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1
作者 李兆锋 李柏株 +2 位作者 汤晓辛 郭云海 乙引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5-692,共8页
基于已有的贵州陆生贝类标本数据,结合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对贵阳、荔波和习水等地的调查结果,整理得出贵州陆生贝类2亚纲4目20科76属316种及亚种(含13个未定种)。从种类组成看,贵州陆生贝类以环口螺科(Cyclophoridae)种类最丰富,有16... 基于已有的贵州陆生贝类标本数据,结合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对贵阳、荔波和习水等地的调查结果,整理得出贵州陆生贝类2亚纲4目20科76属316种及亚种(含13个未定种)。从种类组成看,贵州陆生贝类以环口螺科(Cyclophoridae)种类最丰富,有16属71种;巴蜗牛科(Bradybaenidae)次之,有15属61种;树螺科(Helicinidae)和槲果螺科(Cochlicopidae)均为1属1种;优势种为洞穴恰里螺(Kaliella cavicola)、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弯倍唇螺(Diplommatina herziana)、缝合倍唇螺(Diplommatina consularis)、矮小双边凹螺(Chamalycaeus nanus)和假穴环肋螺(Plectotropis pseudopatula)。从分布上看,贵州陆生贝类以黔中中亚热带湿润溶丘山原区种类最为丰富,有17科54属170种;黔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和黔西南亚热带半湿润丘原中山区次之,分别有18科56属152种、17科57属150种;黔东温热湿润中低山丘陵区最少,仅有10科18属27种。贵州省不同区域物种相似性分析表明,黔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黔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黔西南亚热带半湿润丘原中山区陆生贝类物种组成比较相似,黔东温热湿润中低山丘陵区与其他区域种类组成相差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贝类 物种多样性 地理分布 贵州省
下载PDF
马缨杜鹃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敏 徐小蓉 +1 位作者 唐明 唐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2-1534,共13页
[目的]为了解野生马缨杜鹃根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比较百里杜鹃内马缨杜鹃根际土壤、根表及根内3个生态位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探究杜鹃根系生态位之间、变化菌属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今后杜鹃根系微生物研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目的]为了解野生马缨杜鹃根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比较百里杜鹃内马缨杜鹃根际土壤、根表及根内3个生态位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探究杜鹃根系生态位之间、变化菌属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今后杜鹃根系微生物研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方法]对百里杜鹃内野生马缨杜鹃根系微生物16S rRNA V4区和ITS1区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根际土壤、根表及根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组成差异;并基于共变化网络分析进一步探究差异菌属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马缨杜鹃根系不同的生态位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其中以根际土壤与根表、根内差异更为显著,且细菌群落差异小于真菌群落。且从根际-根表-根内,马缨杜鹃根系细菌α-多样性显著下降。马缨杜鹃根系微生物分布于41细菌门和6个真菌门。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9.64%±0.08,69.47%±0.12,77.34%±0.07)、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34.10%±0.11,11.03%±0.04,9.18%±0.04)以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0.19%±0.03,8.70%±0.02,7.08%±0.01),它们占整体细菌群落总丰度的80%以上。同时8个细菌菌门的相对丰度在根际土壤、根表和根内间显著变化,且它们的相对丰度占细菌群落总丰度的75%以上。真菌主要分布于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它们占整体菌群的99%以上。马缨杜鹃根系存在589个属的细菌,390个属的真菌,从根际-根表-根内,其中25个细菌属和10个真菌属的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马缨杜鹃根系微生物群落共变化网络分析表明:在马缨杜鹃根系不同生态位间,除Waitea外,包括枝孢菌属(Cladospori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等在内的8个差异真菌菌属均与细菌菌属显著相关,它们相互作用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Bryobacter、Nocardia、Rhizomicrobium和Telmatobacter等核心菌属对马缨杜鹃根系微生物群落共变化网络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百里杜鹃地区马缨杜鹃根际土壤、根表以及根内3个生态位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而造成微生物组成存在差异这一结果,可能与马缨杜鹃根系密切相关。同时,共变化网络分析揭示出马缨杜鹃根系生态位之间,细菌和真菌彼此间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微生物 马缨杜鹃 生态位 差异菌属 共变化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加权共变化网络分析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间的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馨竹 唐明 +1 位作者 张习敏 唐婧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0-1140,共11页
