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量对贵州高产玉米养分吸收、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安江勇 肖厚军 +6 位作者 秦松 芶久兰 郑常祥 祝云芳 李渝 赵欢 张萌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9,共7页
在贵州黄壤地区开展了以玉米品种("金玉506"和"黔单24")为主区,不同施肥量为副区处理的大田裂区试验,探讨贵州两种高密度栽培品种玉米的产量、生物性状、养分吸收和品质对不同施肥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玉米品种产量... 在贵州黄壤地区开展了以玉米品种("金玉506"和"黔单24")为主区,不同施肥量为副区处理的大田裂区试验,探讨贵州两种高密度栽培品种玉米的产量、生物性状、养分吸收和品质对不同施肥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玉米品种产量有显著影响。"金玉506"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常规密度种植推荐施肥量增量15%处理产量最高,达10 229.3 kg/hm^2;而"黔单24"略有不同,其产量随施肥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以推荐施肥量处理最高,为9 434.1 kg/hm^2。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品种与施肥量对玉米穗粗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两种玉米品种的千粒重随施肥量增加均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2.2%-10.3%和3.2%-6.8%。在生物性状方面,"金玉506"以推荐施肥量增量15%处理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茎粗最优,分别为308.5、130.4和2.6 cm;而"黔单24"以推荐施肥量处理株高、穗位高和茎粗达最大,分别为311.6、138.0和2.43 cm。从养分吸收看,品种和施肥量对玉米植株的养分吸收有显著影响,其中"金玉506"植株氮、磷和钾的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分别为24.8%-32.7%、44%-47.8%和5.9%-45.6%;而"黔单24"植株氮、磷和钾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降幅分别为3.8%-13%、11.8%-23.5%和3.9%-15%。在品质方面,合理施肥量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淀粉和粗蛋白含量,而过高施肥量会导致玉米品质的降低。因此,根据不同玉米品种的养分需求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有利于促进玉米的养分吸收,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玉米产量 养分吸收量 品质
下载PDF
头花蓼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及施用比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华 张文安 +5 位作者 秦松 肖厚军 张怡 李筑 张丽艳 杨胜福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3期20-22,共3页
通过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及施用比例对头花蓼生长发育、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P、K不同肥料施用比例对头花蓼产量影响较大,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以高量N、P+低量K肥(N2P2K1)处理产量最高;... 通过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及施用比例对头花蓼生长发育、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P、K不同肥料施用比例对头花蓼产量影响较大,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以高量N、P+低量K肥(N2P2K1)处理产量最高;N肥效应最高,并且显著高于P、K肥;P肥效应次之且显著高于K肥;K肥效应最差,施用效果不佳;N、P肥对头花蓼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较大,N、P、K肥配施头花蓼槲皮素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氮磷钾 施肥
下载PDF
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对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全全 张萌 +5 位作者 顾小凤 柳玲玲 应炳坤 潘文勇 姚剑 芶久兰 《农技服务》 2023年第7期23-26,共4页
为明确中量元素水溶肥在高粱上的施用效果,以贵州特色酒用高粱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K)和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2个处理,探究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对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鼎盛缘中量元素水溶肥高粱农艺性状略优... 为明确中量元素水溶肥在高粱上的施用效果,以贵州特色酒用高粱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K)和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2个处理,探究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对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鼎盛缘中量元素水溶肥高粱农艺性状略优于CK,其株高为2.89 m,茎粗为5.46 cm,穗长为33.23 cm,千粒重为23.18 g,生物量为1058.95 kg/667m^(2),籽秆比为0.75,高粱产量为451.62kg/667m^(2),产量较CK高61.46 kg/667m^(2),增产率为17.56%;高粱籽粒N、P、K养分含量分别为1.407%、0.330%、0.432%;茎秆N、P、K养分含量分别为0.509%、0.175%、1.944%。N、P、K累积量分别为9.48 kg/667m^(2)、2.55 kg/667m^(2)和13.76 kg/667m^(2),分别较CK高1.20 kg/667m^(2)、0.38 kg/667m^(2)和1.14 kg/667m^(2);单宁含量为1.59%,支链淀粉含量为55.79%,显著高于CK 5.56百分点。综上,在高粱生产过程中,可适当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来提高高粱产量和养分吸收,改善高粱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量元素水溶肥 高粱 产量 养分吸收 品质
