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造林密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86
1
作者 谌红辉 丁贵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8,共7页
用造林密度试验林的 11a逐年观测资料 ,分析了造林密度对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A、B、C、D(16 6 7、3333、5 0 0 0、6 6 6 7株·hm- 2 ) 4种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出材量均有显著影响 ,其中林分胸径、单株... 用造林密度试验林的 11a逐年观测资料 ,分析了造林密度对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A、B、C、D(16 6 7、3333、5 0 0 0、6 6 6 7株·hm- 2 ) 4种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出材量均有显著影响 ,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 ,冠幅、冠高比随密度增大而减小 ,蓄积、高径比、自然稀疏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 ,初始间伐期随密度增大而提前 ,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 ;随着密度增大 ,林分总出材量、小径阶株数百分比及小径材出材量所占的比例增大 ,11年生林分C、D密度总出材量比A密度分别高 34 0 %、4 3 0 % ;经出材量、生产成本与产值核算 ,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宜采用B~C间的密度 (3333~ 5 0 0 0株·hm- 2 ) ,培育大、中径材宜采用A~B(16 6 7~ 3333株·hm- 2 )间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造林密度 密度效应 经济分析 出材量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Ⅰ.不同造林密度生物量及密度效应 被引量:56
2
作者 丁贵杰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研究4种12年生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的生物量变化特点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林分密度大于1800株/hm2后,增加速度减缓.下木层、草本层、林分平均木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乔木层林... 研究4种12年生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的生物量变化特点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林分密度大于1800株/hm2后,增加速度减缓.下木层、草本层、林分平均木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乔木层林分生物量23.78~86.90t/hm2,占群落生物量96%以上.树干、树皮和根所占比例,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枝、叶刚好相反;树干生物量占54%~64%,枝占12.45%~20.94%,根占12.83%~14.83%,叶占6.70%~10.77%,皮占7.69%~8.22%.造林密度由稀到密,生物量所占百分比,大径级木分别为42.4%、47.7%、15.3%、6.9%,小径级木分别为6.1%、5.6%、14.2%、32.7%.培育纸浆材林的造林密度可定为3600~4500株/hm2,12年时3000~405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造林密度 马尾松 人工林 生物量 密度效应
下载PDF
贵州生态旅游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施积炎 丁贵杰 袁晓凤 《贵州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47-51,59,共6页
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 ,总结出贵州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特殊性、原始性、典型性、多样性、古朴性等特点和优势。分析了贵州生态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贵州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 环境保护 环境教育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地灌丛香叶树群落及种群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谢双喜 彭贵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1期56-57,62,共3页
以贵州省现存的喀斯特山地灌丛香叶树植物群落为对象 ,分析了该群落的结构和组成、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其分布格局 ,群落所处的小生境状况以及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演替 ;结果表明 ,群落中有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而香叶树种群有... 以贵州省现存的喀斯特山地灌丛香叶树植物群落为对象 ,分析了该群落的结构和组成、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其分布格局 ,群落所处的小生境状况以及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演替 ;结果表明 ,群落中有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而香叶树种群有较宽的生态位宽度 ;由于喀斯特小生境的严酷性 ,土面零星 ,土层浅薄 ,石漠化比例大 ,植物种群主要以集群分布和无性繁殖来适应这种小生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山地 灌丛 香叶树群落 种群结构 封山育林
下载PDF
马尾松纸浆材林经营模型系统及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丁贵杰 吴协保 +1 位作者 齐新民 王鹏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3,共7页
