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1
作者 陈振林 杨卫诚 +4 位作者 罗康 熊玲 杨涛 黄玉杰 张高发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8,共11页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及水质现状,于2022年7月(丰水期)及2022年11月(平水期)对习水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优...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及水质现状,于2022年7月(丰水期)及2022年11月(平水期)对习水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并基于水质理化参数及生物指数对保护区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45种,隶属3门6纲13目37科,其中昆虫纲(Insecta)占比最多(35种,占77.80%)。优势种为中华沼螺Parafossarulus sinensis、扁蜉Heptagenia sp.、扁蚴蜉Ecdyonurus sp.、纯襀Paragnetina sp.、四节蜉Baetis sp.。从时间上看,平水期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大于丰水期,丰水期的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平水期;从空间上看,密度大小排序为蔺江管理站>大白塘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蔺江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大白塘管理站。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大小排序为大白塘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蔺江管理站。不同指数显示的习水保护区水质结果不同,水质理化参数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水质为Ⅱ类水,水质较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保护区水质为轻污染状态;生物指数(BI)显示保护区水质为清洁型。结合水质理化参数及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耐污值结果可知,生物指数的结果更符合保护区实际的水质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以水生昆虫为主,水质为清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晓岚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2期17-19,共3页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部,面积广袤,地理位置特殊,水热条件和生态环境都较为优越,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物种资源极为丰富。自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针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近年来更...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部,面积广袤,地理位置特殊,水热条件和生态环境都较为优越,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物种资源极为丰富。自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针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近年来更是取得显著成果,但目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为提高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平,针对性提出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打造野生动植物保护人才队伍、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研究与防控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 保护策略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郎 李鹤 +2 位作者 徐超然 戴正先 熊玲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为加强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作者在对该区域的珍稀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受威胁情况等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植物191种,隶属于61科107属。可划分为苔... 为加强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作者在对该区域的珍稀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受威胁情况等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植物191种,隶属于61科107属。可划分为苔藓植物(3种)、石松与蕨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6种)、被子植物(175种)4个类群。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1科31属55种,包括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52种;受威胁物种(易危及以上)117种;被《CITES》附录Ⅱ收录70种;贵州特有种18科20属24种。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组成多样,并且受到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保存有大量古老、孑遗和特有的类群。本文针对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进行分析,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危害及对策
4
作者 周美 吴维 +2 位作者 何雪莲 孔东梅 韦超前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2期58-61,67,共5页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的主要重要场所,是区域阻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有效屏障。对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存在26个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属...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的主要重要场所,是区域阻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有效屏障。对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存在26个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属于15个科和24个属,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的道路两侧。这些入侵植物主要通过人类活动传播,尚未对生态系统造成失衡。基于外来入侵植物的特点和生态影响,提出了监测预警、宣传培训、清除修复和搭建平台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植物 危害 对策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以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凤琼 梁盛 +3 位作者 任晓冬 陈星 刘浩 曹毓琴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8期69-74,86,共7页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对于维护特定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创新性地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使用当量因子法对该区的2021年生态系统服务总值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保护...