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通道蛋白4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
1
作者 梁潇 钱海兵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2期1385-1390,共6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卒中的重要后遗症之一,从病理上可以分为血管性、退变性及混合性认知障碍。水通道蛋白4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但其参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综述水...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卒中的重要后遗症之一,从病理上可以分为血管性、退变性及混合性认知障碍。水通道蛋白4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但其参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综述水通道蛋白4通过参与调节神经炎症、突触可塑性以及β-淀粉样蛋白的积聚和清除过程在卒中后认知障碍中发挥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卒中后认知障碍 炎症因子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大黄解毒散皮肤刺激性、皮肤过敏性及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潇 刘娇 +2 位作者 胡涛 阮婧华 钱海兵 《医学信息》 2023年第14期99-103,共5页
目的评价大黄解毒散的皮肤刺激性、皮肤过敏性及急性毒性。方法皮肤刺激性试验:家兔4只,采用自身对照,左侧为对照部位(温水),右侧为试验部位(大黄解毒散),连续14 d完整皮肤给药并评分。皮肤过敏性试验:豚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 目的评价大黄解毒散的皮肤刺激性、皮肤过敏性及急性毒性。方法皮肤刺激性试验:家兔4只,采用自身对照,左侧为对照部位(温水),右侧为试验部位(大黄解毒散),连续14 d完整皮肤给药并评分。皮肤过敏性试验:豚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温水)、阳性组(2,4-二硝基氯苯)和给药组(大黄解毒散),分别于第1、7、14天致敏,末次致敏后14 d激发,并于1、24、48、72 h评分。急性毒性试验: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温水)和给药组(大黄解毒散),分别于给药后1、24、48、72 h及14 d分别观察其毒性反应并评分。结果家兔皮肤偶见红斑,无水肿;阳性组豚鼠过敏现象明显,评分较高,致敏率为100%,其余组无过敏现象,评分及致敏率为0;各组大鼠在给药后均无生理异常表现及死亡情况,给药组大鼠皮肤偶见红斑,无水肿,大体解剖学检查显示各脏器均未发现异常改变。结论大黄解毒散外用时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解毒散 皮肤刺激性 皮肤过敏性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弩药液的刺激及过敏试验研究
3
作者 邓万娟 梁潇 +5 位作者 刘娇 蔡敏芳 胡涛 罗萍 阮婧华 钱海兵 《医学信息》 2024年第4期90-94,共5页
目的评价弩药液的皮肤刺激性及皮肤过敏性,为弩药液的应用提供安全依据。方法皮肤刺激性试验:家兔4只,雌雄各半。采用自身对照,左侧为对照部位(温水),右侧为给药部位(弩药液),连续给药14 d,观察涂抹药局部有无红斑、水肿等反应,进行皮... 目的评价弩药液的皮肤刺激性及皮肤过敏性,为弩药液的应用提供安全依据。方法皮肤刺激性试验:家兔4只,雌雄各半。采用自身对照,左侧为对照部位(温水),右侧为给药部位(弩药液),连续给药14 d,观察涂抹药局部有无红斑、水肿等反应,进行皮肤刺激反应及刺激强度评分,并取给药部位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过敏性试验:豚鼠30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温水)、2-4二硝基氯苯阳性组(致敏1.0%0.2 ml/只、激发0.1%0.2 ml/只)和给药组(弩药液适量),于第1、7、14天在豚鼠左侧致敏,末次致敏结束后第14 d,右侧进行激发接触,并于激发后1、24、48和72 h观察过敏反应情况,计算各组豚鼠反应平均值和致敏率。结果弩药液皮肤刺激试验中,皮肤反应积分均值为0,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病理检查均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在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中,弩药液组及对照组豚鼠激发接触72 h内观察,皮肤无红斑及水肿现象出现,其反应级别平均值为0,致敏率为0。结论在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和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中,弩药液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弩药液 皮肤刺激性 皮肤过敏性
下载PDF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伍沙沙 王延 +2 位作者 徐婷 刘晓龙 钱海兵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第2期43-47,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非常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血管翳交界处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角度入手,探讨当前类风...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非常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血管翳交界处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角度入手,探讨当前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认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血管翳生成、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形成的重要病理过程。一些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能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和炎性介质的分泌,诱导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防治类风湿关节炎,应重视与炎症相关通路的研究以及遗传研究;同时,开发中药作为新的治疗药物也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炎症 血管生成 骨破坏 中医药
下载PDF
化合物Q-1对TNF-α诱导的MH7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伍沙沙 王延 +2 位作者 徐婷 刘晓龙 钱海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4-1558,共5页
