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高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鉴定
1
作者 朱烈霖 丁延庆 +4 位作者 徐建霞 曹宁 徐燕 文晓鹏 张立异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4-82,共9页
高粱地方品种蕴藏着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的优良基因资源,是高粱遗传改良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利用10个表型性状和23对SSR引物对373份贵州省高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调查,并筛选鉴定核心种质资源。结果表明,373份高粱种质表型调查显示较低... 高粱地方品种蕴藏着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的优良基因资源,是高粱遗传改良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利用10个表型性状和23对SSR引物对373份贵州省高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调查,并筛选鉴定核心种质资源。结果表明,373份高粱种质表型调查显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部分表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SR标记扫描共获得了85个标记位点,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9,Nei's多样性指数为0.32,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贵州高粱地方种质不能根据来源地聚集在一起,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利用Core hunter软件构建的贵州高粱核心种质包含111份材料,等位基因覆盖度为95.24%。核心种质和所有种质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的相关遗传指标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也显示,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代表全部种质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可为贵州高粱的品种改良、优良基因挖掘以及种质创新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下载PDF
传统村落野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相关资源利用特征分析——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大寨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樊涵 耿彦飞 +3 位作者 胡国雄 粟海军 张明明 胡灿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5期48-55,共8页
传统村落作为生物多样性与传统文化高度耦合的地区,在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传统村落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维持机制,本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大寨为例,对传统村落的本底生物资源及... 传统村落作为生物多样性与传统文化高度耦合的地区,在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传统村落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维持机制,本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大寨为例,对传统村落的本底生物资源及利用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镇山村大寨分布有野生维管植物110科303种,主要优势科为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豆科(Fabaceae)、唇形科(Lami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区系组成主要以热带性质科为主;其中,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野生脊椎动物43科81种,区系和分布型以东洋界和东洋型占主要地位;其中,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8种,CITES附录Ⅱ4种;(3)传统利用生物资源87种,分为食用资源、药用资源、庭院观赏资源、建筑用资源和文化习俗资源等5大类,涉及植物75种、动物12种,占本底物种多样性总数的22.66%,呈现以野生植物利用为主导的利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生物资源利用 资源保护 传统村落
下载PDF
黔中地区不同马尾松群丛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雪娅 徐明 +1 位作者 聂坤 张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26-32,共7页
以黔中地区6种代表性马尾松群丛样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马尾松群丛植物群落多样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调查共记录维管植物70种,隶属于40科60属,其中被子植物57种,裸子植物3种,蕨类植物10种;依据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 以黔中地区6种代表性马尾松群丛样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马尾松群丛植物群落多样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调查共记录维管植物70种,隶属于40科60属,其中被子植物57种,裸子植物3种,蕨类植物10种;依据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科的分布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区系以温带分布区系为主;不同马尾松群丛各层Margale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具有明显差异;Bray-Curtis距离指数表明群丛Ⅲ与群丛Ⅴ的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群丛Ⅱ与群丛Ⅵ的物种组成差异最大;Jaccard相似性系数表明群丛Ⅲ和群丛Ⅴ的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群丛Ⅱ和群丛Ⅵ相似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群丛 物种多样性 Β多样性 种子植物区系
下载PDF
钩藤Ur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4
