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中的“自由间接引语”及其引发的主体冲突 被引量:1
1
作者 卓雅 《符号与传媒》 2015年第2期40-49,共10页
叙述是语言的实践形式之一,欧洲叙述学研究发现了"自由间接引语"这一语言现象。经典叙述学探究了现代小说中运用这一语法现象所表达的双重主体关系,后经典叙述学则把整部小说都视作隐含作者转述的一段巨大引语。以此宏大叙述观之,一... 叙述是语言的实践形式之一,欧洲叙述学研究发现了"自由间接引语"这一语言现象。经典叙述学探究了现代小说中运用这一语法现象所表达的双重主体关系,后经典叙述学则把整部小说都视作隐含作者转述的一段巨大引语。以此宏大叙述观之,一部影片就是导演转述的一段巨大引语,而作者电影,则是自由间接引语式的影片,导演主体性在影片中与人物的主体性争夺发言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主体性 叙述 自由间接引语
下载PDF
作者不死——作者论的死亡与更生 被引量:1
2
作者 卓雅 《文化与传播》 2013年第3期57-63,共7页
"作者"这个老旧的概念在我们这个时代焕发了新的光彩,成为新世纪的"陈词滥调"。"作者"概念的泛化和滥用,使得现在的"作者论"话语显得苍白且无力。人们把作者和导演混为一谈,任何影片都是艺术作... "作者"这个老旧的概念在我们这个时代焕发了新的光彩,成为新世纪的"陈词滥调"。"作者"概念的泛化和滥用,使得现在的"作者论"话语显得苍白且无力。人们把作者和导演混为一谈,任何影片都是艺术作品,任何导演都是艺术家。作者丧失了艺术保证的价值。重提"作者论",是文本研究小环境的实用工具之需要,亦是当下学术理论大环境的纠偏矫枉之需要。从弗朗索瓦·特吕弗的作者论肇始,到安德鲁·萨里斯的作者论确立,经过罗兰·巴特的作者死亡宣判,再到后福柯主义者们为电影作者的再度解读,新世纪的作者更生不能只是为了商业消费目的,更要为了一个神圣的名义——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论 作者之死 更生
下载PDF
拟话本小说冥游故事的仪式解读
3
作者 杨宗红 曾秀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231-235,共5页
话本小说的形式结构类似于僧讲、俗讲仪式。小说中众多冥游故事,显示了冥游者从一种境况到另一种境况的转变,冥游成为冥游者成长过程的通过仪式。对冥游者的经历及冥游场景的描写,揭示了边缘人物作为"替罪羊"的必然性以及考... 话本小说的形式结构类似于僧讲、俗讲仪式。小说中众多冥游故事,显示了冥游者从一种境况到另一种境况的转变,冥游成为冥游者成长过程的通过仪式。对冥游者的经历及冥游场景的描写,揭示了边缘人物作为"替罪羊"的必然性以及考验仪式对部分冥游者的必要性,冥府的恐怖也成为伸张正义的仪式象征。冥游不仅具有仪式功能,也具有文学功能,它实现了虚与实的交融,叙事时空的转换,巧合与必然的联系,实现了娱乐与恐惧情感的无缝结合,将庄严与狂欢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话本 冥游 仪式 文学性 虚实交融 时空转换
下载PDF
论宋代田家诗的民俗化倾向
4
作者 李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141,共4页
中国古代田家诗经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诗经》中田家诗可谓田家诗的源头,唐代发展为田园诗。在宋代,田家诗出现繁荣发展的局面,田家诗不仅继承前代反映田家的疾苦与作者对于田园风光的欣赏,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田家诗多与民俗融... 中国古代田家诗经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诗经》中田家诗可谓田家诗的源头,唐代发展为田园诗。在宋代,田家诗出现繁荣发展的局面,田家诗不仅继承前代反映田家的疾苦与作者对于田园风光的欣赏,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田家诗多与民俗融合在一起,呈现真实的田家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田家诗 民俗化
下载PDF
宋代纪行诗歌的民俗化倾向
5
作者 李黎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纪行诗歌,顾名思义,即反映路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诗歌。风景、历史、民俗、个人情怀等都是纪行诗歌的内容。在宋代,由于诗人地域阅历的扩大和不同民俗的冲击,因而诗人在旅行途中关注当地的民风民俗,促进了纪行诗歌的新发展。
关键词 宋代 纪行诗 民俗化
下载PDF
历史性与地域性交节点的民族叙事——浅析电视剧《二十四道拐》中特殊而真实的黔西南抗战
6
作者 卓雅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6,共4页
新世纪以来,抗战剧大量涌现,取得了不俗的收视佳绩。但总体看来,目前抗战剧在表现内容上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表现前线的战事多,后方支援的少;展现个人英雄事迹的多,集体群像少;反映中原汉族的故事多,少数民族少。因此,关涉抗战... 新世纪以来,抗战剧大量涌现,取得了不俗的收视佳绩。但总体看来,目前抗战剧在表现内容上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表现前线的战事多,后方支援的少;展现个人英雄事迹的多,集体群像少;反映中原汉族的故事多,少数民族少。因此,关涉抗战大后方各民族之间团结协作、一致抗战的主题,仍需要电视工作者在尊重历史真实、坚守艺术品质的原则上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工作者 联合出品 中原汉族 历史真实 四道 三多三少 英雄事迹 中国远征军 晴隆县 滇缅公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