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双强度折减技术在边坡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魏荣耀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评估边坡稳定性,以尽量减少失稳引起的地质风险,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非均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强度折减法,并构建了相应数值方法。最后,结合传统方法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并结合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
关键词 双强度折减技术 边坡失稳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岩溶地区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方法要点分析——以贵州某超高层建设项目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波 李富祥 李欢建 《甘肃科技》 2024年第4期14-17,21,共5页
超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及承载力的控制要求非常高,且基础埋深较大。而岩溶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建筑场地下伏地层中可能存在溶洞、溶蚀裂隙、暗河、土洞等,且地层中岩溶现象发育无规律且隐蔽性较强,对勘察的要求就更高。文... 超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及承载力的控制要求非常高,且基础埋深较大。而岩溶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建筑场地下伏地层中可能存在溶洞、溶蚀裂隙、暗河、土洞等,且地层中岩溶现象发育无规律且隐蔽性较强,对勘察的要求就更高。文章以贵州某超高层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分析该项目的勘察工作内容,尤其是多种勘察方法的结合使用,得到了较为精确的勘察成果,对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认识,可为超高层建筑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地下水控制方案等后期工程提供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超高层建筑 地质勘察 物探 高密度电法
下载PDF
贵州省三都县滑坡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3
作者 兰中孝 张才兵 +4 位作者 杨雲兵 卢思其 王源 夏江黔 丁金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0-837,共8页
为提高贵州省三都县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通过资料收集、地质灾害调查、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滑坡数量及特征,研究了滑坡与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坡度、坡形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孕灾因子的关系,总结... 为提高贵州省三都县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通过资料收集、地质灾害调查、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滑坡数量及特征,研究了滑坡与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坡度、坡形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孕灾因子的关系,总结该县滑坡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滑坡57处,多发育在坡度20°~30°范围内,相对高差主要在20~40 m之间,坡形以凸形坡为主。在地质构造方面,丰乐断层、大河断层、烂土断层影响较大,该区域发育地质灾害共35处。软质岩组、顺向坡结构的斜坡区与河流两侧地质灾害数量也较多。按照地质环境差异和滑坡分布规律进行孕灾地质条件复杂、中等和一般分区,研究成果可为地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区在风险防控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形地貌 分布规律 发育特征 孕灾条件 三都县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某推移式滑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4
作者 黄子帅 张会仙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采用现场地质调查、钻探和槽探等勘察手段,以滑坡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和坡体结构特征为依据,综合判定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为推移式,对滑坡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结果表明:①地形纵向上呈“陡-缓-陡”的变... 采用现场地质调查、钻探和槽探等勘察手段,以滑坡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和坡体结构特征为依据,综合判定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为推移式,对滑坡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结果表明:①地形纵向上呈“陡-缓-陡”的变化趋势,横向上呈中间低两边高的斜坡,为滑坡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源条件和汇水条件,在地表水入渗和滑坡中后部加载作用下,上土下岩的二元结构很容易在岩土接触面上产生推移式滑坡;②在滑坡变形过程中,自后缘至前缘,具有先逐渐减小后略微增大的特征,变形可划分为挤压阶段、蠕滑阶段和变形破坏阶段;③根据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理和滑坡区保护对象的不同,建议对滑坡采取“抗滑桩+截排水沟”的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特征 推移式滑坡 形成机理 治理措施
下载PDF
贵州红层地区危岩变形破坏模式分析及治理措施——以习水县丹霞谷景区崩塌为例
5
