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方县城关婴幼儿体格发育调查报告
1
作者 周璟(执笔) 陈开华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为了进一步搞好儿童保健工作,防治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对本县城关儿童的体格发育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体格发育 县城 儿童保健工作 婴幼儿 健康水平 科学依据
下载PDF
参与式方法在改善生殖健康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晏家胜 刘家智 蔚志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2年第6期347-348,共2页
为探讨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改善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途径 ,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在福特基金的资助下 ,结合世界银行贷款卫 项目 ,开展了“改善生育卫生服务 (RHIP)”项目。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底在贵州省大方县将参与式方法运用到... 为探讨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改善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途径 ,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在福特基金的资助下 ,结合世界银行贷款卫 项目 ,开展了“改善生育卫生服务 (RHIP)”项目。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底在贵州省大方县将参与式方法运用到 RHIP项目中进行试点 ,包括村委会建立以“示范户”为中心的“妇女学习小组”、“男性学习小组”,以“恳谈会”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学习等。到 2 0 0 1年底 ,试点乡镇村民健康知晓率达 92 .8%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 50 .3% ,住院分娩率增幅达 1 63.7% ,已连续 2年未发生孕产妇死亡 ,到乡卫生院诊治生殖道感染的病例增加了近 1 0倍。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保健意识 ,促进其健康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方法 生殖健康服务 中国 农村 贫困地区
下载PDF
催产素对第三产程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开华 周璟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6期125-125,144,共2页
目的探讨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方法通过大方县妇幼保健院2007年产妇第三产程临床应用催产素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2007年10月~2008年2月住院分娩的足月产妇81例,产妇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36岁,初产妇占84。在第三产... 目的探讨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方法通过大方县妇幼保健院2007年产妇第三产程临床应用催产素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2007年10月~2008年2月住院分娩的足月产妇81例,产妇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36岁,初产妇占84。在第三产程合理使用催产素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结论在临床上,除使用催产素外,提高产科质量,减少术中出血,加强产程观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等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失血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第三产程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口服抗菌药物预防产褥期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琼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5期134-134,共1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口服抗菌药物预防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168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进行头孢拉定联合奥硝唑、对照组进行青霉素联合甲硝唑预防治疗,对比2组的临...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口服抗菌药物预防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168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进行头孢拉定联合奥硝唑、对照组进行青霉素联合甲硝唑预防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体温明显降低(P<0.05),术后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切口感染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炎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后口服头孢拉定与奥硝唑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改善产褥期产妇体征,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抗菌药物 产褥期感染
下载PDF
阴道分娩后卡前列甲酯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高琼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8期541-542,共2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预防阴道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84例,分娩方式均为引导分娩,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缩宫素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卡前列...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预防阴道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84例,分娩方式均为引导分娩,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缩宫素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甲酯预防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排尿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自行排尿成功率与6h排尿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1),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24h内查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超标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表明,产后使用卡前列甲酯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还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卡前列甲酯 产后尿潴留
下载PDF
胎头吸引术在头位难产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高琼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3期55-55,共1页
目的:对胎头吸引术在头位难产产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发生头位难产的产妇200例,随机进行分组,产钳组患者100例,均给予患者产钳助产手术治疗;吸引组患者100例,给予患者胎头吸引... 目的:对胎头吸引术在头位难产产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发生头位难产的产妇200例,随机进行分组,产钳组患者100例,均给予患者产钳助产手术治疗;吸引组患者100例,给予患者胎头吸引助产手术治疗,对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吸引组患者软产道损伤发生率、新生儿头皮损伤发生率、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优越于产钳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手术成功比例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头位难产产妇应用胎头吸引助产手术可明显增加阴道分娩比例,降低剖宫产率,同时对新生儿和产妇的损伤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依据产妇情况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头吸引术 产钳手术 头位难产 安全性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效果
7
作者 高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26-226,共1页
探究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应用阴道镜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了本院近两年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共计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其中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的标准,同时对比阴道镜检查的检出率... 探究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应用阴道镜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了本院近两年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共计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其中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的标准,同时对比阴道镜检查的检出率。结果:通过病理检查结果得出,所有患者中共检出63例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2.50%,检出宫颈炎53例,检出率为44.17%,检出宫颈癌4例,检出率为3.33%。阴道镜检查结果显示,检出宫颈癌前病变57例,检出率为47.50%,检出宫颈炎44例,检出率为36.67%,检出宫颈癌4例,检出率为3.33%。两种检查结果显示,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病变患者采取阴道镜检查的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筛查作用,对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可有效的筛查出来,从而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筛查 价值
下载PDF
宫颈刷片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高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01-201,共1页
分析探讨在宫颈癌普查中使用宫颈刷片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癌普查的856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宫颈刷片、电子阴道镜检查,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宫颈刷片、电... 分析探讨在宫颈癌普查中使用宫颈刷片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癌普查的856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宫颈刷片、电子阴道镜检查,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宫颈刷片、电子阴道镜以及联合使用两种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入选研究对象中,送检病理活检组织共288例(其中经宫颈刷片送检198例,经电子阴道镜送检90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共为33例,发生率0.39%,宫颈癌患者11例,发生率0.13%;相比于单独使用宫颈刷片、电子阴道镜检查,二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普查工作中采取宫颈刷片+电子阴道镜联合检查的形式,能够提升宫颈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刷片 电子阴道镜 宫颈癌检出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