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香薷饮有效部位挥发油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1
作者 冉江玲 叶世芸 +2 位作者 鉴志刚 李向东 刘宗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2期19-24,共6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新加香薷饮有效部位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 0.5μm);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40℃;进样口温度240℃;程序升温,以40℃为起...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新加香薷饮有效部位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 0.5μm);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40℃;进样口温度240℃;程序升温,以40℃为起始温度,保持2 min,以5℃/min升至70℃,以0.5℃/min升至74℃,以5℃/min升至110℃,以10℃/min升至140℃;载气为高纯度氮气(>99.99%);柱流量为2.0 mL/min;分流比为20∶1;进样量为1μL。结果:α-蒎烯、β-蒎烯、麝香草酚、香荆芥酚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0.61 mg/mL、0.28~1.93 mg/mL、0.18~1.29 mg/mL、0.07~0.47 mg/mL,(r值均大于0.999);检测限分别为0.31μg/mL、0.32μg/mL、0.25μg/mL、0.34μg/mL,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0.0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2%、94.79%、96.96%、99.35%,RSD均小于3%。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准确可行,可作为新加香薷饮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香荆芥酚 新加香薷饮 Α-蒎烯 Β-蒎烯 麝香草酚
下载PDF
新加香薷饮抗炎和解热作用研究
2
作者 李小让 叶世芸 +2 位作者 鉴志刚 罗文艳 李向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7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新加香薷饮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用角叉菜胶致SD大鼠炎症模型、干酵母致SD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新加香薷饮对大鼠足肿胀度、解热作用及其对血清中TNF-α、IL-6及下丘脑组织5-HT、NE含量。结果:抗炎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 目的:研究新加香薷饮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用角叉菜胶致SD大鼠炎症模型、干酵母致SD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新加香薷饮对大鼠足肿胀度、解热作用及其对血清中TNF-α、IL-6及下丘脑组织5-HT、NE含量。结果:抗炎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右后足跖肿胀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新加香薷饮8.05 g/kg组对大鼠足跖肿胀程度有明显的减轻(P<0.05)。解热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及下丘脑组织中5-H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下丘脑组织中NE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新加香薷饮8.05 g/kg组、新加香薷饮4.05 g/kg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阳性组及新加香薷饮8.05 g/kg组血清中IL-6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新加香薷饮8.05 g/kg组大鼠下丘脑中5-HT含量及阳性组大鼠下丘脑中NE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新加香薷饮有良好的抗炎、解热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的合成与释放,下调下丘脑组织中5-HT含量和上调下丘脑组织中NE含量,进而使单胺类神经递质保持平衡,降低体温及产热量,起到解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香薷饮 抗炎作用 解热作用
下载PDF
经典名方五味消毒饮的物质基准量值传递分析
3
作者 李小让 叶世芸 +1 位作者 韩惠超 李向东 《贵州科学》 2023年第6期19-26,共8页
目的:建立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指纹图谱,探索指标成分含量从饮片到物质基准之间的量值传递关系,对五味消毒饮稳定性进行探究。方法:依据古代医籍记载的方法制备15批次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冻干粉并测定出膏率;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 目的:建立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指纹图谱,探索指标成分含量从饮片到物质基准之间的量值传递关系,对五味消毒饮稳定性进行探究。方法:依据古代医籍记载的方法制备15批次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冻干粉并测定出膏率;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归属及相似度评价;HPLC法测定指标性成分含量,计算各成分在饮片-基准物质的转移率。结果:15批物质基准的平均出膏率为62.95%;物质基准特征图谱相似度良好均大于0.9,确定有10个共有峰,指认出9种成分。分别是1号峰(新绿原酸)来自金银花、野菊花;2号峰(秦皮乙素)仅来自紫花地丁;3号峰(绿原酸)来自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4号峰(隐绿原酸)、5号峰(木犀草苷)、6号峰(异绿原酸-A)、7号峰(异绿原酸-B)、8号峰(异绿原酸-C),均来自金银花、野菊花;9号峰(蒙花苷)仅来自野菊花。各指标成分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分别为秦皮乙素39.28%~76.45%,蒙花苷8.41%~17.01%。结论:采用HPLC指纹图谱、出膏率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对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进行研究,该方法科学可靠,可为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及复方制剂的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消毒饮 物质基准 量值传递 转移率
下载PDF
苦参膜对阴道常见菌生长影响的体外研究
4
作者 华宝莹 叶世芸 +3 位作者 郑立肯 李倩 李向东 卢顺林 《贵州科学》 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对阴道内主要优势乳杆菌以及阴道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苦参总碱干预实验,观察其对细菌体外生长影响,明确苦参膜对阴道微生态恢复作用。方法: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苦参膜主要有效成分苦参总碱对阴道... 目的:对阴道内主要优势乳杆菌以及阴道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苦参总碱干预实验,观察其对细菌体外生长影响,明确苦参膜对阴道微生态恢复作用。方法: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苦参膜主要有效成分苦参总碱对阴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白色念珠菌和阴道常见优势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牛津杯法测定对致病菌抑菌活性;直径法测定优势菌菌落生长直径变化。结果:苦参总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2.5 mg/mL,对大肠杆菌MIC为25 mg/mL,对白色念珠菌MIC为50 mg/mL,对卷曲乳杆菌MIC为12.5 mg/mL,对鼠李糖乳杆菌及罗伊氏乳杆菌的MIC为100 mg/mL,对加式乳杆菌的MIC为6.25 mg/mL。当苦参总碱浓度低于MIC值时,对阴道常见致病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鼠李糖乳杆菌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对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及罗伊氏乳杆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临床给药剂量下,苦参膜能抑制阴道常见致病菌生长但不抑制阴道优势乳杆菌生长,可作为天然抗生素用于阴道炎治疗,并调节阴道微生态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膜 苦参总碱 阴道微生态 阴道炎
下载PDF
