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节喀斯特石漠化区野生植物资源及区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红梅 陈浒 +2 位作者 陈静 郭城 黄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8-1777,共10页
为了明确毕节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该研究于2018年、2019年分别采用样线和样方法对研究区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同时通过标本采集、文献查阅等方法对研究区的植物资源及区系进行分析,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及生态保护... 为了明确毕节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该研究于2018年、2019年分别采用样线和样方法对研究区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同时通过标本采集、文献查阅等方法对研究区的植物资源及区系进行分析,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及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总计133科438属721种,其中蕨类10科13属16种,裸子植物7科9属11种,被子植物116科417属695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5科75属121种,双子叶植物101科342属574种;珍稀濒危植物共35种,隶属于14科24属。(2)资源植物分类中,药用类植物121科339属516种,蜜源植物74科180属333种,食用类植物37科60属75种,观赏类植物75科146属209种,纤维类植物42科82属89种,淀粉和糖料类植物21科37属59种,芳香油类植物25科88属132种,油脂类植物63科117属144种,树脂及树胶类植物17科17属22种,鞣料类38科63属87种,其他植物资源合计68科128属155种。(3)植物区系上蕨类植物的科、属区系分化小,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9个亚型,以热带成分为主;属级水平上共15个分布区类型、20个亚型,属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优势。研究表明,研究区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和热带双重性质和过渡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 植物区系 石漠化 喀斯特
下载PDF
两栖动物栖息地保护与构建前沿及其对喀斯特地区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存璐 陈浒 +2 位作者 李林芝 刘青山 刘盼盼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4-1235,共12页
随着石漠化的发生与发展,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使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劣。通过分析国内外各地区的尝试和经验,在原生环境保护、被破坏生境恢复、人工栖息地模拟、区域规划建设、景观生态建设等5个方面,对两栖动物栖息地... 随着石漠化的发生与发展,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使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劣。通过分析国内外各地区的尝试和经验,在原生环境保护、被破坏生境恢复、人工栖息地模拟、区域规划建设、景观生态建设等5个方面,对两栖动物栖息地保护与构建的方法作了总结。综合近年来我国主要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贵州、云南、广西3省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和监测的数据,最终收集到有关3省的公开发表的两栖动物物种记录共265种,隶属3目12科49属,其中117种两栖动物分布于喀斯特地貌区。通过从生境临时化、生境单一化、生境趋劣化3方面对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的生境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该地区进行两栖动物栖息地保护与构建的5点建议:(1)对原生水源、沼泽等湿地进行有效保护;(2)将两栖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与建设纳入石漠化治理;(3)对地势条件较好的暂时性坑塘进行防渗处理;(4)在道路、住房等的规划中融入生态建设理念;(5)构建两栖动物生态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栖息地 喀斯特 生物多样性保护
原文传递
高原山地石漠化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静 朱大运 +1 位作者 陈浒 陈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5-725,共11页
石漠化演替过程中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是评价石漠化地区土壤恢复效应的有效途径。该文以五个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分析0~20 cm土层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分布状况、稳定性水平... 石漠化演替过程中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是评价石漠化地区土壤恢复效应的有效途径。该文以五个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分析0~20 cm土层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分布状况、稳定性水平和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相较而言,无石漠化样地中>2 mm和0.25~2 mm两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其平均直径(MWD、GMD)最大,而可蚀性K值最低。(2)不同石漠化环境中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变化范围是20.78~56.28 g·kg-1、1.17~2.14 g·kg-1和0.41~0.97 g·kg-1,无石漠化样地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较高,全磷含量在五种环境中变化规律不明显;团聚体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1.50~28.60、25.19~121.75和1.65~4.69,无石漠化样地团聚体C/N、C/P和N/P均明显高于潜在、轻度、中度和强度,较小粒径C/N较高,而C/P和N/P较高为>2 mm和0.25~2 mm两粒径。(3)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别与其C/N、C/P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全磷含量则与C/P、N/P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团聚体C/N、C/P和N/P变异水平表现为C/P>C/N>N/P。该地从无石漠化到强度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无石漠化土壤结构较好,团聚体中氮元素成为影响该退化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体稳定性 化学计量特征 团聚体养分 石漠化等级 土壤恢复
下载PDF
石漠化区生态治理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静 朱大运 +1 位作者 陈浒 陈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36-2244,共9页
探究石漠化环境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稳定性水平及有机碳变化特征,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农耕地为对照,选择石漠化治理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核桃林、黑麦草地、刺梨地和天然恢复的灌草地为研究... 探究石漠化环境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稳定性水平及有机碳变化特征,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农耕地为对照,选择石漠化治理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核桃林、黑麦草地、刺梨地和天然恢复的灌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恢复环境中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相比农耕地,核桃、黑麦草和天然灌草样地内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微团聚体含量减少,灌草地和核桃林地团聚体MWD、GMD分别显著高于农耕地,表明利用方式转变为灌草地和核桃林后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农耕地利用方式转变后,人工核桃林、黑麦草地和天然灌草地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增加,其中以灌草地尤为明显,同时核桃林、黑麦草地和天然灌草地三者有机碳储量增量主要源于>5和2~5 mm两个粒级团聚体贡献。总体而言,相比人工林草治理措施,天然灌草地在增强土壤团聚结构稳定性和促进有机碳积累方面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草 自然恢复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 石漠化治理
原文传递
贵州疣螈栖息地水质评价
5
作者 李林芝 陈浒 +4 位作者 王存璐 陈静 张红梅 杨乙未 郭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36-2645,共10页
为探明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栖息地的水质状况及影响其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因子,于2019年5月、8月和10月分别对毕节市撒拉溪石漠化综合治理区7个分布点、2个对照点的水温、pH、DO、TN、TP、NH3-N和CODMn、Cu、Hg、Pb、Cr... 为探明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栖息地的水质状况及影响其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因子,于2019年5月、8月和10月分别对毕节市撒拉溪石漠化综合治理区7个分布点、2个对照点的水温、pH、DO、TN、TP、NH3-N和CODMn、Cu、Hg、Pb、Cr、Cd、Mn、Zn、As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个采样点中3个样点的水质类别为Ⅲ类,污染程度为警戒水平;1个样点为Ⅳ类,受到轻度污染;5个样点为劣Ⅴ类,受到重度污染;超标指标有pH、DO、TN、TP、NH3-H、CODMn和Mn,其中TN和NH3-N是造成水环境水质差的主要指标;通过两组对照点环境因子对比,在被测指标中,水温和pH值是影响贵州疣螈栖息地选择较大的环境因子,水温低于13℃或pH<6的水体不适于贵州疣螈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疣螈 水质 污染源 栖息地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