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高原车田河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特征及水环境质量评价
1
作者 潘家响 朱明飞 +3 位作者 秦念慈 肖晶 刘晨 李秋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5-945,共11页
为了解浮游植物功能群对贵州高原水环境的指示作用和水生态现状,以贵阳市车田河为例,于2020、2021、2022年的3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浮游植物和水质环境展开调查。利用功能群的概念对车田河浮游植物进行划分,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时... 为了解浮游植物功能群对贵州高原水环境的指示作用和水生态现状,以贵阳市车田河为例,于2020、2021、2022年的3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浮游植物和水质环境展开调查。利用功能群的概念对车田河浮游植物进行划分,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演替特征,运用冗余分析方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识别不同水文期下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揭示浮游植物功能群与其适应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Qr指数对水质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车田河共鉴定出7门70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总体呈绿藻-硅藻-蓝藻型,占比分别为42.9%、27.1%、18.6%,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86×10^(4)-1.28×10^(7) cells·L^(−1),均值为1.76×10^(6) cells·L^(−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9-336.3 mg·L^(−1),均值为28.9 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和隐藻(Crytomonas sp.)等。2)浮游植物共可归类为23个功能群,其中共同优势功能群为B、S1、Y类型,功能群的组成存在显著时空差异,演替序列表现为枯水期B/S1→丰水期LM/B/H1,水库断面LM→溪流断面MP/Y,反映出生境多变、生产力旺盛的水环境特征。其中,WT、TN和CODMn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变量。3)浮游植物功能群适宜生境指示车田河为中到富营养状态,香农指数(H)枯水期为1.4、丰水期为1.7,属于α-中污型,生态状态指数枯水期为3.1、丰水期为2.9,指示环境为“好-中等”。相对于多样性指数,基于功能群分类的Qr指数质量评价方法更适用于贵州高原车田河水体,研究结果可为贵州高原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河流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时空演替 水质评价
下载PDF
贵州南北盘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优势种生态位特征
2
作者 杨波 张靖泽 +2 位作者 肖晶 夏伟 李秋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3,共9页
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及生态位特征,为南北盘江的水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10月(平水期)和2021年4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对南北盘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计算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分析优势种间的相... 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及生态位特征,为南北盘江的水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10月(平水期)和2021年4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对南北盘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计算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分析优势种间的相互关系。南盘江3次采样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2种,平均丰度为6.44×10^(5)~13.60×10^(5)个/L;北盘江鉴定出32种,平均丰度为2.04×10^(5)~3.67×10^(5)个/L。优势种南盘江9种,北盘江6种,其中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为全年优势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南盘江为0.160~0.689,北盘江为0.173~0.516。生态位重叠值南盘江为0.098~0.987,北盘江为0.078~0.981。南盘江有21组、北盘江6组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超过0.6,表明这27组优势种对于生态资源的利用较为相似,存在一定竞争关系。枯水期南北盘江浮游植物处于发展阶段,丰度开始增加;而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逐渐衰退,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季节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优势种 生态位 南北盘江
下载PDF
贵州百花湖麦西河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秋华 陈丽丽 +4 位作者 夏品华 刘送平 陈峰峰 余德民 李存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2-618,共7页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对百花湖(水库)麦西河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监测到浮游植物66种(属),浮游植物主要由绿藻、硅藻和蓝藻组成,夏秋季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为优势浮游植物,而冬...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对百花湖(水库)麦西河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监测到浮游植物66种(属),浮游植物主要由绿藻、硅藻和蓝藻组成,夏秋季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为优势浮游植物,而冬春季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为主要优势藻.浮游植物丰度在1.17×104-3.35×107cells/L之间,2010年4月最低,2009年7月最高,浮游植物种群在4-9月主要由蓝藻组成,冬季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运用典型对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麦西河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次为营养盐;蓝藻的大部分种类和裸藻受水温和浊度等影响较大,而硅藻和绿藻的大部分种类受氮磷营养盐浓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河口 水库