作者 黄子帅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丹霞地貌区红层中的软岩夹层互层是岩体的薄弱部位,常成为岩体变形破坏的先锋层,对红层地区岩体变形破坏具有控制性作用。通过对习水县丹霞谷景区崩塌危岩的变形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认识:红层中的软岩夹层厚度控制着凹岩腔的大小... 丹霞地貌区红层中的软岩夹层互层是岩体的薄弱部位,常成为岩体变形破坏的先锋层,对红层地区岩体变形破坏具有控制性作用。通过对习水县丹霞谷景区崩塌危岩的变形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认识:红层中的软岩夹层厚度控制着凹岩腔的大小和形态,从而控制着危岩变形破坏模式。软岩夹层厚度较大时,形成的凹岩腔高度较大、深度较小,形态呈锯齿状,危岩变形破坏模式以坠落式为主;软岩夹层厚度较小时,形成的凹岩腔高度较小、深度较大,形态呈楔形,危岩变形破坏模式以倾倒式为主。针对坠落式崩塌,建议采取“清危+挂网锚喷”方式进行治理;针对倾倒式崩塌,建议采取“嵌补+锚固”方式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崩塌 破坏模式 治理措施
下载PDF
重力挡墙结构在陡坡回填路基土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余朝贵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为了探究高陡坡路基填筑施工填筑作用下路基路面沉降变形情况,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挡墙、土工格栅与地基路基的数值模型,模型计算研究了挡墙与路基填筑建造工后引起路基路面的沉降与挡墙水平变形以及应力的分布。其数值计算表明... 为了探究高陡坡路基填筑施工填筑作用下路基路面沉降变形情况,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挡墙、土工格栅与地基路基的数值模型,模型计算研究了挡墙与路基填筑建造工后引起路基路面的沉降与挡墙水平变形以及应力的分布。其数值计算表明:未进行铺设土工格栅时,路基路面工后最大沉降值未23.45 cm,挡墙侧向位移最大值为9.59 cm,挡墙最大主应力值为33.85 kPa;当在原方案基础,对路基内铺设土工格栅后,路基路面最大沉降值为13.6 cm,较原设计方案最大沉降(23.45 cm)减少了9.85 cm,并满足了工程经验对路基路面横向沉降变形差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路基 路基路面 挡墙 土工格栅 变形
下载PDF
微型桩倾斜角度和桩径对含软弱下卧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7
作者 周朝磊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78-181,共4页
为探究倾斜微型桩在含软弱下卧层边坡的承载特性,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别对不同倾斜角度和桩径的微型桩支护下的含软弱下卧层边坡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微型桩倾斜角度和桩径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未设桩边坡,微型桩提... 为探究倾斜微型桩在含软弱下卧层边坡的承载特性,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别对不同倾斜角度和桩径的微型桩支护下的含软弱下卧层边坡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微型桩倾斜角度和桩径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未设桩边坡,微型桩提高了边坡的安全系数,有效阻碍了滑弧面的发展,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在边坡倾角为45°下,微型桩的最优倾斜角度为15°。桩径对边坡稳定性提升存在临界值,达到临界值之后稳定性提升显著。无论设桩与否,滑弧面经过软弱下卧层,且最大塑性应变出现在软弱下卧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倾斜微型桩 桩径 软弱下卧层 强度折减法
下载PDF
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层次分析法研究——以贵州省普安县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卢志强 冷洋洋 赵罡 《贵州地质》 2022年第3期287-293,共7页
评价方法的合理选择是获取正确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关键环节。本文以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为例,在全面分析区内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对滑坡灾害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滑坡灾... 评价方法的合理选择是获取正确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关键环节。本文以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为例,在全面分析区内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对滑坡灾害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了实际应用。评价结果在县境内划分出了极高、高、中和低易发区四个区域,对比分析显示评价结果与区内滑坡灾害发育宏观认识与实际分布情况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方法在山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滑坡灾害 易发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ARCGIS 诱发因素 贵州
下载PDF
岩溶地区旋挖桩桩基施工难点问题及经验总结——以贵州省遵义市某酒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力鼎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17期113-116,共4页
随着工程对安全和进度需求的提高,旋挖桩施工成为桩基础施工的绝对主力。贵州岩溶地区溶洞发育,具有分布不规律、大小不均、形状各异等特征,其中溶洞分为红粘土充填和空洞,溶洞开挖过程中易发生孔壁垮塌等问题,孔壁垮塌后形成的临空面... 随着工程对安全和进度需求的提高,旋挖桩施工成为桩基础施工的绝对主力。贵州岩溶地区溶洞发育,具有分布不规律、大小不均、形状各异等特征,其中溶洞分为红粘土充填和空洞,溶洞开挖过程中易发生孔壁垮塌等问题,孔壁垮塌后形成的临空面及应力扩散角对基础设计及建筑成本存在较大影响。为保证桩基施工的质量和控制建设成本,本研究以贵州省遵义市某酒厂为例,结合工程实际施工经验和规范条文,探讨岩溶地基开挖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旋挖桩 桩基施工
下载PDF
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浅析--以贵州省兴仁县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源 《贵州科学》 2021年第6期81-85,共5页