在分带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经营模型的基础上 ,依据经营模型系统和各带的技术经济指标 ,采用动态经济评价的方法 ,为各带、主要立地指数分别选出 1~ 2种 (共选出 2 3种 )优化栽培模式 ,每种模式中包括了18种技术组合。优化模式缩短采伐... 在分带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经营模型的基础上 ,依据经营模型系统和各带的技术经济指标 ,采用动态经济评价的方法 ,为各带、主要立地指数分别选出 1~ 2种 (共选出 2 3种 )优化栽培模式 ,每种模式中包括了18种技术组合。优化模式缩短采伐年龄 10~ 18a ,内部收益率提高 4~ 9个百分点 ,具有整体经济效益最优性。该优化栽培模式的造林密度 (310 0~ 4 5 0 0株·hm2 )和采伐时密度 (2 10 0~ 32 0 0株·hm2 )均明显高于建筑材林 ,轮伐期一般比建筑材林短 6~ 13a ,纸浆材林只需间伐 1次或不间伐。优化栽培模式的主要技术组合是 :适当密植 ,中块状整地 ,北、中带第 1年抚育 1次 ,第 2、3年各抚育 2次 ,南带第 1、2年每年抚育 2次 ,第 3年抚育 1次 ,14以上立地指数级不施肥 ,选用优良种源或家系 ,中等强度间伐 1次或不间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材林 马尾松 经营模型系统 优化栽培模式 生物量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Ⅱ.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生产力 被引量:93
6
作者 丁贵杰 王鹏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60,共7页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径级标准木收获法 ,研究了从幼林到成熟林的 5种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结果表明 :树木干物质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器官 ,其比例与径阶大小无关 ,而与发育阶段有关。林分平均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径级标准木收获法 ,研究了从幼林到成熟林的 5种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结果表明 :树木干物质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器官 ,其比例与径阶大小无关 ,而与发育阶段有关。林分平均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平均木在 18  2 2a生物量年增加速率最大 ,而林分是在 12  18年生。树干生物量所占百分比 (占 4 8%以上 )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而枝、叶、皮刚好相反 ,18年生以前 ,根所占百分比随林龄增加而下降 ,此后趋于稳定。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 :干、枝、根、皮、叶。 8、12、18、2 2、30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 :33.94、89.94、2 0 4 .5 1、2 2 3.71、2 34.14t·hm- 2 ,净生产力为 :6 .2 4、11.14、15 .6 3、14 .0 7、11.93t·hm- 2 ·a- 1。中龄前 ,生物量按径阶分布的规律与株数按径阶分配规律相似 ,多呈左偏态 ,此后呈右偏态 ,峰值比株数按径阶分布向右移动 1  2个径阶。培育纸浆材林 ,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林龄 生物量 生产力 变化规律
下载PDF
贵州贞丰县兴北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谢双喜 丁贵杰 刘官浩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63-67,共5页
以贵州省贞丰县兴北镇板围村现存的喀斯特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其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其分布格局、群落所处的小生境状况以及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演替及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喀斯特小生境严酷,土壤分布零星且浅... 以贵州省贞丰县兴北镇板围村现存的喀斯特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其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其分布格局、群落所处的小生境状况以及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演替及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喀斯特小生境严酷,土壤分布零星且浅薄而石漠化比例大,现存植物种群则主要以集群分布和无性繁殖策略来适应这种小生境,因此为避免其进一步遭受破坏和继续退化,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是该地区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植物群落 小生境 种群 封山育林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纸浆材林采伐年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丁贵杰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预测方程和解决纸浆材林合理采伐年龄问题,用265 株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各种规格树干带皮、去皮生物量预测方程,解决了纸浆材林各种规格树干生物量的预测问题;根据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为每个指... 为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预测方程和解决纸浆材林合理采伐年龄问题,用265 株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各种规格树干带皮、去皮生物量预测方程,解决了纸浆材林各种规格树干生物量的预测问题;根据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为每个指数级设计了15 种纸浆材林培育模式,并分别求出了它们的数量、工艺、经济成熟龄,以3 种成熟龄为基础,分别确定了各指数级最佳采伐年龄,使最佳采伐年龄比目前采伐规程中规定的采伐年龄(31 ~40a) 下限缩短了12 ~15a ,内部收益率提高了4-22 % ~9-47 % 。研究了立地、经营状况( 初植密度、间伐) 、经济条件与采伐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立地指数的提高,数量成熟、经济成熟均提前;随着造林密度增加,数量成熟提前;间伐可推迟数量成熟和经济成熟;随着贴现率提高,经济成熟提前,每提高3 % ,约提前2a;每降低3 % ,约推迟1 ~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纸浆材 采伐年龄 成熟龄 木材 造纸