下载PDF
贵州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秋华 温远志 +4 位作者 杨卫诚 欧腾 高廷进 张垒 魏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1-538,共8页
为了探明百花湖麦西河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动态特征,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对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后生浮游动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共监测到轮虫29种,丰度为0.16~837.80 ind./L;桡足类浮游动物仅检测到了温中剑... 为了探明百花湖麦西河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动态特征,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对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后生浮游动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共监测到轮虫29种,丰度为0.16~837.80 ind./L;桡足类浮游动物仅检测到了温中剑水蚤(Mesocyclops thermocyclopoides)和猛水蚤(Harpacticella sp.)2种,以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为主,其丰度为0~642.75 ind./L;枝角类浮游动物9种,丰度为0~31.20 ind./L.后生浮游动物的丰度主要由轮虫和桡足类组成,轮虫丰度比例为4.09%~100%,桡足类丰度比例为0~95.64%.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为轮虫类的主要优势种,最高丰度分别达到424.88、392.20和61.99 ind./L;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枝角类优势种,最高丰度达到27.93 ind./L.轮虫丰度与透明度、总氮、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枝角类丰度与透明度、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河口 麦西河 百花湖
下载PDF
贵州红枫湖越冬藻类的空间分布与实验室复苏实验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敬富 陈敬安 +4 位作者 李秋华 夏品华 曾艳 杨永琼 杨海全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本文选取贵州省红枫湖这一典型的亚深水型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在8个代表性湖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表层水体藻类浮游植物分布的月定量监测,并在4个采样点采集新鲜沉积物进行了越冬藻类赋存与复苏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红枫湖表层水体藻类种... 本文选取贵州省红枫湖这一典型的亚深水型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在8个代表性湖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表层水体藻类浮游植物分布的月定量监测,并在4个采样点采集新鲜沉积物进行了越冬藻类赋存与复苏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红枫湖表层水体藻类种群密度蓝藻绿藻>硅藻>甲藻,蓝藻为优势门类,水体藻类种群密度秋季初期最高,其次是春季初期和夏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演化特征.水体中越冬藻类以蓝藻为主,其次是硅藻和绿藻,水深对水体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及组成没有显著影响.沉积物中越冬藻类以硅藻为主,基本不含蓝藻.模拟实验表明,水体中的光照条件对藻类的复苏和生长有重要影响,温度和沉积物中藻类的种群密度与组成同样影响藻类的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藻类 越冬 复苏 光照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生态网箱养殖叶绿素a动态变化及对水库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晏军 刘利平 +3 位作者 李秋华 JAMES S.Diana 张健 吴宗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834-4838,共5页
通过研究贵州省龙滩水库生态网箱养殖水体和库区水体的特性,分析了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生态网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叶绿素a含量的上升,改变了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程度。现阶段库区和生... 通过研究贵州省龙滩水库生态网箱养殖水体和库区水体的特性,分析了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生态网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叶绿素a含量的上升,改变了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程度。现阶段库区和生态网箱养殖水体富营养指数均属于中营养水平,分别为37.2、38.1,无显著差异(P>0.05),生态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箱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龙滩水库
下载PDF
红枫湖·百花湖入库河流水环境状况及生态修复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夏品华 李秋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44-7346,共3页
分析了红枫湖水库和百花湖水库主要入湖河流的总氮和总磷含量以及入湖污染量,概述了目前红枫湖水库和百花湖水库入湖河口生态修复措施,同时提出了开展生态措施的设想,为指导以后红枫湖水库和百花湖水库的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 红枫湖 百花湖 河口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贵州高原红枫水库蓝藻组成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秋华 韩丽彬 +1 位作者 马一明 刘英龙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1-7,F0002,共8页
