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适宜栖息地分布 被引量:2
1
作者 蒙秉顺 黄小龙 +5 位作者 谢波 王维熙 黄继池 张涛 冉景丞 张明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4-675,共12页
物种的空间分布与栖息地适宜性是开展种间关系、物种与环境关系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2017—2022年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和调查数据,使用MaxEnt模型对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 物种的空间分布与栖息地适宜性是开展种间关系、物种与环境关系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2017—2022年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和调查数据,使用MaxEnt模型对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和野猪(Sus scrofa)的适宜栖息地进行评估和预测,以期深入了解梵净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毛冠鹿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9993.1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46.1%,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东部;小麂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5470.9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35.6%,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北部和南部;中华鬣羚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884.78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32.0%,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北部和东部;野猪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0339.98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46.9%,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北部、东部和南部。(2)4种有蹄类动物的适宜栖息地均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核心区。(3)毛冠鹿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和植被类型的影响;中华鬣羚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小麂和野猪的分布主要受平均气温日较差、等温性和坡度的影响,两者的适宜栖息地特征也更为相似。总之,梵净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的适宜栖息地分布是物种自身特性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种间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栖息地 MaxEnt模型 有蹄类动物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藻类多样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巧玉 王晓宇 +1 位作者 石磊 李海波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16,共6页
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藻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不同生境藻类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区藻类共记录503种,隶属7门48科103属,藻类组成以硅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绿藻和蓝藻。不同生境藻类物种组成以硅藻种类占优势,其次为绿藻和蓝藻。不同... 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藻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不同生境藻类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区藻类共记录503种,隶属7门48科103属,藻类组成以硅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绿藻和蓝藻。不同生境藻类物种组成以硅藻种类占优势,其次为绿藻和蓝藻。不同生境藻类组成不同,相似性较低。10个不同生境,附植底栖生境的藻类与其他生境的明显不同,藻类组成相似性最低。不同生境藻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84~4.9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0.99,Simpson优势度指数大于等于0.98。多元化生境对保护区内藻类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生境多样性的保护有助于保护区藻类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生境 物种多样性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固氮维管束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武 张珍明 +7 位作者 陈翔 贺红早 王莹 刘兆敏 刘盈盈 张祖绪 张家春 张维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850-3855,共6页
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省梵净山区域内的固氮维管束植物进行点与面相结合的系统调查,并对其生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固氮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固氮维管束植物10科44属104种(包括... 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省梵净山区域内的固氮维管束植物进行点与面相结合的系统调查,并对其生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固氮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固氮维管束植物10科44属104种(包括种下分类群),其中蕨类植物门1科1属4种,裸子植物门2科2属3种,被子植物门7科41属97种。其中木本植物73种,草本植物31种(包括水生植物4种)。梵净山低山林带、中山林带和高山林带等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固氮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维管束植物 生态分布 名录 梵净山
下载PDF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调查
4
作者 田宇 张金发 +3 位作者 田太安 邢济春 张兰 蒙仕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6期6-13,共8页
