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文物普查与经济互动——参与贵州“三普”工作的感悟 被引量:1
1
作者 范松 《理论与当代》 2012年第4期32-34,共3页
建国以来全国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工作已经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1959年),第二次在改革开放不久(1981-1989年)。两次文物普查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存在某些不足。笔者在省文物局领导的关心... 建国以来全国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工作已经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1959年),第二次在改革开放不久(1981-1989年)。两次文物普查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存在某些不足。笔者在省文物局领导的关心下,有幸参加了贵州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简称“三普”)后期阶段的工作,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关于文物调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感悟到文物工作与当今的经济建设密不可分,两者问应存在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拟从以下几方面谈点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普查 贵州省 经济互动 感悟 1959年 普查工作 50年代 20世纪
下载PDF
湖南省、贵州省.湖北省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调领导小组关于土司遗址保护管理的联合协定
2
作者 江文辉 黎朝斌 张勇 《中国文化遗产》 2014年第6期143-143,共1页
土司制度在中国西南地区近千年的践行,较好的保留了当地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为今天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士司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高度政治智慧.为当今世界治理多民族国家提供了杰出范例。对于中国古代文... 土司制度在中国西南地区近千年的践行,较好的保留了当地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为今天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士司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高度政治智慧.为当今世界治理多民族国家提供了杰出范例。对于中国古代文明进步.以及当代经挤社会发艘和文化繁荣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土司制度 保护管理 中国西南地区 统一多民族国家 湖南省 湖北省 贵州省
下载PDF
瑞士建筑遗产保护对贵州城镇建设发展的启示
3
作者 杨正权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3期245-247,共3页
建筑文化遗产是在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应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合理保护。文章通过对瑞士多个地区城镇建筑文化的参观学习,总结瑞士建筑风貌及主要特点,研究瑞士建筑遗产保护工... 建筑文化遗产是在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应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合理保护。文章通过对瑞士多个地区城镇建筑文化的参观学习,总结瑞士建筑风貌及主要特点,研究瑞士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理念与方法,结合中国贵州省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发展现状,思考中国城镇建设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共存,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瑞士建筑风貌 建筑遗产保护 中国城镇建设
下载PDF
集体记忆视角下的民族文化节日保护探索——以贵州控拜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晓星 但文红 宋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6-29,共4页
节日是一个族群具有周期性和仪式性的集体活动,也是该族群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现。文化学者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以期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和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考察,从集体记忆的理论入手,对贵州控拜文化节日进行分析,认为村... 节日是一个族群具有周期性和仪式性的集体活动,也是该族群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现。文化学者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以期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和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考察,从集体记忆的理论入手,对贵州控拜文化节日进行分析,认为村落文化节日基础尚好,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节日 集体记忆 文化保护 少数民族 贵州控拜村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院校西迁贵州及其文化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松 《教育文化论坛》 2012年第4期63-67,共5页
抗战时期的院校西迁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东西部教育与文化的一种交融。来自发达地区的院校,向西部落后地区传播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技文化知识,开启了当地的民智与新的学风;西迁院校的教学与科技活动,以当地社会为教学实验基地和研究对象... 抗战时期的院校西迁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东西部教育与文化的一种交融。来自发达地区的院校,向西部落后地区传播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技文化知识,开启了当地的民智与新的学风;西迁院校的教学与科技活动,以当地社会为教学实验基地和研究对象,所取得的教研成果,为当地蓄备了人才,助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院校所在地则为西迁院校提供了教学与科研的必要条件,并用西部本土优秀文化,丰富了西迁院校的文化内涵,客观上促进了东西部文化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院校西迁 文化 解读
下载PDF