为了解贵州高原红枫水库的蓝藻种类组成与群落季节动态特征,于2019年1—12月对红枫湖进行每月1次的频率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年度共检测出蓝藻16属,其中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湖丝藻(Limnothrix redekei)、拟柱胞藻(... 为了解贵州高原红枫水库的蓝藻种类组成与群落季节动态特征,于2019年1—12月对红枫湖进行每月1次的频率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年度共检测出蓝藻16属,其中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湖丝藻(Limnothrix redekei)、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鱼腥藻(Anabaena sp.)和中华尖头藻(Merismopedia sinica)为优势藻,湖泊假鱼腥藻占据绝对优势;蓝藻的总丰度在3.26×10^(5)~2.59×10^(8) cells/L之间,总生物量在8.42~5920.39μg/L之间,蓝藻群落在季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n=191,P<0.05),夏季蓝藻生物量最高,存在着发生蓝藻水华的风险;冗余分析表明水温(WT)、总磷(TP)、总氮(TN)是影响红枫水库蓝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红枫水库
下载PDF
贵州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冲冲 李秋华 +2 位作者 陈文生 何应 肖晶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6期131-138,共8页
为研究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4月、7月对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进行四次生态调查,并运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NMDS)、冗余分析(Redund... 为研究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4月、7月对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进行四次生态调查,并运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NMDS)、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对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后生浮游动物45种,以轮虫种类为主(32种)。后生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性差异显著,春季最高(5287ind.·L^(-1)),冬季最低(73.20ind.·L^(-1));生物量的季节性差异显著,春季最高(18.30 mg·L^(-1)),夏季最低(1.50 mg·L^(-1))。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矩形龟甲轮虫(K. quadral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主要优势种。春季、夏季均以螺形龟甲轮虫为优势种类;秋季、冬季没有明显的优势种。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获得样品的空间定位点图,四季分明,反映出群落结构的水文季节性特征。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Water temperature, WT)、透明度(Secchi disk depth, SD)是影响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营养盐、pH、叶绿素a(Chlorophyll-a, Chl a)是影响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冗余分析 草海
下载PDF
贵州高原普定水库水环境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旷攀 李秋华 +2 位作者 金爽 马一明 潘少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588,共13页
为了解乌江上游普定水库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污染程度,于2018年对普定水库表层水体以及表层沉积物6种重金属(Hg、As、Cu、Ni、Cd、Pb)含量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地积累指数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 为了解乌江上游普定水库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污染程度,于2018年对普定水库表层水体以及表层沉积物6种重金属(Hg、As、Cu、Ni、Cd、Pb)含量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地积累指数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普定水库表层水体ρ(Hg)、ρ(As)、ρ(Cu)、ρ(Ni)、ρ(Cd)、ρ(Pb)的范围分别为(0.004±0.003)(0.050±0.044)(4.225±3.117)(18.343±17.093)(0.845±0.739)(6.155±5.747)μg L,其中ρ(Hg)、ρ(As)、ρ(Ni)、ρ(Cd)、ρ(Pb)在季节性变化上具有相似规律,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ρ(DO)与ρ(Hg)、ρ(As)和ρ(Cu)均呈显著相关,说明这3种重金属含量可能受到ρ(DO)影响.②普定水库表层沉积物w(Hg)、w(As)、w(Cu)、w(Ni)、w(Cd)、w(Pb)的范围分别为(0.06±0.02)(14.75±4.88)(166.60±74.74)(87.43±51.18)(1.89±0.26)(206.34±110.33)mg kg,其中w(Pb)、w(Cd)和w(Cu)平均值分别为贵州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6.0、5.8和5.0倍;重金属含量沿程分布特征存在季节性差异,w(Cd)、w(Pb)、w(Hg)、w(Cu)、w(Ni)在秋冬季最高,w(Cd)、w(Pb)、w(Hg)沿程逐渐升高,在大坝口达到最高值,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从上游到下游重金属污染逐渐严重.③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表明,普定水库水质未受到重金属污染;采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普定水库表层沉积物以Cu、Ni、Pb、Cd污染为主;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Cd和Pb具有较高的风险值,是普定水库重金属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研究显示,普定水库水环境主要受外源污染,矿山开采以及冶炼活动可能是造成重金属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普定水库水环境重金属综合治理,尤其是对Cd和Pb污染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重金属 时空分布 生态风险 普定水库
