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对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梁丽 孙雯 +1 位作者 孙青 何晓玲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睡眠质量对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00例,男女不限,年龄62~80岁,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睡眠质量对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00例,男女不限,年龄62~80岁,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别记录者入院时(T 0)、治疗后第1天(T 1)、治疗后第3天(T 2)和治疗后第7天(T 3)患者PSQI总分和PainDegree(PD)值,以PD值>300为切点,对PHN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与入院时相比较,患者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SQI的总分、PD值明显降低,PSQI、PD成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抽烟、饮酒的患者中PSQI总分与PD值存在一定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N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睡眠障碍会对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存在一定影响,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PHN患者的睡眠,同时加强此方面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PainVision知觉-痛觉 PSQI睡眠障碍
下载PDF
DTI定位责任椎间盘在腰椎间盘等离子射频治疗中的运用
2
作者 全杰 康新国 +1 位作者 徐睿 邹晋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66-1369,I0001,共5页
目的评估3.0T磁共振(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及等离子射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等离子射频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神经阻滞定位责任椎间盘组,B组为DTI定位责任椎间盘... 目的评估3.0T磁共振(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及等离子射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等离子射频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神经阻滞定位责任椎间盘组,B组为DTI定位责任椎间盘。比较患者压缩和非压缩神经根之间的分数各向异性(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然后比较A组与B组患者等离子射频治疗前,治疗后3 d、7 d、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评估疼痛情况。治疗后1个月MacNab评分法判断疗效。结果责任节段FA值显著低于同一水平非责任节段FA值,责任节段ADC值显著高于同一水平非责任节段ADC值,两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和B组术后较术前比都有治疗效果。B组术后3 d、7 d、1个月疗效较A组更优。MacNab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3.0T磁共振DTI可准确定位受压的腰骶神经根,对临床准确诊断和术前定位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视觉模拟评分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残端神经瘤治疗残肢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叶生丽 康新国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10-912,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残端神经瘤治疗残肢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例残肢痛患者,患者术前均服用弱阿片类药物配伍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控制疼痛,均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残端神经瘤治疗。于手术前后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残端神经瘤治疗残肢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例残肢痛患者,患者术前均服用弱阿片类药物配伍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控制疼痛,均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残端神经瘤治疗。于手术前后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发作频率、镇痛药物用量、局部麻木、感染等副作用及疼痛加重等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电话回访。结果3例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较术前减轻,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局部麻木、感染等副作用及疼痛加重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残端神经瘤安全性高、创伤小、临床短期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 射频消融 残肢痛 神经瘤
下载PDF
利多卡因在炎症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城 全杰 贺纯静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1期1747-1751,共5页
炎症和免疫问题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机制。药物治疗是主要方式,其虽具有使用便捷、成本低、疗效明显等优势,但也存在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需要探索其他治疗方式。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近年来在炎症... 炎症和免疫问题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机制。药物治疗是主要方式,其虽具有使用便捷、成本低、疗效明显等优势,但也存在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需要探索其他治疗方式。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近年来在炎症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利多卡因能减轻炎症和疼痛症状,并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以改善炎症性疾病和抑制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综述总结了利多卡因的药理学机制、临床应用(尤其是在炎症和免疫性疾病方面)以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利多卡因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疾病 免疫性疾病 利多卡因
下载PDF
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佐剂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M_(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5