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对于维护特定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创新性地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使用当量因子法对该区的2021年生态系统服务总值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保护区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持,在此数据基础上提出了五条针对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性建议:(1)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2)逐步建设“智慧习水保护区”管理系统;(3)探索森林康养实现路径;(4)积极开展自然教育工作;(5)扩大生态文化服务价值,适当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未来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可持续发展 对策与建议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冉景丞 罗杨 +2 位作者 罗洪章 刘维风 王利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50,共6页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北部的习水县境内 ,总面积 4 86 7km2 ,野生脊椎动物相当丰富 ,初步调查有 34目 91科 34 0种 ,其中兽类 8目 2 5科 74种 ,鸟类 1 6目 36科 1 4 4种 ,爬行类 3目 1 0科 34种 ,两栖类 2目 9科 31种 ,鱼...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北部的习水县境内 ,总面积 4 86 7km2 ,野生脊椎动物相当丰富 ,初步调查有 34目 91科 34 0种 ,其中兽类 8目 2 5科 74种 ,鸟类 1 6目 36科 1 4 4种 ,爬行类 3目 1 0科 34种 ,两栖类 2目 9科 31种 ,鱼类 5目 1 1科 5 7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5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 7种 ,贵州重点保护动物 38种。是华南虎和小熊猫的重要栖息地。动物的区系组成很复杂 ,这与习水保护区的地貌和小气候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区系 自然保护区 习水 贵州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及生态分布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兴亮 杨荣渊 赵渊 《贵州科学》 2011年第4期9-22,共14页
经过初步的野外系统调查研究,发现习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共有186种和变种,43科,94属。其中子囊菌18种,担子菌168种。如下是习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名录。分类系统主要按Kirketal.(2008)系统。本名录是对项目研究的总结,显示了... 经过初步的野外系统调查研究,发现习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共有186种和变种,43科,94属。其中子囊菌18种,担子菌168种。如下是习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名录。分类系统主要按Kirketal.(2008)系统。本名录是对项目研究的总结,显示了习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非常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来豪猪活动节律及其气象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10
8
作者 戴正先 杨光美 +2 位作者 胡灿实 张明明 粟海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5-423,共9页
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在南方山地分布广泛,但其生态学研究报导却十分少见。为掌握马来豪猪的活动节律及其气象影响因素,2015年7月—2017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马来豪猪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马来... 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在南方山地分布广泛,但其生态学研究报导却十分少见。为掌握马来豪猪的活动节律及其气象影响因素,2015年7月—2017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马来豪猪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马来豪猪为单峰型夜行性动物,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并不完全相同,秋季日活动节律与其他季节有明显差异(P<0.01),而其他季节之间的差异不明显。2)不同月相时期马来豪猪各时段的频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6,df=5,P=0.953);活动强度随月光强度的增强而下降,新月的月相活动强度指数最高,亏凸月的最低。3)马来豪猪的日活动强度与平均气温(r=0.468,P=0.034)和空气平均相对湿度(r=0.498,P=0.025)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年活动强度仅与平均气温(r=0.769,P=0.008)显著正相关。综上可见,保护区内马来豪猪有固定的活动节律与活动强度模式,并受到月相、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可为马来豪猪后续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豪猪 红外相机监测 活动节律 气象因素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有蹄类共存时空格局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崇清 田基鹏 +2 位作者 杨光美 彭彩淳 粟海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4期71-77,共7页
了解同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近缘种如何共存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和占域模型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主要有蹄类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 了解同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近缘种如何共存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和占域模型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主要有蹄类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crofa)的时空共存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4种有蹄类动物活动时间总体分化不大,具有较高的时间重叠,其中中华鬣羚和毛冠鹿的重叠程度最高(△=0.88);在空间上,各物种间都表现为重叠关系而回避关系不明显,不过对栖息地的选择差异,避免了生存资源的强烈竞争。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有蹄类在习水保护区同域共存的模式,可为后续生态研究与保护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同域共存 活动模式 栖息地选择 红外相机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型真菌初报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敏 李飞 +2 位作者 李崇清 孟庆峰 贾泽峰 《贵州科学》 2021年第2期3-8,共6页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开发和利用物种资源,对该地区进行了初步野外调查,采集标本200余份,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和初步鉴定。本文首次报道了该...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开发和利用物种资源,对该地区进行了初步野外调查,采集标本200余份,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和初步鉴定。本文首次报道了该保护区地衣型真菌有16科22属,其中优势类群为文字衣科(Graphidaceae)、石蕊科(Cladoniaceae)和蜈蚣衣科(Physciaceae)。研究发现贵州新记录种3种,即斑果裂衣(Chapsa leprocarpa)、锡兰裂隙衣(Fissurina cingalina)和扁果黑文衣(Phaeographis platycarpa)。此研究填补了该地区地衣型真菌资源调查的空白,为该地区菌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分类学 裂衣属 裂隙衣属 黑文衣属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穗花杉的种群资源现状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云波 苏宇阳 +2 位作者 刘志 杨瑞 张雷 《贵州科学》 2019年第4期43-47,共5页
