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卢英豪 王季石 +2 位作者 张燕 赵鹏 徐吉兵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0,155,共4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allo-HSCT的150例恶性血液病患儿的病...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allo-HSCT的150例恶性血液病患儿的病历资料。按照供者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同胞全相舍移植组(n=52)和单倍体移植组(n=98)。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为预处理方案,单倍体移植组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短疗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对150例患者疗效、安全性及移植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患者经血型、染色体或DNA多态性检测证实均达到完全供者细胞植入,同胞全相合移植组平均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重建时间为移植后12d和16d,单倍体移植组平均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重建时间为移植后13d和16d。150例患者中,59例(39.3%)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溃疡,47例(31.3%)患者移植后100d内发生细菌和(或)真菌感染,41例(27.3%)患者移植后100d内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48例(32.0%)患者发生急性GVHD,43例(28.7%)患者发生慢性GVHD。随访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115例(76.7%)患者无病存活,其中同胞全相合移植组38例(73.1%,38/52),单倍体移植组77例(78.6%,77/98)。35例(23.3%,35/150)患者死亡,其中同胞全相合移植组死亡14例(26.9%,14/52),单倍体移植组死亡21例(21.4%,21/98)。死因分析发现,12例(8.0%)因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其中5例(3.3%)因严重感染,7例(4.7%)因急性GVHD;23例(15.3%)患者因原发病复发死亡。两组患者生存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单倍体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接近全相合移植,急性GVHD和感染是严重影响移植疗效和预后的危险因素,需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卢英豪 王季石 +4 位作者 张燕 赵鹏 李燕 柴笑 亢倩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316-3319,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淋巴瘤患者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同时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血液科行auto-HSCT治疗的87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移植...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淋巴瘤患者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同时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血液科行auto-HSCT治疗的87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移植预处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BEAM方案预处理组(41例)和BEAC方案预处理组(46例)。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瘤分期、中位随访时间及病理类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患者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BEAC组与BEAM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15)d vs.12(8-16)d,P=0.589 7],而血小板植入时间BEAC组优于BEAM组[13(10-17)d vs.15(11-19)d,P=0.015 3]。两组患者预处理不良反应相似,无肝静脉闭塞病及移植相关死亡发生。中位随访61(3-120)个月,预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3.23%和86.56%(P=0.639 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47%和77.60%(P=0.479 9)。结论 BEAM和BEAC预处理方案auto-HSCT都是治疗淋巴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远期疗效尚待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造血重建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口腔护理体会 被引量:6
3
作者 龙正美 谢润兰 +1 位作者 罗文 卢英豪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特点与转归,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并控制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和程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7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口腔黏膜炎分级及临床...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特点与转归,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并控制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和程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7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口腔黏膜炎分级及临床特征,观察口腔黏膜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特别是认真及时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液选用2.5%的碳酸氢钠和1∶2 000的洗必泰溶液交替使用,必要时加用制霉菌素片。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以防止进一步损伤黏膜,口腔护理液要擦到口腔中的所有部位,重点部位要多擦几遍,并指导患者漱口。结果本组171例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117例,发生率为68.42%,经积极有效地治疗及口腔护理,本组117例患者口腔黏膜炎均痊愈。结论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通过仔细观察、有效进行口腔护理,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口腔护理
下载PDF
PEITC诱导人AML-M2白血病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韦四喜 王锦支 +1 位作者 王娅婷 王季石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963-967,共5页
