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5
1
作者 查何 龙韦羽 李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4期3700-3703,共4页
检验科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如不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医院感染不仅会严重危害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医院诊疗效率,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该文结合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全面分析了检验科“人、机、... 检验科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如不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医院感染不仅会严重危害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医院诊疗效率,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该文结合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全面分析了检验科“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从医院、科室和个人层面建立有效的防控措施管理体系,以降低检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医患的诊疗安全,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在小儿鼻内镜下腺样体摘除术维持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正泉 安汝刚 +1 位作者 张国秀 黄桂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在小儿鼻内镜下腺样体摘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鼻内镜下腺样体摘除术治疗的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七氟烷组(n=50)与联合麻醉组(n=50)。七氟烷组...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在小儿鼻内镜下腺样体摘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鼻内镜下腺样体摘除术治疗的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七氟烷组(n=50)与联合麻醉组(n=50)。七氟烷组予以七氟烷维持麻醉,联合麻醉组予以丙泊酚联合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疼痛反应消失、意识消失、苏醒期睁眼和拔管时间)、麻醉诱导情况(顺应性评分和麻醉诱导完成时间)、拔管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不良反应。结果联合麻醉组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期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于七氟烷组(P<0.01)。联合麻醉组顺应性评分低于七氟烷组,麻醉诱导完成时间短于七氟烷组(P<0.01)。拔管后5 min及拔管后1、3、24 h,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4 h,2组VAS评分低于拔管后5 min(P<0.01)。麻醉诱导时、拔管后5 min,2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治疗前降低,但联合麻醉组高于七氟烷组(P<0.01)。联合麻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七氟烷组(12.00%vs.36.00%,χ^(2)=7.895,P=0.005)。结论在小儿鼻内镜腺样体摘除术麻醉中,采取丙泊酚联合七氟烷维持麻醉,能够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腺样体摘除术 儿童 麻醉 丙泊酚 七氟烷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杨曾贻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2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AB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BP患儿80例,按照来院顺序编号,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AB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BP患儿80例,按照来院顺序编号,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治疗4 d后比较2组疗效、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6.275,P=0.012)。试验组咳嗽、喘息、气促、哮鸣音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4 d后,2组AST、AL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WBC、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5.00%,χ^(2)=0.721,P=0.396)。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ABP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快速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缓解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儿童 干扰素Α1B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雾化治疗 疗效 肺功能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他汀类药物血糖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信号挖掘
4
作者 李颖 王远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4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和分析他汀类药物血糖相关不良反应事件(ADE)信号,为心血管疾病伴有糖尿病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FAERS数据库中他汀类药物与血糖相关ADE,提取时间为...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和分析他汀类药物血糖相关不良反应事件(ADE)信号,为心血管疾病伴有糖尿病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FAERS数据库中他汀类药物与血糖相关ADE,提取时间为药物上市时间至2022年3月,分析和评价性别和年龄因素对血糖相关ADE的影响,利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进行血糖相关ADE信号检测。结果对性别和年龄分布进行分析显示,6种他汀类药物均表现为女性分布较男性多;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年龄分布多在18~64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年龄多分布于65~85岁;信号检测结果提示,血糖升高和血糖降低在洛伐他汀中生成一个可疑信号;糖耐量受损在阿托伐他汀、瑞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中生成一个可疑信号;空腹血糖受损在阿托伐他汀、瑞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中生成一个可疑信号;葡萄糖尿存在在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中生成一个可疑信号;血糖波动在辛伐他汀中生成一个可疑信号。结论基于真实世界的他汀类药物在血糖相关ADE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脂溶性药物的信号强度较水溶性药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血糖 不良反应 信号挖掘
下载PDF
基于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定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74-77,共4页
探究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12月,将我院收治的78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展开分组,先入院的39名患者进入A组,后入院的39名患者进入B组。A组的患者... 探究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12月,将我院收治的78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展开分组,先入院的39名患者进入A组,后入院的39名患者进入B组。A组的患者均为常规护理,B组的患者均为产科干预护理。选定血压、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及自然分娩率等指标,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所起到的效果。结果 经长期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出现改善,但B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B组评分比A组的更低,表明B组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记录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其中B组为97.44%,A组为87.18%,说明经产科护理干预的患者,自然分娩率更高,产科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有更好效果。结论 在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常规护理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通过对患者实施产科护理干预,发现产科护理干预能起到的护理效果更好,特别是对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率有显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患者嗓音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小池 霍金龙 +5 位作者 瞿锐 郭又铭 陈宸 骆礼波 苏盈盈 刘道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7-1373,共7页
目的:探讨有效保护喉返神经情况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嗓音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205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5例行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90例行开放甲状腺切手术(... 目的:探讨有效保护喉返神经情况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嗓音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205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5例行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90例行开放甲状腺切手术(开放组),两组患者均行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中神经探测和保护,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嗓音及吞咽功能的变化,主观评价指标包括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嗓音GRBAS分级与吞咽障碍评分(SIS);客观指标包括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等嗓音声学分析。结果:主观评价指标方面,在术后1个月,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嗓音与吞咽异常;术后3个月,开放组患者嗓音与吞咽均恢复正常,但腔镜组仍有部分患者吞咽功能未恢复;且腔镜组术后1、3个月时嗓音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开放组(均P<0.01)。客观评价指标方面,两组术后1个月的F0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但3个月后两组均恢复正常;两组术后1、3个月jitter、shimmer、MPT与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腔镜与开放甲状腺手术后均会有部分患者发生嗓音改变及吞咽功能障碍,这种改变多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腔镜手术后吞咽障碍恢复时间较长,可能与术后颈部粘连固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 发声障碍 吞咽障碍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免疫功能与儿童营养不良之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娇 金红娇 +2 位作者 李竹 黄睿 林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8期17-20,共4页
儿童营养不良是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系统对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其致病机制可能与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微生物群及免疫系统有关。因此,此综述将详细阐述肠道屏障调节中的微生物群-免疫功能-宿... 儿童营养不良是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系统对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其致病机制可能与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微生物群及免疫系统有关。因此,此综述将详细阐述肠道屏障调节中的微生物群-免疫功能-宿主营养之间的关联,并探讨改善营养不良儿童肠道微生物的潜在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营养不良 肠道微生物 肠道屏障 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