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阳市某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海燕 汪俊华 +3 位作者 蒋芝月 刘丽 杨星 刘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893-896,共4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的变化,反映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贵阳市某区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4年4月和2015年4月共600张门诊处方进行调查,比较处方中药品的平均费用、单...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的变化,反映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贵阳市某区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4年4月和2015年4月共600张门诊处方进行调查,比较处方中药品的平均费用、单张处方用药数量、单张处方基本药物数量、静脉注射比例、抗生素及激素使用情况的变化。结果:与2014年比较,2015年处方药品平均费用、单张处方用药数量及单张处方联合使用5种以上药物比例降低,静脉注射和激素使用处方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的抗生素使用比例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5年3所基层医疗机构居民的医疗费用有所减轻,但仍存在抗生素过度使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门诊医疗 处方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燃煤型氟中毒对仔鼠生长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扈丽 王正蓉 喻茂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57-761,共5页
目的:观察母鼠燃煤型氟中毒对仔代鼠生长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断乳两周的清洁级SD大鼠(48只雌鼠32只,雄鼠16),按体质量将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4组,其中高、中、低氟组饲料含氟量分别106.0、47.8和24.4 mg/... 目的:观察母鼠燃煤型氟中毒对仔代鼠生长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断乳两周的清洁级SD大鼠(48只雌鼠32只,雄鼠16),按体质量将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4组,其中高、中、低氟组饲料含氟量分别106.0、47.8和24.4 mg/kg;染氟组雌鼠以燃煤型氟中毒重病区原煤烘烤的当地玉米为主要成分的加工饲料连续饲喂3个月,对照组和雄鼠喂饲正常饲料,3个月后按雌雄2∶1合笼交配,妊娠后继续染毒直至仔鼠断乳;于出生后多个时间点观察各组仔鼠体重、头体长和尾长、张耳、长毛、上下门齿及睁眼发育指标达标时间,观察平面翻正及悬崖回避的神经行为的发生时间。结果:与对照组和低氟组比较,高氟组仔鼠出生后第21天(PND21)体重降低(P<0.05),且PND21和PND26仔鼠头体长较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氟组PND21和PND26仔鼠尾长较短(P<0.05);与低氟组相比,高氟组PND26仔鼠尾长较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氟组仔鼠张耳、全身白毛、上下门齿萌出和睁眼等生理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仔鼠出现平面翻正反射时间明显延迟(P<0.05),各染氟组完成悬崖回避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鼠染氟可影响仔鼠的生长发育,且对其神经行为反射功能有一定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SPRAGUE-DAWLEY 雌鼠 仔鼠 氟中毒 燃煤型 生长发育 神经发育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突变与儿童燃煤型氟骨症的关联 被引量:2
3
作者 申筑 左真 +1 位作者 喻茂娟 鲁玲亚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 探讨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氟骨症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2,BMP-2)基因突变的关联。方法2010年,在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氟骨症情况调查中,通过《氟骨症X线诊断》(WS192.199... 目的 探讨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氟骨症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2,BMP-2)基因突变的关联。方法2010年,在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氟骨症情况调查中,通过《氟骨症X线诊断》(WS192.1999)确诊了氟骨症患儿121例,从中选取50例作为氟骨症组;选取该地区经相同诊断方法诊断为无氟中毒骨病变的,且经X线拍片排除佝偻病等相关骨骼疾病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DNA测序技术,对氟骨症组及对照组儿童进行BMP.2基因全部3个外显子序列筛查,检测BMP-2基因突变情况。结果①外显子1的第401—402bp处T碱基插入突变:氟骨症组和对照组儿童T碱基插入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27.7%(13/47)和7.1%(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0,P〈0.05),调整衄值为4.62(1.94~10.90)。②外显子2的894bp处T-G突变:氟骨症组和对照组儿童TG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布为14.O%(7/50)和16.7%(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3,P〉0.05)。③外显子2的1046bp处A—G的突变:氟骨症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AA、AG、GG分别为30.0%(15/50)、24.0%(12/50)、46.O%(23/50)和50.0%(15/30)、20.0%(6/30)、30.0%(9/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99,P〉0.05)。结论外显子1的第401—402bp处T碱基插入突变与氟骨症的关系较为密切,外显子2的1046bp处A—G突变和氟骨症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氟骨症 BMP-2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