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脂联素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洁琪 彭红 +5 位作者 杨红萍 张荣先 李屏 周开碧 赵全敏 雷天琼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方法 144例房颤患者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所有患者均由专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方法 144例房颤患者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所有患者均由专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采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 BNP)和APN水平。结果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的房颤患者APN、NT-pro BNP、LVEDD、LAD与心功能Ⅰ级的房颤患者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而LVEF明显下降(P<0.05),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显示,NT-pro BNP与LAD(r=0.33,P=0.036)、LVEDD(r=0.512,P=0.006)存在明显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41,P=0.001)。APN与NT-pro BNP(r=0.49,P=0.0002)、LVEDD(r=0.39,P=0.001)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55,P=0.001),与LAD无关(r=0.12,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APN、NT-pro BNP、LVEDD、LAD、LVEF均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逐级变化,提示APN水平升高可能与心肌重构及房颤患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心房颤动 心功能不全 N 末端 B 型脑利钠肽原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脂联素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洁琪 彭红 +5 位作者 杨红萍 张荣先 李屏 赵全敏 周开碧 雷天琼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和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方法将234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窦性心律组70例、阵发性房颤组52例、永久性房颤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和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方法将234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窦性心律组70例、阵发性房颤组52例、永久性房颤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并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NT-proBNP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永久性房颤组NT-proBNP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窦性心律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阵发性房颤组比,永久性房颤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脂联素的水平可能与永久性房颤的反复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心房颤动 利钠肽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未婚女性婚前性教育刻不容缓
3
作者 雷天琼 《遵义科技》 2013年第4期42-42,共1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青少年婚前低龄性行为与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问题都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未婚先孕及人工流产成为严重危害青少年女性生殖健康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女性 教育 人工流产 生殖健康 青少年 性行为
下载PDF
药物人工流产50例效果分析
4
作者 阳懿 《北方药学》 2014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药物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需要药物人工流产的早期妊娠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按照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50mg米非司酮)和对照组(100mg米非司酮),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药物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需要药物人工流产的早期妊娠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按照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50mg米非司酮)和对照组(100mg米非司酮),比较两组的药流效果。结果:两组的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诱发宫缩时间、用药到分娩时间、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药流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既能降低药流不良反应,又能提高药流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早期妊娠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