为弄清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蝴蝶物种多样性,选择8种样地,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期间进行蝴蝶物种调查,共获得蝴蝶2684只,隶属于5科112属212种(包含18个贵州新记录种),其中凤蝶科Papilionidae 5属17种258只,粉蝶科Pieridae 8... 为弄清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蝴蝶物种多样性,选择8种样地,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期间进行蝴蝶物种调查,共获得蝴蝶2684只,隶属于5科112属212种(包含18个贵州新记录种),其中凤蝶科Papilionidae 5属17种258只,粉蝶科Pieridae 8属14种1032只,蛱蝶科Nymphalidae 49属108种876只,灰蝶科Lycaenidae 25属36种354只,弄蝶科Hesperiidae 25属37种164只。各科蝴蝶的种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最高为3.904,粉蝶科最低为1.456;属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最高为3.119,凤蝶科最低为0.548;蛱蝶科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834。8种样地中,Ⅵ样地的多样性指数(3.654)和丰富度指数(11.936)最高,Ⅶ样地的优势度指数(0.476)最高,Ⅳ样地的均匀度指数(0.893)最高。不同样地的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Ⅲ样地与Ⅴ样地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2860;Ⅵ样地与Ⅷ样地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0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梵净山 蝴蝶多样性 调查 新记录
下载PDF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传东 何顺志 +1 位作者 孙庆文 张玉武 《贵州科学》 2011年第6期36-54,96,共20页
通过多次深入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考察,现已初步确定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植物资源185科687种,其中菌类植物6科17种,地衣植物5科7种,苔藓植物5科5种,蕨类植物38科119种,裸子植物5科9种,被子植物126科530种。对... 通过多次深入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考察,现已初步确定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植物资源185科687种,其中菌类植物6科17种,地衣植物5科7种,苔藓植物5科5种,蕨类植物38科119种,裸子植物5科9种,被子植物126科530种。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 自然保护区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下载PDF
大数据在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梵净山大数据综合管控平台建设为例
6
作者 胡明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3期0160-0163,共4页
当前,大数据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圈、交际圈,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方式,其在不同领域、各个层面都有不同深度的影响和渗透,大数据在自然保护地领域的保护和管理探索研究,正在成为该行业各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新课题,笔者以梵净山大... 当前,大数据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圈、交际圈,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方式,其在不同领域、各个层面都有不同深度的影响和渗透,大数据在自然保护地领域的保护和管理探索研究,正在成为该行业各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新课题,笔者以梵净山大数据综合管控平台为例。分析大数据在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应用建立和设置,从而使大数据应用在自然保护区得到更好的拓展和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数据综合管控平台 保护管理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湖北梁子湖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7
作者 马兰 徐勇 胡明建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86-89,共4页
为推进全国第八大淡水湖泊——梁子湖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与管理,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的方法对湖北梁子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开展系统研究。结果为该保护区共有鸟类16目49科190种,较2001年《保护区科考报告》增加了鸟类... 为推进全国第八大淡水湖泊——梁子湖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与管理,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的方法对湖北梁子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开展系统研究。结果为该保护区共有鸟类16目49科190种,较2001年《保护区科考报告》增加了鸟类7科24种。建议未来通过严格划定核心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开展科普教育等工作,保护鸟类的繁殖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种类 多样性 核心保护 湖北梁子湖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8期6-6,8,共2页
森林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护好森林资源不仅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区域经济按照科学的方向持续稳定发展,反之,经济发展又能作用于森林资源保护,对其提供优良的社会经济支持和保障。本文... 森林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护好森林资源不仅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区域经济按照科学的方向持续稳定发展,反之,经济发展又能作用于森林资源保护,对其提供优良的社会经济支持和保障。本文以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森林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和对策进行分析,旨在解决和处理好矛盾冲突,实现森林资源与社区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资源 经济协调
下载PDF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黎启方 《吉林农业》 2018年第8期111-112,共2页
本文通过对梵净山保护区内鱼类、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等野生动物物种种类和数量,以及区内濒危动物情况的介绍。保护区在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的同时,也面临着区内大量人为活动,旅游开发,农药、除草剂、化肥的大量使用等问题。针对... 本文通过对梵净山保护区内鱼类、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等野生动物物种种类和数量,以及区内濒危动物情况的介绍。保护区在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的同时,也面临着区内大量人为活动,旅游开发,农药、除草剂、化肥的大量使用等问题。针对保护区的保护现状,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管理、实施生态移民和退耕还林、开展保护合作等措施,有效地改善梵净山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自然保护区 保护现状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体制研究