论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铭 《大观周刊》 2012年第20期47-48,共2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随着几千年的发展,文化也十分的丰富,各种文化物品层出不穷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文物对于我们探寻历史,寻求文化之根和发展文化产业都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文化保护和管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随着几千年的发展,文化也十分的丰富,各种文化物品层出不穷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文物对于我们探寻历史,寻求文化之根和发展文化产业都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文化保护和管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文物保护和管理事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地方政府不按法规办事;文物破坏严重,亟待维修等?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诸如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博物馆建设.做好文物维修等措施去加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奄文首先说明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文物保护的现状.最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护和管理 博物馆 法律制度 文物流通
下载PDF
贵州榕江苗族栽岩及其文化价值述略
7
作者 龙仕平 周年荣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108-115,共8页
榕江县苗族的栽岩,据初步调查,现今尚存数百通之多。栽岩分有字石刻和无字石刻,但无字石刻实际上它和刻有法律内容的石碑的作用是一样的。文章拟从“栽岩文化”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保存情况及价值等方面来进行阐述,旨在揭示“栽岩”... 榕江县苗族的栽岩,据初步调查,现今尚存数百通之多。栽岩分有字石刻和无字石刻,但无字石刻实际上它和刻有法律内容的石碑的作用是一样的。文章拟从“栽岩文化”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保存情况及价值等方面来进行阐述,旨在揭示“栽岩”所蕴含的法律文化信息以及以此为依据的审判习惯在苗族法律文化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江县 苗族 栽岩
下载PDF
马头寨文物遗迹考
8
作者 吴正光 《贵阳文史》 2004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马头寨 村民 开阳 宋氏 民居 平寨 苗族
下载PDF
一个民族的世代精神慰藉——月亮山牯脏节的文化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红光 《理论与当代》 2008年第9期41-43,共3页
祭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祭祖风俗。这种在中国社会里特别发展的文化,它具有的信仰和宗教方面的特征与意义,它的各种类型和复杂程式与活动,它对于国人及其文化的影响都... 祭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祭祖风俗。这种在中国社会里特别发展的文化,它具有的信仰和宗教方面的特征与意义,它的各种类型和复杂程式与活动,它对于国人及其文化的影响都很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精神文化 文化启示 中华民族 月亮 世代 中国社会 祭祖 信仰
下载PDF
“黔腹滇喉”前记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松 《当代贵州》 2012年第21期22-23,共2页
穿洞里的"亚洲文明之灯"美国著名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指出:"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就已萌动。"在被称为"黔腹滇喉"的安顺,这种"文明的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万年前。安顺以北26公里的普定县城... 穿洞里的"亚洲文明之灯"美国著名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指出:"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就已萌动。"在被称为"黔腹滇喉"的安顺,这种"文明的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万年前。安顺以北26公里的普定县城郊,在一座孤山的山腰上有个石灰岩溶洞,因洞口南北对穿而得名"穿洞"。1979年以来,这里出土了人类完整头骨两件,各类石器两万余件,磨光骨器一千多件,还发现了1.8万件、十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和多处用火遗迹——这说明,早在1.6万年前,古"穿洞人"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生活方式 旧石器时代 城市发展史 哺乳动物化石 著名学者 芒福德 普定县 石灰岩
下载PDF
论中国历史上的“后辛亥革命时期”
11
作者 范松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9-72,共4页
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年,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时期,应摆脱"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之类的传统学术提法,将其定位为"后辛亥革命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大众从模糊的民主共和意识中觉醒,在... 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年,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时期,应摆脱"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之类的传统学术提法,将其定位为"后辛亥革命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大众从模糊的民主共和意识中觉醒,在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中产生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渴望,开始了政治观念的转型;这一时期,以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由此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辛亥革命 时期 民族复兴 共产党
下载PDF
试论明至清前期黔中城镇的发展与特点
12
作者 范松 《贵州文史丛刊》 2012年第2期92-96,共5页
