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戊基全取代六元瓜环与钾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1
作者 程思远 魏连通 +2 位作者 周开志 屈云霞 马培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0-1334,共5页
金属与瓜环的配位化学是瓜环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环戊基全取代六元瓜环(Cy P6Q[6])与K+的配合物的合成,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与Cy P6Q[6]的两个端口配位,形成了分子胶囊结构... 金属与瓜环的配位化学是瓜环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环戊基全取代六元瓜环(Cy P6Q[6])与K+的配合物的合成,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与Cy P6Q[6]的两个端口配位,形成了分子胶囊结构。相邻的瓜环通过与[Zn Cl4]2-的偶极作用,形成平面堆积结构,最后形成三维超分子自组装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基全取代六元瓜环 晶体结构 分子胶囊 自组装
下载PDF
一种同时分辨识别Zn^(2+)和F^-离子的双功能探针(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曾莉 赵江林 +4 位作者 牟兰 曾晞 卫钢 Redshaw Carl 金宗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9-778,共10页
由8-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与碳酰肼经一步缩合反应可制得探针1。研究发现,探针1对Zn^(2+)和F-离子均呈现荧光增强和比率比色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响应,检出限低至10-8 mol·L^(-1)。通过光谱、ITC、1H NMR滴定及质谱分析,详细地研究了... 由8-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与碳酰肼经一步缩合反应可制得探针1。研究发现,探针1对Zn^(2+)和F-离子均呈现荧光增强和比率比色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响应,检出限低至10-8 mol·L^(-1)。通过光谱、ITC、1H NMR滴定及质谱分析,详细地研究了探针与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性质。在不同的介质中,探针不仅同时表现出对金属阳离子Zn^(2+)和对阴离子F-的识别,而且吸收和发射波长均有显著的差异:1-Zn^(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 nm,而1-F-配合物为400 nm;1-Zn^(2+)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0和454 nm,而1-F-配合物分别为400和475 nm。此外,探针1还能应用于活体PC3细胞中Zn^(2+)的荧光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 Zn2+ F- 分辨波长 细胞成像
下载PDF
湿法净化磷酸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凤霞 李文飞 +5 位作者 胡国涛 赵杰 杨坤 王诗瀚 杨晓健 张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8期24-30,共7页
以食品级湿法净化磷酸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澄清剂、脱胶剂及发酵用营养物质分别在制糖澄清、油脂精炼脱胶、微生物发酵工艺中进行试验,并以热法磷酸做为对照,验证其在以上三种行业中的应用性能与热法磷酸是否存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 以食品级湿法净化磷酸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澄清剂、脱胶剂及发酵用营养物质分别在制糖澄清、油脂精炼脱胶、微生物发酵工艺中进行试验,并以热法磷酸做为对照,验证其在以上三种行业中的应用性能与热法磷酸是否存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制糖工艺中,添加湿法净化磷酸的甘蔗清汁色值为46.71IU,浑浊度为58.80MAU,脱色率为81.5%;而添加热法磷酸的甘蔗清汁色值为46.83IU,浑浊度为55.04MAU,脱色率为82.0%;上述结果表明,二者在脱色率、色值、浑浊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油脂精炼脱胶工艺的结果表明,与水化脱胶相比,在添加湿法磷酸后,对大豆、菜籽、花生、葵花籽毛油的脱胶率可分别提高46.31%、9.23%、28.87%、38.77%;而采用热法磷酸后,其脱胶率可分别提高46.02%、9.27%、29.26%、37.85%;这表明二者在对毛油脱胶率的提高效果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在微生物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湿法净化磷酸对菌株单菌落直径、生长量、发酵能力、产酒精量、产酸量等指标的影响与热法磷酸相同。因此,从上述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湿法净化磷酸在制糖澄清工艺、油脂精炼脱胶工艺、微生物发酵工艺上均能够使用,且使用效果与热法磷酸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净化磷酸 热法磷酸 澄清工艺 脱胶 微生物
下载PDF
七元瓜环与1,7-二(2-苯并咪唑)庚烷的相互作用及自组装 被引量:7
4
作者 易君明 陈明华 +1 位作者 薛赛凤 陶朱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3-658,共6页
利用~1H NMR法、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发射光谱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考察了七元瓜环(Q[7])与氯化1,7-二(2-苯并咪唑)庚烷(SBHt)在酸性溶液中的相互作用过程及组装模式.首先考察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对客体p Ka的影响,以确定研究主... 利用~1H NMR法、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发射光谱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考察了七元瓜环(Q[7])与氯化1,7-二(2-苯并咪唑)庚烷(SBHt)在酸性溶液中的相互作用过程及组装模式.首先考察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对客体p Ka的影响,以确定研究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及组装过程的实验条件.^1H NMR滴定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主客体可形成1∶1和2∶1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当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Q[7]包结SBHt的烷基链,两端苯并咪唑基团处于瓜环端口外侧;当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两个Q[7]分别包结同一SBHt分子的两端苯并咪唑基团,这一实验结果得到荧光发射光谱的佐证.Q[7]与SBHt形成1∶1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明,客体烷基链在瓜环空腔内发生折叠以使其通过离子偶极及氢键与Q[7]有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元瓜环 1 7-二(2-苯并咪唑)庚烷 相互作用 超分子组装 晶体结构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主客体荧光探针对人体氨基酸的识别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蒋道法 杨希楠 +3 位作者 金艳梅 高洁 赵威威 马培华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3-820,769,共9页
本文研究了环戊基全取代六元瓜环(CyP6Q[6])与2-(β-吡啶)-1H-咪唑[4,5-f][1,10]菲咯啉盐酸盐(即Ar-IPHS)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并利用CyP6Q[6]可使Ar-IPHS产生强烈荧光的性质制备了Ar-IPHS@CyP6Q[6]荧光探针用以识别氨基酸。结果表明,探针... 本文研究了环戊基全取代六元瓜环(CyP6Q[6])与2-(β-吡啶)-1H-咪唑[4,5-f][1,10]菲咯啉盐酸盐(即Ar-IPHS)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并利用CyP6Q[6]可使Ar-IPHS产生强烈荧光的性质制备了Ar-IPHS@CyP6Q[6]荧光探针用以识别氨基酸。结果表明,探针可高效识别甘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检出限分别为2.27×10^-6、1.359×10^-5和1.690×1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 氨基酸 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