下载PDF
贵阳市翁井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分析
11
作者 罗江之 欧腾 +3 位作者 邓恺芊 王鹏飞 顾太波 李秋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5,共10页
为探究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特征与联结性,以贵阳市翁井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对水库内浮游植物进行采样,分析其浮游植物优势种结构特征、生态位时间格局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1种,其中尖... 为探究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特征与联结性,以贵阳市翁井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对水库内浮游植物进行采样,分析其浮游植物优势种结构特征、生态位时间格局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1种,其中尖针杆藻(Synedra acusva)、湖泊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limnetic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 Ehr)、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作为绝对优势种;翁井水库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落呈季节性变化,尖针杆藻在春冬占据优势地位,啮蚀隐藻、梅尼小环藻在春末占据优势地位,湖泊假鱼腥藻在夏秋占据优势地位;啮蚀隐藻外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受时间变化产生的因素影响显著,微囊藻(Microcystis sp.)生态位宽度对空间、时间因素敏感,可作为环境指示种,对群落生态位宽度、种群重叠度有指示作用;群落整体无显著关联,种间总体正相关,绝对优势种对其他物种有促进作用;翁井水库内浮游植物群落通过种内调节、种间互利恢复了稳态,具备较好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优势种 生态位 种间相关性 翁井水库
下载PDF
贵州红枫湖水库消落带类型划分及其生态修复试验 被引量:18
12
作者 夏品华 林陶 +3 位作者 邓河霞 薛飞 蒋瑶 李秋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0,共3页
水库消落带是防止水体污染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恢复或重建消落带植被是水库水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水库水体污染控制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消落带类型划分可为消落带分区规划治理提供指导。根据喀斯特山区水库消落带自然... 水库消落带是防止水体污染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恢复或重建消落带植被是水库水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水库水体污染控制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消落带类型划分可为消落带分区规划治理提供指导。根据喀斯特山区水库消落带自然结构的质地和坡度,将红枫湖水库消落带分为河口型消落带、库湾滩地消落带、土质缓坡消落带、砾质坡地消落带和岩质岸坡消落带5种类型,对各种类型的消落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红枫湖水库消落带生态恢复的设计原则与工程模式。红枫湖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试验表明,恢复与重建后的消落带系统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消落带 生态修复 红枫湖水库 喀斯特地区 贵州
下载PDF
四种水库消落带植物对水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送平 李秋华 +4 位作者 支崇远 李小峰 陈峰峰 蒋瑶 焦树林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2-468,共7页
研究了百花湖消落带四种优势植物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在模拟水淹环境下的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以期了解其对水淹环境的... 研究了百花湖消落带四种优势植物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在模拟水淹环境下的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以期了解其对水淹环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1)水淹条件下,双穗雀稗、空心莲子草和牛鞭草生长加剧,狗牙根生长缓慢,四种植物损失了不适应全淹环境的分枝和叶片。2)双穗雀稗、牛鞭草和狗牙根表现为茎的生长,空心莲子草表现为茎和分枝的生长。植株顶端冒出水面后,双穗雀稗、空心莲子草和牛鞭草叶的生长加剧。3)四种植物的叶绿素a、b的含量降低,叶绿素b降低比叶绿素a更显著,叶绿素a/b值显著升高。植株顶端冒出水面后,双穗雀稗、空心莲子草和牛鞭草叶绿素a、b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a/b值显著降低。4)经过不断地适应和进化后,四种植物能更好地适应水淹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植物 水淹 适应
下载PDF
宜昌长江南岸岩溶地下水中水生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伟 段佳文 +6 位作者 赵瑞超 王一安 李寅 陈伟 李秋华 周宏 Anton Brancelj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282,共10页