作者 夏明忠 贺纯静 全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研究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佐剂诱导性关节炎(AIA)大鼠滑膜巨噬细胞极化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法将30只CV级成年雄性Lewis大鼠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佐剂+生理盐水组(B组)及佐剂+利多卡因组(C组)各10只,B组及C组行AIA造模,... 目的研究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佐剂诱导性关节炎(AIA)大鼠滑膜巨噬细胞极化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法将30只CV级成年雄性Lewis大鼠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佐剂+生理盐水组(B组)及佐剂+利多卡因组(C组)各10只,B组及C组行AIA造模,A组同法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造模后第21、22天予大鼠颈内静脉置管,第23~27天每天1次泵注利多卡因治疗2 h。在造模前(T_(0))、造模21天(T_(1))及造模27天(T_(2))检测大鼠足部肿胀情况、关节炎指数评分、机械缩足阈(MWT)、热缩足阈(TWL);最后处死大鼠取其踝部滑膜组织,HE染色观察三组大鼠滑膜组织病变情况及行滑膜病理学评分,免疫化学组织染色分析大鼠滑膜组织M_(1)巨噬细胞标记物CD197,PCR分析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左侧足爪部肿胀情况中,A组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异常;B、C组造模期间足爪逐渐肿胀,并伴懒动、烦躁、舔趾等表现;给药处理后C组肿胀较前减轻,且烦躁、舔趾等行为减少,而B组较前变化不大。踝关节炎指数评分中,T_(1)、T_(2)时B、C组评分均较A组明显升高,T_(2)时C组评分较B组降低(P均<0.05)。MWT、TWL评分中,T_(1)、T_(2)时B、C组的评分均较A组明显降低,T_(2)时C组评分较B组升高(P均<0.05)。滑膜组织病理学评分中,T_(2)时B、C组较A组明显升高,其中C组较B组更低(P均<0.05)。CD197阳性细胞数中,T_(2)时B、C组细胞数较A组增加明显,其中C组细胞数较B组更少(P均<0.05)。TNF-α、IL-1β表达水平中,T_(2)时B、C组的水平均较A组明显升高,其中C组水平明显低于B组(P均<0.05)。结论静脉泵注利多卡因能够有效地抑制AIA大鼠继发性关节肿胀情况,降低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滑膜中TNF-α和IL-1β水平,抑制滑膜M 1型巨噬细胞极化,改善AIA大鼠关节滑膜病变及关节炎症状,可能与其抑制AMPK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利多卡因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红 邹晋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76-1577,共2页
目的比较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脉冲射频术(PRF)联合PVP治疗疼痛性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6例疼痛性脊柱转移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联合组(n=12),对照组接受单独PVP治疗,联合组接受PVP联合PRF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脉冲射频术(PRF)联合PVP治疗疼痛性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6例疼痛性脊柱转移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联合组(n=12),对照组接受单独PVP治疗,联合组接受PVP联合PRF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缓解、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且联合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联合组的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PVP联合PRF治疗疼痛性脊柱转移瘤效果更好,可以持续(>1个月)缓解疼痛并最终改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肿瘤 椎体成形术 脉冲射频术
下载PDF
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睿 康新国 +2 位作者 何玺 刘宗才 曾宪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69-474,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TureFISP)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判定腰椎间盘突症(LDH)所致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单侧坐骨神经痛LDH患者(病变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骶部MR检查... 目的探讨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TureFISP)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判定腰椎间盘突症(LDH)所致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单侧坐骨神经痛LDH患者(病变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骶部MR检查。将3D-TureFISP序列与DTT图像融合,于L4~S1椎体水平测量双侧神经根FA及ADC值,结合融合图像所示神经根形态、走行及FA、ADC值判定LDH患者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TrueFISP序列与DTT融合图像可清晰显示神经根形态及走行。病变组40例(受累神经根51条,未受累神经根189条)中,37例影像学检查判定的责任神经根与临床症状相符,3例不符。对照组(240条神经根)左侧与右侧神经根FA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神经根平均FA值为0.346±0.042,ADC值为(1.296±0.080)mm^2/s。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值为0.253±0.021,ADC值为(1.743±0.089)mm^2/s;对侧神经根FA值为0.339±0.013,ADC值为(1.297±0.075)mm^2/s。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值明显低于自身同层面对侧神经根(t=0.806,P=0.038)及对照组神经根(t=0.963,P=0.043),ADC值明显高于自身同层面对侧神经根(t=0.866,P=0.040)及对照组神经根(t=0.921,P=0.042)。病变组对侧神经根FA及ADC值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TureFLSP序列联合DTT技术可清楚显示神经根解剖形态及走行,结合量化分析判定LDH患者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为临床提供更多诊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8
作者 康新国 黄朝东 +4 位作者 杨钛心 叶生丽 刘云琴 贺纯静 王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4-536,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全球患病率为0.1%~0.4%,常见于青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3∶1[2]。病变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包括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此外,AS还会影响外周关...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全球患病率为0.1%~0.4%,常见于青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3∶1[2]。病变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包括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此外,AS还会影响外周关节和关节外组织,导致慢性腰背痛、僵硬,可伴有外周关节炎、肌腱附着点炎、急性葡萄膜炎及肠道炎症等[3]。AS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晚期手术治疗,但治疗效果均不尽如人意,患者长期疼痛和僵硬可导致严重的残疾和增加经济负担。尽早发现并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d Agostino等[5]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运用于非泌尿系结石疾病时,可通过将能量集中释放使机械力学传导产生声学,影响体内生物反应,促进受损组织再生。ESWT因可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凋亡及促进血管新生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和骨肌疾病等的治疗[6-7]。