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油茶规模生产经营意愿调查研究——以H省L市事例为中心
1
作者 陈军 《农技服务》 2015年第7期16-16,15,共2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参与式调查的形式,对农户将林地流转给大户或企业生产经营油茶的意愿、以及农户对加入合作社进行油茶生产经营的意愿进行了调查,了解和把握农户油茶规模生产经营的影响因素和动机、当前油茶产业未能形成规模的原...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参与式调查的形式,对农户将林地流转给大户或企业生产经营油茶的意愿、以及农户对加入合作社进行油茶生产经营的意愿进行了调查,了解和把握农户油茶规模生产经营的影响因素和动机、当前油茶产业未能形成规模的原因,为构建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最低、高效率的规模经营形式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农户 规模生产 经营意愿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建立清镇市贵州红山茶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设构想
2
作者 徐应华 杨帮华 +2 位作者 龙启德 张华海 江亚猛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年第1期97-100,共4页
文章阐述了建立清镇市贵州红山茶县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及保护区的自然性、多样性、特有性、脆弱性、典型性等自然属性,分析了保护区保护面积的适宜性、保护的科学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提出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结论和... 文章阐述了建立清镇市贵州红山茶县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及保护区的自然性、多样性、特有性、脆弱性、典型性等自然属性,分析了保护区保护面积的适宜性、保护的科学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提出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结论和保护区区划原则,并进行功能区划。最后,对保护区建设内容进行了初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红山茶 自然保护区 可行性分析 规划建设
下载PDF
CBERS-1林被信息挖掘的GIS多元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傅俏燕 王志民 +4 位作者 闵祥军 李杏朝 杨雪梅 朱军 罗扬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文论述了基于知识的CBERS-1 CCD图像分割的波段优化组合方案.以及组合运算生成非线性波段比图像和筛选分析与应用。同时运用地学多元分析原理探讨了影响森林植被中灌木林、灌丛等类型影像特征的地形、地质岩性、成土母质等因素。讨论... 本文论述了基于知识的CBERS-1 CCD图像分割的波段优化组合方案.以及组合运算生成非线性波段比图像和筛选分析与应用。同时运用地学多元分析原理探讨了影响森林植被中灌木林、灌丛等类型影像特征的地形、地质岩性、成土母质等因素。讨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背景数据库,通过分类重编码的分析处理,以及与地学信息的融合挖掘分析,利用建模工具二次开发模型,分层提取和人机交互系统综合分析与制图,取得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森林资源 多元分析 优化组合
下载PDF
黔北喀斯特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的有机碳储量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宝成 李世杰 +2 位作者 白艳芬 郭颖 向仰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48-2551,共4页
【目的】为喀斯特区域的生态政策和生态补偿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人工林和不同森林演替阶段的土壤固碳能力。【结果】与森林演替顶级阶段相比,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较大;与年龄相近的演替初期生态系统... 【目的】为喀斯特区域的生态政策和生态补偿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人工林和不同森林演替阶段的土壤固碳能力。【结果】与森林演替顶级阶段相比,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较大;与年龄相近的演替初期生态系统比较,人工林能够快速地增加较深层(10~50 cm)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随着森林年龄的增加,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呈增加趋势,演替初级阶段土壤中的有机碳占37.96%,演替中期的占32.73%,演替顶级的占31.02%;人工林0~10 cm土层有机碳占26.26%。【结论】实施退耕还林进行人工造林能够较快地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而且能够增加较深土层的有机碳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替阶段 土壤有机碳 森林 喀斯特 人工林
下载PDF
喀斯特中度石漠化不同小生境的植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程晶 刘济明 +3 位作者 熊华 王灯 李丽霞 王姝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2-279,共8页
【目的】了解喀斯特中度石漠化不同小生境的植物群落特征,为中度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方法】以贵州毕节鸭池中度石漠化生境为研究区,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内典型小生境植物群落结构... 【目的】了解喀斯特中度石漠化不同小生境的植物群落特征,为中度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方法】以贵州毕节鸭池中度石漠化生境为研究区,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内典型小生境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物种组成及对小生境的资源利用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区主要有石面、石沟、石隙、石台、石洞、土面6种小生境类型,植物群落以灌木类占绝对优势,草本、乔木类次之,金花小檗、五节芒和铁仔等作为优势种存在。物种多样性从土面到石洞小生境逐渐趋于简单化,不同小生境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群落特征呈显著差异(P<0.05),植物群落综合利用生境程度受各生境土壤容重及厚度、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同小生境中物种多样性与植株生长特性受土壤容重、厚度、有机质和有效氮影响显著,与速效磷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研究区内土面与石沟小生境在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可作为首选生境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石漠化 小生境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特征
下载PDF
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勇 李国雷 +1 位作者 吕瑞恒 赵华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8,共5页
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对森林需求的增加,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如何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以便最终形成能够有效指导森林培育技术的理论体系,目前尚缺乏广泛讨论和研究。为此,文中提出以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从森林... 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对森林需求的增加,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如何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以便最终形成能够有效指导森林培育技术的理论体系,目前尚缺乏广泛讨论和研究。为此,文中提出以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从森林系统的起源、立地条件与森林生长的相互作用关系、森林系统的功能及其实现基础、森林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森林培育技术对森林最终目标的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随着研究在深度和广度的展开,森林培育学的理论体系定会逐渐形成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理论研究 系统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