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寒竹 何育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237-1237,共1页
目的分析在实施常规护理和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使用了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在住院时间、重复机械通气的平均数、并发症发生率和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方面情况,总结采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收治的实施机械通气的163名新... 目的分析在实施常规护理和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使用了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在住院时间、重复机械通气的平均数、并发症发生率和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方面情况,总结采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收治的实施机械通气的163名新生儿给予自然分组方法,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80例安排为对照组,将采取护理干预的83例安排为观察组,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手段对新生儿身体的影响。结果采取了护理干预的一组新生儿在住院时间、重复机械通气的平均数、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手段,对降低新生儿因机械通气所带来的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新生儿
下载PDF
整体性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志霞 《当代医学》 2016年第8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整体性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0例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 目的分析与探讨整体性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0例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有助于有效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降低患儿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表现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志霞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和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观察记录2组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情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和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观察记录2组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为(20.32±1.2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1.98±2.59)min;抢救成功率为96.7%,患儿家属满意度为1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和8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实施标准化的抢救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情况,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抢救 护理措施
下载PDF
新生儿气管插管堵管医护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187-118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插管堵管医护原因及有效措施。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1月进行气管发生气管插管堵管4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气管插管堵管原因包括插管技术不熟练、无菌操作意识淡漠、呼吸机及其管道消毒措施未...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插管堵管医护原因及有效措施。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1月进行气管发生气管插管堵管4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气管插管堵管原因包括插管技术不熟练、无菌操作意识淡漠、呼吸机及其管道消毒措施未认真执行、过分依赖呼吸机加温加湿器作用。采用培训气管插管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强化无菌操作意识、重视气道湿化技术等措施后,临床资料良好。结论重视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管理,强化无菌操作意识和重视气道湿化管理,是保证气管导管维持有效通气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管插管 堵管
下载PDF
浅析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6
5
作者 余旭 严学渝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7期132-133,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步伐的推进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入深水区,自我防护卫生保健意识及医疗法律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下造就医院护理承担风险持续走高。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新生儿对自身的不适应不能通过语言来描述,医护人员需要精湛...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步伐的推进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入深水区,自我防护卫生保健意识及医疗法律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下造就医院护理承担风险持续走高。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新生儿对自身的不适应不能通过语言来描述,医护人员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要求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的知识背景。就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结合自身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经验进行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 护理安全 因素分析
下载PDF
腹部环形按摩与扩肛法促进排便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7期2228-223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应用腹部环形按摩与扩肛法促进排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出生且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应用腹部环形按摩与扩肛法促进排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出生且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腹部环形按摩与扩肛法促进排便,对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黄疸指数变化、排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每日排便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干预第1 d黄疸指数无明显差异,第3 d、5 d、7 d均有变化,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满意率为91.84%,对照组为75.51%,差异显著(P<0.05)。结论扩肛法与腹部环形按摩促进排便干预利于新生儿黄疸消退,加快黄疸指数降低,也能提高家长满意度,利于护患和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肛法 腹部环形按摩 排便 新生儿黄疸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脑水肿及CD163/HO-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遵华 段淼 李清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40,共7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脑水肿及CD163/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120只,其中90只双结扎左颈总动脉并缺氧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依...