为了解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间的差异,比较水稻根内、根表以及根际3个生态位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探究水稻根系生态位之间、变化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今后水稻根系微生物研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本研究利用WGCNA算法对水稻根系3个... 为了解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间的差异,比较水稻根内、根表以及根际3个生态位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探究水稻根系生态位之间、变化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今后水稻根系微生物研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本研究利用WGCNA算法对水稻根系3个生态位的微生物群落数据分别构建共表达网络,找出根内、根表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间的差异网络,以网络为单位比较分析不同生态位间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并基于共变化网络分析进一步探究差异种群间的相互关系。通过WGCNA算法对水稻根系3个生态位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发现:在水稻根内-根表-根际3个生态位间,微生物群落构成的共表达互作网络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3个生态位间差异网络,发现根际-根表差异网络中的OTUs分布于6个门18个属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2.97%);在根际-根内差异网络中的OTUs分布于9个门35个属,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6.3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9.09%)、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9%);根表-根内差异网络中的OTUs分布于12个门36个属中,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1.4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10%)、厚壁菌门(Firmicutes,12.12%)、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10.10%)。Rhodobacter、Novosphingobium等3个核心菌属、Blvii28、Dechloromonas等6个核心菌属和Cellvibrio、Geobacter等5个核心菌属,分别在根际-根表差异种群微生物共变化网络、根际-根内差异种群微生物共变化网络和根表-根内差异种群微生物共变化网络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共表达网络 根系微生物 生态位 差异种群
原文传递
根际益生菌挥发性有机物对拟南芥根部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菲 李霞 +3 位作者 刘杰 张习敏 何小红 乙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49-5557,共9页
细菌挥发性有机物影响植物生理过程的分子机理,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研究已经证明,B.amyloliquefaciens GB03挥发性有机物影响拟南芥生长、发育调控和对逆境的响应等多个生理过程。但目前还没有对B.amyloliquefaciens GB03挥发性有机物对... 细菌挥发性有机物影响植物生理过程的分子机理,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研究已经证明,B.amyloliquefaciens GB03挥发性有机物影响拟南芥生长、发育调控和对逆境的响应等多个生理过程。但目前还没有对B.amyloliquefaciens GB03挥发性有机物对拟南芥根部基因表达影响的完整和系统分析。本研究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受到根际促生细菌GB03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影响的拟南芥功能基因和通路,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得GB03挥发性有机物影响拟南芥生理过程的分子调控网络。本研究对根际促生细菌挥发性有机物对拟南芥基因表达影响的RNAseq结果与分析进行了报道,此结果对揭示根际促生细菌调控植物生理过程的分子机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益生菌 挥发性有机物 拟南芥 转录组
原文传递
黑眉苇莺存在对东方大苇莺巢材的盗窃行为
5
作者 何刚彬 赵华华 +3 位作者 钟国 晏翰林 王龙舞 梁伟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筑巢是大多数鸟类繁殖成功的必要条件,筑巢花费精力较少的鸟类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后期繁殖中。因此,对于筑巢繁殖的鸟类来说,如何快速有效地建筑一个巢尤为重要。然而,对雀形目鸟类快速和投机筑巢的行为报道较少。2021年6至8月,在... 筑巢是大多数鸟类繁殖成功的必要条件,筑巢花费精力较少的鸟类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后期繁殖中。因此,对于筑巢繁殖的鸟类来说,如何快速有效地建筑一个巢尤为重要。然而,对雀形目鸟类快速和投机筑巢的行为报道较少。2021年6至8月,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录像对繁殖期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和黑眉苇莺(A.bistrigiceps)的筑巢行为进行研究,记录到黑眉苇莺盗取东方大苇莺巢材料的行为。根据视频内容和现场观察,本研究初步描述了黑眉苇莺偷窃行为的全过程。最后,通过文献查阅,对报道过巢材盗窃行为的部分雀形目鸟类进行了统计。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雀形目鸟类的巢材盗窃行为的流行程度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窃现象 巢材 黑眉苇莺 东方大苇莺 扎龙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