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外省过客眼中的贵阳和贵州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华年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3期57-66,共10页
本文辑录抗日战争时期途经贵州的文教界人士对贵阳和贵州重要交通线上的城镇之观感。以综论、市政、交通、市场、服务业、物价、文教、民风人情、名胜、地方政治、政治人物、货币等门类(各类内以年份为次)分别编录。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贵阳 贵州 社会状况
下载PDF
仪式展演与民间叙事——贵州傩坛中的民间文学传承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玉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贵州各地民间傩坛班常受人之请 ,举行各种傩祭仪式 ,于是坛班中流传着各种关于最高神灵傩公傩母的传说。这些传说大致可分为“洪水———兄妹婚型”和“放牛娃供人头型” ,前一类型又常与伏羲女娲神话相交叉。仪式中常有各种傩戏剧目的... 贵州各地民间傩坛班常受人之请 ,举行各种傩祭仪式 ,于是坛班中流传着各种关于最高神灵傩公傩母的传说。这些传说大致可分为“洪水———兄妹婚型”和“放牛娃供人头型” ,前一类型又常与伏羲女娲神话相交叉。仪式中常有各种傩戏剧目的表演。傩祭仪式对民间文学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傩坛 民间文学 民间叙事 傩祭仪式 神话传说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稳定民族关系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枫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9-51,共3页
中国历史上虽有过多次民族冲突 ,但都不是长时间的 ,而且每次冲突后都会出现一个文化交汇、民族融合的局面。中国传统文化宽容、开放、变易的文化特质以及在这种文化特质下表现出来的和合精神 ,是确保中国古代社会民族关系基本稳定的根源。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稳定民族关系 和合精神
下载PDF
论50至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的文学想象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国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2-88,共7页
50至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的文学想象具有明显的虚幻性质,它来源于意识形态对现实的思维方式。这种文学想像忽略了农业合作化对改变农村经济生活与物质生活现状的承诺,其结果是用意识形态幻象全部替代了严峻的生活逻辑。由此便带来了关... 50至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的文学想象具有明显的虚幻性质,它来源于意识形态对现实的思维方式。这种文学想像忽略了农业合作化对改变农村经济生活与物质生活现状的承诺,其结果是用意识形态幻象全部替代了严峻的生活逻辑。由此便带来了关于这种文学想象的虚幻性的评价问题。但另一方面:农业合作化小说的阅读语境至今也没有走出意识形态的限制。当我们提出此类小说追求的是一种“伪意识”时,并不是相对于存在某种客观的“真意识”而言的。所以,对50至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的评价依据不应是“真”与“伪”,而应是与现实的接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至70年代 农业合作化小说 文学想象 文学评论 意识形态 虚幻性
下载PDF
说“直致”——关于钟嵘《诗品》的一个诗学概念的诠释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文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5,共5页
钟嵘《诗品》评陆机诗"有伤直致之奇",关于"直致"一词,《诗品》注者或略而不注,或注而不详。"直致"是六朝习用语,是钟嵘《诗品》中的一个重要诗学概念。钟嵘将"直"区分为"直致"和&qu... 钟嵘《诗品》评陆机诗"有伤直致之奇",关于"直致"一词,《诗品》注者或略而不注,或注而不详。"直致"是六朝习用语,是钟嵘《诗品》中的一个重要诗学概念。钟嵘将"直"区分为"直致"和"质直"二体。"直致"乃"自然英旨"、"风华清靡"之美;"质直"乃田家语。钟嵘褒"直致"而贬"质直",把"直致"与"雅致"并立,视为诗学中的两个相对但不矛盾的审美范畴。唐宋以后,"直致"成为文学批评中应用广泛的专门概念,但大多是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与钟嵘推崇"直致"的原意相反,这是对钟嵘"直致"说的歪曲和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直致 质直 雅致
下载PDF
论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创业叙事”——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国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5-98,共4页
创业是农业合作化小说特有的叙事话语,它促成了中国农民由个人创业主体向创社会主义集体大业的历史主体身份的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个人创业主体的叙事内涵虽然明显大于历史主体,但历史主体的精神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开掘,并建构起特殊的... 创业是农业合作化小说特有的叙事话语,它促成了中国农民由个人创业主体向创社会主义集体大业的历史主体身份的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个人创业主体的叙事内涵虽然明显大于历史主体,但历史主体的精神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开掘,并建构起特殊的关于财富的一种道德训诫方式。同时,历史主体的集体创业,也对乡村的爱情和婚姻道德生活带来了明显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 叙事 历史主体 道德 爱情
下载PDF
现代汉语比较句的结构特色与语用制约试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贺又宁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0-74,共5页
分析了现代汉语比较句的结构,指出现代汉语比较句的结构特色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引入比较对象角度,其词语丰富,较细致地表现了比较基准的差异;另一是从谓语词性角度来看,形容词与动词都能进入比较句,不同类型的比较句存在着不同... 分析了现代汉语比较句的结构,指出现代汉语比较句的结构特色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引入比较对象角度,其词语丰富,较细致地表现了比较基准的差异;另一是从谓语词性角度来看,形容词与动词都能进入比较句,不同类型的比较句存在着不同的语用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对象 谓语 比较句 句子结构 语用 现代汉语
