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南虎事件”的传播学意义解读 |
郭赫男
颜春龙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
|
贵州世居民族传统岁时节日的意义分析 |
李德建
陈玉平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3
|
对贵州民族旅游文化内涵及写作价值的探讨 |
周丽玲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4
|
论民俗主题公园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
陈玉平
王文艺
|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5
|
跨文化广告传播:文化的趋同化与多元化 |
花家明
|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6
|
从影片《低俗小说》看美国后现代文化在电影媒介中的传播 |
颜春龙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7
|
“弃新复旧”:村寨旅游开发中的新景观——以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为例 |
陈玉平
|
《凯里学院学报》
|
2008 |
3
|
|
8
|
对农传播式微的多维透析 |
汪奇兵
|
《开发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9
|
祭礼、空间与象征——贵州土家族傩祭仪式的意义阐释 |
陈玉平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8
|
|
10
|
全球化视野下的企业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 |
颜春龙
|
《市场论坛》
|
2007 |
5
|
|
11
|
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分析 |
喻健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12
|
我国对农传播的现状透析 |
汪奇兵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13
|
寿生的文学命运与贵州环境 |
蓝东兴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4
|
从文化传播看《了犹未了》主人公的形象 |
刘祥平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5
|
广播电视传播中停连技巧的准确定位 |
胥宇虹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论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 |
颜春龙
万红金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7
|
明代贵州开发的心理准备 |
蓝东兴
|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
2008 |
0 |
|
18
|
“包茅”补释与民族文化 |
赵宏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9
|
贵州高校民间文学、民俗学教学与研究状况调查——兼谈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
陈玉平
庹修明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20
|
论贵州地方志的文化品位 |
喻子涵
|
《理论与当代》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