表达(P<0.01),同时显著降低IGPD的酶活性(P<0.05)和组氨酸含量(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红霉素可以与IGPD的氨基酸Arg88、Ser108、Leu40、Phe43、Glu162和Glu66位点结合;等离子共振试验结果显示,红霉素与IGPD可以直接结合。结果表明,红霉素可能通过调控IGPD及与其直接结合两方面作用,从而抑制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明确红霉素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及寻找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药物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木糖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OAT1/3在肾小管表达差异及竞争性抑制对急性马兜铃酸Ⅰ肾小管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杨心怡
黄春华
+6 位作者
李小芬
李茂娟
夏铭
汤海明
刘德芳
艾兴辉
楼迪栋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1-2308,共8页
目的 通过丙磺舒(PRB)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和3,观察马兜铃酸Ⅰ(AAⅠ)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急性损伤,以探究AAⅠ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PEG300)组、PRB(150 mg·kg^(-1)...
目的 通过丙磺舒(PRB)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和3,观察马兜铃酸Ⅰ(AAⅠ)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急性损伤,以探究AAⅠ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PEG300)组、PRB(150 mg·kg^(-1))组、AAⅠ(80 mg·kg^(-1))组、AAⅠ(80 mg·kg^(-1))+PRB(150mg·kg^(-1))组,每2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4次。观察大鼠肾脏指数;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OAT1和OAT3在肾小管的组织定位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透射电镜观察OAT1和OAT3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AⅠ组肾脏指数、CREA和BUN水平显著增加(P<0.01、0.001);AAⅠ+PRB组与AAⅠ组相比,肾脏指数、CREA和BUN水平显著降低(P<0.05、0.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AⅠ组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PCTEC)出现空泡样变性、微绒毛脱落以及片状坏死脱落,而AAⅠ+PRB组与AAⅠ组相比,PCTEC空泡样变性率下降,无其他类型病理学变化;另外,肾远端小管上皮细胞(DCTEC)AAⅠ组与AAⅠ+PRB组呈现少量空泡样变性。免疫组化和电镜结果显示,OAT1主要在PCTEC基底膜侧表达,OAT3主要在DCTEC基底膜侧表达,且AAⅠ暴露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前者在近端小管(PCT)表达有下降趋势(P<0.05),后者在远端小管(DCT)表达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 AAⅠ能够导致PCT和DCT的损伤,PRB抑制OAT1和OAT3后,能够改善肾脏功能,并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病理学损害;OAT1可能是AAⅠ进入PCTEC的主要通道,而OAT3则可能是其进入DCTEC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I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
丙磺舒
肾小管损伤
原文传递
题名
红霉素通过IGPD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周永辉
王爽
崔文强
屈谦伟
罗佳
杨奕樱
机构
贵州
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省法医中药毒理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东北农业
大学
动物医学学院
贵州
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3,18,F0002,共7页
基金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技基金项目(gzwjkj2020-1-2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902327)。
文摘
为探究红霉素通过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IGPD)干预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本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红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染色和扫描电镜试验检测红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利用Real-time PCR、酶活性测定、组氨酸含量测定等试验检测红霉素对IGPD的调控作用;采用分子对接和等离子共振试验验证红霉素与IGPD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红霉素MIC为1.6μg/mL,1/2 MIC(0.8μg/mL)的红霉素可以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极显著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P<0.01);1/2 MIC(0.8μg/mL)的红霉素可以极显著抑制IGPD基因(hisB)的表达(P<0.01),同时显著降低IGPD的酶活性(P<0.05)和组氨酸含量(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红霉素可以与IGPD的氨基酸Arg88、Ser108、Leu40、Phe43、Glu162和Glu66位点结合;等离子共振试验结果显示,红霉素与IGPD可以直接结合。结果表明,红霉素可能通过调控IGPD及与其直接结合两方面作用,从而抑制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明确红霉素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及寻找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药物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红霉素
木糖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
Keywords
erythromycin
Staphylococcus xylosus
biofilm
imidazole glycerophosphate dehydratase
分类号
S859.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OAT1/3在肾小管表达差异及竞争性抑制对急性马兜铃酸Ⅰ肾小管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杨心怡
黄春华
李小芬
李茂娟
夏铭
汤海明
刘德芳
艾兴辉
楼迪栋
机构
贵州
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法医
学教研室
贵州
中医药大学
司法鉴定所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省法医中药毒理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1-230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60099)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1]一般356)
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465)。
文摘
目的 通过丙磺舒(PRB)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和3,观察马兜铃酸Ⅰ(AAⅠ)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急性损伤,以探究AAⅠ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PEG300)组、PRB(150 mg·kg^(-1))组、AAⅠ(80 mg·kg^(-1))组、AAⅠ(80 mg·kg^(-1))+PRB(150mg·kg^(-1))组,每2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4次。观察大鼠肾脏指数;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OAT1和OAT3在肾小管的组织定位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透射电镜观察OAT1和OAT3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AⅠ组肾脏指数、CREA和BUN水平显著增加(P<0.01、0.001);AAⅠ+PRB组与AAⅠ组相比,肾脏指数、CREA和BUN水平显著降低(P<0.05、0.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AⅠ组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PCTEC)出现空泡样变性、微绒毛脱落以及片状坏死脱落,而AAⅠ+PRB组与AAⅠ组相比,PCTEC空泡样变性率下降,无其他类型病理学变化;另外,肾远端小管上皮细胞(DCTEC)AAⅠ组与AAⅠ+PRB组呈现少量空泡样变性。免疫组化和电镜结果显示,OAT1主要在PCTEC基底膜侧表达,OAT3主要在DCTEC基底膜侧表达,且AAⅠ暴露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前者在近端小管(PCT)表达有下降趋势(P<0.05),后者在远端小管(DCT)表达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 AAⅠ能够导致PCT和DCT的损伤,PRB抑制OAT1和OAT3后,能够改善肾脏功能,并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病理学损害;OAT1可能是AAⅠ进入PCTEC的主要通道,而OAT3则可能是其进入DCTEC的主要通道。
关键词
马兜铃酸I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
丙磺舒
肾小管损伤
Keywords
aristolochic acidⅠ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1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3
probenecid
renal tubular injury
分类号
R992 [医药卫生—毒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霉素通过IGPD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研究
周永辉
王爽
崔文强
屈谦伟
罗佳
杨奕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OAT1/3在肾小管表达差异及竞争性抑制对急性马兜铃酸Ⅰ肾小管损伤的影响
杨心怡
黄春华
李小芬
李茂娟
夏铭
汤海明
刘德芳
艾兴辉
楼迪栋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