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思考——贵州民族职业教育调查报告 |
罗康隆
刘锋
李锦屏
|
《民族教育研究》
|
2001 |
3
|
|
2
|
贵州筹建中国傩戏傩面具博物馆的评估暨民院筹建民族博物馆、陈列室的建议 |
庹修明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3
|
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潘盛之
|
《怀化师专学报》
|
1996 |
0 |
|
4
|
民族教育困境的由来及其实质 |
刘峰
|
《怀化学院学报》
|
1995 |
0 |
|
5
|
中国军傩——贵州地戏 |
庹修明
|
《民族艺术研究》
|
2001 |
19
|
|
6
|
混成耕牧制在彝语地名中的反映 |
杨庭硕
李天元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2
|
|
7
|
无文字状态下的一种“立法”活动——黔桂边界苗族地区作为“先例”的埋岩 |
徐晓光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8
|
建立中国傩戏傩面具博物馆的评估——张家界建立中国土家族傩戏傩面具博物馆的可行性调查 |
庹修明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9
|
简论苗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
李锦平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3
|
|
10
|
论苗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影响 |
李锦平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1
|
台湾庙会与旅游观光 |
庹修明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12
|
推行侗文社会效果论略 |
谭厚锋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3
|
上古苗族国家与法的雏形探微 |
徐晓光
韦宗林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4
|
古夜郎国的文化源头考析 |
阿侯布岱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5
|
贵州彝语地名与生态环境 |
李天元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6
|
歌唱与纠纷的解决——黔东南苗族口承习惯法中的诉讼与裁定 |
徐晓光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3
|
|
17
|
中国傩文化述论 |
庹修明
|
《民族艺术》
|
1997 |
9
|
|
18
|
清政府对苗疆的法律调整及其历史意义 |
徐晓光
|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19
|
苗族认知模式与苗汉双语教学 |
李锦平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20
|
传统侗族历法钩稽 |
潘盛之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