兴仁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是贵州省开展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的八个示范县之一,“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目前正处于不断摸索、探究的一个阶段。为在示范县排查工作中汲取成功的工作经验,能较好的指导下一步在全省铺开该项工作... 兴仁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是贵州省开展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的八个示范县之一,“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目前正处于不断摸索、探究的一个阶段。为在示范县排查工作中汲取成功的工作经验,能较好的指导下一步在全省铺开该项工作起到铺垫作用,本文以完成的贵州省兴仁县排查工作为例,重点对兴仁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总结,最终提出了“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是发育于高陡斜坡体上,高差需大于100 m[1],具有规模大、隐蔽性高、危害性大的特点。因此,对深入研究、掌控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判断和防治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 高位滑坡 高位崩塌 分布特征 形成条件
下载PDF
基于GIS可达性的山区旅游供需空间分异测度——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鹏 张扬 孙建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1期60-64,共5页
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贵州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旅游客源地和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网络分析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系统测度山区旅游供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旅游供需要素均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 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贵州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旅游客源地和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网络分析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系统测度山区旅游供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旅游供需要素均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两者之间空间位置错配较为严重;2)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可达性呈现典型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贵州省旅游供需联系强度整体较低且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随着搜索半径的增大,旅游供需联系强度高值区不断收缩而低值区不断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可达性 旅游供需 贵州省
下载PDF
微型钢管桩基础加固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波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6年第2期170-171,173,共3页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进步。但各种工程质量问题不断出现,影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有效治理这一问题,本文将分析微型钢管桩基础加固的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 微型 钢管桩 基础加固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贵州普定某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分析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璠 《冶金与材料》 2019年第4期138-139,共2页
贵州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各类多,防治难度大。文章通过以普定某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特征总结,分析其形成机制,探讨其防治方案,希望今后对该区乃至另整个贵州类似的地质灾害防治起到见解性作用。
关键词 形成机制 地质灾害 崩塌 贵州普定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法与斜坡单元的贵州省三都县打鱼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兰中孝 郑冰 +3 位作者 廖德武 张才兵 王源 潘世佳 《地下水》 2023年第5期160-163,共4页
通过资料收集、遥感影像解译和工程地质调查,获取了贵州省打鱼镇现状和历史地质灾害数据。采用多元分析工具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高差、坡度、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岩组和斜坡结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研究区地质灾害... 通过资料收集、遥感影像解译和工程地质调查,获取了贵州省打鱼镇现状和历史地质灾害数据。采用多元分析工具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高差、坡度、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岩组和斜坡结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联合20 a一遇降雨得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考虑人口、道路和建筑得到了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图,根据地质灾害风险判断矩阵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分区。研究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斜坡风险等级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情况相符,表明基于信息量法与斜坡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信息量法 斜坡单元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宁 《冶金与材料》 2019年第4期75-76,共2页
在建设工程施工之前,必须重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准确的基础地质勘察,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周期。文章将简单阐述常见的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并结合实例分析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基础地质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 应用
