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改革开放三十年贵州农村互助合作之路
1
作者 李俊 郭志民 《消费导刊》 2009年第11期56-56,共1页
人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形成各种社会关系,都是为了利益的实现。互助合作是利益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试图结合贵州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对贵州农村互助合作之路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贵州农村 精神利益 物质利益 互助合作
下载PDF
贵州城乡民生事业发展差距现状的分析
2
作者 李致江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1年第1期264-268,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贵州省的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居民收入等民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受历史、制度、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贵州省城乡之间民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贵州省的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居民收入等民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受历史、制度、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贵州省城乡之间民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整个贵州省城乡民生事业发展水平和全国一些地区还有明显的差距。本文在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贵州城乡民生事业发展差距的现状,通过揭示贵州城乡民生事业发展差距的现状,以期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贵州城乡民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城乡民生事业 差距
下载PDF
贵州与周边省市经济联动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涛 蒲文彬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204,共3页
我国区域经济是由均衡发展到梯度推进再到协调发展的艰难探索中形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在贵州与周边省市区域内的协调发展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由此我们更应该发掘本地区的优势,整合本区域间的各种要素,... 我国区域经济是由均衡发展到梯度推进再到协调发展的艰难探索中形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在贵州与周边省市区域内的协调发展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由此我们更应该发掘本地区的优势,整合本区域间的各种要素,形成一种东西合作模式、西西合作模式相互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要素整合 产业集群 区域一体化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中贵州农民工回流现象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庆松 曾贞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8-211,共4页
全球金融危机使贵州农民工大量回流。在了解贵州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农民工回流的不同情况及产生农民工回流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指出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问题对贵州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 全球金融危机使贵州农民工大量回流。在了解贵州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农民工回流的不同情况及产生农民工回流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指出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问题对贵州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回流 就业 金融危机 贵州
下载PDF
论抗战期间文化内迁与贵州社会的迁变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永民 刘军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4-47,共4页
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寇的战火,中国出现了一次自东向西的文化内迁,高校成为内迁的主要载体。内迁高校以其固有的爱国传统、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推进了贵州的民主解放运动,促成了贵州教育事业的飞跃,推动了贵州社会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文化内迁 内迁高校 贵州社会
下载PDF
抗战时期贵州人口变迁对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文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3期91-97,共7页
抗战时期,中国出现了一场自东向西的人口大迁徙,随着大量人口及政府机关、厂矿、企业、文教团体迁入西部地区,给当地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促进贵州社会进步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人口 迁移贵州 影响
下载PDF
浅论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2
7
作者 卢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75-176,共2页
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坚实巩固理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学科渗透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教育,树立崇高理想价值;强化校园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加强党团组... 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坚实巩固理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学科渗透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教育,树立崇高理想价值;强化校园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进行共同理想教育;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下载PDF
清末贵州教育与戊戌维新运动
8
作者 孙晶晶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X期235-235,242,共2页
贵州是一个在中国历代都处于边缘的省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于其它各省都稍显落后。但是,中国有一句古语"穷则思变",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清末贵州的知识份子和有识之士对其教育尤为重视,而在当时变法图强的社会大环境下,贵州教... 贵州是一个在中国历代都处于边缘的省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于其它各省都稍显落后。但是,中国有一句古语"穷则思变",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清末贵州的知识份子和有识之士对其教育尤为重视,而在当时变法图强的社会大环境下,贵州教育蓬勃发展,它的新式教育模式和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教育 戊戌维新 发展 影响
下载PDF
从《大学》中看个人修养问题
9
作者 任杰 《魅力中国》 2010年第23期284-284,共1页
《大学》是一门作为“四书五经”之首的儒学经典,是古代做人做学问的指南,对今人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理解《大学》一文。
关键词 大学 明德 修身
下载PDF
试析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以贵州省余庆县“四在农家”为个案
10
作者 王应伟 《大观周刊》 2010年第46期29-30,共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余庆县创造性的提出了“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推广实施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余庆县创造性的提出了“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推广实施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意识与凝聚力、提高了农村的文明程度。通过对创建活动的分析.我们认为其活动的创建应该要注意几点:一是规划要彰显地方特色,二是要提高农村基层组织行政效率.三是拓宽资金来源,四是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贵州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成功探索.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完善,使之成为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模式得到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在农家” 社会主义新农村 创建
下载PDF
论儒家大同思想及其历史评价
11