下载PDF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密度调控生长时效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双喜 彭贵 《江苏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6-7,14,共3页
对马尾松天然林进行不同密度调控试验 ,在林分改造 12a后生长结果表明 :(1)间伐后不同的保留密度对树冠发育 ,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的生长影响显著 ,其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加 ,各生长指标逐渐减小 ,这说明间伐前期对马尾松胸径的影响... 对马尾松天然林进行不同密度调控试验 ,在林分改造 12a后生长结果表明 :(1)间伐后不同的保留密度对树冠发育 ,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的生长影响显著 ,其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加 ,各生长指标逐渐减小 ,这说明间伐前期对马尾松胸径的影响效应可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但从生长时效性看 ,间伐后密度对林分胸径生长的影响主要在间伐后的 1~ 3a内 ,此后每年的胸径增长效应逐渐减弱。 (2 )间伐后保留密度的不同 ,对林分树高逐年生长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但对其枝下高有一定影响 ,随保留密度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 密度调控 生长时效性
下载PDF
杉木对不同岩性土体的生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双喜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32-34,38,共4页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在不同岩性土体上进行了杉木栽植的研究 ,10a试验结果表明 :杉木的高、径生长以及生物量在不同岩性所发育的土壤上的差异是很显著的。其中以玄武岩与石英砂岩发育的土体上的杉木生长最好 ,依次为长石石英砂岩与变余砂...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在不同岩性土体上进行了杉木栽植的研究 ,10a试验结果表明 :杉木的高、径生长以及生物量在不同岩性所发育的土壤上的差异是很显著的。其中以玄武岩与石英砂岩发育的土体上的杉木生长最好 ,依次为长石石英砂岩与变余砂岩 ,而以煤系砂页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上的杉木生长最差。不同岩性土体上杉木的生物量与其树高、胸径生长相关 ,反映在杉木生长好的岩性土体上的杉木生物量为高 ,但随着杉木的生长势降低 ,其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占全株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岩性土体 生长效应 生物量 立地分类 南方山区
下载PDF
马尾松纸浆材林经营模型系统(MPPMMS1.0)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协保 丁贵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78,共4页
以采用Windows98为平台,VisualFoxPro6.0为开发语言,开发了集林分生长与收获预测、经济分析与评价和优化栽培模式筛选于一体的纸浆材林经营模型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对单个培育方案进行生长模拟和经济分析;还对多方案分产区进行总体评估... 以采用Windows98为平台,VisualFoxPro6.0为开发语言,开发了集林分生长与收获预测、经济分析与评价和优化栽培模式筛选于一体的纸浆材林经营模型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对单个培育方案进行生长模拟和经济分析;还对多方案分产区进行总体评估和优化,并按产区、立地指数一次性筛选出优化栽培模式。同时研制了选择性模糊优化和全程优化模块,并大量采用表单及控件,不但提高了优化性能,且使操作更简练,界面更美观,扩充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纸浆材 经营模型系统 Windows9 8 Visual FoxPr06.0 开发语言 林分生长 收获预测 经济分析 评价 比化栽培模式 筛选 培育方案
下载PDF
猴樟幼树在不同岩性土体上的生长反应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谢双喜 《江苏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22-23,31,共3页
在黔中地区 7种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猴樟栽植试验 ,3a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岩性土体对猴樟的生长影响显著。从树高与地径的生长来看 ,以在灰质白云岩上生长最好 ,其次为玄武岩与变余砂岩 ,而以在煤系砂页岩、石英... 在黔中地区 7种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猴樟栽植试验 ,3a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岩性土体对猴樟的生长影响显著。从树高与地径的生长来看 ,以在灰质白云岩上生长最好 ,其次为玄武岩与变余砂岩 ,而以在煤系砂页岩、石英砂岩、紫色砂岩与第四纪红色粘土上的生长较差。表明猴樟对土壤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但更适生于微酸至微碱性的通透性能与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及壤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樟 岩性土壤 生长反应 适应性 幼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