作者 李永权 刘淼 +4 位作者 上官黎阳 王晓红 胡涛 唐柳 张明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目的】克隆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中马钱苷酸甲基转移酶(logan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对UrLAMT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进行分析,并对UrLAMT及其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进... 【目的】克隆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中马钱苷酸甲基转移酶(logan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对UrLAMT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进行分析,并对UrLAMT及其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UrLAMT转录调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钩藤的转录组数据设计引物,采用PCR从钩藤cDNA中克隆UrLAMT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UrLAMT在钩藤不同组织(根、茎、叶、花、果实、钩)中的表达,以及对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遮光/复光胁迫的响应;利用FPNI-PCR技术克隆UrLAMT上游启动子序列,并验证其活性,结合酵母单杂交试验,分析相应转录因子与UrLAMT启动子的调控关系。【结果】克隆得到钩藤UrLAMT序列,其长度为1137 bp,共编码378个氨基酸。UrLAMT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2.64 ku,理论等电点为5.76,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定位在细胞质中;UrLAMT基因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根;UrLAMT均能响应MeJA和光;其与短小蛇根草和长春花的进化关系较近。UrLAMT启动子序列长度为1141 bp,除核心响应元件外还含有多个光响应元件,UrLAMT启动子在酵母中与光调控转录因子HY5存在相互作用。【结论】获得了Ur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其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可能受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马钱苷酸甲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启动子克隆 酵母单杂交
下载PDF
FaGST基因改良菊苣新种质创制
5
作者 陈锡 陈莹 +5 位作者 刘晓霞 刘重阳 吴溪 姚文琴 赵德刚 王小利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6,共5页
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transferases,GSTs)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高羊茅叶片中克隆获得FaGST基因,对其进行酶切位点分析,设计酶切引物,通过BamHI和PstI双酶切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在真核表达载体pCAMBIA 1300-... 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transferases,GSTs)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高羊茅叶片中克隆获得FaGST基因,对其进行酶切位点分析,设计酶切引物,通过BamHI和PstI双酶切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在真核表达载体pCAMBIA 1300-35 S上,成功构建pCAMBIA 1300-35 S-FaGST过表达载体。将过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DH 5α)细胞,利用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菊苣,通过潮霉素(Hyp)进行筛选后获得阳性植株。经PCR鉴定呈阳性,结果表明,pCAMBIA 1300-35 S-FaGST过表达载体已成功导入菊苣中,获得转基因菊苣阳性苗9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该基因表达量明显提高。这将为下一步分析该基因的抗逆性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FaGST 遗传转化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六妹羊肚菌栽培外源营养袋代谢物变化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珊 徐明 +1 位作者 杨球普 张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0,共13页
为探讨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栽培外源营养袋代谢物变化特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分别检测未放置于畦面的外源营养袋(初始营养袋,CK)、播种覆土后80 d未污染(NC)和污染外... 为探讨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栽培外源营养袋代谢物变化特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分别检测未放置于畦面的外源营养袋(初始营养袋,CK)、播种覆土后80 d未污染(NC)和污染外源营养袋(C)的代谢物;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外源营养袋代谢物变化特征,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s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合模型变量重要性投影及差异倍数,筛选NCvs.CK和Cvs.NC的差异代谢物;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注释进行富集分析及拓扑学分析,获得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通路。结果表明:外源营养袋中鉴定到的代谢物主要包括脂类、类脂分子和有机酸及其衍生物;NC vs.CK和C vs.NC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分别有202种和163种,主要为脂肪酰基、异戊烯醇脂、甘油磷脂和类固醇及类固醇衍生物;C中脂肪酰基和异戊烯醇脂相对含量显著上调,甘油磷脂和类固醇及类固醇衍生物相对含量显著下调;NC vs.CK和C vs.NC的差异代谢物分别富集到197条和148条通路,基于校正后P值获得NCvs.CK和Cvs.NC中显著富集(P<0.05)的代谢通路分别有29条和12条,差异代谢物参与较多的通路有代谢途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微生物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外源营养袋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钩藤地上部营养器官总生物碱积累规律研究
7