为探究宜昌长江南岸岩溶区地下水中水生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环境响应规律,在2018年7月至8月对宜昌长江南岸15处表层岩溶泉及9处岩溶大泉中水生动物进行采集,同时对地下水理化指标进行测试。共采集到809个动物个体,共有13个亚纲,同时包括... 为探究宜昌长江南岸岩溶区地下水中水生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环境响应规律,在2018年7月至8月对宜昌长江南岸15处表层岩溶泉及9处岩溶大泉中水生动物进行采集,同时对地下水理化指标进行测试。共采集到809个动物个体,共有13个亚纲,同时包括多个物种的暗层和非暗层种。结果发现:①不同动物在地下水空间分布上各异,在表层岩溶泉,Copepoda的暗层种和Ostracoda的暗层种大量存在(31.3%,23.7%),Trichoptera和Diptera少量存在(0.4%,2.9%);在岩溶大泉,Copepoda(非暗层种)和Amphipoda大量存在(25.0%,8.3%),Ostracoda的暗层种少量存在(2.2%)。②不同地下水的环境也表现出差异,区内岩溶大泉pH,Na^(+),Ca^(2+),Mg^(2+)等指标的极差(分别为0.64,1.25,34.0,22.1 mg/L)小于表层岩溶泉(分别为2.45,5.68,59.6,33.4 mg/L),表现出更稳定的环境特征。③通过对各环境因子以及不同物种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表层岩溶泉的主控环境因子为pH,Na^(+),Mg^(2+),岩溶大泉的主控环境因子为pH,SO^(2-)_(4),Mg^(2+);表层岩溶泉的主要代表性生物群落为Ostracoda,Diptera,Turbellaria的暗层物种,岩溶大泉的主要代表性生物群落为Mollusca,Diptera,Decapoda。④通过路径分析发现,生物通过种间相互作用,对环境因子具有直接与间接响应。在表层岩溶泉,Diptera主要通过与Ostracoda的种间关系对Na^(+)和Mg^(2+)起间接响应,另外Ostracoda,Diptera,Turbellaria的暗层种对pH有直接响应;在岩溶大泉,Mollusca主要通过Diptera对pH起间接响应,Diptera通过Decapoda对SO_(4)^(2-)起间接响应,另Mollusca,Diptera,Decapoda对Mg^(2+)直接响应。研究发现生物分布规律是对于环境因子的直接作用和生物之间的间接作用共同响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地下水 水生动物 群落分布特征 环境响应 长江
下载PDF
贵州省1000例涉嫌酒后驾驶者的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权 陈文生 洪亮 《中国司法鉴定》 2014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2012年1000例涉嫌酒后驾驶、道路交通事故酒精检案的特点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酒后驾车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利用Excel及Spss统计软件对涉嫌交通事故肇事者性别、年龄、肇事时间、肇事车型以及对肇事者血中乙醇质量浓...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2012年1000例涉嫌酒后驾驶、道路交通事故酒精检案的特点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酒后驾车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利用Excel及Spss统计软件对涉嫌交通事故肇事者性别、年龄、肇事时间、肇事车型以及对肇事者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嫌酒后驾驶者男性居多,年龄在20~50岁间占92%。事故多发生于20~24时,以县市区干道为主,肇事车辆为摩托车占46.72%。在1000例乙醇检案中,28.7%为未检出,9.3%为酒后驾车,59.5%为醉酒驾车。结论 2012年贵州省发生的1000例涉嫌酒后驾驶案件中有一定相关特征,可为"酒驾"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 鉴定结果 分析 贵州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非共生固氮研究进展
16
作者 廖洪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7-23,共7页
非共生固氮作用被认为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笔者从农业生态系统非共生固氮切入,通过梳理土壤环境因子对非共生固氮的影响、农业管理方式对非共生固氮的影响及气候变化对非共生固氮的影响的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非共生固氮的特征... 非共生固氮作用被认为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笔者从农业生态系统非共生固氮切入,通过梳理土壤环境因子对非共生固氮的影响、农业管理方式对非共生固氮的影响及气候变化对非共生固氮的影响的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非共生固氮的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还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些研究进展,提出从新技术的应用(例如,结合^(15)N_(2)-DNA-SIP同位素标记技术获取根系及原状土壤活性的固氮微生物)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大规模采集样品分析不同区域非共生固氮的共性、差异性及其是否对共生固氮有抑制作用)等方面可进一步认识农业非共生固氮的影响因素及其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生固氮 土壤环境因子 农业管理方式 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生态调控后贵州花溪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欣洋 李秋华 +4 位作者 陈倩 何应 袁振辉 李红梅 张华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9-598,共10页
为了解生态调控后花溪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浮游植物功能群、NMDS(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RDA(冗余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逐月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指标进行采样分析.... 为了解生态调控后花溪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浮游植物功能群、NMDS(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RDA(冗余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逐月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指标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①生态调控前,花溪水库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18种,共归类出10个功能群,且功能群H1占绝对优势,其代表藻种为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生态调控后,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66种,共归类出20个功能群,主要优势功能群为B/Lo,其代表藻种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和多甲藻(Peridinium sp.).②生态调控后,花溪水库优势功能群结构发生了变化,其变化特征为B/Lo(春季)→D/B/Lo/X2/N/P(夏季)→D/B/Lo/N(秋季)→D/MP/B/Lo/W1/W2(冬季).功能群B的生物量在春季达到峰值(3056.3μg/L),与其对低营养环境有良好的耐受性有关;功能群Lo的生物量在秋季达到峰值(2900.9μg/L),与组成功能群Lo的甲藻特性有关.③RDA结果表明,生态调控前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为SD(透明度)、ρ(DIN)(DIN为无机氮);生态调控后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为WT(水温)、ρ(DO)、ρ(DIN).研究显示,生态调控后花溪水库功能群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功能群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WT和ρ(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功能群 生态调控 花溪水库
