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途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冉智恒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5年第8期78-78,共1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有关法律知识,这对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能起到积极作用。一、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的主要场所。语文课文中的法制教育资源非常丰富。...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有关法律知识,这对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能起到积极作用。一、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的主要场所。语文课文中的法制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教育 语文课文 学语文 教育因素 语文实践活动 法律知识 热爱生命 思想动态 第一课 课堂小结
下载PDF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海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17期109-109,共1页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少讲多读,精讲细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前提。
关键词 小学 引领 语感
下载PDF
浅谈三年级学生的观察日记写作指导
3
作者 罗丹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6年第8期73-73,共1页
所谓观察日记,就是留心观察周围的人物、动物、植物、景物,活动等,按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能坚持不懈,既可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又能提高其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好观察日记,使日记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铺路石呢?现以平... 所谓观察日记,就是留心观察周围的人物、动物、植物、景物,活动等,按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能坚持不懈,既可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又能提高其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好观察日记,使日记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铺路石呢?现以平时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是如何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一、激发学生写观察日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写好观察日记,笔者常奔跑于各书店、图书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日记 写作指导 生活素材 作文课 喻句 话则 提炼主题 晨会 新生命 奶黄色
下载PDF
诵读和配画,开启古诗解读之门——浅谈小学高段经典古诗文教学策略初探
4
作者 冉智恒 《东西南北(教育)》 2019年第20期20-20,共1页
经典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课题,教师不可回避。尤其是小学高段,对学生经典诗文的解读引导就不能降低要求,敷衍了事,要具有一定的标准,采取有效手段,才不误入歧途,而得其要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涵咏,乃是经典古诗... 经典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课题,教师不可回避。尤其是小学高段,对学生经典诗文的解读引导就不能降低要求,敷衍了事,要具有一定的标准,采取有效手段,才不误入歧途,而得其要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涵咏,乃是经典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法宝。通过反复口诵心维,学生自然能够领略到经典古诗文的文化核心,彻悟其深刻精微的真谛。另外,读文字,想画面,更能深入文本的瑰丽世界,透悟其精神内涵。因此,引导学生给经典古诗文,并给其配画,应属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会开启经典古诗文的解读之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古诗 语文教学 课题
下载PDF
班主任工作贵在方法和用心
5
作者 杨海燕 《新课程》 2017年第34期285-285,共1页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热爱教育,那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教学中关心学生健康,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学困生,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 方法 用心 以身作则
下载PDF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6
作者 冉智恒 《课外语文(下)》 2015年第2期67-67,共1页
语文课的导入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小学语文,小孩子比较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要从第一分钟起就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老师在导入上花心思。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上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这堂课才能... 语文课的导入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小学语文,小孩子比较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要从第一分钟起就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老师在导入上花心思。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上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这堂课才能顺水推舟,顺利到迭彼岸。导入法有很多,但要因材而设。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且在教学上也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导入 举足轻重 因材而设
下载PDF
语文教学,从阅读开始
7
作者 杨正猛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第11期40-42,共3页
在分数重于能力的语境下。中学语文教学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略阅读教学,多讲、多练、少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果说在某所学校某间教室某个课堂传来小学生样的整齐的琅琅读书声,周围同事可能会嗤之以鼻,认为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老... 在分数重于能力的语境下。中学语文教学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略阅读教学,多讲、多练、少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果说在某所学校某间教室某个课堂传来小学生样的整齐的琅琅读书声,周围同事可能会嗤之以鼻,认为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老掉牙,跟不上潮流了。虽然,我们的不少学生也能按教师的要求背诵一定篇目的课文,但那是为了背诵而背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知识能力 教学方法 小学生 教师 中学 读书
原文传递
浅议《能用5/6表示吗?》一文的假设
8
作者 付玲芬 竹间 《小学数学教师》 2005年第5期39-41,共3页
《能用5/6表示吗?》(载《小学数学教师》2004年第9期)一文。以某地的一节数学观摩课所引发教师们的争议为例展开论述,要求广大教师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出发,更加灵活地理解教材内容,更加宽泛地定位教学目标,更加珍惜学... 《能用5/6表示吗?》(载《小学数学教师》2004年第9期)一文。以某地的一节数学观摩课所引发教师们的争议为例展开论述,要求广大教师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出发,更加灵活地理解教材内容,更加宽泛地定位教学目标,更加珍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避免数学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 小学数学教师 2004年 创造性思维 基本理念 学生发展 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 形式主义 数学教学 观摩课 地理
原文传递
阅读,学好语文的前提
9
作者 杨正猛 《初中生辅导》 2020年第11期13-13,共1页
当今社会,信息畅通,网公络发达,获取信息来源的途径很多。但是不可否认,阅读仍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篇美文,其思想内容不管如何健康,文字如何优美,如何具有现实意义,倘若同学们不去认真阅读,又如何知晓呢?如《白杨礼赞》一文,我们... 当今社会,信息畅通,网公络发达,获取信息来源的途径很多。但是不可否认,阅读仍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篇美文,其思想内容不管如何健康,文字如何优美,如何具有现实意义,倘若同学们不去认真阅读,又如何知晓呢?如《白杨礼赞》一文,我们可以朗读课文和注释:然后在对课文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再有表情的朗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读课文 信息畅通 《白杨礼赞》 学好语文 获取信息 白杨树 认真阅读
原文传递
“引号”的学问——从一次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发问想到的
10
作者 杨正猛 《读写月报》 2021年第14期25-26,共2页
前些日子,我在教学郑振铎的《猫》一文时,同学们突然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老师您看下面的两个例子:1.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2.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您不是说,使用引号... 前些日子,我在教学郑振铎的《猫》一文时,同学们突然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老师您看下面的两个例子:1.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2.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您不是说,使用引号时,当引语虽是原话,但如果把它作为作者自己话语的一部分,也就是有一部分是作者自己说的,有一部分是引用别人的原话,此时引号前面不用冒号,末尾的标点应点在引号外面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振铎 语文课堂 引号 发问 引语 《猫》
原文传递
“州”与“洲”之别
11
作者 杨正猛 《语文月刊》 2015年第3期10-10,共1页
“州”与“洲”在运用时很容易混淆,出现错误,很有必要辨正分清。“州”,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尔雅·释地》:“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 “州”与“洲”在运用时很容易混淆,出现错误,很有必要辨正分清。“州”,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尔雅·释地》:“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州,古时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名,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今天,有些地名仍在沿用,如:苏州、德州、杭州、柳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汉字 字义 “州” “洲”
原文传递
《曹刿论战》阅读训练
12
作者 杨正猛 《初中生辅导》 2018年第12期8-8,共1页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哉?'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哉?'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