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领域重点,多集中在中原、江南、口岸等城市,不关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的历史状况,因此很难形成对中国城市发展起源、类型、特征总体的科学总结。笔者在日常文化遗产调研的业务工作中,发现贵州城镇中保留下来可供我们作为... 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领域重点,多集中在中原、江南、口岸等城市,不关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的历史状况,因此很难形成对中国城市发展起源、类型、特征总体的科学总结。笔者在日常文化遗产调研的业务工作中,发现贵州城镇中保留下来可供我们作为文化遗产观察、分析和研究的古代城市建筑物、街区、城垣等遗产已所剩不多,而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城镇历史遗物的文化价值、社会意义所知甚少。本文拟就明至清前期黔中地区的城镇发展史做一点粗浅论述,以引起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 城镇发展
下载PDF
新华文化站‘炒’热街区文化
13
作者 侯天佑 《贵阳文史》 2002年第3期67-71,共5页
社会流行“炒”文化。近些年文化“炒”市红火,让人们大开了眼界。炒明星、炒艺术品、炒大片、炒MTV、炒大腕作家、炒股票、炒气功、炒人造景观、炒大款消费……
关键词 炒股 股票 消费 明星 街区 人造景观 社会 文化站 艺术品 气功
下载PDF
黔北历史文化三章
14
作者 范松 《当代贵州》 2012年第23期23-24,共2页
从战国秦汉到唐宋,历经两千多年的积累,在以今遵义市为中心的贵州乌江以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受巴蜀、荆楚文化较深影响的独特文化圈。这个文化圈里的文化,是介乎于长江上、中游之间,即巴蜀文化与楚湘文化交汇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 从战国秦汉到唐宋,历经两千多年的积累,在以今遵义市为中心的贵州乌江以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受巴蜀、荆楚文化较深影响的独特文化圈。这个文化圈里的文化,是介乎于长江上、中游之间,即巴蜀文化与楚湘文化交汇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播州文化正是这种地域文化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 黔北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战国秦汉 荆楚文化 交汇地区 文化圈
下载PDF
贵山之南 筑城记忆
15
作者 范松 《当代贵州》 2012年第10期14-18,共5页
从古夜郎属地到唐代矩州,从贵州城到顺元城,从要荒之地到成为西南重镇……上千年的时光里,贵阳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传奇。
关键词 贵州 旅游经济 旅游业 旅游市场
下载PDF
试论贵州民族村寨的文化性格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松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7,共5页
民族村寨是贵州各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通过它表现出来的各种民族事象,都是村寨文化性格的展示。贵州民族村寨文化性格包括:人与自然的亲和、天人和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亲地"倾向与木、石、竹的依恋情... 民族村寨是贵州各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通过它表现出来的各种民族事象,都是村寨文化性格的展示。贵州民族村寨文化性格包括:人与自然的亲和、天人和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亲地"倾向与木、石、竹的依恋情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执着与固守等。贵州民族村寨的研究需从基础做起,包括为专项研究课题立项,开展深入调研,绘制贵州民族村寨地理分布图与文化分布图,对其历史价值、文化属性、社会地位、世界意义等进行论证,就贵州民族村寨在当前的生存、保护、发展、利用等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民族村寨 文化性格 研究
原文传递
土司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绍举 《乌蒙论坛》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土司制度是在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元朝开始实行的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以夷治夷"的政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的建立顺应了历史潮流,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国家经济... 土司制度是在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元朝开始实行的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以夷治夷"的政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的建立顺应了历史潮流,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团结和社会的繁荣进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建立 历史贡献
原文传递
试论“六洞九洞”侗寨的世界文化价值
18
作者 范松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9,共4页
"六洞九洞"侗寨的世界文化价值在于:它们不仅展示出原真的民族建筑艺术,代表着侗族文化区的特色文化,是已经消逝的亚洲古百越民族文化特殊的见证,更对人类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应该创造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佳、最具可持... "六洞九洞"侗寨的世界文化价值在于:它们不仅展示出原真的民族建筑艺术,代表着侗族文化区的特色文化,是已经消逝的亚洲古百越民族文化特殊的见证,更对人类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应该创造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佳、最具可持续性的选择有着发人深思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寨 文化遗产 价值
原文传递
保护苗族传统文化浅论
19
作者 吴建伟 《贵州民族》 2010年第3期10-14,共5页
苗族传统文化是苗族先辈在历史长河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直接创造出来和积淀下来的,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生产生活实际,更加真切地体现苗族这个民族的特征,以及苗族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凝聚着苗族的深层文化... 苗族传统文化是苗族先辈在历史长河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直接创造出来和积淀下来的,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生产生活实际,更加真切地体现苗族这个民族的特征,以及苗族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凝聚着苗族的深层文化基因,体现了苗族人民充沛的文化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苗族 保护 文化价值观念 历史进程 文化创造力 生活实践 生活实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