为探讨习水自然保护区穗花杉的种群资源现状特征,采用每木调查法在保护区对穗花杉分布区域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记录其生境条件和种群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发现穗花杉共计557株,幼体所占比例较大。它们大致分布于东经105.91109°~... 为探讨习水自然保护区穗花杉的种群资源现状特征,采用每木调查法在保护区对穗花杉分布区域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记录其生境条件和种群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发现穗花杉共计557株,幼体所占比例较大。它们大致分布于东经105.91109°~105.940304°,北纬28.240902°~28.247049°,海拔1247 m^1383 m,坡度为60°的生境条件下。习水穗花杉种群结构较为完整,处于顺向演替阶段,发展趋势良好,但其数量稀少,生长缓慢,扩散性弱,亟需得到合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 穗花杉 种群分布 种群结构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水杜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生态位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逍 李崇清 +2 位作者 罗康 穆璁 杨瑞 《贵州科学》 2022年第6期69-77,共9页
为探索习水杜鹃在贵州习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种群空间格局及生态位特征,对现存习水杜鹃群落开展详细的调查,采用Ripley点格局法、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优势种习水... 为探索习水杜鹃在贵州习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种群空间格局及生态位特征,对现存习水杜鹃群落开展详细的调查,采用Ripley点格局法、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优势种习水杜鹃、光枝杜鹃表现为随机分布,桂南木莲、岭南石栎、小果润楠在尺度范围表现为更多的聚集分布,灌木层优势种杜鹃表现为聚集分布;(2)乔木层中习水杜鹃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但生态位重叠值也较高,且重叠物种数占比100%,遭受较强的竞争。灌木层中习水杜鹃生态位宽度值仅次于杜鹃,遭受的竞争相对较小,但受资源限制,总体优势程度并不明显;(3)乔木层中的桂南木莲、厚皮香和草本层中的蕙兰、矛叶荩草重叠值为1,它们在生态学或生物学的特性极为相似,可能会出现某一种在竞争中衰退,或出现生态位的分化以达到共存。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物种有26对,其中灌木层硬壳柯、草本层稀羽鳞毛蕨与多对物种间重叠值为0,占据着相对独立的资源,相较于其他的物种更具较强的发展潜力。综上,习水杜鹃分布格局反映了其种子具有一定扩散能力,但因为种子萌发障碍导致幼苗幼树稀少,且习水杜鹃乔木遭受程度较强的竞争,建议开展一些促进习水杜鹃种子萌发的研究,并进行培育,以应对种群遭受的衰退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杜鹃 空间分布格局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种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芳 穆军 +3 位作者 崔兴勇 黄郎 金勇 张雷 《贵州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调查发现,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岔河管理区内的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呈集群分布,主要生于海拔1000m以上温暖湿润的山地森林中,各样地福建柏植株平均密度为400株/hm2,覆盖度达46.2%,形成以华山松(Pinus armandii)、福建柏为主的... 调查发现,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岔河管理区内的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呈集群分布,主要生于海拔1000m以上温暖湿润的山地森林中,各样地福建柏植株平均密度为400株/hm2,覆盖度达46.2%,形成以华山松(Pinus armandii)、福建柏为主的常绿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各样地福建柏个体数量波动较大,标准差为9.13。研究区福建柏种群总体为不完全、衰退型种群,特别是幼树幼苗严重缺失使其成为一种不连续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种群结构 种群更新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评价
14
作者 周建生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45-49,共5页
首次对贵州省习水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该地区现有鸟类147种隶属于16目36科,其中留鸟91种,夏候鸟32种,冬候鸟17种,旅鸟7种,新分布鸟类3种.并对该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 鸟类名录 多样性 资源评价 习水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5
作者 罗康 《现代园艺》 2021年第6期151-152,共2页
在结合贵州省习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植物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通过利用该地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再结合保护区内其他文化景观,进而打造出此地区具备鲜明旅游特色的景点,同时再通过开发植被垂直带景观营造一体化的观景平台,使自然保护区呈... 在结合贵州省习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植物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通过利用该地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再结合保护区内其他文化景观,进而打造出此地区具备鲜明旅游特色的景点,同时再通过开发植被垂直带景观营造一体化的观景平台,使自然保护区呈现出立体化的空间分布森林景观,让游客在自然保护区内领略到不同植物群落所独有的差异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植物旅游资源 保护利用 对策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茎泽兰入侵途径初探
16
作者 罗康 王荣璐 +1 位作者 李崇清 王逍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第3期54-56,共3页
