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砷污染地区慢性砷中毒发病及死亡率不同民族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项翠琴 沈建华 +4 位作者 陈玉刚 周运书 林国芳 李秀解 陈纪刚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39-245,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高砷污染地区中慢性砷中毒(以下简称慢砷)发病和居民死亡的民族分布特点。方法以2006年人口加上1985-2006年的死亡人数建立近似的1985-2006年人口队列,1991年调查的全部慢砷确诊病人(分重、中和轻症3组)为慢... 目的探讨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高砷污染地区中慢性砷中毒(以下简称慢砷)发病和居民死亡的民族分布特点。方法以2006年人口加上1985-2006年的死亡人数建立近似的1985-2006年人口队列,1991年调查的全部慢砷确诊病人(分重、中和轻症3组)为慢砷人群,其余为非慢砷人群。全队列与非慢砷人群内各民族各性别作各症状型慢砷发病(仅限全队列)和癌因及非癌因死亡的SIR或SMR分析,并进行性别和民族比较。截取1992-2004年为观察期,对慢砷病人和非慢砷人群作死因分析。结果男性各型慢砷发病以及两类死因的死亡均显著高于女性。两性各型慢砷发病和男性与非慢砷人群的非癌因死亡由高到低的民族排序为回、汉、布依、苗族;男性与非慢砷人群癌因死亡的排序则为汉、回、布依、苗族。男性慢砷病人中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列癌因首位,粗死亡率达到128.66/105,在非慢砷人群中列次位,而在女性非慢砷人群中突出地列首位。男性慢砷病人的肺癌和喉癌死亡显著超高。结论妇女对重症型慢砷可能不太敏感。回族对慢砷的敏感性以及非癌因死亡领先于其他民族,但由于汉族对重症型慢砷的易感性显著高于其他民族,造成癌因死亡呈回汉族颠倒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砷污染 慢性砷中毒 民族差异 居民死亡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