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南布依族和苗族6~12岁肥胖儿童血脂、载脂蛋白A5及脂蛋白(a)水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慧 邱永红 +4 位作者 田永波 何惠菊 班文芬 刘颖 黄月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6期4467-4470,共4页
目的探讨黔南地区布依族与苗族6-12岁肥胖儿童血脂、载脂蛋白A5及脂蛋白(a)水平的差异。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收集121例6-12岁肥胖儿童,按民族分为布依族组(63例)和苗族组(58例)两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抽取空腹... 目的探讨黔南地区布依族与苗族6-12岁肥胖儿童血脂、载脂蛋白A5及脂蛋白(a)水平的差异。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收集121例6-12岁肥胖儿童,按民族分为布依族组(63例)和苗族组(58例)两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5及脂蛋白(a)的含量水平。结果与苗族组比较,布依族组TG、TC、LDL-C及脂蛋白(a)水平较高(P〈0.05),HDL-C和载脂蛋白A5水平较低(P〈0.05)。布依族组轻、中、重度儿童血清TG、TC、HDL-C、LDL-C、载脂蛋白A5及脂蛋白(a)水平分别与苗族组同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民族及性别间载脂蛋白A5和脂蛋白(a)水平有相关性(P〈0.05)。结论黔南地区布依族与苗族6-12岁肥胖儿童血脂、载脂蛋白A5及脂蛋白(a)水平存在民族与性别差异。推测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脂代谢过程,形成两种民族独特的脂代谢方式而影响其血脂及载脂蛋白A5含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血脂谱 载脂蛋白A5 民族 差异
原文传递
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6~12岁儿童超重肥胖与空腹血糖关系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邱永红 田永波 +4 位作者 何惠菊 袁慧 刘颖 班文芬 黄月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5255-5258,共4页
目的:了解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6~12岁儿童超重肥胖与空腹血糖(FBG)水平关系的民族差异。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12岁布依族儿童986名,平均年龄(8.81±1.7)岁,苗族979名,平均年龄(8.95... 目的:了解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6~12岁儿童超重肥胖与空腹血糖(FBG)水平关系的民族差异。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12岁布依族儿童986名,平均年龄(8.81±1.7)岁,苗族979名,平均年龄(8.95±1.9)岁,共计1 965名,进行问卷调查、家庭膳食调查和体格检查。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FBG含量水平。比较两民族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分级FBG水平及高FBG患病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两民族BMI与FBG的关系。结果:布依族6~12岁儿童FBG水平为(5.21±1.12)mmol/L,苗族为(4.82±1.43)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布依族超重、肥胖儿童能量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及脂肪摄入量高于苗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依族随着BMI(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的增加,性别构成、FBG水平及高FBG患病率均增加,不同分级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苗族儿童肥胖时FBG水平分别较正常体质量、超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依族儿童不同BMI分级性别构成、FBG水平及高FBG患病率分别与苗族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依族儿童高于苗族儿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每增加1级,两民族FBG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依族儿童增加显著(β值0.432,P〈0.01),苗族(β值0.13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体质量比较,超重和肥胖时高FBG患病风险增加。结论: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6~12岁儿童超重肥胖BMI增加对FBG的影响存在民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体质量指数 空腹血糖 布依族 苗族 儿童
原文传递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18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月娜 赵苏萍 韦艳萍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911-1913,共3页
目的:检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白细胞介素(IL-1β)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以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0例VVC患者分别留取血清及阴道灌洗液,-20℃冻存。IL-1β及IL-18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目的:检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白细胞介素(IL-1β)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以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0例VVC患者分别留取血清及阴道灌洗液,-20℃冻存。IL-1β及IL-18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①VVC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中IL-1β及IL-1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VVC患者复发者IL-1β及IL-18水平与首次患病者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VC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IL-1β及IL-18水平的升高与VVC的严重程度有关,测定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对VVC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