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剑 宋宝安 +1 位作者 胡德禹 杨松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121,共4页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为止,已发现不少具有抗除草剂、抗虫及抗病基因,开发了不少转基因作物。对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病虫害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具有除草活性的三元杂环衍生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剑 胡德禹 杨松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三元杂环衍生物具有广谱生物活性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农药的应用中只有重要地位。按照不同结构进行分类,对三元杂环衍生物在除草剂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并对它的发展前景作了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 三元杂环衍生物 除草活性 进展
下载PDF
药用植物草乌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徐维明 杨松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8,共5页
药用植物草乌具多种活性成分,多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到化学成分、炮制、药理、毒性及临床应用等,该植物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为草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使草乌的活性成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对草乌的化学成分... 药用植物草乌具多种活性成分,多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到化学成分、炮制、药理、毒性及临床应用等,该植物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为草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使草乌的活性成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对草乌的化学成分、分离方法、结构修饰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活性成分 化学成分 草乌
下载PDF
植物耐盐性的信号转导途径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剑 宋宝安 +1 位作者 胡德禹 杨松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5期443-447,共5页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因此,培育抗盐作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发现与植物耐盐性相关的转导途径有盐超敏感信号途径、钙调磷酸酶(CaN)信号途径、乙烯信号途径、蛋白激酶参与的信号途径...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因此,培育抗盐作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发现与植物耐盐性相关的转导途径有盐超敏感信号途径、钙调磷酸酶(CaN)信号途径、乙烯信号途径、蛋白激酶参与的信号途径等,目前已分离和克隆了多种耐盐基因,为耐盐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耐盐信号转导途径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盐胁迫 信号转导途径 耐盐相关基因
下载PDF
农药潜在靶标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结构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康锦欣 陈凯 +2 位作者 高迪 王冬梅 李向阳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1-394,共4页
抗黄瓜花叶病毒药剂的作用机制研究对田间蔬菜病毒病的靶向用药和农药减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选择合适药剂靶标是作用机制研究的基础。以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CMV CP)为农药潜在靶标进行总结。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CMV CP... 抗黄瓜花叶病毒药剂的作用机制研究对田间蔬菜病毒病的靶向用药和农药减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选择合适药剂靶标是作用机制研究的基础。以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CMV CP)为农药潜在靶标进行总结。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CMV CP在冷冻电镜及单晶衍射技术下的三维结构;比较了国内外已报道的CMV CP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核心区序列的保守性很强。以盐酸吗啉胍药剂为例,确定了其可能作用于CMV CP的作用机制,并且预测了药物小分子在CMV CP分子中可能的作用位点。从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结构的角度对已有的报道进行了总结,为发现新型抗CMV药剂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外壳蛋白 晶体结构 抗病毒药剂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嘧菌酯微囊悬浮剂的制备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徐维明 黄元菊 +5 位作者 李明伟 张敏 刘洪武 郑玉国 江光奇 王俊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制备嘧菌酯微囊悬浮剂并检测关键指标。[方法]以脲醛树脂为囊材、甲苯为溶剂、SD-811为分散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微胶囊悬浮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包封率。[结果]制成的6%微胶囊接近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在1~15μm之间。微胶囊悬... [目的]制备嘧菌酯微囊悬浮剂并检测关键指标。[方法]以脲醛树脂为囊材、甲苯为溶剂、SD-811为分散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微胶囊悬浮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包封率。[结果]制成的6%微胶囊接近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在1~15μm之间。微胶囊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为5.77%,包封率为95.67%,悬浮率为81.6%。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标准偏差为0.09,变异系数为1.52%,平均回收率为97.27%。[结论]在选定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形貌较好,具有良好的包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微囊悬浮剂 包封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