作者 何小佐 《哲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515-1520,共6页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孔子提出的大同思想中的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共享、民主等诸多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仍然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研究儒家大同思想以及了解大同思想在历史上的演变,对儒家大同思想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对当今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孔子提出的大同思想中的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共享、民主等诸多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仍然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研究儒家大同思想以及了解大同思想在历史上的演变,对儒家大同思想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大同 主要内容 发展历程 历史评价
下载PDF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有限政府到有效政府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俊月 王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8-41,共4页
有限政府是在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经济而导致政府机构急剧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和财政负担沉重等消极后果的背景下开出的治疗无限政府顽疾的一剂药方。但是这种有限政府却越来越不适应公共行政实践的发展和公众日益增高的对政府绩效的要求。... 有限政府是在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经济而导致政府机构急剧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和财政负担沉重等消极后果的背景下开出的治疗无限政府顽疾的一剂药方。但是这种有限政府却越来越不适应公共行政实践的发展和公众日益增高的对政府绩效的要求。对于中国来说,合理的选择不在于政府的大小,而在于能够充分履行社会赋予的责任和职能,并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高效能的有效政府,因此,中国行政改革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政府,而不是小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 有限政府 有效政府 政府模式
下载PDF
略论洋务运动时期的留欧教育与中国近代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更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152-153,共2页
自1872年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后,李鸿章、沈葆桢等洋务派大臣们又积极倡导和开展赴欧洲留学的计划,先后于1877年、1881年、1885年共派出三批89人到欧洲各国学习。这一举措的实践及顺利完成,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近代中... 自1872年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后,李鸿章、沈葆桢等洋务派大臣们又积极倡导和开展赴欧洲留学的计划,先后于1877年、1881年、1885年共派出三批89人到欧洲各国学习。这一举措的实践及顺利完成,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作为"中华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其缺点和不足亦在所难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留学欧洲 近代化
下载PDF
中西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小明 《沧桑》 2008年第5期147-148,共2页
思维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沉淀,是导致文化交流障碍的主要因素。中国大陆汉民族文化是东方伦理文化的代表,英美文化是西方近现代宗教文化的代表。了解、认识这两种文化的思维模式差... 思维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沉淀,是导致文化交流障碍的主要因素。中国大陆汉民族文化是东方伦理文化的代表,英美文化是西方近现代宗教文化的代表。了解、认识这两种文化的思维模式差异及成因,对于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拟从伦理型与浪漫型、螺旋型与直线型、形象型与抽象型、综合型与分析型四个方面论述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思维模式 差异 成因
下载PDF
毛泽东文化建设的创见和对思想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勋昌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1-3,21,共4页
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是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和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科学方针,并非常重视知识... 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是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和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科学方针,并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化建设 知识分子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建设的历史演进
16
作者 雷蕾 李红军 《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期82-89,共8页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指其牢固理想信念、建强精神支柱、纯洁思想灵魂的一切活动,是自身建设整体的基础工程。梳理其百年来的发展史,围绕并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是其基本规律。党的思想建设百年发展历程呈现四个阶段:在唤起民众推翻三座大...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指其牢固理想信念、建强精神支柱、纯洁思想灵魂的一切活动,是自身建设整体的基础工程。梳理其百年来的发展史,围绕并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是其基本规律。党的思想建设百年发展历程呈现四个阶段:在唤起民众推翻三座大山、救民族于水火国家于危亡中形成;在组织民众建立和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在助力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丰富;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 中共 思想史
下载PDF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
17
作者 江明生 《兰州学刊》 2007年第6期46-48,共3页
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灵魂,是处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 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灵魂,是处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和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建设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善”问题的研究
18
作者 伍志燕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善"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范畴。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善"包含丰厚的思想意蕴。本文试着从"善"的内涵及类型;"善"、德性以及幸福之间的关系;"善"的评价及其理论现实意... "善"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范畴。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善"包含丰厚的思想意蕴。本文试着从"善"的内涵及类型;"善"、德性以及幸福之间的关系;"善"的评价及其理论现实意义等三方面内容展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德性 幸福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谈起
19
作者 宋小红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1期6-8,共3页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一部分,要坚持唯物史观,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原则的经典表述,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助于我们...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一部分,要坚持唯物史观,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原则的经典表述,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唯物史现 发展 坚持
下载PDF
三五计划指导思想的转变及影响
20
作者 朱更勇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几年成功的调整后,我国着手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这一计划的最初设想是一个以农轻重为序的"吃穿用计划",可由于受到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对战争危害性的过高估计,使之最终转变成为... 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几年成功的调整后,我国着手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这一计划的最初设想是一个以农轻重为序的"吃穿用计划",可由于受到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对战争危害性的过高估计,使之最终转变成为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的备战计划。这一指导思想的转变及在随后几年实行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五计划 指导思想转变 三线建设 经验教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