作者 阙云飞 王晓红 +2 位作者 张智仙 李雪 张明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研究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 ex Havil.]地上部营养器官总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阐明总生物碱积累及源库关系,确认钩藤药材最佳采收部位及采收期,改变仅以带钩枝条为药材的传统方式,从而避免钩藤药材资源的浪费,同... 【目的】研究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 ex Havil.]地上部营养器官总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阐明总生物碱积累及源库关系,确认钩藤药材最佳采收部位及采收期,改变仅以带钩枝条为药材的传统方式,从而避免钩藤药材资源的浪费,同时为钩藤总生物碱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运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钩藤主茎、侧枝、叶及钩总生物碱含量,从而阐明总生物碱的积累规律。【结果】钩藤地上部营养器官中总生物碱积累的最大值分布在6—9月及11月,钩中总生物碱积累最大值为6.599 mg/g、主茎为7.726 mg/g、侧枝为6.880 mg/g、叶为6.890 mg/g,且钩中总生物碱含量在钩藤营养生长期表现为升高趋势,在生殖生长期则呈降低趋势,而全年积累均值由大到小表现为主茎、钩≈侧枝、叶;综合各营养器官基本生理功能与其总生物碱积累规律,从而推测叶为生物碱合成源,主茎及侧枝作为运输通道,钩为库;丹寨基地不同生长年限钩藤中总生物碱积累由大到小表现为三年生、五年生、六年生、四年生,长顺基地为四年生、五年生、六年生、三年生,而3—12月地上部营养器官中总生物碱积累总量较高的是:7月8.911 mg/g、11月8.750 mg/g、6月8.237 mg/g。【结论】钩藤地上部营养器官均可作为药材采收,其采收期应在6月、7月及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营养器官 总生物碱 积累规律 酸性染料比色法
下载PDF
基于IRAP标记的沙子空心李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指纹图谱构建
8
作者 王贵 李蕊蕊 +3 位作者 吴茂宏 任菲宏 王丽丽 乔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通过走访调查,选取92株具有优良性状的沙子空心李种质,根据李反转录转座子的RT序列开发IRAP标记引物,设计L16(43)的正交试验优化10μL IRAP-PCR主要影响因素的含量;利用18条IRAP引物对92份沙子空心李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供试种质的... 通过走访调查,选取92株具有优良性状的沙子空心李种质,根据李反转录转座子的RT序列开发IRAP标记引物,设计L16(43)的正交试验优化10μL IRAP-PCR主要影响因素的含量;利用18条IRAP引物对92份沙子空心李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供试种质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最优的10μL IRAP-PCR反应体系为10^(-5)mol/L IRAP引物l.3μL,PCR Mix 5.0μL、模板DNA(30 ng/μL) l.0μL,PCR循环40次。18条IRAP引物共扩增出189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80个,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值分别为1.930、1.426、0.261及0.405。采用邻接法将92份沙子空心李聚类为4个类群。确定IRAP引物Ty3-2及Ty3-6为核心引物,可高效构建92份供试种质的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子空心李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 IRAP 指纹图谱 遗传多样性 种质创新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假酸浆果冻的制作工艺
9
作者 张琦 黄海东 +1 位作者 谢国芳 张明生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28-36,70,共10页
以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ides(L.)Gaertn.)籽胶质为原料,牛奶和蔗糖为辅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作发酵型果冻。应用单因素实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联用,从料液比、牛奶与蔗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水平上优化乳酸菌发酵假... 以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ides(L.)Gaertn.)籽胶质为原料,牛奶和蔗糖为辅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作发酵型果冻。应用单因素实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联用,从料液比、牛奶与蔗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水平上优化乳酸菌发酵假酸浆果冻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料液比1∶18 g/mL、蔗糖添加量7%、牛奶添加量5%、发酵温度38℃时果冻品质最佳。以此工艺参数制作的假酸浆果冻所含活性物质总黄酮与总多酚含量分别是市售乳酸菌果冻的1.13和1.24倍,且DPPH·和ABTS+·清除率分别是市售乳酸菌果冻的1.80和2.42倍,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酸浆果冻 乳酸菌发酵 制作工艺 理化指标
下载PDF
基于研究生科研素养培养的“高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10
作者 丁晨雨 何腾霞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6-1166,共11页
“高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旨在培养新入学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课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育人理念,组建了教师教学团队,设置基础性、研究性... “高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旨在培养新入学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课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育人理念,组建了教师教学团队,设置基础性、研究性和探索性创新实验项目优化教学内容;依托智慧教室和线上教学平台实施小组教学、互动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元教学活动,借助智能化开放实验室和教师科研资源保障实践教学;采用全过程综合考核评价研究生的综合科研素养,构建了适用于贵州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教学体系。实践显示,“课堂+线上+实践”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热情、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和锻炼,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微生物学实验 混合式教学 信息化教学平台 综合科研素养
原文传递
