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二十七界说”浅析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思想
1
作者 程强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44-50,50-51+46-49,共7页
谭嗣同是近代欲建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他的体系集中表现在《仁学》一书中。《仁学》的哲学思想又集中表现在"二十七界说"中。"二十七界说"思想明确,有其佛学的外表,但其内核乃是融摄儒佛道三家而归宗于儒,乃是为他追... 谭嗣同是近代欲建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他的体系集中表现在《仁学》一书中。《仁学》的哲学思想又集中表现在"二十七界说"中。"二十七界说"思想明确,有其佛学的外表,但其内核乃是融摄儒佛道三家而归宗于儒,乃是为他追求的"通"或"一"的观念作一个哲学的说明,而"通"或"一"乃是谭嗣同致力于伦理、政治上"平等"观念的哲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想 谭嗣同 《仁学》 二十七界说 哲学家 儒家
下载PDF
佛道为表 儒家为里——从“二十七界说”解析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思想
2
作者 程强 《江汉学术》 2013年第4期123-128,共6页
谭嗣同是近代中国建构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他的哲学思想体系集中表现在《仁学》一书中。《仁学》的哲学思想又集中表现在"二十七界说"中。"二十七界说"思想明确,有其佛学的外表,但其内核仍是融摄儒佛道三家而归宗于儒... 谭嗣同是近代中国建构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他的哲学思想体系集中表现在《仁学》一书中。《仁学》的哲学思想又集中表现在"二十七界说"中。"二十七界说"思想明确,有其佛学的外表,但其内核仍是融摄儒佛道三家而归宗于儒,实为他追求的"通"或"一"的观念作一个哲学的说明,而"通"或"一"乃是谭嗣同致力于伦理、政治上"平等"观念的哲学依据。所以,通过"二十七界"说,即可剖析出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思想实质,即佛道为表,而儒家为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仁学》 二十七界说 儒佛道
下载PDF
超越怀疑的基点及其困境
3
作者 程强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6-9,共4页
柏拉图试图在形上超越世界寻找真理的确定性;古代怀疑主义者则根本否定形上真理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现象界可信,却又无法构成知识的基础。既要寻找经验世界真理的确定性,又要回避超越性真理,胡塞尔于是利用了笛卡尔"我思"作... 柏拉图试图在形上超越世界寻找真理的确定性;古代怀疑主义者则根本否定形上真理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现象界可信,却又无法构成知识的基础。既要寻找经验世界真理的确定性,又要回避超越性真理,胡塞尔于是利用了笛卡尔"我思"作为他的哲学起点,要在现象界建立一个绝对可靠的真理基础,由此他逐渐形成一种与自然科学和传统认识论非常不同的新的思维视角,把意识中的明白给予作为其哲学的绝对起点,从而也形成其现象学极为独特的方法论——把现象与本质都还原到意识领域。然而,当胡塞尔顺着这条路走向本质还原的时候,他恰好走向了现象学哲学起点的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 本质还原
下载PDF
从诠释史中逆推《易传》太极之本义
4
作者 程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3-59,共7页
"太极"概念在《易传》中的宇宙论体系中非常重要,构成其宇宙论基石,其涵义后世解释纷纭,但最重要有"大中"与"元气二说。太极元气说是后来的说法,不符合《易传》乾坤体系,大中说则更早,且符合《易传》宇宙整体... "太极"概念在《易传》中的宇宙论体系中非常重要,构成其宇宙论基石,其涵义后世解释纷纭,但最重要有"大中"与"元气二说。太极元气说是后来的说法,不符合《易传》乾坤体系,大中说则更早,且符合《易传》宇宙整体架构,大中一义较其他诸说,包容性大:"大中"兼摄训诂与义理;"大中"可贯通汉、宋二学,使得整个儒学有一个有共同的基点;"大中之说"可以贯通程朱、陆王两派的隔阂;"大中之道"贯通整个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太极 大中 元气
下载PDF
不可言说的单一者的“生存”——现代哲学的先驱者克尔郭凯尔
5
作者 程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3-27,53,共6页
克尔郭凯尔用怀疑与否定的方式否定一个外我的存在,从普遍的客观性转向个体、单一者的存在。"单一者的存在"是克氏思想的中心,他的思想使近代哲学追求的确定性被消解了:存在就是"单一者的存在""单一者的存在&q... 克尔郭凯尔用怀疑与否定的方式否定一个外我的存在,从普遍的客观性转向个体、单一者的存在。"单一者的存在"是克氏思想的中心,他的思想使近代哲学追求的确定性被消解了:存在就是"单一者的存在""单一者的存在"又仅向单一者自身显现,对于外界是非透明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生存"的秘密潜藏在语言之下。现代西方哲学中语言与存在关系的探讨就从这里系统地拉开了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言说 单一者 上帝 生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