下载PDF
不同钾素水平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及酶活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顾小凤 魏全全 +4 位作者 芶久兰 张萌 何佳芳 柳玲玲 李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15-24,共10页
【目的】探明不同钾素水平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及酶活性与产量的影响,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材,采用砂培试验方法,研究0 mmol/L(K_(0))、1 mmol/L(K_(1))、3 mmol/L(K_(2))、5 mmol/L(K_(3))、7 ... 【目的】探明不同钾素水平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及酶活性与产量的影响,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材,采用砂培试验方法,研究0 mmol/L(K_(0))、1 mmol/L(K_(1))、3 mmol/L(K_(2))、5 mmol/L(K_(3))、7 mmol/L(K_(4))和9 mmol/L(K_(5))6个钾素水平对马铃薯养分吸收、酶活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不同处理马铃薯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处理分别为52.10~156.70 g/株、11.97~20.58 g/株和12.71~28.98 g/株,K_(4)产量较其余处理提高5.8%~200.7%;不同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氮素、磷素和钾素含量分别为24.25~32.34 g/kg、1.50~2.46 g/kg、7.00~55.73 g/kg和19.10~22.65 g/kg、2.51~3.70 g/kg、23.40~38.37 g/kg;钾素吸收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K_(2)时达最大,分别为55.5%、59.6 kg/kg和41.8 kg/kg;偏生产力(PFP)呈逐渐下降趋势,K_(1)最大,为98.2 kg/kg;不同处理粗蛋白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K_(0)最高,为14.06%;淀粉、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分别在K_(4)、K_(2)和K_(4)最高,分别为14.06%、18.20%和36.89 mg/100g;干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K_(0)最高,为24.00%;不同处理马铃薯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分别在K_(3)、K_(3)和K_(2)最高,分别为216.99 U/mg、5.60 U/mg和653.01 U/mg。【结论】适当施钾量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养分吸收及酶活性,但钾素施用量过高,马铃薯产质量呈下降趋势,且抗逆酶活性降低;不考虑土壤供钾条件下,马铃薯钾肥施用量以3 mmol/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素水平 马铃薯 产量 养分吸收 品质 酶活性
下载PDF
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及产量对新型缓释肥料的响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婷婷 赵欢 +3 位作者 肖厚军 陈云梅 秦松 胡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4-2032,共9页
为明确新型缓释肥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贵州黄壤区鲜食玉米种植的新型缓释肥料,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T1)、习惯施肥(T2)、包膜缓释肥(T3)、稳定性缓释肥(T4)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新型缓释... 为明确新型缓释肥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贵州黄壤区鲜食玉米种植的新型缓释肥料,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T1)、习惯施肥(T2)、包膜缓释肥(T3)、稳定性缓释肥(T4)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新型缓释肥料对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生物性状、玉米全氮积累量、光合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缓释肥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以包膜缓释肥最高,达65.31g·株^(-1);在玉米收获期,施用包膜缓释肥的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127.89 g·株^(-1),显著高于另一种新型缓释肥料;玉米株高和茎粗表现出稳定性缓释肥>包膜缓释肥,穗位高和叶绿素均表现出包膜缓释肥>稳定性缓释肥,但两种缓释肥料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各产量构成要素指标除百粒重外,均以施用包膜缓释肥处理最优;玉米全氮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逐渐由叶、茎转向籽粒,在收获期以包膜缓释肥处理最高,占整株的58.2%;氮素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以包膜缓释肥处理最高,分别为13.73 g·g^(-1)、17.42 g·g^(-1)和68.49%,但两种新型缓释肥料之间无显著差异;施用新型缓释肥料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光合特性,其中Pn、Tr和Gs在拔节期达到峰值。综上,包膜缓释肥对干物质积累量、生物性状、产量构成要素、光合特性、全氮积累量及肥料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并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可见,包膜缓释肥更适合于贵州黄壤区鲜食玉米的高产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利用 产量 新型缓释肥料 干物质积累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