下载PDF
论鲁迅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文学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2期48-53,共6页
鲁迅的文学史研究方法是以“史识”为核心、以揭示文学史之内在演进逻辑为目的的 ,他对当时出版的各种文学史都不满意 ,认为要么是“奴才家法” ,要么是“资料长编” ,打算编撰一部“简明可靠”而又有“史识”的文学史。他的文学史没有... 鲁迅的文学史研究方法是以“史识”为核心、以揭示文学史之内在演进逻辑为目的的 ,他对当时出版的各种文学史都不满意 ,认为要么是“奴才家法” ,要么是“资料长编” ,打算编撰一部“简明可靠”而又有“史识”的文学史。他的文学史没有编成 ,但他留下的文学史编撰提纲 ,体现了一位思想家的深刻见解和革命家的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概论 国民性 民族精神 鲁迅 文学史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身体”与“反动”——“另类”文本思考(之一)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63-68,共6页
20世纪的最后十年 ,中国文坛一批漂亮女人用写“身体”来演绎写作。社会为此“另类”之举“瞠目”后即而喧嚣 ,学界则在喧嚣中保持着冷静和低调。在西方当红的激进理论和让人耳目一新的创作上有过一个女性主义的名词———“躯体写作” ... 20世纪的最后十年 ,中国文坛一批漂亮女人用写“身体”来演绎写作。社会为此“另类”之举“瞠目”后即而喧嚣 ,学界则在喧嚣中保持着冷静和低调。在西方当红的激进理论和让人耳目一新的创作上有过一个女性主义的名词———“躯体写作” ,中国“另类”的此“身体”是否就是彼“躯体”呢 ?不少人一时有些混淆。“身体”的“反动”不能等同于“躯体写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躯体写作" 文学评论 中国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 社会批评
下载PDF
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其”字活用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第三人称代词“其”虽然有时在句子中实指发话人“我”,但是不能翻译成“我”。这是“语用上使用方法的活用”,可在注解中说明其语用义,如翻译成“我”,便失去了这种特殊用法的语用意义。从常见例句看,“其”指代对...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第三人称代词“其”虽然有时在句子中实指发话人“我”,但是不能翻译成“我”。这是“语用上使用方法的活用”,可在注解中说明其语用义,如翻译成“我”,便失去了这种特殊用法的语用意义。从常见例句看,“其”指代对话中的受话者‘你’或‘您’”的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代 语用 分析
下载PDF
论汉晋间之尚通意趣与学风转移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文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8-114,共7页
在东汉中后期的知识群体中,普遍流行着一种尚通意趣,博学多通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品格,贵通尚博成为一代之时尚。在尚通意趣的影响下,汉晋间的学术风气逐渐呈现出由繁琐拘泥转向清通简要的发展趋势,汉晋学者之学术取径、治学方法和... 在东汉中后期的知识群体中,普遍流行着一种尚通意趣,博学多通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品格,贵通尚博成为一代之时尚。在尚通意趣的影响下,汉晋间的学术风气逐渐呈现出由繁琐拘泥转向清通简要的发展趋势,汉晋学者之学术取径、治学方法和学术目的皆因此而体现出明显的区别。尚通意趣是汉晋学风转移之关键,向上结束了汉代的经学,向下开启了魏晋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晋代 学风 尚通意趣 避实就虚 重形重言
下载PDF
论十七年文学的两种阅读期待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国景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9-43,共5页
十七年文学一个极突出的现象,是题材集中于革命历史与农村变革,这与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密 切相关,在这一胜利的作用下,产生出一个强大的社会心理场,社会群体中个体的感情、意志、动机统 统臣服于主导历史巨变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和训... 十七年文学一个极突出的现象,是题材集中于革命历史与农村变革,这与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密 切相关,在这一胜利的作用下,产生出一个强大的社会心理场,社会群体中个体的感情、意志、动机统 统臣服于主导历史巨变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和训诫,个体的心理差异减少了,群体思想和观念的统 摄力、凝聚力增加了。正是这种共同的社会心理,催生了对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文学的阅读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 社会心理 农业合作化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小说历史评价综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国景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0-165,共6页
对合作化小说的评价 ,在不同历史时期曾有过种种变化。合作化小说诞生初期 ,伴随着广泛欢迎的 ,是一种焦灼、急切的功利期待。当合作化作为一种现实的意义秩序被成功构建之后 ,对合作化小说的评价开始转为一种意识形态想象的审美实现的... 对合作化小说的评价 ,在不同历史时期曾有过种种变化。合作化小说诞生初期 ,伴随着广泛欢迎的 ,是一种焦灼、急切的功利期待。当合作化作为一种现实的意义秩序被成功构建之后 ,对合作化小说的评价开始转为一种意识形态想象的审美实现的阅读期待 ,其间 ,阶级斗争叙事一度左右过对合作化小说的审美评价。 80年代初 ,合作化小说因现实意义秩序的崩溃面临重重危机 ,直到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 ,才被当作一个文学史范畴重新深化认识。而在整个评价历史的后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小说 历史评价
下载PDF
语用预设艺术在广告言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宏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1年第2期60-64,共5页
理解了语用预设,掌握了语用预设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广告言语既精练又幽默。
