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动脉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天武 陈祥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目的 探讨腓动脉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1)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28例患者,应用腓动脉肌皮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临床疗效.(2)对福尔马林固定的18侧防腐成人尸体进... 目的 探讨腓动脉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1)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28例患者,应用腓动脉肌皮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临床疗效.(2)对福尔马林固定的18侧防腐成人尸体进行腓动脉肌皮穿支血管的解剖学观测,包括:数量、浅出点、外径、长度.结果 (1)28例肌皮穿支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色泽与周边组织相似,无臃肿,功能恢复良好.(2)解剖观测到腓动脉肌皮穿支67支;外踝上4.0~8.0 cm范围内均发现血管的长度为28.0~41.0 mm,外径为(1.18±0.12) mm的腓动脉终末穿支;而且外踝上8.0~13.0 cm范围内均发现有较为恒定的粗大肌皮穿支出现,其血管长度为33.0~46.0 mm,血管外径(1.40±0.15)mm;腓动脉肌皮穿支自腓动脉发出至穿深筋膜处的血管长度平均38.0 mm.结论 腓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动脉 肌皮穿支 组织修复
下载PDF
干细胞在皮肤抗衰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熊娟 关亚琳 +2 位作者 杨雨童 王矾 刘忠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8-954,共7页
背景:由于皮肤衰老的必然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致的皮肤衰老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因此带来抗衰老领域强烈的市场需求及研究需求。目的:综述皮肤衰老及干细胞用于皮肤抗衰老的研究进展,为干细胞相关皮肤抗衰老的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依... 背景:由于皮肤衰老的必然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致的皮肤衰老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因此带来抗衰老领域强烈的市场需求及研究需求。目的:综述皮肤衰老及干细胞用于皮肤抗衰老的研究进展,为干细胞相关皮肤抗衰老的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关于皮肤衰老及干细胞相关皮肤抗衰的文献,排除陈旧以及重复的观点,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共纳入91篇文献来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皮肤衰老主要表现在皮肤出现皱纹、弹性降低、表皮变薄;皮肤衰老的因素包括内源性因素及外源性因素,以及皮肤衰老的机制包括表皮干细胞增殖及分化平衡的改变、氧化应激等,文章重点描述了衰老皮肤中表皮干细胞的变化,包括细胞内DNA损伤、活性氧增高;细胞增殖与分化减少,不对称及对称分裂平衡改变;生态微环境的改变;干细胞-免疫细胞信号传导异常;②文章介绍了间充质干细胞及干细胞衍生物在皮肤抗衰老中的研究应用,如在动物实验中皮下注射干细胞或其衍生物,通过观察真皮厚度、氧化应激及弹性纤维等,表明干细胞及其衍生物在皮肤抗衰老中的作用;③上述研究证明了干细胞相关皮肤抗衰老的有效性,具体抗衰老机制包括促进细胞增殖、降低活性氧水平及调节基因表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衍生物 间充质干细胞 皮肤衰老 皮肤抗衰老 表皮干细胞 弹性 综述
下载PDF
提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汪显耀 关亚琳 刘忠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81-1087,共7页
背景:以间充质干细胞为基础的细胞疗法蓬勃发展,在治疗难愈性创面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优势。目的:综述提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的策略,以期为临床治疗难愈性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万方、CNKI、PubMed、Web of Science... 背景:以间充质干细胞为基础的细胞疗法蓬勃发展,在治疗难愈性创面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优势。目的:综述提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的策略,以期为临床治疗难愈性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万方、CNKI、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2002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难愈性创面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间充质干细胞,难愈性创面(慢性难愈性创面),创面修复,组织再生”和“mesenchymal stem cells,nonhealing chronic wound,wound repair,tissue regeneration”。排除陈旧以及重复的观点,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共纳入64篇文献来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梳理了难愈性创面的形成机制;②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分子机制,例如直接分化、旁分泌、免疫调节、动员创面基底干细胞参与创面修复等;③总结了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对难愈性创面疗效的策略,例如基因修饰、预处理等;④上述研究为提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难愈创面 基因修饰 预处理 创面修复 综述
下载PDF
硕士学历新护士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龙世荣 邓美洁 汪秀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硕士学历新护士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纳入多省三甲医院12个科室的180名硕士学历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问卷对其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其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 目的分析硕士学历新护士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纳入多省三甲医院12个科室的180名硕士学历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问卷对其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其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得知,其自我专业生涯管理总分(48.23±7.11)分,条目均分(2.69±0.4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时间1年以下的硕士学历新护士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评分显著低于工作时间1年以上硕士学历新护士(P<0.05);在校期间实习时间6个月以下的硕士学历新护士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评分显著低于在校期间实习时间6个月以上的硕士学历新护士(P<0.05)。多因素分析可知,工作时间及在校期间临床实习时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硕士学历新护士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需要引起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重视,以提升其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水平,为临床培养及留住更多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学历 新护士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放射性皮肤溃疡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关亚琳 孔豫苏 +1 位作者 汪显耀 刘忠山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放射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基本方式[1],辐射引起的皮肤黏膜溃疡是肿瘤放射疗法的常见并发症[2]。放射性溃疡是皮肤软组织在放射性作用下造成的溃疡,放射性作用于皮肤黏膜及深部组织,溃疡周围新生肉芽组织及血管网形成困难[3],其特... 放射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基本方式[1],辐射引起的皮肤黏膜溃疡是肿瘤放射疗法的常见并发症[2]。放射性溃疡是皮肤软组织在放射性作用下造成的溃疡,放射性作用于皮肤黏膜及深部组织,溃疡周围新生肉芽组织及血管网形成困难[3],其特征是长期反复发作、剧烈疼痛和具有癌症发展倾向。现阶段对放射性溃疡的治疗多为综合性的,包括创面的换药疗法[4]、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对症治疗等[5],外科手术仍为不可或缺的方式,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植皮或皮瓣修复[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放射性溃疡 创面修复