目的证实苯乙基异硫氰酸酯(phenethyl isothiocyanate,PEITC)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凋亡的效应,初步探讨PEITC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培养人M2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E... 目的证实苯乙基异硫氰酸酯(phenethyl isothiocyanate,PEITC)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凋亡的效应,初步探讨PEITC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培养人M2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EITC处理后Kasumi-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诱导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的情况;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O-1以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CCK-8结果显示PEITC作用Kasumi-1细胞24h、48h、72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呈现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PEITC能够诱导Kasumi-1细胞的凋亡。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ITC处理细胞后,HO-1表达下降,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上调。DCFH-DA探针法显示PEITC作用Kasumi-1细胞后,ROS生成增多。结论 PEITC能够促进Kasumi-1细胞凋亡,呈时间剂量梯度依赖关系;PEITC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可能通过的机制包括下调HO-1表达促进ROS生成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基异硫氰酸酯 KASUMI-1细胞 血红素加氧酶-1 活性氧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110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王季石 于艳艳 +5 位作者 卢英豪 孙志强 李梦醒 赵鹏 谢润兰 龙正美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HSCT治疗的110例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61例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49例患者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HSCT治疗的110例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61例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49例患者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其中,28例采用HLA全相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20例采用单倍体异基因骨髓+PBSCT,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采用脐带血HSCT。预处理方案:淋巴瘤患者采用BEAM方案(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左旋苯丙氨酸氮芥),白血病患者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羟基脲+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司莫司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大剂量左旋苯丙氨酸氮芥方案,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FC(氟达拉滨十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单倍体移植患者加ATG。结果109例(99.1%)患者成功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的平均天数在自体移植中分别为10d和12d,在异基因移植中分别为12d和15d;allo-HSCT中I~Ⅲ度急性GVHD的发生率为28.6%(14/49),慢性GVHI)的发生率为32.7%(16/49)。中位随访36个月(1—60个月),84例(76.4%)患者无病生存,其中,auto-PBSCT组45例(73.8%),allo-HSCT组39例(79.6%);26例(23.6%)死亡。auto.PBSCT组16例(26.2%)复发死亡,2例(3.3%)复发,无移植相关死亡;au0.HsCT组9例(18-4%)复发死亡,3例(6.1%)复发,1例(2.0%)发生移植相关死亡。结论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也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造血重建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合并HLH预处理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鹏 张燕 +12 位作者 李艳菊 李梦醒 詹云 李燕 陈莹 柴笑 黄懿 刘敏 张奉齐 黄诗思 赵梅 倪明 王季石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2491-2494,共4页
目的观察复发难治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LH)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该院血液科随访接受alloSCT的19例复发难治淋巴瘤合并HL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检测出HLH相关遗... 目的观察复发难治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LH)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该院血液科随访接受alloSCT的19例复发难治淋巴瘤合并HL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检测出HLH相关遗传学缺陷,移植前12例患者存在EB病毒血症。19例患者中5例为同胞全合alloSCT,其余14例为同胞半相合alloSCT,所有患者预处理方案均使用依托泊苷。对移植后EB病毒载量、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及总体生存率(O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植活,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持续EB病毒血症为58.3%(7/12),GVHD发生率为47.4%(9/19),移植后100 d内TRM为10.5%,移植后100 d至1年内TRM为23.5%(4/17)。结论alloSCT是目前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合并HLH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淋巴瘤 依托泊甙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艾曲泊帕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明青 孙水云 +6 位作者 李燕 张燕 赵鹏 李艳菊 李梦醒 王季石 卢英豪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8期3087-3094,共8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使用艾曲泊帕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allo-HSCT后140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及造血重建良好组,...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使用艾曲泊帕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allo-HSCT后140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及造血重建良好组,每组70例,其中血小板减少组又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PT,n=14)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SFPR,n=56)患者,分别比较各组临床特征与生存情况,并分析14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使用艾曲泊帕的治疗疗效。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未缓解和部分缓解、合并感染、首次确诊到移植时间>6个月、ABO血型不相合、输注单个核细胞数≤10×10^(8)/kg、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使用抗病毒药物为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小板减少组3年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均低于造血重建良好组(P<0.05),SFPR患者3年OS、PFS均低于PT患者(P<0.05)。