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8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探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任胜洪 胡安徽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第5期26-30,35,共6页
文章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依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贵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教学的改进、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工作等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设置和师资水平的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 文章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依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贵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教学的改进、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工作等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设置和师资水平的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思政课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较全国平均数;大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学科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改进重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教学方法改进的重点在于"重视实践教学"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对贵州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工作是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给出了相应的评价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高校 思政课 学习状况 贵州师范大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论手机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基于贵州三所师范院校的调研 被引量:3
2
作者 冷光伟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110,共3页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判断以及价值选择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即针对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等予以应对,具体来说,需要强化政府监督力度,净化网络环境;需要加强高校思想政...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判断以及价值选择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即针对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等予以应对,具体来说,需要强化政府监督力度,净化网络环境;需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育实效性;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提高其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媒体 大学生 价值观
下载PDF
马克思对资本“幻相逻辑”的揭示及批判——基于《资本论》的文本考释
3
作者 邓雄雁 《理论与评论》 2024年第2期36-48,共13页
以《资本论》为考察中心,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既有“资本逻辑”叙事,又有“幻相逻辑”揭示,后者是当前需要拓展研究的新视域。资本幻相具有独特的认识论结构,表现为一种“僭越—似真—划界”的逻辑构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幻相“必然... 以《资本论》为考察中心,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既有“资本逻辑”叙事,又有“幻相逻辑”揭示,后者是当前需要拓展研究的新视域。资本幻相具有独特的认识论结构,表现为一种“僭越—似真—划界”的逻辑构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幻相“必然”产生,即资本在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虚体空间的僭越性扩张,产生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符号拜物教。此外,资本僭越性扩张衍生“似真”意识形态,表现为“钱生钱”的神话、资本永恒的迷思和抽象人性论假设,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当然,若要最终消除资本幻相,需要对资本的扩张特性、僭越性地位及发展导向进行“划界”,以凸显资本的二重性,为我国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供认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资本幻相 僭越 划界 资本特性
下载PDF
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的隐性教育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合娅 伍志燕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的影响正在加大。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隐性教育的作用,其可以成为公民思想观念教育的“正能量”,也具有情绪化、非理性一面的负面效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的影响正在加大。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隐性教育的作用,其可以成为公民思想观念教育的“正能量”,也具有情绪化、非理性一面的负面效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剖析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原因、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受教育者、以及发展动力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方法论的指导下从四个方面拓展社会舆论有效发挥正向教育作用的路径:一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四大基本原则共同作用;二是个人和国家作为社会舆论同一个方面的两个不同主体必须共同作用;三是直击舆论的矛盾根源;四是理性把握社会舆论传播的客观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舆论 思想观念 隐性教育
下载PDF
“四个之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论新话语
5
作者 韩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59-74,共16页
“四个之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前途、人类命运、人民诉求、时代使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科学回答与现实观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认识论新话语的高度彰显,有着丰富的话语意涵。“四个之问”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 “四个之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前途、人类命运、人民诉求、时代使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科学回答与现实观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认识论新话语的高度彰显,有着丰富的话语意涵。“四个之问”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它不仅是“两个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新时代新征程实践要求的积极回应。“四个之问”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典范,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之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认识论
下载PDF
人本、革命与信仰: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内在逻辑与当代价值
6
作者 岳家斌 李银兵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7-54,共8页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建立在费尔巴哈宗教人本化批判的基础上,遵循宗教人本化、人本革命化、革命信仰化的内在逻辑,其中宗教人本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起点,人本革命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运演,而革命信仰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建立在费尔巴哈宗教人本化批判的基础上,遵循宗教人本化、人本革命化、革命信仰化的内在逻辑,其中宗教人本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起点,人本革命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运演,而革命信仰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归旨,其宗教批判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最终目的。马克思指明宗教形态的消亡遵循物质生产的自然规律,但信仰本身会伴随人类历史而长存,其关于宗教本质、宗教功能及宗教未来发展的批判性认知对新时代进一步科学把握宗教信仰与政治国家的伦理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助力科学的宗教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宗教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 革命 信仰 人类解放 文化 中国化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类存在物”的抽象人性论基础