下载PDF
青藏高原林线森林汞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对大气环境汞污染的指示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飞 王训 +1 位作者 罗辑 李秋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19-1627,共9页
汞是引人关注的全球性污染物,偏远地区汞的源汇关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大面积在线监测的不便,青藏高原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季风的传播路径,设置了云南-西藏与四川-西藏两条采样带,通过测... 汞是引人关注的全球性污染物,偏远地区汞的源汇关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大面积在线监测的不便,青藏高原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季风的传播路径,设置了云南-西藏与四川-西藏两条采样带,通过测定样带上林线森林各个组分的汞含量,来反演大气汞的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林线区域的冷杉凋落物、树叶树皮与表层土壤的汞含量均表现为越靠近青藏高原腹地,汞浓度越低.特别冷杉凋落物在云南与西藏、四川与西藏的交界区域汞浓度为60—70 ng·g-1,而昌都地区汞浓度仅为20—30 ng·g-1.此外还发现,凋落物与表层土壤的总汞含量在空间分布上与经度正相关,与纬度负相关.通过综合分析排放清单与大气环流资料,其原因可总结为:越靠近青藏高原腹地,局地源的汞排放与大气环流输送的汞均显著减少,使得大气环境汞含量降低,进而导致植被与土壤汞含量相应下降.本研究表明了凋落物中的总汞含量可作为大气环境汞污染的指示指标,证实了南亚、东南亚及我国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是青藏高原大气汞污染的潜在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汞污染 季风传输 凋落物汞 土壤汞
下载PDF
Ru(bipy)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检测环境水体中盐酸林可霉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龙星宇 史智会 +3 位作者 颜雪梅 吴迪 田如情 李秋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0-517,共8页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林可霉素(Lincomycin hydrochloride,LCHC)对Ru(bipy)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且化学发光强度随着LCHC浓度增加而增加,由此建立一种Ru(bipy)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快速测定LCHC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林可霉素(Lincomycin hydrochloride,LCHC)对Ru(bipy)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且化学发光强度随着LCHC浓度增加而增加,由此建立一种Ru(bipy)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快速测定LCHC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LCHC的浓度在1.0×10^-6~1.0×10^-3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01,方法检测限为3.0×10^-7g/m L(3S/N)。对5.0×10^-5g/m L的LCHC 11次连续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0%。并将建立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应用到3种环境水体(南明河水、雨水和自来水)中LCHC的检测。环境水体中LCHC检测结果的RSD在1.7%~5.2%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6.7%~106.7%之间,结果准确可靠,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法 Ru(bipy)32+-Ce(Ⅳ)体系 盐酸林可霉素
下载PDF
贵州高原花溪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马一明 李秋华 +2 位作者 潘少朴 旷攀 金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5-796,共12页
为了解贵州高原花溪水库在2017年3月生态调控蓝藻水华后,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构的稳定状况,于2017年4月2018年1月4个季节对花溪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和联结系数对主要... 为了解贵州高原花溪水库在2017年3月生态调控蓝藻水华后,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构的稳定状况,于2017年4月2018年1月4个季节对花溪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和联结系数对主要浮游植物群落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季节共出现优势种4门11种,其中硅藻门的尖针杆藻(Synedra acusva)和梅尼小环藻(Cylotella meneghiniana)在4个季节都为优势种,对水环境状态指示明显.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0.120~0.814,主要由广生态位种和窄生态位种组成.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的变化范围为0.101~0.936,生境越相似的种对重叠值越大.方差比率法结果分析显示,优势种对间总体呈显著正关联.通过卡方检验后发现38对藻种中联结性显著的有9对,主要分布在夏、秋季,体现了花溪水库群落结构受人为干扰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呈"不稳定-稳定-不稳定"的交叉演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优势种 生态位 种间联结 花溪水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