‘玛瑙红’樱桃胚败育观察及胚抢救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彬 洪怡 +2 位作者 田田 张璐芳 文晓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3-670,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玛瑙红’樱桃胚抢救成苗技术。【方法】以‘玛瑙红’樱桃幼胚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种胚进行解剖学观察和萌发实验,确定种胚败育时期和最佳胚抢救时间,设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研究其对种胚萌发及幼苗增...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玛瑙红’樱桃胚抢救成苗技术。【方法】以‘玛瑙红’樱桃幼胚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种胚进行解剖学观察和萌发实验,确定种胚败育时期和最佳胚抢救时间,设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研究其对种胚萌发及幼苗增殖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幼胚大规模败育发生在盛花期后30 d,最佳胚抢救时间为盛花期后25 d。胚萌发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TDZ+0.5 mg·L^(-1)6-BA+1.0 mg·L^(-1)IBA,萌发率达70%。幼苗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TDZ+0.1 mg·L^(-1)6-BA+1.5 mg·L^(-1)IBA+0.5 mg·L^(-1)GA_3,增殖系数为5.45。幼苗经诱导生根后移栽至营养土中,成活率达90%。【结论】建立了‘玛瑙红’樱桃胚抢救技术体系,为‘玛瑙红’樱桃及其他核果类果树有效利用胚抢救技术解决杂交育种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瑙红’樱桃 幼胚败育 胚抢救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影响从江香猪产仔数的候选基因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福平 唐靓婷 +3 位作者 王嘉福 冉雪琴 李升 黄世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7-856,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影响从江香猪产仔性状的基因调控网络,揭示其繁殖分子机理,为后期开展从江香猪繁殖性能研究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仔家系(平均产仔数≥12头,遗传稳定)和低产仔家系(平均产仔数8~10头,遗传稳定)从江香猪... 【目的】筛选出影响从江香猪产仔性状的基因调控网络,揭示其繁殖分子机理,为后期开展从江香猪繁殖性能研究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仔家系(平均产仔数≥12头,遗传稳定)和低产仔家系(平均产仔数8~10头,遗传稳定)从江香猪为研究对象,选择初情期不同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组织各3个,使用Illumina HiSeq^(TM)2000测序仪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并对筛选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寻找与从江香猪产仔数相关的基因调控网络。【结果】从高产仔家系和低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组织中测序获得的纯净序列(Clean reads)均超过5000万条,且有96.00%以上的Clean reads能比对上猪参考基因组。以|log_2FC|≥1.0且P<0.01为标准,筛选获得高产仔家系和低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212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38个、下调表达基因74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随机选择的10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OSAP、MSMB、FGFBP1、RLN、HAS1和PLBD1基因在高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仔家系从江香猪(P<0.05,下同),而EDG7、PTX3、BSP1和MRO基因在低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产仔家系从江香猪,与RNA-Seq测序结果一致。2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富集在48个GO功能条目上,包含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和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经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共有70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特定的代谢信号通路上,其中显著性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有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Steroid biosynthesis)、钙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Ovarian steroidogenesis)、心肌细胞肾上腺信号通路(Adrenergic signaling in cardiomyocytes)和肥厚型心肌病通路(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在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上发现SCARB1、STAR、COX2、CYP11A、CYP17A、17βHSD和CYP19A等7个基因与从江香猪的繁殖性能存在密切联系。【结论】从江香猪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上的STAR、CYP11A、CYP17A、17βHSD和CYP19A基因与其发情排卵密切相关,于发情期上调表达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类固醇激素合成,通过增加排卵数量而促使从江香猪表现高产,故可作为从江香猪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香猪 卵巢 产仔数 候选基因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丞 周大庆 +3 位作者 梁盛 粟海军 胡灿实 张明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7-1152,共6页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和威胁因素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法和分层抽样调查法,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监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红外相机累计工作6,...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和威胁因素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法和分层抽样调查法,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监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红外相机累计工作6,370个工作日,共拍摄45,953张照片,独立有效照片1,936张。准确鉴定出兽类4目8科19种,鸟类4目11科28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相对丰富度指数(RAI)排前五位的兽类依次是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鼬獾(Melogale moschata)、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crofa);鸟类依次是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黑喉噪鹛(Garrulax chinensis)和棕颈钩嘴鹛(Pomatorhinus ruficollis)。物种积累曲线结果表明,兽类稀疏化曲线在300天后趋于稳定,表明监测取样已较充分,而鸟类监测物种数随时间积累依旧保持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赤水保护区 红外相机 物种积累曲线