10
作者 仇杰 蔡磊 +3 位作者 李海波 殷定霞 丁玲 侯伟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69-74,共6页
为摸清自然保护区研究现状,探明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体制,采用文献计量法和VOSviewer软件对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走访、收集资料的方法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情况进行了研... 为摸清自然保护区研究现状,探明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体制,采用文献计量法和VOSviewer软件对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走访、收集资料的方法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9-2023年共发表了212篇文献,占统计总量的59.21%;关键词中,“国家公园”和“ecotourism”节点较大,出现频次较高;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制度、人才、监管等方面。摸清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现状,探明了其在特许经营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提出了完善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体制机制的建议,以期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许经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特许经营 梵净山 体制研究
下载PDF
贵州梵净山中蜂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11
作者 侯祥文 杨克语 +3 位作者 冉伟 张金发 田太安 张炜 《蜜蜂杂志》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第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蜜源植物丰富,中蜂养殖户基数大,传统养殖户多。存在养...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第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蜜源植物丰富,中蜂养殖户基数大,传统养殖户多。存在养殖方式原始、蜂蜜产量低、销售渠道少等问题。为摸清梵净山中蜂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探索适度规模化中蜂产业发展,推广现代适用技术的发展建议和科学管理水平,梵净山管理局通过普查和问卷等形式在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内对中蜂养殖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内有中蜂养殖户612户,饲养中蜂8324群,蜂蜜年产量约20414kg,平均每群约2.5kg。传统养殖占86.05%,中蜂主要分布在海拔398~1297m,平均海拔843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蜂 梵净山 养殖现状 发展建议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毕兴 张林 +1 位作者 粟海军 张明明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4-472,共9页
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模型和发展水平评价模型,以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梵净山保护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产业还有较大的优化和发展空间;1... 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模型和发展水平评价模型,以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梵净山保护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产业还有较大的优化和发展空间;1986—2016年,生态旅游发展对缓解梵净山保护区农户传统生计和生态保护矛盾发挥了积极影响;梵净山保护区与地区政府的政策措施对提升农户生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提出应充分考虑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发展的差异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农户生计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明明 杨朝辉 +6 位作者 王丞 王娇娇 胡灿实 雷孝平 石磊 粟海军 李佳琦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3-818,共6页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动态变化和面临威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抽样调查法,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个监测样区共4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进行监测调查。2017年4月至2018年1...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动态变化和面临威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抽样调查法,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个监测样区共4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进行监测调查。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间,红外相机累积监测14,808个相机工作日,共收集有效照片14,119张,独立有效物种照片3,199张。共鉴定野生动物9目22科61种,其中兽类26种,隶属于4目12科;鸟类35种,隶属于5目10科。记录到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brelichi)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5种、近危(NT)的8种。物种的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RAI)分析结果显示,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 RAI=28.23)、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RAI=15.46)、野猪(Sus scrofa, RAI=11.82)、小麂(Muntiacus reevesi, RAI=9.05)、黔金丝猴(RAI=7.70)为相对多度最高的5种兽类;紫啸鸫(Myophonus insularis, RAI=10.3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 RAI=9.59)、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RAI=6.96)、白颈长尾雉(RAI=3.71)、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 RAI=1.55)为相对多度最高的5种鸟类。另外,红外相机还监测到较多的家畜活动(RAI=11.14)和人为活动(RAI=12.90),保护区管理部门仍需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周边居民的保护意识,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鸟类 物种多样性 红外相机监测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传东 石磊 雷孝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2-716,共5页
