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群体性事件心理动因和心理机制探析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周感华
-
机构
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0XSH0001)
-
文摘
从人类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看,群体性事件是参与民众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后,在群体心理作用下转化为群体行为的结果。现阶段中国底层民众中弥漫着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信任缺失感、弱势认同感、社会焦虑感等相互叠加,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动因;而特定或不特定群体中的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冒险转移、心理暗示等交互作用,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群体心理机制。
-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心理动因
群体心理机制
心理失衡
-
Keywords
mass incid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group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unbalance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愿景
- 2
-
-
作者
周感华
-
机构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理论与当代》
2010年第5期16-18,共3页
-
文摘
学习是执政党谋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是执政党加强学习的根本指向。发展离不开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对于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
关键词
学习型政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决定性因素
第一要务
执政兴国
善于学习
执政党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中国农业文明中的常态、危机与变革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崔树芝
王鸿生
-
机构
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出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12,共12页
-
文摘
中国古代农业文化是多点起源的,然后在发展中逐步连片,最后在黄河流域形成了更大的规模。夏的出现代表着农业文明的崛起,商发展了青铜技术和文字,西周则制定了周礼,实现了井田制,在制度层面有所创新。以西周为典范,农业文明的第一期常态是基于普天之下的土地在理论上的无限分封,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事实上出现了相对的短缺,常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危机,变革也就随之发生。西周末期,危机出现了,这种典型的常态形式难以为继,春秋战国即是变革期,并在秦汉时期进入一种新的常态。新出现的农业文明的常态,在经济上表现为地主制,政治上表现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并配以官僚制。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第二种常态形成后,在两千多年间也发生了多次危机,但再也没有发生过变革。实际上,每一次危机的出现都是变革的契机,但直到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农业文明才开启了一场新的变革之路。与上一场变革是在农业文明内部的模式转换不同,这一场变革是深刻的文明转型。面对发展极限,这场转型不仅要改变生产方式,还要开展制度创新,同时要引入新的发展理念,在生活方式上进行变革。
-
关键词
农业文明
常态
危机
变革
文明转型
-
Keywords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normality
crisis
change
civilization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战略思维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周感华
-
机构
贵州省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6-58,共3页
-
文摘
战略思维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具备的思维素质。然而 ,长期以来因关于战略思维的定义存在缺陷 ,使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把是否具有战略思维看成是无关紧要的 ;从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即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学实践看 ,抓好战略思维的训练被认为就是抓好“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校和行政学院在培养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方面的功能。实际上 ,研究和讨论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需要战略思维而不等于战略思维本身。针对上述情况 ,本文从分析战略思维的深刻内涵入手 ,阐述了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途径。
-
关键词
基层领导干部
行政学院
党校
战略思维能力
论战
削弱
现实途径
战略问题
主渠道
国内
-
Keywords
strategic thinking
general thinking
tactic thinking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二程礼论的性理基础
- 5
-
-
作者
闫鑫
-
机构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
文摘
二程继承了儒家重视秩序的礼学传统,并创新性地从心性义理角度释礼。义理上认为礼依据天地万物差异一体的天理之序而设;心性上,纯善无恶的天命之性即性理是礼的形而上依据,自然存在的气禀之性即生性以及由此生发的人情,是礼的形而下依据。心性义理构成了礼的本体,性理是礼的本体,礼是性理的发用。理体礼用,理本礼末,理不变,礼因时而变。圣人掌握了礼的要义因此能够做到与理合一,因时变礼,乐在其中;常人通过克己复礼、礼乐教化达到安身立命的效果;背礼的人日践危地,难得安生。二程从心性义理高度谈礼,注重礼的要义,对礼进行抽象化内在化,提升了传统礼学的理论水平。
-
关键词
二程
礼
理
性
性即理
-
Keywords
the Cheng Brothers
Li(propriety,rites,etc.)
Li(principle)
Xing(nature)
Xing(nature)is Li(principle)
-
分类号
B244.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二程五伦思想研究
- 6
-
-
作者
闫鑫
-
机构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基地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7年第5期73-80,共8页
-
文摘
传统儒家对人伦建设的重视集中体现在对五伦的建构上。北宋新儒家二程注重五伦的形而上层面,将五伦思想提升到天理的高度,严格依据"理"来规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天理化了君、父、夫、兄的地位以及各方的关系和规范,展示了二程体用一源、理事一体的五伦思想体系,并对这个体系展开了详细的论述。二程五伦思想的天理化自成一体,但从现时代角度看,二程五伦思想过于强调了差别和义务的一面。
-
关键词
二程
天理
五伦
体用
-
Keywords
the Cheng Brothers
the way of Heavean
the Five Human Relationships
subtance and function
-
分类号
B244.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中国传统“应急之道”及对当代的启示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黄琛
-
机构
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4年第5期71-76,共6页
-
文摘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度,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古人在各种灾害面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现在称之为"应急之道"。遗憾的是,以往的研究对这些经验却关注甚少,或浅尝辄止,或囿于阶级观点,对古代社会的成就置之不理。但是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是经济、科技或者制度都有值得借鉴之处。那么带有深深中国特色烙印的"应急之道"同样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客观评价、现代传承。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应急之道
当代启示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牟宗三对西方科学源流的反思
被引量:6
- 8
-
-
作者
崔树芝
-
机构
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129,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工程正义视域下‘邻避冲突’及其防范研究"(项目编号:15BZX031)之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牟宗三是当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在其思想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追溯科学由以产生的西方文化传统,对西方科学源流进行反思。他把西方科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理性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他既肯定西方科学的成就,也认识到科学的限度,并对科学主义思潮进行批评。他视科学为人类文明中的理性,并顺着康德的思路,对人类的理性能力进行批判,最后"穷智见德",提出"仁智双彰"的理想境界。
-
关键词
牟宗三
西方科学源流
仁智双彰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牟宗三对中国科学传统的反思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崔树芝
-
机构
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8,共9页
-
文摘
牟宗三自觉地把吸纳科学作为儒家传统现代转化的关键环节,对中国科学传统有较为系统的反思。他认为虽然科学最先在西方发展出来,但中国也有自己的科学传统,即羲和传统。科学作为人类文明中的理性,没有东西之别,中国也有发展出科学的可能性。羲和传统没有发展出科学,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只存在历史的理由。道统的统摄与政统的统驭,是学统不能开出的深层文化原因。牟宗三提倡"三统并建",以冀为科学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寻求出路。
-
关键词
牟宗三
羲和传统
科学
-
分类号
B2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解析群体性事件中新闻报道与民众心理的关系
- 10
-
-
作者
黄琛
-
机构
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2年第4期62-65,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闻报道及其对群体性事件中民众心理的影响"部分成果
-
文摘
群体性事件经新闻报道后在民众心理上具有冲击性和高敏感性,观察我国近年来的群体性事件,新闻报道对事件的发生及事态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通过对民众心理的刺激和影响来完成的。
-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新闻报道
民众心理
关系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