原文传递
土壤自然干旱处理对钩藤生长与生理特征及主要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智仙 王晓红 +1 位作者 李雪 张明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8-666,共9页
以一年生钩藤实生苗为试材,通过连续土壤控水12 d盆栽试验,研究持续性土壤自然干旱对钩藤幼苗生长、抗逆生理指标及其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钩藤根和茎叶生物量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显著持续... 以一年生钩藤实生苗为试材,通过连续土壤控水12 d盆栽试验,研究持续性土壤自然干旱对钩藤幼苗生长、抗逆生理指标及其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钩藤根和茎叶生物量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显著持续下降(P<0.05),而根冠比、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REC)逐渐升高。(2)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钩藤叶片叶绿素a、b含量先增高后下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且POD活性最先达到峰值,CAT活性增幅最大;叶片中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逐渐升高,且Pro表现出更强的渗透调节能力。(3)钩藤幼苗叶片、主茎和带钩茎枝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响应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叶片、主茎、带钩茎枝,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带钩茎枝、叶片、主茎。研究发现,在土壤持续自然干旱条件下,钩藤幼苗生长受到一定影响,但植株能通过提高其抗氧化酶活性和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吸水和保水能力,有效抵御干旱逆境;且土壤自然干旱胁迫4~8 d有利于主要药效成分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积累;土壤相对含水量在42%~53%时,钩藤幼苗耐旱性较强且钩藤碱与异钩藤碱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土壤干旱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生物碱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大粒香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娴 李佳丽 +6 位作者 曾庆鸿 张大双 徐海峰 姜雪 宋莉 彭强 朱速松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0-55,共6页
优质稻米大粒香是采用粳籼杂交方法育成的香稻品系,多年来是贵州省优质稻米企业开发生产的主推品种。但稻瘟病抗性差,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本研究以大粒香为材料,根据CRISPR/Cas 9靶点设计要求设计稻瘟病基因pid3特异性靶点sgRNA序... 优质稻米大粒香是采用粳籼杂交方法育成的香稻品系,多年来是贵州省优质稻米企业开发生产的主推品种。但稻瘟病抗性差,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本研究以大粒香为材料,根据CRISPR/Cas 9靶点设计要求设计稻瘟病基因pid3特异性靶点sgRNA序列,构建crispr-pid3双靶点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大粒香愈伤组织,获得45株转基因苗,有30株阳性苗。在T1代中共获得9株无Cas 9转基因位点的pid3纯合突变体,对其进行稻瘟病病情鉴定,与原种大粒香相比,稻瘟病抗性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且对改良株系进行米质鉴定,与野生型大粒香相比,稻米品质并未发生显著改变。说明改良株系的米质并未因pid3基因的编辑而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香 稻瘟病抗性 CRISPR/Cas 9 pid3
下载PDF
不同酸处理对金铁锁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倩 李雪 +5 位作者 张明生 陈鸿申 刘剑东 幸菲菲 刘智 谢国芳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4期81-85,共5页
金铁锁种子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低且萌发周期长,严重制约其产业化发展。为建立金铁锁有性繁殖的有效技术,本试验探索了不同种类的酸(盐酸、硫酸、柠檬酸)及其不同浓度(5%~20%)和浸泡时间(15~45min)处理金铁锁成熟种子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 金铁锁种子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低且萌发周期长,严重制约其产业化发展。为建立金铁锁有性繁殖的有效技术,本试验探索了不同种类的酸(盐酸、硫酸、柠檬酸)及其不同浓度(5%~20%)和浸泡时间(15~45min)处理金铁锁成熟种子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酸处理均可促进金铁锁种子萌发,但酸的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不同其效果有较大差异。不同酸处理对金铁锁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依次为:盐酸、硫酸、柠檬酸。同一浓度盐酸处理下,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盐酸处理30min时,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7.22%和111.53%;硫酸浸泡15和30min时,随着浸泡浓度的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当浸泡时间延长到45min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5%硫酸处理45min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39.26%、21.48%和55.04%;而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柠檬酸浸种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提高呈负相关,5%柠檬酸处理15min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31.11%、20.93%和4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酸处理 种子萌发
下载PDF
半夏游离块茎诱导及其遗传稳定性SSR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智 王晓红 +4 位作者 于晓松 贾娜 李林 田宇航 张明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4,共7页