7
作者 雷东东 吕敬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青年马克思阐述了“人是类存在物”的命题。他批驳了从抽象的宗教观点来谈犹太人的解放问题,以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从批判性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他对费尔巴哈的看法进行了超越和深化,并...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青年马克思阐述了“人是类存在物”的命题。他批驳了从抽象的宗教观点来谈犹太人的解放问题,以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从批判性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他对费尔巴哈的看法进行了超越和深化,并以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一种以其为核心的政治异化观念,进而阐释了“人的本质是类存在物”。从根本而言,青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解依旧留在经验层面的“类”的层次,而这个问题在他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和政治经济学分析之后才得以最终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宗教异化 政治异化 人类解放
下载PDF
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精神追求 被引量:3
8
作者 和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9-94,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和影响正在加大。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培养、树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现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和影响正在加大。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培养、树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探讨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精神追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宗教观 精神追求
下载PDF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9
作者 周钥明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伟大建党精神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熔铸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坚定共产主义方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民族... 伟大建党精神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熔铸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坚定共产主义方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民族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贯穿不断变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社会基本矛盾思维方法,“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共产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变革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现实的个人:早期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分析
10
作者 李孟星 李银兵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述,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人的本质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马克思立足科学的实践观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等人关于人的本质的探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超越。也正是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述,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人的本质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马克思立足科学的实践观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等人关于人的本质的探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超越。也正是在这种批判和超越的过程中,马克思勾勒出了“现实的个人”的多维镜像。在新时代,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不仅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指引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实的个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载PDF
历史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
11
作者 陈伟宇 伍志燕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而易见的历史现象学话语语境,它以人的存在来解读“存在”的社会:人的生存形式所具有的对象性关系,是基于“实践直观”搭建起的主客观同一规律,也是社会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核心密码。实践直观形式的理论搭建,促...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而易见的历史现象学话语语境,它以人的存在来解读“存在”的社会:人的生存形式所具有的对象性关系,是基于“实践直观”搭建起的主客观同一规律,也是社会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核心密码。实践直观形式的理论搭建,促使“社会关系”这一抽象的理论标识成为了显现整个“社会存在”的同一性结构,发挥着辩证方法的基始性构境作用。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资本关系”的物化表象得以被解蔽,同时,也开创了历史现象还原机制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直观 现象 对象性 社会关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探析
12
作者 赵敏凯 张荣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08-117,333,334,共12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对平等的追求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不断觉醒,经过“原始共同体内的实质平等一普遍的形式平等一普遍的实质平等”的历史沿革,最终发展为社会主义平等观,即无产阶级追求的、以消灭阶级为目的的、普遍的实质平等。社...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对平等的追求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不断觉醒,经过“原始共同体内的实质平等一普遍的形式平等一普遍的实质平等”的历史沿革,最终发展为社会主义平等观,即无产阶级追求的、以消灭阶级为目的的、普遍的实质平等。社会主义平等观,既指导着无产阶级吸收资本主义法权平等的合理因素,在物质生产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劳动人民的普遍实质平等,又批判资本主义平等的片面性、折中性、抽象性,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主义平等观 资本主义平等观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转向
13
作者 杨静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7-97,共11页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对他的影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德国古典哲学都是在纯粹的精神领域中兜圈子,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通过抽象的思维和观念去理解人与世界。之前人们从未逃出黑格尔思辨哲学...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对他的影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德国古典哲学都是在纯粹的精神领域中兜圈子,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通过抽象的思维和观念去理解人与世界。之前人们从未逃出黑格尔思辨哲学方式的樊笼,费尔巴哈却揭露了“体系的秘密”,摧毁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马克思强调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而非从观念出发。马克思颠覆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前提,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中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 历史观
下载PDF
马克思偶然性理论视域下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分析
14
作者 时佳佳 王健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16,共4页