该研究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2005年以来针对药用植物的本底资源的专项调查,首次报道了该区域内有药用植物种类2086种(含变种),由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六大类群组成,隶属于242科... 该研究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2005年以来针对药用植物的本底资源的专项调查,首次报道了该区域内有药用植物种类2086种(含变种),由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六大类群组成,隶属于242科882属。占贵州省已知药用植物4419种的48%,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0余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有4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有5种。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0,特有科4个,梵净山地区特有种13余种,新纪录贵州药用植物37种。是贵州省乃至我国已知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保护区 野生药用植物 多样性 保护对策 调查 研究
原文传递
梵净山和茂兰保护区秋冬观果植物资源组成异同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丽华 张剑波 +2 位作者 祁翔 谢华 王济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358,共6页
为了对科学引种驯化和选育优质观果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比较了梵净山保护区和茂兰保护区秋、冬观果植物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和优质观果资源种类的异同。结果表明,梵净山和茂兰两个保护区秋、冬观果植物资源虽然有90.32%的科和82.61%的属... 为了对科学引种驯化和选育优质观果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比较了梵净山保护区和茂兰保护区秋、冬观果植物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和优质观果资源种类的异同。结果表明,梵净山和茂兰两个保护区秋、冬观果植物资源虽然有90.32%的科和82.61%的属组成相同,但种的组成差异较大,相同组占37.21%;在属的区系组成结构上也有较高的相似性,都有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和东亚特有分布4种区系成分,但种的组成比重上有细微的差异,尤其是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种的比重差异较大;茂兰保护区观果植物热带分布种的组成比重较梵净山保护区观果植物热带分布种的组成比重提高10.6%;茂兰保护区观果植物温带分布种的组成比重较梵净山保护区的比重降低12.08%;优质观果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共有种为17种,梵净山特有种21种,茂兰特有种1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茂兰 自然保护区 秋冬观果植物 组成异同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对照样本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以梵净山冷杉群落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志学 刘方正 +3 位作者 李海波 杜金鸿 李维东 王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9-529,共11页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评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成效是“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关键要求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目标对照样本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方法,并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梵净山冷...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评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成效是“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关键要求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目标对照样本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方法,并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群落样地为示范,以梵净山冷杉近熟群落样地为评估试验样本,以相似生境因子背景下的梵净山冷杉成熟群落样地为目标对照样本,通过比较两个样本下梵净山冷杉的平均胸径与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的年际变化及其差异,以评估梵净山保护区对梵净山冷杉近熟群落样地的保护成效.结果表明:①2006—2011年,评估试验样本中梵净山冷杉的平均胸径与重要值随年际变化均表现为极显著增加(P<0.01),而目标对照样本内梵净山冷杉的平均胸径与重要值表现为显著增加(P<0.05);其中评估试验样本中重要值增加了29.18%,高于目标对照样本中的增加程度(10.27%).②评估试验样本中梵净山冷杉的生态位宽度值显著高于目标对照样本(P<0.05).③评估试验样本中梵净山冷杉所在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值、Margalef丰富度指数值及Patrick丰富度指数值均显著高于目标对照样本(P<0.05).研究显示:保护区对梵净山冷杉近熟群落样地的保护效果较好,多数指标值及其变化值均显著高于目标对照样本;通过设定目标对照样本以反映评估对象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异,能够更加准确地评判自然保护地对保护对象的保护成效,进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管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对照样本 保护成效 梵净山冷杉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梵净山保护区同域分布黔金丝猴与藏酋猴的空间分布初探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丞 粟海军 +2 位作者 胡灿实 石磊 张明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物种共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资源的竞争分化,使其都有足够的资源保障生存和繁殖(Macarthur and Levins,1967;Schoener,1974)。根据竞争排斥原则,生态相似的物种在资源竞争中必然存在生态位的分化(Hardin,1960)。在众多的生态维度中,... 物种共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资源的竞争分化,使其都有足够的资源保障生存和繁殖(Macarthur and Levins,1967;Schoener,1974)。根据竞争排斥原则,生态相似的物种在资源竞争中必然存在生态位的分化(Hardin,1960)。在众多的生态维度中,栖息地分化所形成的空间分布差异是同域野生动物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生态位分化形式(Schoener,1974)。同时,了解栖息地选择如何影响同域野生动物的空间分布是研究资源分配和竞争模式的必要前提(Rosenzweig,1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金丝猴 藏酋猴 梵净山保护区 物种共存 红外相机
下载PDF