ESWT因无创、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AS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观察ESWT应用于AS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体外冲击波治疗 骶髂关节 男女发病率 慢性炎症性疾病 肠道炎症 心血管系统疾病 慢性腰背痛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贺纯静 叶生丽 +3 位作者 邹晋峰 康新国 农佳元 代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腹腔注射注射等量缓冲液),糖尿病组(n=15,采用STZ糖尿病模型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STZ制备糖尿病大鼠),糖尿病+颈交感神经...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腹腔注射注射等量缓冲液),糖尿病组(n=15,采用STZ糖尿病模型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STZ制备糖尿病大鼠),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15,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STZ,糖尿病成模后8周给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造模后12周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于12周处死大鼠,采用Clark氧电极法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免疫组化检测海马IL-6、TNF-α的表达。结果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存活12只,阻滞组存活13只。糖尿病组、阻滞组与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糖尿病组线粒体呼吸功能为R3(28.51±3.01)、R4(13.93±1.16)、RCR(2.09±0.27),阻滞组的为R3(45.26±4.21)、R4(11.99±1.11)、RCR(3.52±0.32),对照组为R3(66.31±5.65)、R4(12.97±3.38)、RCR(4.78±0.68),糖尿病组和阻滞组线粒体呼吸功能均较对照组组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R3和RCR值显著降低(P<0.05);但阻滞组的R3和RCR高于糖尿病组(P<0.05)。在海马CA1区,糖尿病组IL-6、TNF-α表达为(53.32±6.29)、(63.21±13.24),阻滞组为(28.14±3.82)、(32.76±5.98),均高于对照组(13.87±2.54)、(11.09±8.87)(P<0.05)。阻滞组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6、TNF-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阻滞 糖尿病 线粒体 水迷宫实验
下载PDF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倩 龙娟 康新国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或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Kümmell病后疼痛的关系。方法纳入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Kümmell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单侧穿刺组(A组)和双侧穿刺组(B组),各16例。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单侧或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Kümmell病后疼痛的关系。方法纳入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Kümmell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单侧穿刺组(A组)和双侧穿刺组(B组),各16例。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Cobb’s角评估两种PKP术入路方式的疗效。通过骨水泥渗漏和脊髓压迫评估PKP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术后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A组VAS评分和ODI均高于B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Cobb’s角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各时间点两组患者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B组较A组维持高度效果更满意(P<0.05);B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高于A组(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感染、脊髓受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KP手术单侧穿刺和双侧穿侧入路治疗Kummell病均安全有效,但双侧穿刺入路对术后疼痛缓解及维持椎体高度更满意,这可能与双侧入路骨水泥注射量更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病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单双侧穿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ummell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晋峰 段自坤 +3 位作者 徐睿 龙娟 康新国 李华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782-1785,共4页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III期Kummell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科住院治疗的III期Kummell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21例(21个椎体)行单侧穿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单侧组),21例(21个椎体)行双侧穿刺骨填...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III期Kummell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科住院治疗的III期Kummell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21例(21个椎体)行单侧穿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单侧组),21例(21个椎体)行双侧穿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前与术后1d,术后1、6月视觉评分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伤椎Cobb’s角数值。同时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低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ODI以及Cobb’s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III期Kummell病均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少、骨水泥注入量少以及术中透视次数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填充网袋 Kummell病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奇神经节射频治疗会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志军 邹晋峰 +1 位作者 黄朝东 康新国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904-905,共2页