艾曲泊帕在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使用治疗有效率为71.4%,治疗有效患者停药后血小板计数均在50×10^(9)/L以上,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可干预危险因素预防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艾曲泊帕治疗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减少 危险因素 艾曲泊帕 疗效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水云 刘谍 +7 位作者 夏新兰 李燕 张燕 赵鹏 李艳菊 李梦醒 王季石 卢英豪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3041-3047,共7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植入功能不良(PG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33例行allo-HSC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PGF组(n=32)和植入功能良好(GGF)组(n=301),通过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植入功能不良(PG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33例行allo-HSC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PGF组(n=32)和植入功能良好(GGF)组(n=301),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GF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原发疾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其他的患者PGF发生率分别为6.94%、3.96%、14.28%、26.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21,P<0.001),SAA患者PGF发生率最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AA患者与AML、ALL、MDS及其他患者相比,移植后更易发生PGF(OR=1.514,95%CI:1.158~1.980,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倍体相合移植(OR=2.585,95%CI:1.163~5.742,P=0.020)、输注CD34^(+)细胞数≤5×10^(6)/L(OR=2.330,95%CI:1.058~5.132,P=0.036)、巨细胞病毒(CMV)感染(CMV-DNA>500 copies/mL,OR=2.933,95%CI:1.292~5.623,P=0.010)是PGF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GF组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低于GGF组(37.5%vs.47.8%、25.0%vs.36.8%,P<0.05)。结论单倍体相合移植、输注CD34^(+)细胞数低(≤5×10^(6)/kg)、CMV感染与PGF的发生密切相关,SAA也是PGF的危险因素,SAA患者较AML、ALL、MDS患者移植后更易出现P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功能不良 危险因素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病率
下载PDF
整合膜蛋白2A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赵乃琴 潘成云 +6 位作者 张天卓 刘萍 胡天真 尚琴 罗红 方琴 王季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6,共9页
目的:探索整合膜蛋白2A(ITM2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耐药患者中的表达模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ITM2A在CML中的表达情况。为了解ITM2A可能介导的生物学效应,过表达ITM2A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M... 目的:探索整合膜蛋白2A(ITM2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耐药患者中的表达模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ITM2A在CML中的表达情况。为了解ITM2A可能介导的生物学效应,过表达ITM2A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ML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髓系分化抗原表达变化。并初步探索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ITM2A在CML耐药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敏感患者及健康供者(P<0.05);体外细胞实验成功构建CML耐药细胞株K562R,耐药株中ITM2A的表达明显低于敏感株(P<0.05);过表达K562R细胞中的ITM2A能够使K562R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增加(P<0.05),且阻滞细胞周期在G_(2)期,但不影响髓系分化。上调ITM2A能够使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ITM2A在CML耐药患者中呈低表达,低表达ITM2A可能是CML对伊马替尼耐药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膜蛋白2A 耐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伊马替尼 K562R细胞
下载PDF
染色质重塑:在疾病机制与治疗中的新视角
10
作者 陈卉(综述) 王季石(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16-1020,共5页
染色质重塑是调节基因表达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机制。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染色质重塑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疾病等疾病中,染色质重塑因子的异常活动... 染色质重塑是调节基因表达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机制。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染色质重塑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疾病等疾病中,染色质重塑因子的异常活动已被证明与疾病的机制密切相关。文章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重塑 疾病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PICC置管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龙正美 谢润兰 +2 位作者 罗文 颜永燕 马丹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3期1238-1239,共2页
目的:规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促进PICC置管的安全、有效使用。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137例需长期静脉输注药物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行 PICC置管进行全程护理。结果 PIC... 目的:规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促进PICC置管的安全、有效使用。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137例需长期静脉输注药物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行 PICC置管进行全程护理。结果 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100%,置管最长时间363 d ,最短7 d。经管给药顺利进行,拔管顺利。结论在置管前及置管后全程精心护理是PICC置管安全、有效、长时间留置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下载PDF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璐 王季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2-895,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通过转录后甲基化等方式在AML中发挥关键作用。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是一种Ⅱ型蛋白精氨酸...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通过转录后甲基化等方式在AML中发挥关键作用。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是一种Ⅱ型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可通过催化作用将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至精氨酸的胍基氮原子上,形成甲基精氨酸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近年来研究发现,PRMT5可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基因转录后甲基化、mRNA剪切等方式促进AML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PRMT5在AML中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多种PRMT5抑制剂对AML的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 急性髓系白血病 蛋白精氨酸甲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