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脑水肿及CD163/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120只,其中90只双结扎左颈总动脉并缺氧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另外30只仅穿线不结扎不缺氧作为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在造模后立即腹腔注射依达拉奉2 mg/kg,每日1次,连续5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分别在同一时间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注意观察各组SD新生大鼠的生物学行为。造模后24 h,TTC染色观察各组SD新生大鼠脑组织形态。造模后在6 h、12 h、24 h、2 d、3 d、5 d分别检测各组SD新生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变化;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CD163、HO-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D163、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90只SD新生大鼠出现嗜睡、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依达拉奉治疗后症状较模型组明显减轻,3 d内症状改善。TTC染色发现造模后24 h模型组新生大鼠左脑半球出现水肿、颜色苍白,体积比右半球稍大,依达拉奉治疗后脑组织损伤程度显著降低。模型组、依达拉奉组新生大鼠大脑左半球梗死面积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0.05),依达拉奉治疗后脑梗死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脑组织含水量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6 h,模型组、依达拉奉组新生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2 d时脑含水量最高。依达拉奉治疗后新生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依达拉奉组新生大鼠脑组织CD163、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依达拉奉治疗后新生大鼠CD163、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减轻HIBD新生大鼠脑水肿、脑梗死程度,其机制可能与CD163/HO-1信号通路受到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缺血缺氧性脑病 脑水肿 CD163 HO-1 新生儿大鼠
下载PDF
遵义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于文兰 郑兴惠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937-940,共4页
目的调查遵义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率,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再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个变量进行分析,筛选出与CH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从2484名新生儿中筛查出33例CHD患儿,... 目的调查遵义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率,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再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个变量进行分析,筛选出与CH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从2484名新生儿中筛查出33例CHD患儿,其发生率为1.32%(33/2484),其中男13例,发生率为0.85%,女20例,发生率为2.10%。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6个可疑危险因素,再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感冒(OR=2.09)、孕妇既往有不良生育史(OR=3.316)及父亲吸烟(OR=2.528)是新生儿CH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CHD的发生与孕妇暴露的环境因素有关,通过临床体检和心脏B超检查可将诊断提前到新生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儿童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频振动治疗仪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静修 胡寒竹 +1 位作者 杨晓琴 袁琼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36-36,共1页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的一种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呼吸道疾病,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据相关文献统计,新生儿肺炎占新生儿应用呼吸机并发症的21.40%~55.26%,其病死率高达21.60%,严重...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的一种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呼吸道疾病,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据相关文献统计,新生儿肺炎占新生儿应用呼吸机并发症的21.40%~55.26%,其病死率高达21.60%,严重影响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治疗仪 应用 护理 振动 临床表现 呼吸道疾病 抢救成功率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段淼 曹云涛 王旭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模型,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脑保护作用和新生大鼠HIE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为临床应用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 目的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模型,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脑保护作用和新生大鼠HIE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为临床应用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7日龄SD大鼠制作HIE模型,随机分为HIE模型组、EPO实验组、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变化,同时取各组大鼠粪便,用16s rRNA测序的方法观察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同一时间点nestin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最低,EPO实验组最高,HIE模型组其次。HIE模型组的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较对照组呈降低趋势。结论外源性给予EPO可以促进HIE新生大鼠模型的神经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大鼠 促红细胞生成素 巢蛋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颅内出血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早期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段淼 郑兴惠 何清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颅脑多普勒超声早期测量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在早产儿颅内出血(IV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产科出生后24 h内收入我院新生儿科、胎龄30~34周的早产儿。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生后24~72... 目的探讨应用颅脑多普勒超声早期测量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在早产儿颅内出血(IV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产科出生后24 h内收入我院新生儿科、胎龄30~34周的早产儿。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生后24~72 h 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等血流参数,根据有无IVH将入选早产儿分为IVH组和非IVH组,并将IVH组根据出血程度分为轻度组及重度组,比较不同组间患儿MCA的Vs、Vd、RI和PI的变化。结果共纳入65例早产儿,29例确诊为IVH,检出率44.6%,其中31.0%为重度出血。IVH重度组和轻度组生后早期Vs、Vd均高于非IVH组[Vs:(48.6±5.0)、(44.9±4.2)比(39.6±4.6)cm/s,Vd:(13.6±2.9)、(10.5±2.3)比(9.2±2.1)cm/s],重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I低于非IVH组[RI:(0.68±0.01)、(0.75±0.04)比(0.80±0.06),PI:(1.37±0.20)、(1.55±0.25)(1.68±0.29)],重度组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IVH呈现脑血流的低阻力及高灌注现象,表现为MCA的Vs、Vd值增高和RI、PI值降低。生后早期动态监测早产儿MCA的血流参数变化,可一定程度预测IVH的发生并协助判断IVH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大脑中动脉 脑血流速度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