梵净山保护区主要雉类的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与空间分布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丞 冉伟 +6 位作者 杨朝辉 毕兴 粟海军 胡灿实 石磊 张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142,共9页
【目的】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雉类的繁殖期栖息地选择及其空间分布,为保护区珍稀雉类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的雉类繁殖期的4—7月,利用60台红外相机,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了3个样区,每个样区布... 【目的】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雉类的繁殖期栖息地选择及其空间分布,为保护区珍稀雉类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的雉类繁殖期的4—7月,利用60台红外相机,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了3个样区,每个样区布设20台,并基于占域模型研究了4种主要雉类的栖息地选择模式。【结果】1)红外相机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882张,记录到白颈长尾雉、灰胸竹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7种雉类。2)占域模型结果显示,海拔是影响4种主要雉类的占用率的主要因素,白颈长尾雉、灰胸竹鸡和红腹锦鸡3种雉类的占用率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而红腹角雉的占用率与海拔呈明显正相关,呈现不同的海拔分布格局。其中,灰胸竹鸡主要栖息于海拔1100 m以下,白颈长尾雉主要栖息于1500 m以下,红腹锦鸡适应不同的海拔,红腹角雉主要栖息于1500 m以上。3)4种主要雉类表现出2种相异的植被类型选择模式,灰胸竹鸡和红腹锦鸡,明显倾向于选择针阔混交林栖息,并明显不倾向选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而白颈长尾雉和红腹角雉倾向于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栖息,并明显不倾向选择针阔混交林。在坡度的选择上,白颈长尾雉和红腹角雉选择相似,与坡度表现明显的正相关;而灰胸竹鸡和红腹锦鸡表现较弱的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在梵净山保护区利用占域模型探讨了4种主要雉类在繁殖期的栖息地选择及其空间分布差异,初步揭示了在梵净山保护区同域共存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保护区 红外相机 占域模型 栖息地选择 雉类
下载PDF
贵州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重要地质遗迹特征、成因及演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飞 李江风 +8 位作者 舒多友 石磊 葛风建 潘文 吴桂武 石春光 李海波 李核良 谢兴友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0,共12页
贵州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一个元古宙时期的裂谷盆地。历经了原特提斯-古特提斯-新特提斯以及太平洋-印度洋俯冲汇聚的影响,是多期次、复杂的地块拼合和造山带演化产物。区域上以喀斯特地貌包围浅变质岩山脉地貌为特征。研究区内地质... 贵州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一个元古宙时期的裂谷盆地。历经了原特提斯-古特提斯-新特提斯以及太平洋-印度洋俯冲汇聚的影响,是多期次、复杂的地块拼合和造山带演化产物。区域上以喀斯特地貌包围浅变质岩山脉地貌为特征。研究区内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样。其中达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共计4处。区内自白垩纪末期开始了间歇性的隆升,由于受梵净山穹窿构造及多个滑脱层影响,造成了剥蚀速率的差异,奠定了如今的地貌雏形;通过构造解析及物质组成分析,认为梵净山特有的层状浅变质岩侵蚀地貌是在以构造为主导的应力塑造之下,经由风化、剥蚀以及冰川作用共同雕琢而成。并就研究区内主要地质遗迹特征、成因及演化进行了论述。贵州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内不仅地质遗迹种类丰富,而且多处代表性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价性,有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 地质遗迹 地质成因
下载PDF
梵净山保护区食蟹獴(Herpestes urva)栖息地选择与日活动节律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丞 王亚强 +4 位作者 李海波 冉伟 杨朝辉 樊涵 张明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03-1612,共10页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与日活动节律是其长期生存适应的结果,对物种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组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了41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和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利用占域模型(Occupancy model)和...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与日活动节律是其长期生存适应的结果,对物种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组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了41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和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利用占域模型(Occupancy model)和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对食蟹獴(Herpestes urva)的栖息地选择和日活动节律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食蟹獴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出现频率最高,在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出现频率最低,并集中出现于中低海拔区域;(2)在8种栖息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为针阔混交林、海拔、水源地和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4种。其中,食蟹獴明显选择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β=1.79±1.19 SE),明显排斥针阔混交林(β=-1.93±1.30 SE),海拔高度、离水源地的距离与占用率呈明显负相关;(3)年活动节律显示,食蟹獴在雨季活动明显增多,4—9月的活动频次在全年活动中占比达83.50%;(4)食蟹獴为完全昼行性物种,日活动时间分配较为平均,在9:00—10:00和13:00—14:00活跃度低,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1:00—13:00。梵净山地区作为食蟹獴分布区的北端,其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与其他分布区存在显著差异,并面临不同的捕食风险和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食蟹獴对栖息地的选择方式和活动节律也出现了适应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獴 栖息地选择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梵净山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