目的基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合物Q-1对MH7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株(MH7A)作为实验对象,采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Q-1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化合物Q-1对MH7A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 目的基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合物Q-1对MH7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株(MH7A)作为实验对象,采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Q-1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化合物Q-1对MH7A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NF-α溶液作为诱导剂,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p65、p-p65、IκBα、p-IκBα、p38、p-p38、ERK、p-ERK、JNK、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化合物Q-1明显抑制MH7A细胞活力;(2)化合物Q-1明显抑制MH7A细胞的迁移;(3)化合物Q-1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IL-6含量;(4)化合物Q-1可明显下调TNF-α引起的p65、p-p65、p-IκBα、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对IκBα、ERK、p-ERK、JNK、p-JNK蛋白无明显影响。结论化合物Q-1可明显抑制MH7A细胞增殖,减少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下调由TNF-α引起的p65、p-p65、IκBα、p-IκBα、p38、p-p38蛋白表达,可能的作用机制与NF-κB和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Q-1 MH7A 类风湿关节炎 TNF-Α NF-ΚB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及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婷 王延 +4 位作者 伍沙沙 王治坤 冉春花 刘晓龙 钱海兵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139,共8页
目的:探讨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其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为进一步探究茜草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30 U/kg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记录小鼠心电图;使用小... 目的:探讨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其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为进一步探究茜草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30 U/kg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记录小鼠心电图;使用小鼠血清检测CK、LDH、SOD、MDA、T-AOC的含量;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茜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2个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疾病主要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的信息分析。结果:茜草1、2、4 g/kg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血清LDH、MDA含量(P<0.05),升高CK、SOD活力、T-AOC含量(P<0.05),使升高的ST段降低,改善心肌梗死。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核心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7-羟基-8-甲基-4-乙烯基-9、10-二氢菲-1-羧酸、(2R,3R,4S)-4-(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2,3-二羟甲基-四氢化萘-6-ol、木酮,核心靶点有PTGS2、PTGS1、PRKCA、RXRA、NCOA2,其防治心肌梗死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信号传导通路、PI3K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茜草具有防治心肌梗死作用,且与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网络药理学预测β-谷甾醇为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主要成分,作用机制与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信号传导通路、PI3K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 心肌梗死 网络药理学 靶点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铁筷子醇提物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及机制
7
作者 徐婷 陈铭 +3 位作者 王延 伍沙沙 刘晓龙 钱海兵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014-2023,共10页
目的:探讨铁筷子醇提物(TKZC)防治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探究TKZC防治MI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查找文献获取TKZC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可能作用靶点,根据2个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 目的:探讨铁筷子醇提物(TKZC)防治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探究TKZC防治MI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查找文献获取TKZC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可能作用靶点,根据2个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e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疾病主要靶点,后续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的信息分析。TKZC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动物实验,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IκB-α、NF-κBp65、NF-κBp50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行相关作用靶点的验证。结果:TKZC防治MI的核心活性成分为丁香酸、异嗪皮啶-7-O-β-D-葡萄糖苷、异嗪皮啶、东莨菪内酯;核心靶点有PPARG、MAPK14、AKT1、F2、SRC;防治MI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与MAPK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TKZC可以下调IκB-α、NF-κBp65和NF-κBp50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起到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学预测丁香酸为TKZC防治MI的主要成分,其防治MI的作用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作用靶点可能与IκB-α、NF-κBp65和NF-κBp50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筷子醇提物 心肌梗死 网络药理学 NF-κ 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