下载PDF
鼻翼缺损修复方法的临床总结
6
作者 冯志丹 陈祥军 +1 位作者 刘宁 陈俊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3-4,共2页
鼻翼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鼻部疾病,因为鼻位于面部正中,鼻翼缺损会严重影响面部的美观及对称性。在临床上不仅要考虑鼻翼缺损修复的成功率,还要考虑修复后的美观。临床上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很多,应根据鼻翼缺损的分类及临床经验来选择适... 鼻翼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鼻部疾病,因为鼻位于面部正中,鼻翼缺损会严重影响面部的美观及对称性。在临床上不仅要考虑鼻翼缺损修复的成功率,还要考虑修复后的美观。临床上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很多,应根据鼻翼缺损的分类及临床经验来选择适合患者的修复方法。尽量满足手术损伤最小化及术后达到美学标准。现将临床常见的修复方法做一总结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翼缺损 皮瓣 修复 综述
下载PDF
颞浅动脉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陈俊伟 陈祥军 +3 位作者 刘宁 杨亚南 莫骁群 冯志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9-10,共2页
观察以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的皮瓣修复面部(颊部、额部和眼周)皮肤软组织病变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病变组织的大小、部位、形状,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确定颞浅动脉及其分支走形血管,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带蒂岛状皮瓣修... 观察以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的皮瓣修复面部(颊部、额部和眼周)皮肤软组织病变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病变组织的大小、部位、形状,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确定颞浅动脉及其分支走形血管,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结果: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共应用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病变缺损14例,其中颊部病变缺损7例,额部病变缺损4例,鼻背病变缺损3例,缺损面积约为2.0cm ×1.5cm至8.0cm×15.0cm,术后所有皮瓣都存活良好,切口Ⅰ期愈合。结论: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皮瓣供区切口隐蔽,皮瓣血管血运丰富,额部皮瓣色泽与头面部皮肤颜色相近,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病变缺损可获得理想的功能和形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皮瓣 面部缺损
下载PDF
41例烧伤后面部瘢痕畸形分类及手术方式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忠山 赵天兰 +3 位作者 余道江 袁媛 莫骁群 刘思业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933-935,共3页
目的探讨判断烧伤后面部瘢痕畸形严重程度的方法及对应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烧伤后面部瘢痕畸形病例,依据面部美容单元原则对瘢痕畸形进行分类,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术方式,并找出畸形类型与手术技术之间的联系。结果烧伤... 目的探讨判断烧伤后面部瘢痕畸形严重程度的方法及对应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烧伤后面部瘢痕畸形病例,依据面部美容单元原则对瘢痕畸形进行分类,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术方式,并找出畸形类型与手术技术之间的联系。结果烧伤后面部畸形常累及多个美容单元,甚至整个面部,尤以口周、眼睑为多,常见畸形有小口畸形,下唇外翻、下睑外翻、小鼻孔畸形等。多个美容单元畸形修复以轴型皮瓣修复为主。半面或全面部畸形以瘢痕松解+全(中)厚植皮手术为主。单一美容单位畸形修复可选用扩张皮瓣或局部皮瓣。结论烧伤后面部瘢痕畸形分类有利于畸形严重程度判断,并能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并发症 瘢痕/病因学/外科学 面部/外科学 外科 整形
原文传递
影响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欧阳玉琨 陈祥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6-1150,共5页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因其取材丰富、组织相容性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探索。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针对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做了大量研究,不仅着眼于脂肪移植的成活理论、各步骤操作过程、评估指标及术后处理等,还涉及到各个相关领域...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因其取材丰富、组织相容性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探索。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针对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做了大量研究,不仅着眼于脂肪移植的成活理论、各步骤操作过程、评估指标及术后处理等,还涉及到各个相关领域,如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缓释技术等。该文对这些影响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自体移植物 成活率 因素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行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玉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54-55,共2页
探究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价值,分析在PRP行面部年轻化中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将通过分组对比的形式进行,分组方式以抽签法为准,入选患者共计48例,均为行面部年轻化的女性,其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12月,均接受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干预,... 探究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价值,分析在PRP行面部年轻化中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将通过分组对比的形式进行,分组方式以抽签法为准,入选患者共计48例,均为行面部年轻化的女性,其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12月,均接受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干预,分组后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 此次观察的指标共计两项,其中一项为焦虑、抑郁评分,另一项为护理满意度;经过护理后,两项指标的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行面部年轻化中实施优质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而且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面部年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