新加香薷饮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鉴志刚 叶世芸 +1 位作者 李向东 王敏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7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建立新加香薷饮的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5μm),程序升温,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40℃,进样口温度240℃,载气为高纯度氮气,柱流量2.0 mL·mi... 目的建立新加香薷饮的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5μm),程序升温,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40℃,进样口温度240℃,载气为高纯度氮气,柱流量2.0 mL·min^(-1),分流比20∶1,进样量1μL,对16批新加香薷饮中挥发油进行分析,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色谱图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16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9个共有峰,所建立的新加香薷饮的GC指纹图谱方法专属性、稳定性、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快速,可用于新加香薷饮的整体评价,可为经典名方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香薷饮 气相色谱指纹图谱 Β-蒎烯 麝香草酚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技术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苦参中苦参总碱的提取条件 被引量:5
6
作者 鉴志刚 叶世芸 +2 位作者 殷少文 刘巧 张艳琴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8期39-44,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提取条件下中药苦参的HPLC指纹图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优选出苦参中苦参总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用L_(16)(4^(4))正交实验表,以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为考察因素,比较乙醇超声法、乙醇... 目的:建立不同提取条件下中药苦参的HPLC指纹图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优选出苦参中苦参总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用L_(16)(4^(4))正交实验表,以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为考察因素,比较乙醇超声法、乙醇回流法两种提取方法提取苦参总生物碱效果的差异,对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进行PCA,以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elch Ultimate XB-NH2(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5∶7.5∶7.5),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10μL。在指纹图谱研究中,计算所有样本的综合得分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为使用10倍85%乙醇超声提取4次,60min/次。结论:正交实验优选的苦参总碱提取方法切实稳定可行,适合苦参中苦参总碱提取,为苦参质量评价与苦参总碱最佳提取方法筛选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工艺参数 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苦参饮片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惠超 叶世芸 +2 位作者 殷少文 刘巧 张艳琴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2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结合苦参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比较不同产地苦参质量优劣,所用色谱柱为Ultimate^(R)XB-C18(250×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5 nm,进样量为20μL。建立30... 本文结合苦参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比较不同产地苦参质量优劣,所用色谱柱为Ultimate^(R)XB-C18(250×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5 nm,进样量为20μL。建立30批苦参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批苦参药材中上述3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07~4.06、5.11~22.04、0.87~4.09 mg/g,可见采用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可以表征苦参药材的内在信息,可用于苦参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黄酮类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五味消毒饮中菊苣酸的含量
8
作者 韩惠超 叶世芸 +1 位作者 李向东 杨洁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年第2期9-11,共3页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五味消毒饮中菊苣酸含量的方法,本文采用UItimate XB-C18色谱柱,以0.5%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min,10%~32%甲醇;10~20min,32%甲醇;20~25 min,32%~46%甲醇)。其中,检测波长为320 nm,流速为1 mL/...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五味消毒饮中菊苣酸含量的方法,本文采用UItimate XB-C18色谱柱,以0.5%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min,10%~32%甲醇;10~20min,32%甲醇;20~25 min,32%~46%甲醇)。其中,检测波长为32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显示,菊苣酸在0.0725~1.16 m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8%(n=6)。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良好,适用于五味消毒饮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消毒饮 菊苣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Nrf-2/HO-1/NF-κB通路探讨苦参膜对混合细菌性阴道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蒋丽 叶世芸 +3 位作者 郑立肯 李倩 李向东 卢顺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134,共8页
目的:探究苦参膜对混合细菌性阴道炎大鼠的治疗效果以及其机制。方法:4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聚乙烯醇(PVA)0.054 g/kg组、双唑泰栓0.038 g/kg组、苦参膜0.027、0.054、0.108 g/kg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 目的:探究苦参膜对混合细菌性阴道炎大鼠的治疗效果以及其机制。方法:4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聚乙烯醇(PVA)0.054 g/kg组、双唑泰栓0.038 g/kg组、苦参膜0.027、0.054、0.108 g/kg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6组建立混合细菌性阴道炎大鼠模型成功后,各药物组分别以相应药物阴道给药治疗10 d,治疗期间进行阴道分泌物洁净度及酸碱度检查;治疗结束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阴道组织病理变化并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免疫荧光(IF)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阴道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核转录因子B(Nfkb)通路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细菌感染后大鼠阴道黄灰色分泌物明显增多,阴道分泌物镜检下乳杆菌及阴道上皮细胞显著减少,可见明显球状杂菌散布,血清中TNF-α、IL-1β、IL-6、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阴道组织中Nrf2、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Nfkb通路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阴道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苦参膜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少阴道分泌物杂菌,增加阴道上皮细胞数量,阴道洁净度较高,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6、MDA含量和阴道组织中Nfkb 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升高血清中SOD、CAT活性和阴道组织中Nrf2、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减轻阴道损伤程度。结论:苦参膜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分泌,提高抗氧化能力及调控Nrf2、HO-1、NF-κB通路发挥对混合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膜 混合细菌性阴道炎 洁净度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核转录因子B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