目的观察奇神经节阻滞和射频在治疗会阴部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会阴部疼痛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奇神经节射频治疗组,B组为奇神经节神经阻滞组。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服用止痛药物情况... 目的观察奇神经节阻滞和射频在治疗会阴部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会阴部疼痛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奇神经节射频治疗组,B组为奇神经节神经阻滞组。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服用止痛药物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组又低于B组。结论奇神经节阻滞和射频均能有效缓解会阴部疼痛患者的疼痛,射频治疗优于神经阻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神经节 射频治疗 会阴痛
下载PDF
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新国 贺纯静 +1 位作者 余倩 卢雪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方法治疗,B组采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复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C组采用单纯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方法治疗,B组采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复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C组采用单纯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PD),患区麻木与皮肤颜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6、8、16周,与A组比较国,B、C组PD值明显减少(P<0.05);B、C两组间PD值无明显差异(P>0.05);A组麻木及皮肤颜色改善情况不明显,B、C两组在治疗后8周开始麻木及皮肤颜色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可能通过改善神经功能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弹道 体外冲击波 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下载PDF
DTI在颈椎间盘突出症致臂丛神经受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睿 康新国 +2 位作者 何玺 曾宪春 刘昌杰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DTI对颈椎间盘突出所致臂丛神经受累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间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存在单侧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病变组)及健康成人(健康组)各50例,分别行DTI扫描后测量病变组患侧、健侧以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DTI对颈椎间盘突出所致臂丛神经受累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间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存在单侧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病变组)及健康成人(健康组)各50例,分别行DTI扫描后测量病变组患侧、健侧以及对照组同病变组患侧的臂丛FA值和ADC值,并行臂丛DTT成像。比较两组资料中三者的FA值和ADC值。结果病变组患侧臂丛,健侧及对照组同病变侧平均FA值分别为(0.338±0.027)、(0.405±0.009)及(0.410±0.011),ADC值分别为(1.741±0.091)×10-3mm2/s、(1.297±0.095)×10-3mm2/s及(1.297±0.089)×10-3mm2/s。分别行成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P<0.05;t=4.52,P<0.05)。通过进一步两两比较,健康对照组和病变组患者同侧对应的臂丛束的平均FA值和ADC值存在差异(P<0.05),病变组患侧臂丛的FA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ADC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病变组患者健侧与患侧对应的臂丛束的平均FA值和ADC值存在差异(P<0.05),病变组患侧臂丛的FA值显著低于健侧,ADC值显著高于健侧;病变组患者健侧与健康对照组同侧臂丛的FA值和ADC值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臂丛DTI成像,可以显示臂丛神经解剖形态及走行,并可通过量化分析,提供神经根病变的定量数据,更能反映出导致患者临床症状的臂丛神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成像 臂丛神经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倩 康新国 +1 位作者 邹晋峰 龙娟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424-1425,共2页
目的比较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与射频热凝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胸段(T 1(T 1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脊神经后支神经脉冲... 目的比较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与射频热凝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胸段(T 1(T 1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脊神经后支神经脉冲射频术组(A组,n=30)和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组(B组,n=32),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术后1 d(T2)、1月(T3)、6月(T4)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及PSQ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与T2比较,A、B组在T3-T4时VAS及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各个时间点VAS及PSQI评分均更低(P<0.05);B组患者术后发现5例(15.5%)患者出现麻木。结论两种手术方式运用于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一定疗效,射频热凝术的疼痛缓解优于脉冲射频术,但射频热凝术术后发生麻木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术 神经痛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微创治疗技术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2021版) 被引量:9
16
作者 薛朝霞 魏俊 +9 位作者 王祥瑞 程志祥 冯智英 郑拥军 张洪新 张小梅 白念岳 刘伯龄 贺纯静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28-238,共11页
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共识回顾并分析了脊神经后支解剖特点及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重点评价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微创治疗技术,包括注射治疗技术、针法松解技术、射频技术、化学损毁术、冷冻技... 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共识回顾并分析了脊神经后支解剖特点及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重点评价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微创治疗技术,包括注射治疗技术、针法松解技术、射频技术、化学损毁术、冷冻技术、内镜技术等。对各技术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疗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临床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 疼痛 微创治疗技术 注射疗法 针刀松解疗法 射频疗法 内镜技术 共识
原文传递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海马P38、TLR4的影响
17