2021年8月-10月,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有害生物排查,排查发现习水保护区内确有紫茎泽兰分布,从而打破了紫茎泽兰在贵州不过乌江的传统说法。习水保护区内出现紫茎泽兰也警醒了习水保护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人员,紫茎泽兰... 2021年8月-10月,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有害生物排查,排查发现习水保护区内确有紫茎泽兰分布,从而打破了紫茎泽兰在贵州不过乌江的传统说法。习水保护区内出现紫茎泽兰也警醒了习水保护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人员,紫茎泽兰通过公路物流网及人员携带入侵的途径不可忽视,另外,应当加强保护区内及周围群众资紫茎泽兰等有害生物防治的意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避免进一步发展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有害生物防治 入侵途径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鸟兽监测及活动节律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穆君 王娇娇 +3 位作者 张雷 李云波 李筑眉 粟海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3-688,共6页
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及兽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鸟类5目20科56种、兽类5目12科2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红... 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及兽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鸟类5目20科56种、兽类5目12科2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鹰雕(Nisaetus nipalensi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等13种。鹰雕为贵州省新记录,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白眉鸫(Turdus obscurus)等10种为保护区新记录。(2)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来看,保护区物种以东洋型(41.67%)为主,南中国型(29.76%)次之;东北型(2.38%)最少。(3)区内4种主要兽类中,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主要在傍晚活动;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日活动节律呈季节性变化,春秋季集中在午间活动,夏季集中在早上活动,冬季则呈现活动双峰,分别是在8:00–10:00及16:00–18:00之间;豪猪(Hystrix brachyura)主要在20:00–24:00之间活动;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秋冬季集中在14:00–16:00活动,而春季则在早上10:00–12:00之间较活跃,夏季也有2个活动高峰,分别是在12:00–14:00及16:00–18:00。2种主要雉类的活动节律明显不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春夏季都较为集中在午间活动,而秋季主要在6:00–8:00之间;红腹角雉春夏两季活动高峰在早上,秋冬季则是在14:00–16:00之间活动频繁。本监测结果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和促进此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 野生动物监测 生物编目 活动节律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蛇鵰
18
作者 李云波 李崇清 +2 位作者 赵航 李腾飞 吴忠荣 《风景名胜》 2020年第11期0032-0032,共1页
2020 年 6 月,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生动物监测,拍摄记录到一猛禽,经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记录到的猛禽是蛇雕,为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种。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蛇雕 新记录
下载PDF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活动特征和危害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逍 李飞 +3 位作者 李崇清 李腾飞 杨伶熠 杨瑞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330,共8页
2017—2019年,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31条样线,对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活动痕迹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于2019年布设2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野猪的活动节律进行1年的监测,同时结合对保护区及周边发生的农作物危... 2017—2019年,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31条样线,对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活动痕迹及危害特征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于2019年布设2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野猪的活动节律进行1年的监测,同时结合对保护区及周边发生的农作物危害事件的实地问卷调查,综合分析了野猪的活动节律、生境选择及危害特征。结果表明:(1)野猪的日活动模式呈双峰型,07:00—10:00和17:00—19:00活动频繁,活动峰值出现在17:00—19:00。野猪在夏季和秋季较为活跃。(2)植被类型、坡度、坡位、坡向和海拔等均对野猪生境选择有显著性影响(P<0.001)。野猪更偏爱在常绿阔叶林/竹林内,缓坡(15°~30°)、下坡位、半阴半阳坡向和海拔800~1200 m的生境中活动。(3)2017—2019年共发生野猪危害事件496次,损害作物面积累计70.65 hm^(2),造成损失约73.8万元。危害集中发生在距离林区≤50 m、距居民区≥200 m、距道路≤100 m和距水源≤50 m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管理及非洲猪瘟管控提供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红外相机监测 活动节律 危害调查
下载PDF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大头茶群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穆兵 李茂 +4 位作者 杨成华 邓伦秀 潘德权 穆君 李崇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2-66,共5页
以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四川大头茶群落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特征和结构特征,定量计测了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群落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习水自然保护区四川大头茶群落植物共有31科49属53种;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 以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四川大头茶群落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特征和结构特征,定量计测了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群落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习水自然保护区四川大头茶群落植物共有31科49属53种;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丰富;四川大头茶在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头茶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习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