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在其学术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致良知思想和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偶然性理论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宣扬人的主体价值,以马克思“偶然性”理论为视角分析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可以剖析其思想中新的内... 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在其学术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致良知思想和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偶然性理论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宣扬人的主体价值,以马克思“偶然性”理论为视角分析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可以剖析其思想中新的内涵意蕴,强调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认识天道,遵守道德规范,达到圣人所倡导的道德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然性 主体性 意之所发 心外无物
下载PDF
释义与建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革命”话语的新时代意蕴
15
作者 马闯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革命”话语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重要内容,现在却饱受误解与争论。“革命”话语语义内涵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条件和历史运动过程中,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发生嬗变,从而表现出不同话语样态和内容。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把握现实... “革命”话语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重要内容,现在却饱受误解与争论。“革命”话语语义内涵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条件和历史运动过程中,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发生嬗变,从而表现出不同话语样态和内容。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把握现实解蔽“革命”话语,从狭隘性、广义性、实践性三个维度廓清“革命”话语的科学内涵和新时代意蕴。“革命”话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语境下不断升华,新时代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样态出场,既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密码”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经典文本 革命话语 时代意蕴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资本扩张问题的范导性探析——基于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理论
16
作者 闫博 张挺玺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正确认识资本的本质属性,把握资本的行为规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重要探索。马克思基于《资本论》的线索,揭示了资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随着时代的演变,资本二重性的扩张规律有了新的表现,先后出现了产... 正确认识资本的本质属性,把握资本的行为规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重要探索。马克思基于《资本论》的线索,揭示了资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随着时代的演变,资本二重性的扩张规律有了新的表现,先后出现了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全球资本-数字资本,并且表现出雇佣关系-资本中介-空间再生产-资本符号化等多重关系属性。新时代,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的健康发展,需要在雇佣关系-资本中介-空间再生产-资本符号化等多重关系,以社会主义原则来规范调整,才符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 二重性 扩张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构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17
作者 龙定显 《新丝路》 2024年第3期80-82,共3页
文章在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构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条件即理论价值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从探索、创立到发展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构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并总结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 文章在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构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条件即理论价值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从探索、创立到发展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构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并总结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构想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对外开放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跨越卡夫丁峡谷”构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下载PDF
理解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
18
作者 雷东东 陈杰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5-38,共4页
自从思辨哲学革命之后,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重要性。他们都将人的完整本质作为他们一生哲学追求的核心,并从整体的角度来探索人的完整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展现了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的人... 自从思辨哲学革命之后,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重要性。他们都将人的完整本质作为他们一生哲学追求的核心,并从整体的角度来探索人的完整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展现了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并重新阐释了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 马克思 “现实的个人”
下载PDF
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19
作者 黄金峰 卢有霖 宋梅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
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生成之前,古希腊哲学家、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社会主义空想家等思想家对阶级进行了划分及分析。马克思在他们阶级观点的基础之上,对阶级分析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和阐释,提出阶级是社会生... 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生成之前,古希腊哲学家、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社会主义空想家等思想家对阶级进行了划分及分析。马克思在他们阶级观点的基础之上,对阶级分析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和阐释,提出阶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是阶级之间冲突和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并进入无阶级社会、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可靠的和天然的同盟军等阶级分析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分析理论,对于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阶级分析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贵州早期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现实启示
20
作者 沈港 李安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8,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进程奠基。独特的历史境遇凸显了贵州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需要。贵州人民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军阀统治和经济萧条的状况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进程奠基。独特的历史境遇凸显了贵州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需要。贵州人民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军阀统治和经济萧条的状况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现实需要,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传播提供了实践榜样,红军在贵州的活动与地下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在贵州传播的实践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报刊的广泛宣传以及早期革命家与进步青年的传播。因此,可将学校作为宣讲阵地,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同时加强组织传播引导,促进理论团体与实践团体优势互补等能够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有益参照,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注入理论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贵州 早期传播 现实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