为探究半夏疏松愈伤组织继代条件,建立半夏游离块茎悬浮培养体系,并验证其组织培养过程中是否发生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以半夏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与激素配比对其疏松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诱导其... 为探究半夏疏松愈伤组织继代条件,建立半夏游离块茎悬浮培养体系,并验证其组织培养过程中是否发生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以半夏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与激素配比对其疏松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诱导其游离块茎的适宜条件,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游离块茎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半夏疏松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继代培养基为MS+2,4-D 2.0 mg·L^(-1)+6-BA 0.5 mg·L^(-1)+蔗糖30 g·L^(-1)+0.6%琼脂,以此继代可获得大量用于建立悬浮体系的半夏疏松愈伤组织;适于疏松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游离块茎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IBA 0.5 mg·L^(-1)+蔗糖20 g·L^(-1),以此培养可获得大量用于人工种子制作或直接播种的半夏游离块茎;通过SSR标记,发现组织培养诱导形成的半夏游离块茎在DNA水平上未发生变异,仍保持其亲本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疏松愈伤组织 游离块茎 SSR标记
下载PDF
石漠化生境对三叶木通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晓松 王晓红 +3 位作者 李林 刘智 杨宁线 张明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82-2393,共12页
石漠化生境土层浅薄、干旱贫瘠,许多植物难以生存。三叶木通作为石漠化生境适生物种之一,探究其对石漠化生境的应答机制对综合治理石漠化生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和安顺市关岭县两地分别选取石漠化生境和普... 石漠化生境土层浅薄、干旱贫瘠,许多植物难以生存。三叶木通作为石漠化生境适生物种之一,探究其对石漠化生境的应答机制对综合治理石漠化生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和安顺市关岭县两地分别选取石漠化生境和普通生境(对照)种植三叶木通,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探究石漠化生境对三叶木通根、茎、叶等不同器官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出三叶木通在石漠化生境的主要响应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石漠化生境下的三叶木通表现出如下特征:(1)植株较矮、茎较细、叶片数较少等生物量的减少,使其适应石漠化生境;(2)叶片叶绿素a/b (Chla/b)和相对含水量(RWC)呈现降低趋势,从而使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率(WUE)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O;浓度(Ci)呈升高趋势,利于适应石漠化生境;(3)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RC)呈现升高趋势,说明石漠化生境对三叶木通细胞膜系统造成损伤(氧化损伤和渗透损伤),而通过其根中过氧化氢酶(CAT)、茎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来防御氧化造成的伤害;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等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防御渗透压造成的伤害;(4)主成分分析表明,MDA、POD和SP在三叶木通对石漠化应答中起着主要作用。研究揭示了三叶木通响应石漠化生境的生长及生理调节机制,为三叶木通用于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为进一步阐明三叶木通抵抗石漠化逆境的分子机理、提高三叶木通抗逆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石漠化生境 生理生化指标 适应性
下载PDF
杜鹃兰种子非共生萌发中的形态结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思静 高燕燕 +3 位作者 杨宁线 李林 阳娇 张明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共8页
为考查杜鹃兰种子非共生萌发过程中形态与组织结构的变化,通过非共生萌发试验,对其形态特征和树脂切片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胚龄在120 d左右的种子萌发率最高;种皮木质化可能是导致种子萌发困难的原因之一,通过NaClO处理可破坏种... 为考查杜鹃兰种子非共生萌发过程中形态与组织结构的变化,通过非共生萌发试验,对其形态特征和树脂切片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胚龄在120 d左右的种子萌发率最高;种皮木质化可能是导致种子萌发困难的原因之一,通过NaClO处理可破坏种皮,增加其透气透水性,提高种子萌发率。种子萌发、原球茎及幼苗发育伴随着贮藏物质的积累、叶绿体和分生组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兰 种子 非共生萌发 原球茎 解剖结构
下载PDF
钩藤再生体系优化与遗传转化条件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娜 王晓红 +3 位作者 李林 于晓松 刘智 张明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3,共8页
为探究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适宜条件,以钩藤种子萌发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筛选、优化钩藤再生体系建立条件。通过设置不同预培养时间、农杆菌浸染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共培养基... 为探究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适宜条件,以钩藤种子萌发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筛选、优化钩藤再生体系建立条件。通过设置不同预培养时间、农杆菌浸染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共培养基中AS浓度、抗生素浓度等,探究钩藤遗传转化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钩藤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WPM+3 mg/L 2,4-D+2 mg/L 6-BA+0.5 mg/L NAA+30 mg/L蔗糖+避光培养;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WPM+2 mg/L 6-BA+0.5 mg/L NAA;最适遗传转化因子组合为:预培养2 d,共培养基中添加AS的浓度为120μmol/L,OD_(600)=0.8,浸染时间10 min,共培养时间2 d。经PCR检测证明,GUS基因可顺利转入钩藤基因组中并作为其遗传转化的指示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