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东坡咏物词“似与非似”之特色及成因
1
作者 曾毅生 张承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6-128,共3页
苏东坡在咏物词创作上力求神似,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对所咏之物做到不粘不脱、若即若离,使之显示出一种既是事物本身又超越此事物的双重性质意象。这种意象的形与神、物与我的关系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形成了东坡咏物词的风格特征。而这... 苏东坡在咏物词创作上力求神似,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对所咏之物做到不粘不脱、若即若离,使之显示出一种既是事物本身又超越此事物的双重性质意象。这种意象的形与神、物与我的关系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形成了东坡咏物词的风格特征。而这一风格的形成,不仅得力于作者艺术上的自觉追求,还得力于作者政治上的避祸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咏物词 特色 成因
下载PDF
寻找精神家园的流浪汉——换一个视角看福斯塔夫与阿Q
2
作者 傅波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5-38,共4页
从福斯塔夫与阿Q在精神流浪这个视角入手,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个文学形象放在世界文化这个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比较分析,对他们作为流浪汉的生存价值、生存方式进行新的文学观照,从而发现他们的人生,实际上... 从福斯塔夫与阿Q在精神流浪这个视角入手,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个文学形象放在世界文化这个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比较分析,对他们作为流浪汉的生存价值、生存方式进行新的文学观照,从而发现他们的人生,实际上也是生命苦囚般的体味和经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可视为人类生存困惑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汉 福斯塔夫 阿Q 生存 文化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