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蒲伟 赵春琴 +1 位作者 曾宪春 王荣品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2期50-5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脑血管疾病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两种技术实施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82例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诊断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MRI技... 目的对比研究脑血管疾病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两种技术实施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82例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诊断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MRI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误诊和漏诊情况、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为(20.16±2.54)min,显著长于研究组的(13.92±2.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误诊和漏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4%(1/41),低于对照组的14.6%(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采用MRI技术实施影像学诊断,能够缩短检查操作时间,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符合率,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弥漫性轴突损伤37例CT表现分析
2
作者 刘吉刚 陈溶 眭贺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突损伤 CT表现分析 闭合性颅脑损伤 临床症状 临床诊治 检查分析 死亡率 残疾率
下载PDF
小关节退行性关节病34例CT诊断体会
3
作者 林彬 郭晓山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10期943-943,共1页
关键词 小关节 退行性关节病 CT诊断 椎管狭窄 体会 双侧 周围软组织 重要因素 水平 可靠
下载PDF
我院CT诊断卵巢纤维瘤一例的回顾性分析
4
作者 杜明良 赵琦 +1 位作者 林彬 刘吉刚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6-67,共2页
卵巢纤维瘤是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肿瘤,术前常被误诊或不能确诊。回顾分析我院一例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更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卵巢 纤维瘤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肝棘球蚴病11例CT诊断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职应 刘吉刚 +4 位作者 杜明良 陈溶 田江林 林彬 王海燕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348-349,共2页
肝棘球蚴病(包虫病),为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也称包虫囊肿和泡型肝包虫病.我国主要流行于发达的畜牧业地区.肝棘球蚴病的CT诊断已有文献报告,泡型肝包虫病发病率低,约为1%~2%[1].... 肝棘球蚴病(包虫病),为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也称包虫囊肿和泡型肝包虫病.我国主要流行于发达的畜牧业地区.肝棘球蚴病的CT诊断已有文献报告,泡型肝包虫病发病率低,约为1%~2%[1].本文主要报告资料完整的包虫囊肿病11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棘球蚴病 人畜共患病 CT检查 影像学诊断 并发症 囊肿破裂
下载PDF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职应 刘吉刚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8期752-753,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硬膜下血肿 CT诊断 脑萎缩 血红蛋白
下载PDF
CT诊断急性胰腺炎30例分析
7
作者 何职应 刘吉刚 田江林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8期744-74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CT诊断 回顾性分析 病理演变 治疗方案 临床选择 临床资料 CT资料 急腹症 常见病
下载PDF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附2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7
8
作者 沈金丹 范光明 +3 位作者 徐澍 黄曌殊 张飘尘 李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SFT的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25例病变均为单发,23例起源于胸膜,2例起源于肺组织。病变的平均最大径为10.9 cm,呈圆形或类圆形,1...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SFT的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25例病变均为单发,23例起源于胸膜,2例起源于肺组织。病变的平均最大径为10.9 cm,呈圆形或类圆形,10(10/25)例有分叶,4(4/25)例有钙化,边界均较清楚。平扫CT上,6(6/9)例表现为不均匀密度肿块,3(3/9)例表现为均匀等密度肿块。增强后,大部分(15/21)肿块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类似"地图样"改变。14例肿块内部在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的血管影,杂乱分布。8例内部见多发结节状强化,13例内见斑片状、囊状不强化区。以最大径10.0 cm为界值,不同大小SFT的部分CT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部SFT在CT上常表现为单发、体积巨大、边界清楚、包含多种密度的肿块,多发结节状强化及内部杂乱的血管影是其增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胸部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肺部空洞空泡性转移瘤9例CT表现
9
作者 何职应 刘吉刚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653-654,共2页
关键词 肺部空洞 CT表现 转移瘤 恶性肿瘤转移 泡性 肿瘤病例 肺部转移 文献报道 肿瘤发生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蹇新梅 范光明 宋玲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134-1136,共3页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脾脏血管源性肿瘤,又称脾衬细胞血管瘤,最早由Falk等[1]在1991年提出并命名。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现报道2例。
关键词 脾脏 窦岸细胞血管瘤 CT
下载PDF
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蹇新梅 范光明 宋玲玲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8期2601-2603,共3页
梨状肌综合征多是由于梨状肌病变使梨状肌下孔狭窄,压迫坐骨神经产生以髋关节和臀部疼痛为特征的神经肌肉病变。由于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进行排它性诊断。但盆... 梨状肌综合征多是由于梨状肌病变使梨状肌下孔狭窄,压迫坐骨神经产生以髋关节和臀部疼痛为特征的神经肌肉病变。由于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进行排它性诊断。但盆腔出口区解剖结构复杂,各种临床症状多相似,故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 坐骨神经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螺旋CT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彬 陈溶 +2 位作者 杜明良 赵春琴 赵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0-282,共3页
目的调查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及预后演变,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60例拟诊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观察MSCT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效力,观察其MSCT特征,根据患者预后分... 目的调查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及预后演变,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60例拟诊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观察MSCT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效力,观察其MSCT特征,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治愈好转组与恶化死亡组,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时患者胸部MSCT演变;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SCT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灵敏度93.3%、特异度80.0%、阳性预测率93.3%、阴性预测率80.0%、正确率73.3%、误诊率20.0%、漏诊率6.7%及诊断符合率90.0%;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病灶以双肺多发为主,上叶多见,外周带比例最高;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肺部CT征象包括斑片影、实变影、团块影、结节灶、空洞、星月征、枝桠征及晕轮征;血液病与非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MSCT征象中,血液病患者实变占25.9%及团块影占59.3%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血液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愈好转组渗出病变的比例显著低于恶化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愈好转组渗出、结节及空洞病灶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恶化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MSCT图像具有特征性,并可以评估病情演变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真菌感染 曲霉菌感染 肺部 侵袭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