作者 贺纯静 邹晋峰 +1 位作者 康新国 代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海马P38蛋白及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64只,采用链佐菌(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2组.A组为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32),B组为糖尿病组(n=32).水迷宫实验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海马P38蛋白及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64只,采用链佐菌(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2组.A组为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32),B组为糖尿病组(n=32).水迷宫实验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观察A、B组大鼠造模前(T_1)、造模后8(T_2)、10(T_3)、12(T_4)周的认知功能.分别于各时点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P38、TLR4的表达.结果:A、B组8、10、12周逃避潜伏期较造模前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A组(颈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A组各时点海马P3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海马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于B组(P<0.05).A组各时点海马P38mRNA相对表达倍数明显高于B组,海马TLR4mRNA相对表达倍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调节P38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交感神经 糖尿病 大鼠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冲击波对糖尿病大鼠股动脉血管黏附分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8
作者 邹晋峰 贺纯静 +4 位作者 康新国 段自坤 李林艳 刘云琴 黄朝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糖尿病大鼠股动脉血管黏附分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10周龄,体重220g—250g,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冲击波治疗组(C组)。B组和C组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及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糖尿病大鼠股动脉血管黏附分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10周龄,体重220g—250g,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冲击波治疗组(C组)。B组和C组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及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C组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第1、2、3、4周时各接受1次冲击波治疗。治疗结束后,超声观察各组大鼠股动脉直径和多普勒血流变化,并取各组左侧股动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CAM-1、VCAM-1蛋白表达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ICAM-1 mRNA、VCAM-1 m 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大鼠ICAM-1、VCAM-1蛋白表达及ICAM-1 mRNA、VCAM-1 mRNA表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ICAM-1、VCAM-1蛋白表达及ICAM-1 m RNA、VCAM-1 mRNA表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C组大鼠股动脉直径及血流量明显减小(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股动脉直径及血流量增大(P<0.05)。结论: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股动脉直径,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可能与减少ICAM-1、VCAM-1蛋白表达、ICAM-1 mRNA、VCAM-1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糖尿病 黏附分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脊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成骨性椎体转移瘤并发神经痛的近期疗效
19
作者 康新国 孙青 +2 位作者 段自坤 叶生丽 贺纯静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成骨性椎体转移瘤并发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5月收治的63例胸腰椎成骨性椎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记录手术前... 目的探讨脊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成骨性椎体转移瘤并发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5月收治的63例胸腰椎成骨性椎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记录手术前后患者镇痛药物服用情况。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状态。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术后1 d、7 d、1个月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KP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口服镇痛药物剂量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20例、有效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9.4%。结论脊神经射频热凝术可有效控制成骨性椎体转移瘤导致的神经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因素
20
作者 张洁(综述) 贺纯静(审校)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慢性骨代谢疾病,可导致全身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使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明显增加,但DOP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寻求DOP的有效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成骨细胞的起源细胞—骨髓...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慢性骨代谢疾病,可导致全身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使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明显增加,但DOP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寻求DOP的有效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成骨细胞的起源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阐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有利于DOP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在分子水平上对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可能影响因素与机制作基本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SCS 神经通路 DO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