下载PDF
探究贵州复杂地质条件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源 《西部资源》 2020年第3期124-125,128,共3页
随着我省工程建设速度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实际建设工作过程有时会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场地,贵州是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地区,属典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常遇到岩溶强发育、岩溶地下水埋深浅等情况的复杂场地问题。本文首先对于岩... 随着我省工程建设速度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实际建设工作过程有时会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场地,贵州是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地区,属典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常遇到岩溶强发育、岩溶地下水埋深浅等情况的复杂场地问题。本文首先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主要目的和任务进行了简介,接着对贵州典型复杂地质条件场地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现实可行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地质勘察 复杂地质 岩溶强发育 地下水位埋深浅
下载PDF
贵州印江县孟郊滑坡群成因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应平 《贵州科学》 2016年第6期25-29,共5页
分析了贵州省印江县北部杉树乡孟郊滑坡群的形成原因,主要受到地形条件、季节性冲沟的冲刷、后期人类工程活动以及大气降水、生活污水的影响。通过极限平衡法,评估了滑坡区两个主要滑坡HP1和HP2的稳定性系数和剩余下滑推力。分析表明,HP... 分析了贵州省印江县北部杉树乡孟郊滑坡群的形成原因,主要受到地形条件、季节性冲沟的冲刷、后期人类工程活动以及大气降水、生活污水的影响。通过极限平衡法,评估了滑坡区两个主要滑坡HP1和HP2的稳定性系数和剩余下滑推力。分析表明,HP1和HP2滑坡体均处于欠稳定的状态,为避免发生地质灾害,建议尽早进行处理。根据滑坡区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滑坡体的基本特征,建议采取"抗滑桩、抗滑桩+锚杆框架梁"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 滑坡群 成因 稳定性 治理措施
下载PDF
贵州省印江县罗场中学滑坡的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应平 《贵州科学》 2018年第2期68-72,共5页
分析了贵州省印江县罗场中学滑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有利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条件,大气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该滑坡分为已滑动和潜在滑动两部分,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潜在滑坡体的稳定状态及剩余下滑推力。分析表明,滑坡在自然条件下... 分析了贵州省印江县罗场中学滑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有利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条件,大气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该滑坡分为已滑动和潜在滑动两部分,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潜在滑坡体的稳定状态及剩余下滑推力。分析表明,滑坡在自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或暂时稳定状态,在暴雨情况下处于欠稳定或基本稳定状态,在地震作用下处于不稳定或局部稳定状态。根据保护对象和滑坡的特点,建议采取分区分段治理,治理方案包含截流排水、抗滑支挡、削坡锚固及爆破卸荷等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影响因素 极限平衡法 稳定性 治理方案
下载PDF
贵州某牵引式滑坡形成机理及治理措施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力鼎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3年第8期57-60,共4页
贵州山区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其形成机理复杂,难以彻底治理,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出现人员伤亡。为了进一步研究滑坡形成机理,以贵州省某牵引式滑坡为例,采用钻探、井探和地质调查等方法,查明了滑坡体的结构和变形特... 贵州山区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其形成机理复杂,难以彻底治理,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出现人员伤亡。为了进一步研究滑坡形成机理,以贵州省某牵引式滑坡为例,采用钻探、井探和地质调查等方法,查明了滑坡体的结构和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前缘开挖和降雨是形成滑坡的主要原因;滑坡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型,牵引式滑坡的变形特征为自前缘向后缘逐渐变弱;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可以划分为蠕滑阶段、变形破坏阶段及滑坡趋于稳定阶段等3个阶段。此类滑坡的治理可以根据保护对象采取“支挡+放坡+地表水截(排)”的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式滑坡 形成机理 治理措施 贵州山区
下载PDF
勘察中地下水对基础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凯华 《冶金与材料》 2020年第5期191-192,共2页
地下水水位变幅及地下水水头压力,对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及施工有较大影响,若因对地下水的勘察分析不够,将会对建筑物基础底板造成变形、拱起,甚至破坏,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勘察中地下水变化对基础影响的分析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变幅 静水位 动水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