关键词 广告 言语 语用预设 精练 幽默
下载PDF
“新世俗神话”与“泛审美” 被引量:21
15
作者 安燕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9-102,共4页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 ,作为大众艺术的电影无可回避地承受了“泛审美”的历史和时代命运。电影形态的变革在不断的分化中重组、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商业、主流与边缘在整合与圆融中建构当代电影的新世俗神话 ,通过“泛审美”的美学...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 ,作为大众艺术的电影无可回避地承受了“泛审美”的历史和时代命运。电影形态的变革在不断的分化中重组、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商业、主流与边缘在整合与圆融中建构当代电影的新世俗神话 ,通过“泛审美”的美学关联 ,实现艺术与大众、市场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电影 新世俗神话 泛审美
下载PDF
论网络时尚与网络语言的互动 被引量:16
16
作者 贺又宁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2-67,共6页
在网络时代 ,网络时尚催生了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 ,网络语群的繁衍 ,网络专词的泛化 ,网络习语的流行 ,演示着网络语言的勃兴 ,网络语言的兴旺发达 ,折射着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反映着新兴的网络文化内涵 ,同时又为网络时尚推波助澜。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网络语群 网络文化 网络时尚 互动
下载PDF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春树热”的社会背景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旭 李英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第3期51-54,8,共5页
村上春树的小说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是作品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演绎了都市社会里的现代人性故事。在社会背景方面,村上的小说反映了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进程中人们的精神状态,类似的生活体验带来的文化认同感是其小说赖以... 村上春树的小说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是作品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演绎了都市社会里的现代人性故事。在社会背景方面,村上的小说反映了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进程中人们的精神状态,类似的生活体验带来的文化认同感是其小说赖以流行的基础。这种现象反映了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所具有的全球化倾向正不断消除着异文化间的差异而代之以一种普遍的跨国资本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东方 西方 认同
下载PDF
《任氏传》与《琵琶行》——唐诗与唐传奇的深层契合及相互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继琼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82-85,共4页
《任氏传》与《琵琶行》这两篇作品,无论从作者的创作心态,还是作品的故事内容、情感内涵,以及作品的叙事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以前,论者大都比较重视唐诗对唐传奇的影响,而忽略了这两种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 《任氏传》与《琵琶行》这两篇作品,无论从作者的创作心态,还是作品的故事内容、情感内涵,以及作品的叙事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以前,论者大都比较重视唐诗对唐传奇的影响,而忽略了这两种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问题。这两篇作品相比较,恰好证明了唐传奇对唐诗的影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唐传奇 《任氏传》 《琵琶行》
下载PDF
五行音乐盒带的编制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长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8-110,共3页
贵阳中医学院与贵州民族学院的合作科研项目《五行音乐对五脏虚实证影响的研究》,其中《五行音乐 曲目精选》已编制完成。五行音乐治疗的理论依据是先秦阴阳五行的核心观念,医和之说与《黄帝内 经》。编选乐曲的基本原则是将实用的五行... 贵阳中医学院与贵州民族学院的合作科研项目《五行音乐对五脏虚实证影响的研究》,其中《五行音乐 曲目精选》已编制完成。五行音乐治疗的理论依据是先秦阴阳五行的核心观念,医和之说与《黄帝内 经》。编选乐曲的基本原则是将实用的五行音乐治疗同民族音乐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曲的标准 是以调式分类之外,首选古曲,次选近世传统乐曲,以及现代人创作之精品和新民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 编选原则 阴曲 阳曲《内经》调式不平衡现象
下载PDF
说“文秀而质羸”——关于钟嵘《诗品》王粲条疏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文学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钟嵘《诗品》评王粲“文秀而质羸 ,在曹、刘间别构一体” ,历代注《诗品》者于此句 ,或略而不注 ,或注而不详。其实“曹刘体”是代表的一种古雅的文学风格 ,所谓王粲“在曹、刘间别构一体” ,是说王粲在曹、刘古雅之体外“别构”秀美一... 钟嵘《诗品》评王粲“文秀而质羸 ,在曹、刘间别构一体” ,历代注《诗品》者于此句 ,或略而不注 ,或注而不详。其实“曹刘体”是代表的一种古雅的文学风格 ,所谓王粲“在曹、刘间别构一体” ,是说王粲在曹、刘古雅之体外“别构”秀美一体。以秀为美的审美情趣是在玄学“清通简要”的学术方法的浸润影响下形成的 ,是长期孕育并脱胎于玄学“言意之辨”的理论之中的。王粲虽未以玄学名世 ,但他与玄学的两个思想根源有密切关系 ,其行为方式亦与玄风大盛之后的虚诞之风颇为相似 ,所以 ,他应是早期玄学风气中人。王粲既与玄学有如此密切之关系 ,那末 ,他在曹、刘古雅之体外“别构”秀美一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粲 曹刘 古雅 秀美 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